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削刀具组件及其切削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1700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切削刀具组件及其切削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切削刀具,切削刀具包括可更换的切削头和安装有切削头的柄部,以便用于例如钻削、铣削和类似情况的切削操作中。
背景技术
美国专利NO.5957631披露一种转动切削刀具,该刀具包括可松开地连接到柄部上的切削头,切削头和柄部通过切削头和柄部周边表面的形状和尺寸的配合而结合,并且在切削头的前端具有切削刃。切削头和柄部有利地通过燕尾形连接配置连接,提供牢固的保持和稳定的连接,而不依赖例如螺钉的其它连接装置。这大大简化了切削头与柄部的组装和拆卸。但是,在组装时,切削头连接部分完全覆盖柄部连接部分,这会妨碍冷却剂输送到切削刃,并且需要形成穿过切削头的冷却剂通道。
为了有助于描述切削刀具的切削刃的冷却和润滑,可以采用具有铲子形状的切削头,如美国专利NO.4744704、美国专利NO.6530728或美国专利NO.6551036披露那样。铲形切削头通常很薄,使得柄部的各部分向前延伸到靠近切削刃的区域,并且有助于冷却流体供应其上。但是,由于其减小的厚度,会需要例如螺钉的某些另外的夹紧装置,并且甚至,作用在切削刃上的切向力会使得柄部不利地变形。

发明内容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转动切削刀具,该切削刀具包括可拆卸固定在柄部上的切削头,切削头和柄部具有配合的圆柱形外表面以及导前和拖尾沟槽区段,以及限定前后方向和转动方向R的公共转动轴线A。切削头包括靠近切削头前面的切削部分以及从中向后延伸的安装部分,并且柄部包括从柄部前面向后延伸的接收部分。安装部分和接收部分的形状和尺寸配合,并且各自包括至少两个通过圆柱形外表面并通过相邻的导前和拖尾沟槽区段限界的连接部分,并且包括与转动轴线A横向延伸的平面底部表面、从圆柱形外表面大致向内延伸到圆柱形内壁的扭矩传递壁以及从底部表面并相对于转动轴线A周向向后延伸的固定壁,每个底部表面包括从圆柱形外表面向内朝着固定壁并且从扭矩传递壁到相邻导前沟槽区段的第一底部部分以及与其共面并从圆柱形内壁向内延伸到固定壁并从相邻拖尾沟槽区段朝着第一底部部分周向延伸的第二底部部分。安装和接收部分的夹紧部分相互接合,其固定壁、其扭矩传递壁、其第一底部部分及其第二底部部分相互邻接。
最好是,布置在每个柄部底部表面内的释放通道将柄部第一和第二底部部分分开,并且从柄部第一底部部分延伸到柄部固定壁,并且从相邻柄部沟槽导前区段周向延伸到柄部第二底部部分。
另外最好是,第一底部部分的最大径向延伸量R1大于第二底部部分的最大径向延伸量R2,并且第二底部部分的最大径向延伸量R2大于或等于固定壁的最大径向延伸量RF。
另外最好是,柄部第二底部部分的最大径向延伸量R2S大于切削头第二底部部分的最大径向延伸量R2H。
通常,第一间隙位于相对的切削头和柄部圆柱形内壁之间。
最好是,柄部前面向前暴露,并靠近切削头前面。
另外最好是,切削头和柄部扭矩传递壁以及切削头和柄部圆柱形内壁从切削头和柄部底部表面分别向前延伸到切削头和柄部前面。
如果希望,扭矩传递壁在偏离转动轴线A的方向上以一个倾斜锐角从底表面延伸。
最好是,倾斜锐角等于或小于20°。
通常,在垂直于靠近底部表面的转动轴线A的截面内,每个连接部分的扭矩传递壁形成径向偏离角度,其中半径矢量在扭矩传递壁和圆柱形外表面的交叉部处从转动轴线A延伸到外边缘。
最好是,径向偏离角度等于或小于5°。
通常,固定壁在离开底部表面的方向上与转动轴线A同轴并径向偏离延伸。
最好是,固定壁从底表面向后延伸以便与弯曲后表面汇合。
另外最好是,弯曲后表面向后延伸,同时径向向内弯曲,以便与大致垂直于转动轴线A的后面汇合。
另外最好是,在切削头固定在柄部上时,第二间隙存在于安装和接收部分的弯曲后表面和后面之间。
