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式多功能钻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6225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螺旋式多功能钻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机上用的钻头,特别是指一种其切削部设置有排屑槽的螺旋式钻头。
背景技术
目前,在市场上和杂志上出现和报道过的螺旋式钻头,其切削部螺旋式的设置有排屑槽,这种结构的钻头存在着一些缺陷。其一次工作完后,被钻物体上的孔都是直通式的,实际上在很多场合需要的孔是要求其内壁有一肩阶,肩阶一侧是直径大的孔,其另一侧是直径小的孔,这样螺母或螺钉头可以容纳在直径大的孔内部,有效的防止了螺母或螺钉被方便的旋出。现有的螺旋式钻头就不可能一次性完成,通常先要直径小的钻头钻好通孔或盲孔后,再在其顶端用直径比原来钻头大的钻头钻,从而达到上述所说的其内壁有一肩阶,肩阶一侧是直接大的孔,其另一侧是直径小的孔的孔,利用这样的方法其效率很底,而且质量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效率高且能一次完成钻内壁有一肩阶的孔的钻头。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螺旋式多功能钻头,它具有一个整体形状为柱形的本体,所述的本体一端为适合于被容置到钻机中的钻柄,另一端为周表面设置有至少一道排屑槽的切削部,所述的切削部顶端为缩口状切削刃,所述的切削部至少有一个肩阶过度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切削部由两部分一体设置组成,其中靠近钻柄的切削部部分的横截面的最大直径大于另一部分切削部的横截面的最大直径,且两部分通过肩阶过度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两部分的排屑槽的底部为平面过度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肩阶过度配合的肩阶面为斜面,其一侧为切削刃。
有益效果通过在钻头的刀削部设置有肩阶过度配合,则对应的被该钻头钻的孔也就存在这肩阶配合的过度面了;又由于所述的切削部由两部分一体设置组成,其中靠近钻柄的部分切削部的横截面的最大直径大于另一部分切削部的横截面的最大直径,且两部分通过肩阶过度配合,这样就可以让该钻头一次工作完后,所钻的孔是两个直径大小不一的位于同一轴线上的孔,且两个孔之间是肩阶过度配合。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螺旋式多功能钻头,它具有一个整体形状为柱形的本体1,所述的本体1一端为适合于被容置到钻机中的钻柄12,另一端为周表面设置有一道排屑槽111的切削部11,当然在本实用新型中切削部11上也可以设置有多道排屑槽111,所述的切削部11顶端为缩口状切削刃,该缩口状切削刃是钻头钻被钻物体3的直接工作面。所述的切削部11由两部分一体设置组成,其中靠近钻柄12的切削部部分113的横截面的最大直径大于另一部分切削部114的横截面的最大直径,且两部分通过肩阶112过度配合,利用这种结构的钻头钻出的孔是由两个直径大小不一的位于同一轴线上的孔组成,且两个孔之间是肩阶过度配合。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肩阶112的过度更容易切削,所述的钻头肩阶112过度配合的肩阶面为斜面,其一侧为切削刃112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钻头的切削部11也可以是由多部分一体设置构成,且从与钻柄12连接部的切削部部分到具有切削刃的切削部部分的每一部分的横截面的最大直径从大到小依次排列,且每一部分之间都通过肩阶过度配合。最后为了不影响钻头在工作时,使被钻物体的屑顺利从排屑槽111中排出,所述的两部分的排屑槽111的底部为平面过度配合。
权利要求1.一种螺旋式多功能钻头,它具有一个整体形状为柱形的本体,所述的本体一端为适合于被容置到钻机中的钻柄,另一端为周表面设置有至少一道排屑槽的切削部,所述的切削部顶端为缩口状切削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削部至少有一个肩阶过度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式多功能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削部由两部分一体设置组成,其中靠近钻柄的切削部部分的横截面的最大直径大于另一部分切削部的横截面的最大直径,且两部分通过肩阶过度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式多功能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部分的排屑槽的底部为平面过度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螺旋式多功能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肩阶过度配合的肩阶面为斜面,其一侧为切削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机上用的钻头,特别是指一种其切削部设置有排屑槽的螺旋式钻头。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螺旋式多功能钻头,它具有一个整体形状为柱形的本体,所述的本体一端为适合于被容置到钻机中的钻柄,另一端为周表面设置有至少一道排屑槽的切削部,所述的切削部顶端为缩口状切削刃,所述的切削部至少有一个肩阶过度配合。实现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效率高且能一次完成钻内壁有一肩阶的孔的钻头。
文档编号B23B51/02GK2936509SQ20062007569
公开日2007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23日
发明者李金利 申请人:李金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