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结构的卧式冷镦机七组合凹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4017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结构的卧式冷镦机七组合凹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滚子成型技术,主要涉及的是一种改进结构的卧式冷镦机七组合凹模。
背景技术
用于轴承滚子成型的卧式冷镦机七组合凹模(如附图1、2所示)具有过渡套1与工作套2构成的双层套,过渡套1与外套7过盈配合,底座壳体4位于外套内其上部具有合金体3,合金体上部与工作套内壁构成型腔,螺垫6与外套7螺纹配合,更换塞5压入螺垫内孔并为间隙配合,螺垫6、底座壳体4和合金体3的中心孔构成推出孔。轴承滚子在卧式冷镦机床上冷镦成型后,依靠推出杆通过推出孔将滚子推出凹模型腔。如附图1所示,推出杆9在推出孔8内可以左右移动,当滚子在冷镦时推出杆处于左极限位置,冷镦过程结束后推出杆通过外力的作用向右移动至右极限位置,从而将滚子推出型腔。现在使用中的七组合凹模中,更换塞、底座壳体、合金体三个部件的中心孔是一致的,构成的推出孔为同一直径,而推出杆直径较推出孔略小,在外力作用下能实现左右往复运动。对于普通型滚子,以上推出孔的设计效果良好,但实际生产中往往需要冷镦加工一些小型号滚子,为了保证滚子小端面倒角,推出孔必须更小,方能满足质量要求,由于推出孔变小,推出杆直径不得不随之缩小,但直径过小的推出杆其强度和刚度很弱,冷镦加工时很容易折断。更换推出杆费时、费力,影响生产效率,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是提出一种改进结构的卧式冷镦机七组合凹模,通过对其推出孔、推出杆结构改进,使其适应小型号滚子的冷镦成型,并保证推出杆的强度和刚度。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改进结构为其更换塞、底座壳体的中心孔直径大于合金体的中心孔直径,合金体中心孔、底座中心孔、更换塞中心孔构成的推出孔为台阶状孔,其前部直径小于后中部直径;推出杆的杆部相应设计为台阶状,即推出杆的杆部前部直径小于后部直径。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改进结构可满足小型号滚子冷镦成型的需要,同时有效保证推出杆的强度和刚度。


附图1为现有冷镦机七组合凹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现有七组合凹模推出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推出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过渡套,2、工作套,3、合金体,4、底座壳体,5、更换塞,6、螺垫,7、外套,8、推出孔,9、推出杆。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下如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七组合凹模主要包括有过渡套1与工作套2构成的双层套、底座壳体4与合金体3构成的底座、与外套螺纹配合的螺垫6、外套7和更换塞5,其中,合金体中心孔、底座壳体中心孔、更换塞中心孔构成推出孔8,并设置有推出杆9。以上结构与现有冷镦机七组合凹模结构基本相同。本实用新型中底座壳体4、更换塞5的中心孔直径大于合金体的中心孔直径,底座壳体4、更换塞5的中心孔直径相同,更换塞中心孔、底座壳体中心孔与合金体中心孔构成的推出孔8为直径不等的台阶状,相应的将推出杆9的杆部设计为直径不等的台阶状,即推出杆9的杆部其前部直径小于后部直径。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结构的卧式冷镦机七组合凹模,其主要具有过渡套(1)与工作套(2)构成的双层套、底座壳体(4)与合金体(3)构成的底座、与外套螺纹配合的螺垫(6)、外套(7)和更换塞(5);其中,合金体中心孔、底座壳体中心孔、更换塞中心孔构成推出孔(8),并设置有推出杆(9);其特征是底座壳体(4)和更换塞(5)的中心孔直径大于合金体(3)的中心孔直径;合金体(3)中心孔、底座壳体(4)中心孔和更换塞(5)中心孔构成的推出孔(8)为台阶状,推出杆(9)的杆部为台阶状,即推出杆(9)的杆部前部直径小于后部直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滚子成型技术。提出的改进结构的卧式冷镦机七组合凹模,主要具有过渡套(1)与工作套(2)构成的双层套、底座壳体(4)与合金体(3)构成的底座与外套螺纹配合的螺垫(6)、外套(7)和更换塞(5);其中,合金体中心孔、底座壳体中心孔、更换塞中心孔构成推出孔(8),并设置有推出杆(9);底座壳体(4)和更换塞(5)的中心孔直径大于合金体(3)的中心孔直径;合金体(3)中心孔、底座壳体(4)中心孔和更换塞(5)中心孔构成的推出孔(8)为台阶状,推出杆(9)的杆部为台阶状,即推出杆(9)的杆部前部直径小于后部直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改进结构可满足小型号滚子冷镦成型的需要,同时有效保证推出杆的强度和刚度。
文档编号B21H1/00GK2657820SQ20032010710
公开日2004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12日
发明者赵宁义, 张永政, 张亚纳, 郭新朋, 潘森洲, 周云升, 杜世民 申请人:洛阳卫创轴承模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