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切机齿辊环形槽的专用成形铣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5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揉切机齿辊环形槽的专用成形铣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生产红碎茶的专用设备——“CTC”揉切机的齿辊加工,主要是解决“CTC”揉切机齿辊环形槽的加工。
“CTC”揉切机及“CTC”揉切机齿辊修复机床是英国HAMBRO公司的产品。世界上生产红碎茶的国家广为采用。 “CTC”揉切机的工作部件为一组外圆柱表面上带有环形槽的齿辊。(每根齿辊由6(12)件或8(16)件齿圈组成,齿圈长度为2吋、4吋两种)。
公知的齿辊环形槽的加工方法见图1。国内、外常见的齿辊〔3〕环形槽的加工是采用高速钢制成单把成形车刀〔1〕或五齿成形疏刀〔2〕,刀具的横进刀由工人操纵手轮控制,在切削下一(组)齿时,刀具的移动位置靠机床上的丝杆、螺母和手轮及其刻度控制。这种加工方法,刀具易磨损,生产效率低,刀具的位移误差难以控制,刀具的刃磨难以保证其几何角度一致,影响环形槽的加工精度。齿辊配对组合时,难以保证齿侧间隙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采用高速钢等材料,按照齿辊环形槽的几何尺寸及其精度要求,制成圆柱形成形铣刀,借以实现多槽加工,环形槽即使有几何形状误差,也能保证配对齿辊获得均匀的齿侧间隙而不影响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用如下方法实现的(见图3),成形铣刀采用立方氮化硼、硬质合金、高速钢、工具钢等材料制造。刀具长度按2吋、4吋、8吋、12吋系列制造,可同时加工8槽、16槽、32槽、48槽。成形铣刀形状为圆柱体,具有带键槽的内孔〔1〕,外圆柱表面上的齿形〔2〕,按照齿辊环形槽的几何尺寸及所要求的精度制造。成形铣刀的凸出齿形与齿辊环形槽的凹部相吻合。在成形铣刀外圆柱表面上,沿轴线方向开有多个直槽〔3〕,齿槽夹角φ=18°~25°。并使齿形前角为零。成形铣刀齿形侧面〔4〕及齿顶〔5〕约三分之二部份铲背成阿基米德螺旋面(线),使之形成后角〔a〕,其余部份经二次铲背加大齿侧及齿顶后角。
结合附图2详细说明其实施方法如下图1公知的齿辊环形槽加工方法示意图图2,2A本实用新型加工齿辊环形槽示意图图3 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工件〔1〕在机床上定位夹紧,并由机床主轴带动旋转,成形铣刀〔2〕装在刀杆〔3〕上,并由刀杆〔3〕带动旋转。工件〔1〕,成形铣刀〔2〕的转向如图所示。成形铣刀的走刀箱安装在床身上,摇动机床的纵向拖板,使刀具置于工件的加工位置,固定纵向拖板,摇动机床的横向拖板进刀切削工件,直至环形槽深度达到要求,然后退刀,松开纵向拖板,摇动手轮使刀具到达下一个加工位置,再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加工完毕。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可实现多刀切削,比单刀切削提高生产效率10~20倍。
2、可提高刀具耐用度,减少刀具修磨次数。
3、刀具阿基米德螺旋面内的齿形相同,修磨刀具不影响刀具的齿形发生变化,可避免修磨刀具引起的齿形误差。
4、刀具纵、横移动的次数大大减少,从而,可减少刀具移动引起的齿形误差和齿形集果误差。
5、可实现齿辊的整体加工,从而,使配对齿辊获得均匀的齿侧间隙,保证获得良好的使用效果。
权利要求
1.本实用新型属于加工“CTC”揉切机齿辊环形槽的专用成形铣刀。其特征在于刀具形状为圆柱体,具有带键槽的内孔,外圆柱表面上的齿形按照工件环形槽的几何尺寸及所要求的精度制造。刀具的凸出齿形与工件环形槽的凹部相吻合。在刀具外圆柱表面上,沿轴线方向开有多个直槽,齿形侧面及齿顶铲背成阿基米德螺旋面(线)。
2.按照权利要求
1所述的成形铣刀,其特征在于,可用立方氮化硼、硬质合金、高速钢、工具钢等材料制造。
3.按照权利要求
1所述的成形铣刀,其特征在于齿槽角应使刀具齿形的前角为零,在成形铣刀阿基米德螺旋面范围内,法切面内的齿形相同。
4.按照权利要求
1所述的成形铣刀,其特征在于刀具的长度可按2吋、4吋、8吋、12吋系列制造。
专利摘要
揉切机齿辊环形槽的专用成形铣刀,主要是解决“CTC”揉切机齿辊环形槽的加工问题,本实用新型为圆柱状多齿成形刀具,其齿形与工件凹槽相吻合,在刀具外圆柱表面上,沿轴线方向开有多个直槽,齿侧及齿顶进行铲背。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可实现多刀切削、生产效率高、刀具耐用、修磨刀具不影响齿形变化,配对齿辊可获得均匀的齿侧间隙,使用效果良好。
文档编号B23C5/02GK87200657SQ87200657
公开日1987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1987年1月16日
发明者余炳烈 申请人: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所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