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深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1884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拉深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被插入在被加工用管内的心轴40,配设在收納于凸轮轴 19内的轴41的前端上,在对被加工用管进行加工时起限制内径(外 径)的作用。在加工被加工用管时限制内径(外径)的心轴40,在支承 辊60的辊部61代用它的作用的情况下是没有必要配设的。
[0048在上述结构中,在

图11 图13中,不用配设心轴40,下 面说明在第3道工序中将内径D的筒状的坯料的端部缩管加工成内径 D3的顺序。
[0049首先,在第l道工序中,由拉深辊R将坯料的端部的内径缩管到D时,使辊部61移动到支承辊外径为dl (dl〉Dl)的位置, 开始缩管加工。
此时,如果是壁厚薄的筒状的坯料或大直径的筒状的坯料,则在 缩管加工刚开始后的初期阶段,多数情况下会向内侧的异常变形,如 图11 (a)所示,最好在拉深辊R与坯料的外周面接触之前,使辊部 61与坯料内周面接触(dl-D)。
[0050然后,在由拉深辊R进行缩管加工时,辊部61伴随拉深 辊R的推压力向接近主轴10的中心的方向移动,当坯料的端部的内 径变为D1时,第l道工序结束(参照图11 (b))。
[0051另外,如图ll(c)所示,即使将支承辊外径dl'设定成
比筒状的坯料的内径D小一些(ar <D),缩管加工刚开始后,坯料
的端部的内周面与辊部61接触也可以。
在此情况下,由拉深辊R的推压力坯料的端部缩径,当坯料的内 径变为dl'时,坯料的内周面与辊部61接触,内周面被辊部61限制, 在内部不会引起异常变形。
然后,从坯料的端部的内径成为支承辊外径dl'的状态开始,进 一步由拉深辊R继续进行缩管加工,辊部61伴随着拉深辊R的推压 力向接近主轴10的中心的方向移动,当坯料的端部的内径变为Dl时, 第l道工序结束。
[0052接着,在第2道工序中,由拉深辊R将坯料的端部的内径 缩管到D2为止,使辊部61向支承辊外径成为d2 (d2>D2)的位置 移动(参照图12 (a)),实施与第1道工序同样的缩管加工(参照图 12 (b) ~图12 (c))。
[0053在成为最终工序的第3道工序中,是将作为最终形状的坯 料的端部的内径缩管到D3的工序,使辊部61移动到支承辊外径成为 d3 (d3〉D3)的位置(参照图13 (a)),与第1道工序、第2道工序 一样,对坯料的端部实施缩管加工(参照图13 (b))。
然后,当坯料的端部的内径成为加工目标的D3时,配设在相向 的杆部62的端部上的止动件S相互接触,阻止辊部61进一步的移动,
相向的辊部61成为一体,作为心轴起作用(参照图13(c)),缩管加 工结束,由切断辊C切断端部的不需要的部分,加工结束。
[0054J另外,如图14所示,即使不将相向的辊部61作为心轴使 用,当在就要进入第3道工序之前或者在第3道工序中坯料的内径变 为d3时,停止主轴IO,使拉深辊R暂时离开坯料,使支承辊60的辊 部61移动到远离主轴10的中心的待避位置,使心轴40能够进出(图 例右侧),使缩管加工完成也可以。
[实施例3
[0055图15 图20表示使用本发明的拉深加工装置的另一个实 施例。
[0056此拉深加工装置1B,能够以与拉深工序及切断工序连续
的内侧的毛边的工序,在主轴10的前端具有可在径向移动地支承拉深 辊R的辊安装台13,同时,通过使拉深辊R在径向移动,对固定地 设置的筒状的坯料的前端部进行缩管加工的拉深加工装置,在辊安装 台13上配设了在上述主轴10的径向移动、对成型的坯料的端部实施 精加工的倒角用工具70。
另外,在加工的筒状的坯料是薄壁或大直径的情况下,在辊安装 台13上,如图16所示,在与倒角用工具70相向的位置上,在缩管加 工时可以配设位于筒状的坯料的内部、在上述主轴10的径向移动的支 承辊60。
0057辊安装台13经法兰盘16安装在主轴10的前端上,与现 有例一样,配设了拉深辊R、和用于切断由拉深辊R缩管的管前端的 不需要部分的切断辊C。
0058用于使拉深辊R及切断辊C在径向移动的结构、变速机 构30的结构及逆行机构20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l一样,故省略其 说明。
[00591倒角用工具70,如图17所示,由配设了用于去除在筒状 的坯料的端部上产生的毛边的刃部71a的台座部71;将该台座部71
安装在前端,向与主轴10呈直角的方向移动的杆部72;可移动地保 持杆部72,固定在辊安装台13的内部的壳体部74;被插入在形成于 上述杆部72内的压力室73内,形成将压力室73分成两室的活塞75c 的活塞杆75构成,在由拉深辊R及切断辊C进行缩管加工和切断加 工时,将各辊配设在不与坯料干涉的位置上。
[0060活塞杆75被固定在壳体部74的端部,在内部形成与流体 路76a、 76b相连的流体路75a、 75b,并分别与压力室73a、 73b连通。
[0061而且,能够从配设在凸轮轴19的端部的流体接头67,从 在主轴IO、法兰盘16中形成的流体路76a、 76b,经在上述活塞杆75 内形成的流体路75a、 75b,向在上述杆部72内形成的压力室73a、 73b 内供给工作用流体(例如,工作用油),控制杆部72的动作。
