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动力装置的便携式冲击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3040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带动力装置的便携式冲击钻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冲击钻机,尤其是一种带动力装置的便携式冲击钻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冲击钻机,除路桥建筑中用的带柴油机动力的大型冲击钻机外,一般的便携式冲击钻机,都是需要外接电源提供动力的电钻机,但它在异常潮湿的环境下使用容易漏电,或是在没有电源的野外环境下是无法使用的,而在一些比较特殊的场合,大型的冲击钻机存在着无法搬运、无处安放等不足,这就需要一种自带动力源的便携式冲击钻机,能够适应全天候的环境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不需要依附于外部动力源的,适用范围广的带动力装置的便携式冲击钻机。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而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动力装置的便携式冲击钻机,包含钻头夹具,动力装置和与动力装置配合作用于钻头夹具转速调节的调节装置,所述的动力装置是小型通用汽油机,它的动力输出轴通过连轴器与调节装置中的传动轴同轴连接。
所述的连轴器是离心式连轴器,它包含套接在动力输出轴上的底座,底座上对称设置离心块,离心块之间通过弹性部件连接,在传动轴上固定连接有将离心块盖罩并与离心块相配合的的传动罩。为保证离心块转动后产生的力均衡,离心式连轴器的离心块为对称的两块,其外侧形成的圆周与固定在传动轴上的传动罩内侧圆周为同心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小型通用汽油机做为动力源,替代了需要外接电源供电的电机式动力,使便携式冲击钻机能够适用于没有电源或无法使用电器的各种环境,扩大了冲击钻机的应用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但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连轴器离心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连轴器传动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带动力装置的便携式冲击钻机,它包含钻头夹具1,动力装置3和与动力装置3配合作用于钻头夹具1转速调节的调节装置2,本实用新型中的动力装置3是小型通用汽油机,它包含油箱、油门、气缸,曲轴等部件,它的动力输出轴4通过连轴器5与调节装置2中的传动轴10同轴连接。本实施例中的连轴器5是离心式连轴器,如图2、图3所示,它包含固定连接在动力输出轴4上的与动力输出轴4同轴的底座6,本实施例中底座6是固定套在动力输出轴4上的圆环形,在它上面对称设置有两个离心块7。离心块7为半环形,之间通过弹簧连接,两个半环形离心块7一端通过螺栓9连接在底座6上。在传动轴10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传动罩8,传动罩8的内侧圆周与两块半环形离心块7拼合成的圆形为同心圆,传动罩8将离心块7盖罩于其内并与离心块7相配合。
工作时,启动动力装置小型通用汽油机,动力输出轴4带动底座6及设于底座6上的离心块7转动,由于离心块7仅有一端套接于底座6上,当动力输出轴4的转速达到一定值时,离心块7的另一端在离心力作用下,会克服弹簧的拉力而张开,与盖罩于其外的传动罩8相贴合,当离心力又克服磨擦力时,传动罩8也跟着转动。传动罩8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传动轴10,使安装于钻头夹具1上的钻头高速旋转,进行工作。
权利要求1.一种带动力装置的便携式冲击钻机,包含钻头夹具(1),动力装置(3)和与动力装置(3)配合作用于钻头夹具(1)转速调节的调节装置(2),其特征是所述的动力装置(3)是小型通用汽油机,它的动力输出轴(4)通过连轴器(5)与调节装置(2)中的传动轴(10)同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动力装置的便携式冲击钻机,其特征是所述的连轴器(5)是离心式连轴器,它包含套接在动力输出轴(4)上的底座(6),底座(6)上对称设置离心块(7),离心块(7)之间通过弹性部件连接,在传动轴(10)上固定连接有将离心块(7)盖罩并与离心块(7)相配合的的传动罩(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动力装置的便携式冲击钻机,其特征是离心式连轴器的离心块(7)为对称的两块,其外侧形成的圆周与固定在传动轴(10)上的传动罩(8)内侧圆周为同心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冲击钻机,尤其是一种带动力装置的便携式冲击钻机。它包含钻头夹具,动力装置和与动力装置配合作用于钻头夹具转速调节的调节装置,动力装置是小型通用汽油机,它的动力输出轴通过连轴器与调节装置中的传动轴同轴连接。其连轴器是离心式连轴器,包含套接在动力输出轴上的底座,底座上对称设置离心块,离心块之间通过弹性部件连接,在传动轴上还设有传动罩。它的有益效果是将小型通用汽油机做为动力源,替代了需要外接电源供电的电机式动力,使便携式冲击钻机能够适用于没有电源或无法使用电器的各种环境,扩大了冲击钻机的应用范围。
文档编号B23B45/00GK2747006SQ20042011059
公开日2005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日
发明者冯政杰 申请人:冯政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