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轴锻件的切边校正复合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2阅读:10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曲轴锻件的切边校正复合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曲轴锻件的切边校正复合模,包括上安装垫板1和下安装垫板7,其特征在于:锻件的切边模和校正模并排地紧固在上安装垫板1和下安装垫板7之间,并且曲轴锻件的校正下模(12)的高度为等同或略低于切边下模支撑架(6)的平面高度;切边校正复合模中切边下模支撑架(6)为左右方向出料。本实用新型只需要安装在一台曲柄压力机上,能实现切边工序和校正工序在一台设备上操作,可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和提高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曲轴锻件的切边校正复合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曲轴锻件生产的【技术领域】,尤其是能实现切边工序和校正工序在一台设备上操作的复合模具。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公知的曲轴锻件切边工序和校正工序是在两台设备上分别安装切边模具和校正模具,通过设备的往复运动来实现的。传统的切边模安装形式是将切边模具安装在一台设备上,如图1所示;校正模安装形式是将校正模具安装在另一台设备上,如图2所示,此种方案安装形式简单,操作方便。但是,由于是在两台设备上进行操作,因此锻件在切边后,必须通过人工或传送带转运到校正模上,以完成曲轴的切边和校正的效果。所以传统的锻件校正工序通常要占用主要锻造设备生产时间的1/3?1/4,费工费时,有碍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的切边校正工序带来的劳动强度高,劳动效率低下,企业生产成本高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切边校正复合模,只需装在一台曲柄压力机上,就可以轻松的完成切边校正的目的。
[0004]本发明的曲轴锻件切边校正复合模,包括上安装垫板和下安装垫板,其特征在于:锻件的切边模和校正模并排地紧固在上安装垫板和下安装垫板之间,并且曲轴锻件的校正下模的高度为等同或略低于切边下模支撑架的平面高度;切边校正复合模中切边下模支撑架为左右方向出料。
[0005]曲轴锻件的校正下模的高度为低于切边下模支撑架的平面高度l_3mm为佳。
[0006]切边下模支撑架的内下表面也可设置为斜面,斜面的最底端应该等同或略高于校正下模的高度。
[000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切边校正复合模只需要安装在一台曲柄压力机上,安装简单,并可节约购置另外一台曲柄压力机以及传送带的费用(一台曲轴生产用闭式单点压力机费用预计40-100万)。降低劳动强度,锻件通过油缸装置,将锻件从切边工位直接推至校正模内。减少了人工将锻件从切边工位移至校正模工位。并可免除购置传送带的费用。可以合并切边和校正工序的人员数量。现在只需要一个操作工即可完成两道工序的工作。减少人工成本。在节能方面。因减少设备购置,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能降低电力消耗,提高劳动效率。因减少了转运的时间(传统操作需要15-25秒),以及人工从校正模内翻料的时间(传统操作8-15秒),所需时间由原来的23-40秒减少至12秒。
[0008]而且通过油缸装置实现切边和校正之间工序流转,以及将锻件从校正模内自动翻出,达到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益。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公知曲轴锻件切边模结构图;
[0010]图2是公知曲轴锻件校正模结构图;
[0011]图3是本发明曲轴锻件切边校正复合模的主视图;
[0012]图4是切边校正复合模尺寸关系图;
[0013]图5是曲柄压力机工作部分简图;
[0014]图6是图1的A-A视图;
[0015]图7是图2的B-B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7]图1和2所示为前面【背景技术】部分所提到公知的曲轴锻件切边模和校正模结构图。在图1中,通过切边模安装过渡板3将切边上模4和上安装垫板I联接一起;切边下模5通过螺栓等形式固定在切边凹模垫铁36上,切边凹模垫铁36固定在下安装垫板7上。在图2中,校正上模13、下模12通过斜铁26紧固在上安装垫板I和下安装垫板7中。按照这样的结构方式,锻件切边之后,锻件只能在图1中的切边凹模垫铁36的前后方向出去,并通过人工或传送带进入校正模中,从而增加了劳动强度,降低劳动效率。