按照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安装在转动切削刀具的柄部上的可更换的切削头,该切削刀具具有限定前后方向和转动方向R的转动轴线A,并且包括靠近切削头前面的切削头切削部分和从中向后延伸的安装部分。安装部分包括至少两个切削头连接部分,每个切削头连接部分包括与转动轴线A横向延伸的平面切削头底部表面、从切削头圆柱形外表面径向向内延伸到切削头圆柱形内壁并从切削头底部表面向前延伸的切削头扭矩传递壁以及相对于转动轴线A从切削头底部表面并沿其周向延伸的切削头固定壁。每个切削头底部表面包括从切削头圆柱形外表面大致向内延伸到切削头固定壁并从切削头扭矩传递壁延伸到切削头导前沟槽部分的切削头第一底部部分,以及与切削头第一底部部分共面并从切削头拖尾沟槽区段连续周向延伸到切削头第一底部部分并从切削头圆柱形内壁向内延伸到切削头固定壁的切削头第二底部部分。
按照另一方面,本发明针对一种转动切削刀具,该切削刀具包括从两者分开的初始位置调节到切削头连接部分和柄部连接部分相互接合的第二位置的切削头和柄部,其固定壁、其扭矩传递壁、其第一底部部分及其第二底部部分相互邻接。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表示如何在实际上实施本发明,现在参考附图,附图中图1是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钻具的局部透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钻具的顶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钻具的切削头的透视图;图4是图3所示的切削头的顶视图;图5是图3所示的切削头的底视图;图6是图1所示的钻具柄部的局部透视图;图7是图6所示的柄部的顶视图;图8是图1所示的钻具的侧视图;图9是沿着图8的线IX-IX截取的图1所示的钻具的截面图;图10是沿着图2的线X-X截取的图1所示的钻具的截面图;图11是按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钻具的侧视图;图12是沿着图11的线XII-XII截取的钻具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动切削刀具,并且通过钻具来作为实例表示。首先参考图1和2。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钻具20包括可更换的切削头22以及具有限定前后方向和转动方向R的公共转动轴线A的柄部24。切削头22和柄部24具有配合并连续的切削头和柄部外圆柱形表面26、28以及在钻具20组装时形成两个连续、最好是螺旋形的切削头和柄部沟槽38、40的配合切削头和柄部导前和拖尾沟槽区段30、32、34和36。钻具20因此围绕转动轴线A具有180°的转动对称。
现在参考图3-5。切削头22通常由实心硬材料制成,例如硬质合金(例如碳化钨),并且通常通过成形压制和烧结硬质合金来制造。切削头22包括靠近切削头前面44的切削部分42和与切削部分42形成整体并且从中向后延伸的安装部分46。切削部分42包括形成在切削头前面44和每个切削头导前沟槽区段30的交叉部处的切削刃48。切削部分42可具有任何适当的结构,并且由于不构成本发明的主题,将不在这里进一步描述。
安装部分46包括一对相同的切削头连接部分50。每个切削头连接部分50通过切削头圆柱形外表面28以及通过相邻的切削头导前和拖尾沟槽区段30、32限界,并且包括垂直于转动轴线A的平面切削头底部表面52以及从切削头底部表面52向前延伸到切削头前面44并且从切削头圆柱形外表面28大致径向向内延伸到切削头圆柱形内壁56的切削头扭矩传递壁54。切削头圆柱形内壁56平行于转动轴线A从切削头底部表面52延伸到切削头前面44,并且从切削头扭矩传递壁54周向延伸到相邻切削头拖尾沟槽区段36。
每个切削头连接部分50另外包括在切削头导前和拖尾沟槽区段30、32之间相对于转动轴线A周向延伸的切削头固定壁58。切削头固定壁58具有在偏离转动轴线A的方向上并与其同轴地从切削头底部表面52延伸到切削头弯曲后表面60的锥形、燕尾形表面。切削头弯曲后表面60从切削头固定壁58向后延伸,同时径向向内弯曲,以便与结合两个切削头连接部分50并垂直于转动轴线A延伸的公共切削头后面62汇合。
