与铣床配套使用的用于加工外球面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9620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与铣床配套使用的用于加工外球面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加工机床,具体说是涉及一种与铣床配套使用的用于加工外球面的装置。
在传统的加工工艺中,对于球形工件外圆的加工多采用车床进行加工。如加工关节轴承中的球轴,多是采用棒料进行车削,待球轴的球面加工成形后,再将其切断,而被夹持在卡盘内的一段棒料则不得不被作为料头扔掉。不仅造成材料的浪费,且也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皆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且可节约原材料的可与普通立式铣床配套使用的用于加工外球面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采用以下措施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与铣床配套使用的用于加工外球面的装置包括普通立式铣床,在铣床的工作台上设置有一动力传递装置和分度头;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的输入轴通过连接件与位于工作台纵向端部的光杠输出箱的输出轴相连接,其输出轴通过连接件与分度头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包括安装在支架上的传动轴、套装在支架两侧支撑端盖延长段上的挂轮架、位于传动轴两端的传动齿轮、分别与传动齿轮相啮合的调速挂轮、以及分别与调速挂轮相啮合的输入输出齿轮组成;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分别通过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与光杠输出箱的输出轴、分度头的锥柄轴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通过在普通立式铣床的工作台上增加可使被加工工件作轴向旋转的动力传递装置来实现对于球形工件外圆的加工。这一加工方式与传统加工方式相比不仅可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并可避免材料的浪费,达到节约材料、降低成本的目的。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传动原理图。
图2示
图1中动力传递装置的传动原理图。
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实施例(附图)作以详细的描述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与铣床配套使用的用于加工外球面的装置包括普通立式铣床,在铣床的工作台上设置有一动力传递装置(9)和分度头(8);所述动力传递装置(9)的输入轴通过连接件与位于工作台纵向端部的光杠输出箱(10)的输出轴相连接,其输出轴通过连接件与分度头(8)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9)包括安装在支架(9-5)上的传动轴(9-6)、套装在支架(9-5)两侧支撑端盖延长段上的挂轮架(9-4)(9-7)、位于传动轴(9-6)两端的传动齿轮(9-3)(9-10)、分别与传动齿轮(9-3)(9-10)相啮合的调速挂轮(9-2)(9-8)、以及分别与调速挂轮(9-2)(9-8)相啮合的输入齿轮(9-9)和输出齿轮(9-1)组成;所述动力传递装置(9)分别通过输入齿轮(9-9)和输出齿轮(9-1)与光杠输出箱(10)的输出轴、分度头(8)的锥柄轴相连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机床加工球形工件时,首先脱开纵向丝杠离合器(11),使工作台纵向丝杠(3)脱离动力源,工作台纵向不再移动。此时,按下工作台纵向给进按钮,给进电机通过传动系统带动由伞齿轮(1)、(2)、(4)等组成的齿轮组将动力传递给光杠(5),再经由光杠箱(10)、动力传递装置(9)和分度头(8)驱动被加工工件(6)旋转;在被加工工件(6)旋转的同时,位于工件上方的切削刀盘(7)在机床主轴的带动下做旋转切削运动;与此同时,工作台在传动部件(12)、(13)作用下做上或下降升运动;被加工工件在上述三种运动的复合作用下被快速加工成符合技术要求的球形部件。
权利要求1.一种与铣床配套使用的用于加工外球面的装置,它包括普通立式铣床,其特征在于在铣床的工作台上设置有一动力传递装置(9)和分度头(8);所述动力传递装置(9)的输入轴通过连接件与位于工作台纵向端部的光杠输出箱(10)的输出轴相连接,其输出轴通过连接件与分度头(8)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铣床配套使用的用于加工外球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递装置(9)包括安装在支架(9-5)上的传动轴(9-6)、套装在支架(9-5)两侧支撑端盖延长段上的挂轮架(9-4)(9-7)、位于传动轴(9-6)两端的传动齿轮(9-3)(9-10)、分别与传动齿轮(9-3)(9-10)相啮合的调速挂轮(9-2)(9-8)、以及分别与调速挂轮(9-2)(9-8)相啮合的输入齿轮(9-9)和输出齿轮(9-1)组成;所述动力传递装置(9)分别通过输入齿轮(9-9)和输出齿轮(9-1)与光杠输出箱(10)的输出轴、分度头(8)的锥柄轴相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与铣床配套使用的用于加工外球面的装置,它包括普通立式铣床,其特征在于:在铣床的工作台上设置有一动力传递装置(9)和分度头(8);所述动力传递装置(9)的输入轴通过连接件与位于工作台纵向端部的光杠输出箱(10)的输出轴相连接,其输出轴通过连接件与分度头(8)相连接。其优点在于:与传统加工方式相比不仅可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并可避免材料的浪费,达到节约材料、降低成本的目的。
文档编号B23C3/04GK2467245SQ0121279
公开日2001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01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01年3月18日
发明者石宇东, 范江峰 申请人:石宇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