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臂拉杆的换位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1604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悬臂拉杆的换位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悬臂拉杆的换位支撑装置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钢管直径进行扩张、对钢管圆度给予修整 的钢管扩径机,具体地说是在钢管扩径过程中、用于支撑悬臂拉杆的换位支撑 装置。
背景技术
悬臂拉杆的后端、也就是固定端,安装于油缸机架;前端安装钢 管扩径头锥体的悬臂;钢管扩径机的钢管扩径头和悬臂拉杆的总重量在30T左 右,是钢管扩径机受力的关键部件。悬臂拉杆的长度达十五米之多,为了保持 悬臂拉杆始终处于水平状态,不发生挠曲变形,需要对悬臂拉杆给予支撑。本 实用新型即悬臂拉杆的换位支撑装置的作用是在不进行钢管扩径的情况下,支 撑悬臂拉杆及前端扩径头的重量;在扩径过程中,当钢管通过该支点时,通过 改变支撑方式、变换对扩径头和悬臂拉杆支撑点的位置为钢管通过让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悬臂拉杆的换位支撑装置;用 以解决在扩径机工作过程中,保持悬臂拉杆和钢管扩径头在扩径和不扩径状态 下,始终有支撑点支撑、保持水平状态。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悬臂拉杆的换位支 撑装置,由独立的设置的垂直升降支撑和摆动辊轮支撑组成;垂直升降支撑位 于摆动辊轮支撑前面;垂直升降支撑固装在扩径头的托头轮辊正下方并与钢管 的外壁紧密贴合;摆动辊轮支撑固装在悬臂拉杆的下方并与悬臂拉杆的套筒外 壁紧密贴合。本实用新型的垂直升降支撑和摆动辊轮支撑分别用于钢管扩径机在不同的 工作状况下对悬臂拉杆和钢管扩径头的给予支撑。通过电气控制系统完成独立 的两组支撑的联动。摆动辊轮支撑在不扩径和扩径过程中钢管未进入该支撑点 之前以及扩径结束钢管退出该支撑点之后对悬臂拉杆和扩径头起支撑作用。垂 直升降支撑用于扩径过程中钢管进入该支撑点之后以及扩径结束钢管未退出该
支撑点之前替代摆动辊轮支撑,来支撑悬臂拉杆及扩径头的重量。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响应速度快,支撑位置可靠、稳定。摆动 辊轮换位支撑时,辊轮切向楔入悬臂拉杆下母线,所需油缸推力小。

图1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悬臂拉杆及扩径头的位置关系图,图2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摆动辊轮支撑悬臂拉杆时的工作状态图, 图4是摆动辊轮摆动为钢管让位的工作状态图, 图5是垂直升降支撑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6是垂直升降支撑结构示意侧视图。 图中l一油缸机架,2—悬臂拉杆,3—摆动辊轮支撑,301—辊轮,302— 摆臂,303—旋转轴,304—油缸,305—机架,4—垂直升降支撑,401—升降支 撑辊,402—轴承座,403—升降机架,404—蜗轮升降机,405—齿轮减速机, 406—导向柱,407—丝杠丝母传动副,408—链传动机构,409—固定机架,5— 扩径头,501—托头轮辊,6—钢管,7—悬臂拉杆下母线,8—钢管下母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钢管扩径机其悬臂拉杆2的套筒固定在油缸机架1,悬臂拉杆 2前端安装扩径头5,对钢管6扩径时,钢管6按图l箭头所示从右向左移动, 套在扩径头5外缘实现对钢管6扩径,扩径完成后,从左向右移动,钢管6退 出。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悬臂拉杆的换位支撑装置,由 独立的设置的垂直升降支撑4和摆动辊轮支撑3组成;垂直升降支撑4位于摆 动辊轮支撑3前面;垂直升降支撑4固装在扩径头5的托头轮辊501正下方并 与钢管6的外壁紧密贴合;摆动辊轮支撑3固装在悬臂拉杆2的下方并与悬臂 拉杆2的套筒外壁紧密贴合。参见图5与图6:所述的垂直升降支撑4包括齿轮减速机405、链传动机构 408、蜗轮升降机404、丝杠丝母传动副407、导向柱406、升降机架403、升降
支撑轮401和固定机架409;齿轮减速机405的输出端经链传动机构408与蜗轮 升降机404的输入端连接,蜗轮升降机404套装于丝杠丝母传动副407,丝杠丝 母传动副407上端装连接组件,连接组件上端固接升降机架403,升降机架403 上面固定轴承座402,升降支撑轮401经轴承安装于轴承座402,升降机架403 固装于导向柱406上端,导向柱406可上、下移动套装于固定机架409。参见图3与图4:所述的摆动辊轮支撑3包括机架305、油缸304、摆臂302 和辊轮301;机架305上固设有轴座,轴座上安装有旋转轴303;油缸304固定 安装在机架305下部,油缸304上端以转动方式连接于摆臂302左下端,摆臂 302右下端套装于旋转轴303;辊轮301可转动安装在摆臂302上部。扩径前垂直升降支撑4首先根据钢管规格调整升降支撑辊401的高度。