每个切削头底部表面52包括连续、平坦并共面的切削头第一底部部分64和切削头第二底部部分66。切削头第一底部部分64大致从切削头固定壁58径向向外延伸到切削头圆柱形外表面26,并且在切削头扭矩传递壁54和相邻切削头导前沟槽区段30之间。切削头第二底部部分66从切削头第一底部部分64连续并周向延伸到相邻切削头拖尾沟槽区段34,并且从切削头固定壁58向外延伸到切削头圆柱形内壁56。切削头第一底部部分的最大径向延伸量R1H大于切削头第二底部部分的最大径向延伸量R2H,切削头第二底部部分的最大径向延伸量R2H继而大于或等于切削头固定壁RFH的最大径向延伸量。
现在参考图6和7。柄部24包括从柄部前面70向后延伸的接收部分68。接收部分68包括其数量、形状和尺寸与切削头连接部分50配合的柄部连接部分72。每个柄部连接部分72通过柄部圆柱形外表面28并通过相邻的柄部导前和拖尾沟槽区段34、36限界,并且包括垂直于转动轴线A的平面柄部底部表面74。柄部连接部分72还包括从柄部底部表面74向前延伸到柄部前面70并从柄部圆柱形外表面28径向向内延伸到柄部圆柱形内壁78的柄部扭矩传递壁76。柄部圆柱形内壁78平行于转动轴线A从柄部底部表面74向前延伸到柄部前面70,并且从柄部扭矩传递壁76周向延伸到相邻柄部拖尾沟槽区段36。
每个柄部连接部分72另外包括在相邻柄部导前和拖尾沟槽区段34、36之间相对于转动轴线A周向延伸的柄部固定壁80。柄部固定壁80具有在偏离转动轴线A的方向上并与其同轴地延伸离开柄部底部表面74的锥形、燕尾形表面,以便与从柄部固定壁80向后延伸并径向向内弯曲的柄部弯曲后表面82汇合,从而与结合两个柄部连接部分72并垂直于转动轴线A延伸的公共柄部后面84汇合。
柄部底部表面74包括从柄部圆柱形外表面28径向向内延伸到靠近柄部固定壁80的弧形柄部释放通道88同时从柄部扭矩传递壁76周向延伸到相邻柄部导前沟槽区段34的柄部第一底部部分86。柄部释放通道88从柄部第一底部部分86径向向内延伸到柄部固定壁80,并且沿着柄部固定壁80从相邻柄部导前沟槽区段34朝着相邻柄部拖尾沟槽区段36周向延伸。柄部第二底部部分90从柄部释放通道88周向延伸到相邻柄部拖尾沟槽区段36,并且径向位于柄部圆柱形内壁78和柄部固定壁80之间。柄部第一和第二底部部分86、90是平坦、共面的。柄部第一底部部分的最大径向延伸量R1S(见图8)大于柄部第二底部部分的最大径向延伸量R2S(见图7),柄部第二底部部分的最大径向延伸量R2S继而大于或等于柄部固定壁的最大径向延伸量RFS(见图8)。并且第二底部部分的最大径向延伸量R2S大于切削头第二底部部分的最大径向延伸量R2H,如图7清楚所示。
每个柄部连接部分72包括从柄部底部表面74向外轴向延伸并具有形成其中的柄部流体导管94的柄部突出部92。柄部突出部72通过柄部圆柱形外表面28、通过相邻柄部拖尾沟槽区段32、通过柄部扭矩传递壁76、通过柄部圆柱形内壁78以及通过面向前的柄部突出部顶面96限界。同时,两个柄部突出部顶面96形成柄部前面70。流体导管94终止于至少部分形成在柄部突出部顶面96内的大致向前指向的流体排放出口98内。
通常,柄部第一和第二底部部分86、90、柄部扭矩传递壁76以及柄部固定壁80的取向与各自切削头第一和第二底部部分64、66、切削头扭矩传递壁54以及切削头固定壁58相对应。切削头和柄部固定壁58、80设计成在切削头22固定在柄部24上时在其中形成干涉配合。
钻具可从切削头22和柄部24完全分开的初始位置调节到它们相互靠近的“拆卸位置”。钻具20通过如下方式组装,即将切削头22定位在柄部24的前部、并且朝着柄部24轴向压迫切削头22,直到安装部分46位于接收部分68内为止。这通过将切削头连接部分50插入柄部连接部分72之间来实现,使得每个切削头导前沟槽区段30面向柄部拖尾沟槽区段36,并且切削头后面62邻靠柄部后面84。所得到的位置将指的是“拆卸位置”,这是由于在这个位置上,切削头不固定在柄部上。