[0018]在本发明中,为了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使得曲轴锻件的切边校正能快捷并轻松的实现,如图3所示:1为上安装垫板,2为切边模上安装垫板,3为切边模上安装过渡板,4为切边上模,5为切边下模,6为支撑下模支撑架,7为下安装垫板,8为校正下模定位板,9为转轴支撑架,10为转轴,11为翻料板,12为校正下模,13为校正上模,14为校正上模过渡垫板,15为校正上模支撑板,16为校正模上安装板。
[0019]本实用新型将锻件切边后的锻件出料方式由图1传统的切边模垫铁36前后方向改成切边校正复合模中切边下模支撑架6的左右方向出料。在此基础上,将锻件的切边模和校正模并排地固定在上安装垫板I和下安装垫板7上,并且将曲轴锻件的校正下模12高度设计成等同或略低(1-3_)切边下模支撑架6的平面高度。这样在切边校正复合模中通过推杆作用,即能快捷的实现锻件从切边模到校正模的转运。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锻件的切边模和校正模并排地紧固在上下安装垫板之间,锻件经切边模切边后,锻件落在切边下模支撑架6下平面上,通过由油缸控制推杆将锻件从切边下模支撑架右侧推入校正下模12型腔内。锻件经过校正后,通过油缸带动转轴10,转轴10带动翻料板11将锻件从校正模型腔内翻转出来。(注:如果不用推杆,需要将切边下模支撑架的内下表面做成斜面,斜面的的最底端需要等同或略高于校正下模的高度)图3中,校正下模12的主轴颈型腔内布置了 3个翻料板11,翻料板11通过键槽等形式联接固定在转轴10上,校正工序完成之后,转轴10旋转带动翻料板11将校正结束的曲轴毛坯从校正模型腔内翻转出来。
[0020]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曲柄压力机工作参数设计如下:
[0021]⑴设计切边校正复合模需在所选用的曲柄压力机的基础上确认以下参数:
[0022]最大封闭高度H封
[0023]滑块28形程长度H行
[0024]封闭高度调整量H封调
[0025]工作台垫板厚度H垫
[0026]滑块底面尺寸L滑XW滑
[0027]工作台垫板38尺寸L垫XW滑
[0028]⑵选用的曲柄压力机所能切边的最大锻件外形尺寸:L锻maxXW锻maxXH锻max
[0029]⑶设计切边校正复合模的相关部件,综合考虑复合模的强度和节约材料(结合图
3、图4和图5所示)进行如下设计:
[0030]a.H 校行 + (5 ?10) = H 切行=H 行
[0031]b.曲柄压力机的封闭空间高度范围〔H封-H垫-H行-H封调,H封-H垫〕
[0032]综合考虑切边校正复合模的合模高度Hl = H封-H垫-H行-(0.8-1) H封调
[0033]c.校正模模具高度H校上=H校下=H2 (考虑校正模的强度,和节约模具材料,H2 = 100 ?150)
[0034]d.切边校正复合模的上下安装垫板,H上垫=H下垫(参考:取80?120)考虑复合模的安装稳定性,上安装垫板尺寸:L滑-(10?30) XW滑-(O?150)
[0035]下安装垫板尺寸:L垫-(10?30) XW滑-(O?150)
[0036]e.H 冲=H 切+10 (参考:100 ?120),H 横=(80 ?100),L 横=(80 ?100)
[0037]L 切=W 锻 + (250 ?350)
[0038]f.切边下模支撑架6 (图3),内部的空间高度H3 = H锻max+ (20?40)
[0039]g.H过渡=Hl- H上塾_ H下塾-H2- H3- H横-H切一H切打一H冲
[0040]h.其他零部件外形尺寸可依据相应的设计进行操作。
【权利要求】
1.一种曲轴锻件的切边校正复合模,包括上安装垫板(I)和下安装垫板(7),其特征在于:锻件的切边模和校正模并排地紧固在上安装垫板(I)和下安装垫板(7)之间,并且曲轴锻件的校正下模(12)的高度为等同或略低于切边下模支撑架(6)的平面高度;切边校正复合模中切边下模支撑架(6)为左右方向出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曲轴锻件的切边校正复合模,其特征在于:曲轴锻件的校正下模(12)的高度为低于切边下模支撑架(6)的平面高度l_3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曲轴锻件的切边校正复合模,其特征在于:切边下模支撑架(6)的内下表面为斜面,斜面的最底端等同或略闻于校正下1旲的闻度。
【文档编号】B21K1-08GK204276667SQ201420640974
【发明者】江荣忠, 万剑平, 袁晓明, 王志录, 刘秀良, 宋占时, 陈小虎 [申请人]江西景航航空锻铸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