即 如图5所示,通过齿轮减速机405、链传动机构408、蜗轮升降机404、丝杠丝 母传动副407,将齿轮减速机405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升降机架降403的升降运动, 升降机架降403与固连在它上的轴承座402、升降支撑辊401升降,使扩径头托 头辊轮501紧贴钢管6内壁、升降支撑辊401紧贴钢管6外壁,将悬臂拉杆2、 扩径头5及钢管6的重量传到409固定机架上。垂直升降支撑对钢管6和扩径 头5的支撑位置可靠。扩径时而又稳定的支撑悬臂拉杆2、扩径头5,使之处于 水平状态。导向柱406起导向与定位作用。摆动辊轮支撑3通过油缸304推拉摆臂302,带动辊轮301快速实现对悬臂 拉杆2的支撑和为钢管6让位的功能。当钢管6要通过该支撑点时,油缸301 下拉使辊轮301摆动到下极限位置,使钢管下母线8利通过该支撑点而不发生 干涉钢管扩径时,当钢管未送到图1所示位置之前,油缸304上推使辊轮301 摆动到上极限位置,刚好与悬臂拉杆2的套筒外壁即悬臂拉杆下母线7紧密贴 切合,由辊轮3支撑悬臂拉杆2及扩径头5的重量,将悬臂拉杆2支撑在水平 状态,悬臂拉杆2和扩径头5的部分重力通过辊轮301、摆臂302垂直传到机架 305上;当钢管6要通过该支撑点时,即钢管进入图l所示位置时,辊轮301和
摆臂302在油缸304的拉力作用下,绕旋转轴303快速旋转到下极限位置如图4, 为钢管6顺利通过该支撑点让位,使钢管下母线8顺利通过该支撑点而不发生 干涉。此时悬臂拉杆2及扩径头5的重量通过垂直升降支撑4支撑,即悬臂拉 杆2和扩径头5的部分重力通过扩径头5的托头辊轮501、钢管6管壁传到升降 支撑辊401上,解决了扩径过程中扩径头5和悬臂拉杆2的支撑问题。当钢管6 扩径完退出时,钢管6退到图1所示位置时,辊轮301和摆臂302在油缸304 的推力作用下,绕旋转轴303旋转,转到上极限位置,支撑悬臂拉杆2及扩径 头5的重量。通过电气控制系统完成独立的两组支撑的联动,只有检测开关检 测到摆臂302旋转到位,钢管才退出图1所示位置,从而保证了悬臂拉杆2始 终处于水平状态。
权利要求1、一种悬臂拉杆的换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独立的设置的垂直升降支撑(4)和摆动辊轮支撑(3)组成;所述垂直升降支撑(4)位于所述摆动辊轮支撑(3)前面;所述垂直升降支撑(4)固装在扩径头(5)的托头轮辊(501)正下方并与钢管(6)的外壁紧密贴合;所述摆动辊轮支撑(3)固装在悬臂拉杆(2)的下方并与所述悬臂拉杆(2)的套筒外壁紧密贴合。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臂拉杆的换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垂直升降支撑(4)包括齿轮减速机(405)、链传动机构(408)、蜗轮升降机 (404)、丝杠丝母传动副(407)、导向柱(406)、升降机架(403)、升降支撑 轮(401)和固定机架(409);所述齿轮减速机(405)的输出端经所述链传动 机构(408)与所述蜗轮升降机(40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蜗轮升降机(404) 套装于所述丝杠丝母传动副(407),所述丝杠丝母传动副(407)上端装连接组 件,所述连接组件上端固接所述升降机架(403),所述升降机架(403)上面固 定轴承座(402),所述升降支撑轮(401)经轴承安装于所述轴承座(402),所 述升降机架(403)固装于所述导向柱(406)上端,所述导向柱(406)可上、 下移动套装于所述固定机架(409)。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悬臂拉杆的换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摆动辊轮支撑(3)包括机架(305)、油缸(304)、摆臂(302)和辊轮(301);所述机架(305)上固设有轴座,所述轴座上安装有旋转轴(303);所 述油缸(304)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305)下部,所述油缸(304)上端以转动 方式连接于所述摆臂(302)左下端,所述摆臂(302)右下端套装于所述旋转 轴(303);所述辊轮(301)可转动安装在所述摆臂(302)上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钢管直径进行扩张、对钢管圆度给予修整的钢管扩径机,具体地说是在钢管扩径过程中、用于支撑悬臂拉杆的换位支撑装置。它由独立的设置的垂直升降支撑和摆动辊轮支撑组成;垂直升降支撑位于摆动辊轮支撑前面;垂直升降支撑固装在扩径头的托头轮辊正下方并与钢管的外壁紧密贴合;摆动辊轮支撑固装在悬臂拉杆的下方并与悬臂拉杆的套筒外壁紧密贴合。本实用新型的垂直升降支撑和摆动辊轮支撑分别用于钢管扩径机在不同的工作状况下对悬臂拉杆和钢管扩径头的给予支撑,通过电气控制系统完成独立的两组支撑的联动。它结构简单、响应速度快,支撑位置可靠、稳定。摆动辊轮换位支撑时,辊轮切向楔入悬臂拉杆下母线,所需油缸推力小。
文档编号B21D39/08GK201046486SQ20072003196
公开日2008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23日
发明者仝天永, 廖世安, 昭 杜, 王亚利, 蔡礼泉 申请人:天水锻压机床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