切削头22通过如下方式从拆卸位置转换到固定位置上,即在与钻具20的转动方向R相反的方向上转动切削头22,直到相应的切削头和柄部扭矩传递壁54、76邻靠,并且相应的切削头和柄部固定壁58、80相互接合为止,如图8清楚所示。在固定位置上,其中切削头22通过柄部24固定保持,每个切削头第一底部部分64通过相应柄部第一底部部分86支承,并且每个切削头第二底部部分66通过相应的柄部第二底部部分90支承。在钻具20组装过程中,通过使得切削头第二底部部分66自由运动,释放通道88防止切削头第二底部部分66与柄部第一底部部分86过早接合,而沿着柄部释放通道88没有接触,使得切削头和柄部第二底部部分66、90之间形成接触之前,切削头和柄部第二底部部分66、90首先接触,并且还防止底部第一底部部分86和切削头第二底部部分66之间的接触,由此有助于切削头22和柄部24方便和正确接合。
在将切削头22固定在柄部24上时,切削头和柄部第一底部部分64、86的邻靠轴向向前压迫切削头22,使得切削头和柄部固定壁58、80相互接合,以便提供切削头22与柄部24的正确的自动夹紧和自动对中。另外,切削头和柄部固定壁58、80的互锁凹凸配合防止切削头22在钻具20从正在加工的工件(未示出)抽出时与柄部24脱离。在固定位置上,第一间隙100位于相对的切削头和柄部圆柱形内壁56、78之间(见图9和10)。固定壁58、80相互接合在相应的切削头和柄部弯曲后表面60、82以及后面62、84之间产生第二间隙102。第一和第二间隙100、102防止切削头22和柄部24的组装和拆卸过程中不必要的摩擦。因此,从以上描述中,可以看出切削头和柄部可从两者完全分开的第一初始位置转换到切削头不固定在柄部上的第二拆卸位置,并且从拆卸位置转换到第三固定位置。
如图1、2和8所示,柄部突出部顶面96向前暴露,并且靠近切削头前面44,有助于切削流体充分供应到切削头48以及正在钻削的孔口的底部。
在切削操作过程中,作用在切削刃48上的轴向力通过切削头和柄部底部表面52的邻靠来支承。通过延伸到切削头和柄部圆柱形外表面26、28的相应柄部和切削头第一底部部分64、86的邻靠来提供切削头22的广泛轴向支承。轴向支承通过相应切削头和柄部第二底部部分66、90的邻靠来增加。由于切削头和柄部第一底部部分64、86相对于切削头和柄部第二底部部分66、90的角度移位,通过切削头和柄部第二底部部分66、90的邻靠提供的另外轴向支承有助于稳定柄部24内的切削头22,并且基本上防止切削头22相对于柄部24倾斜。
切削力的切向分量通过柄部扭矩传递壁76抵消。为了有效支承切削力切向分量,扭矩传递壁76受到径向引导,使得由此产生的反作用力具有尽可能小的径向分量。另外,切削头和柄部扭矩传递壁54、76分别垂直于切削头和柄部底部表面52、74,以便减小由此产生的反作用力的轴向分量。
但是,不同的实施例可包括不同结构的扭矩传递壁。按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钻具220表示在图11和12中。由于钻具200具有类似于按照第一实施例的钻具20的许多特征,类似的特征将如下方式进行简单参考,即参考标号与钻具20的参考标号添加200。钻具220包括固定在柄部224上的切削头222。切削头224包括靠近切削头前面244的切削部分242以及从中向后延伸的安装部分246。
切削部分包括切削头沟槽238的切削头拖尾和导前沟槽部分230、232以及切削刃248,如上所述。安装部分246包括一对相同的切削头连接部分250。切削头连接部分250包括垂直于转动轴线A的平面切削头底部表面252以及从切削头底部表面252向前延伸到切削头前面244并从切削头圆柱形外表面226向内延伸到切削头圆柱形内壁256的切削头扭矩传递壁254。切削头圆柱形内壁256从切削头底部表面252延伸到平行于转动轴线A的切削头前面244,并且从切削头扭矩传递壁254周向延伸到相邻切削头拖尾沟槽区段232。
柄部包括从柄部前面270向后延伸的接收部分268。柄部接收部分268包括其数量、形状和尺寸与切削头连接部分250相配的柄部连接部分272。每个柄部连接部分272包括垂直于转动轴线A的平面底部表面272以及从柄部底部表面274向前延伸到柄部前面270并且从柄部圆柱形外表面228向内延伸到柄部圆柱形内壁278的柄部扭矩传递壁276。柄部圆柱形内壁278从柄部底表面274延伸到平行于转动轴线A的柄部前面270,并且从柄部扭矩传递壁276周向延伸到柄部沟槽240的相邻柄部拖尾沟槽区段236。
