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轧支承辊表面缺陷修复方法

文档序号:3039718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轧支承辊表面缺陷修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轧设备用轧辊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是热轧支承辊表面缺陷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热轧支承辊是热轧生产线中的重要备件之一,热轧支承辊长时间处于高压力、热应力、 疲劳应力和磨损交变的工况下,工作状况非常恶劣,因此,热轧支承辊表面易于出现疲劳磨 损、局部表面裂纹和局部剥落等缺陷而使热轧支承辊失效。支承辊局部表面裂纹和局部剥落 如图1所示。
针对热轧支承辊出现局部裂纹和剥落的情况,目前修复支承辊经常采用的方法是采用 磨削结合涡流探伤、超声波探伤、磁粉检测技术的方法对整个支承辊的辊面按缺陷深度进行 车削。由于这种方法是对整个支承辊辊身进行车削,因此改变了支承辊的辊径,造成了支承
辊有效工作层的浪费,支承辊的损耗很大,尤其对于表面局部裂纹小于100mm、剥落深度小 于40mm时,采用上述方法对支承辊进行修复所产生的辊耗更大,且所需修复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修复方法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热轧支承辊表面缺陷修复方法,以 达到对支承辊进行局部快速修磨,增加支承辊使用周期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热轧支承辊表面缺陷修复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一、 确定缺陷的深度及面积;
二、 对缺陷部位进行开孔,将缺陷金属层从辊面清除;
三、 检査缺陷是否处理干净;
四、 对开孔部位及周边进行打磨,形成光滑曲面;至此,完成修复。 优选地,步骤一采用超声波探伤检査确定缺陷深度及面积。 优选地,步骤二中开孔深度与开孔直径之比小于O. 4。
优选地,步骤三对开孔部位进行磁粉着色探伤检査缺陷是否处理干净。
优选地,当开孔直径b《50mm,开孔深度h《20mm时,缺陷部位修磨曲线采用二次方曲线
,方程为Y二AX气当开孔直径50mm 〈 b《100mm,开孔深度20mm 〈 h《40mm时,缺陷部位修磨
曲线采用四次方曲线,方程为Y二BX4。
优选地,修磨曲面与辊面之间采用圆弧过渡,圆弧半径r《10mm。
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热轧支承辊表面缺陷修复方法只需要针对缺陷部位进 行磨削,可保留支承辊缺陷以外的有效工作层,这样,修复后的支承辊辊身直径不变,大大 降低了辊耗,进而延长了支承辊的使用周期,减少吨钢辊耗,提高轧机产能。
本发明所述热轧支承辊表面缺陷修复方法,特别适用于表面裂纹小于100mm、剥落深度 小于40mm的支承辊表面缺陷。


图l是热轧支承辊局部表面裂纹和局部剥落缺陷处的照片;
图2是热轧支承辊缺陷部位修磨曲线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在于只对局部缺陷部位进行磨削修复,修复后整个支承辊辊身直径不变, 从而降低辊耗,延长支承辊的使用周期,进而提高轧机产能。
本实施方式热轧支承辊表面缺陷修复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一、 确定缺陷的深度及面积;
二、 对缺陷部位进行开孔,将缺陷金属层从辊面清除;
三、 检査缺陷是否处理干净;
四、 对开孔部位及周边进行打磨,形成光滑曲面;至此,完成修复。 具体地,步骤一采用超声波探伤检査确定缺陷深度及面积。
步骤二中开孔深度与开孔直径之比小于O. 4,以避免开孔过程中产生加工应力致细小裂 纹产生。
步骤三对开孔部位进行磁粉着色探伤检査缺陷是否处理干净。
打磨时,所有的尖角边缘需打磨光滑,缺陷周围及与辊身连接处以形成抛物面最佳,请 参见图2,该图是热轧支承辊缺陷部位修磨曲线图。
开孔直径b《50mm,开孔深度h《20mm时,缺陷部位修磨曲线采用二次方曲线,方程为 Y=AX2;当开孔直径50mm 〈 b《100mm,开孔深度20mm 〈 h《40mm时,缺陷部位修磨曲线采用 四次方曲线,方程为Y二BX4。
修磨曲面与辊面之间采用圆弧过渡,圆弧半径r《10mm,以避免产生应力集中。
需要注意的是,打磨后的辊面不能出现过烧等现象。
以缺陷深度为50mm计算,本发明可以增加支承辊的三个使用周期,以每一周期15万吨轧 钢量计算,可增加轧钢量45万吨。另外,由于增加了三个使用周期,用于支承辊修磨的次数和时间可降至常规的1/3,用 于修磨的费用也相应减少。特别是对于板带连轧机组来说,如果同时有4个支承辊需磨床修 磨,以每个辊每次修磨花费O. 3万元计算,采用此方法一次可直接节约磨床修磨2.4万元。此 方法还可有效降低支承辊支出成本,以缺陷深度为50mm和热轧支承辊可使用深度75mm计算, 可降低支承辊消耗16. 3%,降低成本27万元。
本发明的实施只需采用现有设备即可,无需增加其它设备。
由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可知,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 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可以做出不同的变型和改进 ,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1热轧支承辊表面缺陷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一、确定缺陷的深度及面积;二、对缺陷部位进行开孔,将缺陷金属层从辊面清除;三、检查缺陷是否处理干净;四、对开孔部位及周边进行打磨,形成光滑曲面;至此,完成修复。
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热轧支承辊表面缺陷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一采用超声波探伤检査确定缺陷深度及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热轧支承辊表面缺陷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二中开孔深度与开孔直径之比小于0.4。
4.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热轧支承辊表面缺陷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三对开孔部位进行磁粉着色探伤检査缺陷是否处理干净。
5.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热轧支承辊表面缺陷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开孔直径b《50mm,开孔深度h《20mm时,缺陷部位修磨曲线采用二次方曲线,方程为 Y=AX2;当开孔直径50mm 〈 b《100mm,开孔深度20mm 〈 h《40mm时,缺陷部位修磨曲线采用 四次方曲线,方程为Y二BX4。
6.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热轧支承辊表面缺陷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修磨曲面与辊面之间采用圆弧过渡,圆弧半径r《10mm。
全文摘要
热轧支承辊表面缺陷修复方法,涉及热轧设备用轧辊修复技术领域。本发明按如下步骤进行一、确定缺陷的深度及面积;二、对缺陷部位进行开孔,将缺陷金属层从辊面清除;三、检查缺陷是否处理干净;四、对开孔部位及周边进行打磨,形成光滑曲面;至此,完成修复。打磨时,所有的尖角边缘需打磨光滑,缺陷周围及与辊身连接处以形成抛物面最佳。本发明所述的热轧支承辊表面缺陷修复方法只对局部缺陷部位进行磨削修复,修复后整个支承辊辊身直径不变,从而降低辊耗,延长支承辊的使用周期,进而提高轧机产能。
文档编号B23P6/00GK101450438SQ20081030638
公开日2009年6月1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9日
发明者孟传胜, 文 谭, 斌 韩 申请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