[0062杆部72最好做成断面为多边形状或椭圆形状,以便配设 了刃部71a的台座部71不摆动,但通过在行进方向上实施槽加工等、 实施防止转动的措施,也可以做成断面圆形的。
0063由此,通过使工作用流体从流体供给源68向流体路76a 流入,经活塞杆75的流体路75a使压力室73a升压,安装了台座部 71的杆部72向接近主轴10的中心的方向(图例下侧)移动;通过使 工作用流体从流体供给源68向流体路76b流入,能够向反方向移动。
[00641支承辊60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2相同,故省略说明。
[0065而且,筒状的坯料的缩管加工,通常是分多工序进行的, 在拉深加工装置1B中上,与上述实施例2相同,保持支承辊60的工 作用流体的压力(例如,油压力)比拉深辊R缩管加工筒状的坯料时 的推压力小,另外通过以能够耐筒状的坯料的变形设定的方式,伴随 拉深辊R的推动力,辊部61通常与筒状的坯料的端部的内周面接触, 同时,向接近主轴10的中心的方向移动。
[0066在上述结构中,图18~图19说明由2道工序将内径为D的筒状坯料的端部,缩管加工到内径为D2的工序。
[00671首先,在第l道工序中,当由拉深辊R将坯料的端部的内径缩管到Dl时,使辊部61移动到支承辊外径成为dl (dl〉Dl)的 位置上,开始缩管加工。
此时,如果是壁厚薄的筒状的坯料或大直径的筒状的坯料,则在 缩管加工刚开始后的初期阶段,多数情况下会引起向内侧的异常变形,
如图18(a)所示,最好在拉深辊R与坯料的外周面接触之前,使辊 部61与坯料的内周面接触(dl=D)。
[00681然后,在由拉深辊R进行缩管加工时,辊部61伴随拉深 辊R的推压力,向接近主轴10的中心的方向移动,在坯料的端部的 内径变为Dl时,第1道工序结束(参照图18 (b) 图18 (c))。
[0069接着,在第2道工序中,将作为最终形状的坯料的端部的 内径缩管到D2,在支承辊外径成为d2 (d2〉D2)的位置上,从辊部 61与坯料的内周面接触的状态(参照图19 (a))开始,与第1道工序 一样,对坯料的端部实施缩管加工,在坯料的端部的内径就要成为加 工目标的D2之前(参照图19 (b)),或者,在就要进入第3道工序之 前,停止主轴,使拉深辊R暂时离开坯料,使支承辊60的辊部61移 动到远离主轴10的中心的待避位置,使心轴40能够进出(图例右侧), 结束缩管加工(参照图19 (c)),与现有例一样,由切断辊C切断端 部的不需要部分。
[00701在接续第2道工序的第3道工序中,如图20所示,使倒 角用工具70在主轴10的径向移动(图例下侧),调整刃部71a和在切 断面的内侧产生的毛边K之间的高度(图例上下方向),同时由驱动 马达6使主轴机构2向图例右侧移动,去除毛边,结束加工。
[0071另外,在加工的筒状的坯料不是薄壁或者大直径的情况 下,也可以在辊安装台13上配设用于对切断面的外侧进行倒角加工的 倒角用工具,以代替支承辊60。
[0072以上,基于多个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拉深加工装置进行了说 明,但本发明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中记述的结构的,可以适当地组 合各实施例中记述的结构等,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可以适当 地变更其结构。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0073本发明的拉深加工装置,具有能够容易且简单地进行配备 了逆行机构的支承构件的导向销的更换的特性,因此,能够适用于需 要在辊安装台上配设两种辊的拉深加工装置的用途。
权利要求
1.一种拉深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主轴前端,具有可在半径方向滑动地支承拉深辊及切断辊的拉深辊安装台,同时,在与上述主轴同心地嵌插的凸轮轴前端,具有刻设了从支承上述拉深辊及切断辊的支承构件突出的导向销嵌入的涡旋状槽的凸轮板,拉深辊或者切断辊的任何一方,由逆行机构使导向销的移动方向和辊的移动方向逆转,由一条涡旋状槽的变形部使两辊在半径方向移动,在上述拉深加工装置中,由在配设导向销的导向滑块的上面上刻度的齿条、在配设拉深辊或切断辊的辊滑块的底面上刻度的齿条、转动自由地配设在上述两齿条之间的小齿轮构成逆行机构。
全文摘要
拉深加工装置,能简易更换配备了逆行机构的支承构件的导向销。在主轴(10)前端具有可在半径方向滑动地支承拉深辊(R)及切断辊(C)的拉深辊安装台(13),在与主轴同心地嵌插的凸轮轴(19)前端具有刻设了从支承拉深辊及切断辊的支承构件(17)突出的导向销(17a、24)嵌入的涡旋状槽(18a)的凸轮板(18),拉深辊或切断辊的任何一方由逆行机构(20)使导向销的移动方向和辊的移动方向逆转,由一条涡旋状槽的变形部(α、γ)使两辊(R、C)在半径方向移动。由在配设导向销(24)的导向滑块(21)的上面上刻设的齿条(21a)、在配设拉深辊或切断辊的辊滑块(22)的底面上刻设的齿条(22a)、转动自由地配设在两齿条之间的小齿轮(23)构成逆行机构。
文档编号B21D41/04GK101362168SQ20081014564
公开日2009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7日
发明者小岛宏, 畠直人 申请人:日本斯频德制造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