如图11清楚示出,切削头和柄部扭矩传递壁254、276在偏离转动轴线A的方向上以0°和20°之间的倾斜锐角τ延伸离开切削头和柄部底部表面252。在特定实施例中,倾斜角度τ是15°。如图12清楚所示,切削头和柄部扭矩传递壁254、276形成一个径向偏离角度ρ,其中从垂直于靠近切削头和柄部底部表面252的转动轴线A的截面观看,半径矢量V从转动轴线A延伸到形成在切削头和柄部扭矩传递壁254、276和切削头和柄部圆柱形外表面226的交叉部处的切削头和柄部外边缘292C、291S。在半径矢量V的任一侧到外边缘291C、291S,半径偏离角度ρ可具有0°和5°之间的数值。在特定实施例中,半径偏离角度是1.5°。
同样,如同第一实施例的情况,第一间隙300和第二间隙302在切削头和柄部之间出现在类似位置上。
虽然以某种特定程度描述了本发明,应该理解到可以进行多种变型和改型而不偏离此后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转动切削刀具(20、220),包括可拆卸固定在柄部(24、224)上的切削头(22、222),切削头(22、222)和柄部(24、224)具有配合的圆柱形外表面(26、28、226、228)以及导前沟槽区段(30、34、230、234)和拖尾沟槽区段(32、36、232、236),以及限定前后方向和转动方向R的公共转动轴线A;切削头(22、222)包括靠近切削头前面(44、244)的切削部分(42、242)以及从中向后延伸的安装部分(46、246);柄部(24、224)包括从柄部前面(70、270)向后延伸的接收部分(68、268);安装部分(46、246)和接收部分(70、270)的形状和尺寸配合,并且各自包括通过圆柱形外表面(26、28、226、228)并通过相邻的导前和拖尾沟槽区段(30、32、34、36、230、232、234、236)限界的至少两个连接部分(50、72、250、272);每个连接部分(50、72、250、272)包括与转动轴线A横向延伸的平底部表面(52、74、252、274)、从圆柱形外表面(26、28、226、228)大致向内延伸到圆柱形内壁(56、78、256、278)的扭矩传递壁(54、76、254、276)以及从底部表面(52、74、252、274)并相对于转动轴线A周向向后延伸的固定壁(58、80、258、280);每个底部表面(52、74、252、274)包括从圆柱形外表面(26、28、226、228)向内朝着固定壁(58、80、258、280)并且从扭矩传递壁(54、76、254、276)延伸到相邻导前沟槽区段(30、34、230、234)的第一底部部分(64、86、264、286)以及与其共面并从圆柱形内壁(26、28、226、228)向内延伸到固定壁(58、80、258、280)并从相邻拖尾沟槽区段(32、36、232、236)朝着第一底部部分(64、86、264、286)周向延伸的第二底部部分(66、90、266、290);以及其中切削头连接部分(50、250)和柄部连接部分(72、272)相互接合,其固定壁(58、258和80、280)、其扭矩传递壁(54、254和76、276)、其第一底部部分(64、264、86、286)和其第二底部部分(66、266、90、290)相互邻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切削刀具,其特征在于,布置在每个柄部底部表面内的释放通道(88、288)将柄部第一和第二底部部分分开,并且从柄部第一底部部分延伸到柄部固定壁,并且从相邻柄部沟槽导前区段周向延伸到柄部第二底部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切削刀具,其特征在于,第一底部部分的最大径向延伸量R1大于第二底部部分的最大径向延伸量R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动切削刀具,其特征在于,第二底部部分的最大径向延伸量R2大于或等于固定壁的最大径向延伸量RF。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动切削刀具,其特征在于,柄部第二底部部分的最大径向延伸量R2S大于切削头第二底部部分的最大径向延伸量R2H。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切削刀具,其特征在于,第一间隙(100、300)位于相对的切削头和柄部圆柱形内壁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切削刀具,其特征在于,切削头和柄部扭矩传递壁以及切削头和柄部圆柱形内壁从切削头和柄部底部表面分别向前延伸到切削头和柄部前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切削刀具,其特征在于,柄部前面向前暴露并靠近切削头前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切削刀具,其特征在于,扭矩传递壁在偏离转动轴线A的方向上以一个倾斜锐角τ从底表面延伸。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动切削刀具,其特征在于,倾斜锐角等于或小于20°。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切削刀具,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靠近底部表面的转动轴线A的截面内,每个连接部分的扭矩传递壁形成径向偏离角度ρ,其中半径矢量在扭矩传递壁和圆柱形外表面的交叉部处从转动轴线A延伸到外边缘。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动切削刀具,其特征在于,径向偏离角度ρ等于或小于5°。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切削刀具,其特征在于,固定壁在离开底部表面的方向上与转动轴线A同轴并径向偏离延伸。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切削刀具,其特征在于,固定壁从底表面向后延伸以便与弯曲后表面(60、260、82、282)汇合。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转动切削刀具,其特征在于,弯曲后表面向后延伸,同时径向向内弯曲,以便与大致垂直于转动轴线A的后面(62、262、84、284)汇合。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转动切削刀具,其特征在于,在切削头固定在柄部上时,第二间隙(102、302)存在于切削头和柄部弯曲后表面之间以及切削头和柄部后面之间。
17.一种可更换的切削头(22、222),该切削刀具具有限定前后方向和转动方向R的转动轴线A,并且包括靠近切削头前面(44、244)的切削头切削部分(42、242)和从中向后延伸的安装部分(46、246),安装部分包括至少两个切削头连接部分(50、150);每个切削头连接部分包括与转动轴线A横向延伸的平面切削头底部表面(52、252)、从切削头圆柱形外表面(26、226)径向向内延伸到切削头圆柱形内壁(56、256)并从切削头底部表面向前延伸的切削头扭矩传递壁(54、254)以及相对于转动轴线A从切削头底部表面并沿其周向延伸的切削头固定壁(58、258);每个切削头底部表面包括从切削头圆柱形外表面大致向内延伸到切削头固定壁并从切削头扭矩传递壁延伸到切削头导前沟槽部分(30、230)的切削头第一底部部分(64、264),以及与切削头第一底部部分共面并从切削头拖尾沟槽区段(32、232)连续周向延伸到切削头第一底部部分并从切削头圆柱形内壁向内延伸到切削头固定壁的切削头第二底部部分(66、226)。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可更换切削头,其特征在于,切削头第一底部部分的最大径向延伸量R1H大于切削头第二底部部分的最大径向延伸量R2H。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可更换切削头,其特征在于,切削头第二底部部分的最大径向延伸量R2H大于或等于切削头固定壁的最大径向延伸量RFH。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可更换切削头,其特征在于,切削头扭矩传递壁和切削头圆柱形内壁从切削头底部表面向前延伸到切削头前面。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可更换切削头,其特征在于,切削头扭矩传递壁在偏离转动轴线A的方向上以倾斜锐角τ延伸离开切削头底部表面。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可更换切削头,其特征在于,倾斜锐角τ等于或小于20°。
23.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可更换切削头,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靠近底部表面的转动轴线A的截面内,每个连接部分的扭矩传递壁形成径向偏离角度ρ,其中半径矢量V在切削头扭矩传递壁和相邻切削头圆柱形外表面的交叉部处从转动轴线A延伸到切削头外边缘。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可更换切削头,其特征在于,径向偏离角度ρ等于或小于5 °。
25.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可更换切削头,其特征在于,切削头固定壁在离开切削头底部表面的方向上具有与转动轴线A同轴并径向偏离延伸的燕尾形表面。
26.一种包括切削头和柄部的转动切削刀具组件;切削头,具有限定前后方向以及转动方向R的第一转动轴线,第一圆柱形外表面和第一导前和第一拖尾沟槽区段,靠近切削头前面的切削部分以及从中向后延伸的安装部分;安装部分,包括通过第一圆柱形外表面并且通过第一导前和第一拖尾沟槽区段限界的至少第一和第二切削头连接部分,第一和第二切削头连接部分各自包括与第一转动轴线横向延伸的第一平面底部表面、从第一圆柱形外表面大致向内延伸到第一圆柱形内壁的第一扭矩传递壁以及从第一平面底部表面并且相对于第一转动轴线周向向后延伸的第一固定壁;第一平面底部表面包括大致从第一圆柱形外表面朝着固定壁向内延伸并从第一扭矩传递壁延伸到相邻第一导前沟槽区段的的第一底部部分以及与其共面并从相邻第一拖尾沟槽区段朝着第一底部部分向内延伸的第二底部部分;柄部,具有第二转动轴线、第二外表面、第二导前和第二拖尾沟槽区段以及从柄部前面向后延伸的接收部分;接收部分包括通过第二圆柱形外表面并通过第二导前和第二拖尾沟槽区段限界的至少第一和第二柄部连接部分,第一和第二柄部连接部分各自包括与第二转动轴线横向延伸的第二平面底部表面、从第二圆柱形外表面向内延伸到第二圆柱形内壁的第二扭矩传递壁以及从第二平面底部表面并且相对于第二转动轴线周向向后延伸的第二固定壁;第二平面底部表面包括大致从第二圆柱形外表面朝着固定壁向内延伸并从第二扭矩传递壁延伸到相邻第二导前沟槽区段的的第一底部部分以及与其共面并从第二圆柱形内壁延伸到第二固定壁并且从相邻第二拖尾沟槽区段朝着第二底部部分向内延伸的第二底部部分;其中转动切削刀具组件可从切削头和柄部分开的初始位置调节到切削头连接部分和柄部连接部分相互接合的固定位置,其固定壁、其扭矩传递壁、其第一底部部分和其第二底部部分相邻邻接。
全文摘要
一种转动切削刀具具有可拆卸地固定在柄部上的实心切削头。切削头具有靠近切削头前面的切削部分以及与其形成整体并从中向后延伸的安装部分。柄部具有从柄部前面向后延伸的接收部分。在切削头固定在柄部上时,安装部分接收在接收部分内,并且柄部前面向前暴露并靠近切削头前面。
文档编号B23B51/02GK101048251SQ200580037359
公开日2007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28日
发明者G·赫克特 申请人:伊斯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