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转塔冲床二次翻边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1932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数控转塔冲床二次翻边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床专用成型模具,尤其是数控转塔冲床二次翻边成型 模具。
背景技术
以往,太阳能行业制造企业对太阳能热水系统产品的内胆及外皮板材的冲 孔、翻边加工, 一般采用多台冲床、多工序、人工辅助定位的加工方式,特别是 在涉及到对不锈钢内胆集热管翻边孔的加工时,为防止成型孔边内缘毛刺过大, 割伤后续安装的橡胶密封圈,釆取先完成预冲孔,再将板料人工翻转并逐孔定位 进行翻边,这样虽然将成型孔边毛刺由内缘转至外缘,保护了密封圈,但增加了 工序和人工环节,大大降低了工件精度、加工效率及生产安全性。
近年来,随着一种精密高效数控钣金加工设备——数控转塔冲床在该行业内 的应用,实现了在单台设备上即可自动完成所有孔型的加工,大大提高了丄件精
度和加工效率。其中, 一种由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200720027812. 0记载的 数控转塔冲床冲孔翻边复合成形模具,由上模部和下模部组成,其特征是所述上 模部分包括带有卸料盘复位机构安装孔的导向柄,在导向柄下部设置有与导向柄 同心且固定连接的翻边凹模和冲孔凸模,在冲孔凸模和翻边凹模之间设置有与冲 孔凸模下部台阶面配合的卸料盘,卸料盘下部与翻边凹模齐平,在卸料盘复位机 构安装孔中设置有卸料盘复位机构;所述下模部分包括下模座以及设置于下模座 上中空的凸凹模,在下模座上活动连接有与凸凹模外缘滑配的退料板,所述退料 板与下模座之间设置有橡胶弹簧,所述退料板通过带有头部和颈部的导向套与下 模座相连接,所述导向套颈部与下模座上的导向孔滑配,所述导向套头部直径大 于导向孔的直径。它将冲孔和翻边由两套模具复合为一套模具完成,不仅减少了 转塔冲床转盘模具工位的占用,也降低了加工过程中频繁换模对效率的影响,尤 其对于种类繁多的产品加工,所需准备的模具数量也大大减少。然而,数控转塔 冲床及其冲孔翻边复合成型模具自身的结构功能特点,却使得冲孔毛刺仍然处于 成型孔边内缘, 一旦模具使用中刃磨不及时或冲模间隙不当,便同样会造成毛刺 过大损伤密封圈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设计的-种结构合理、孔型尺寸规格互 换性强,对冲孔翻边孔进行二次翻边加工的数控转塔冲床专用二次翻边成型模 具。
本实用新型所釆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数控转塔冲床二次翻边成型模具,由 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组成,其特征是所述上模部分包括带有组合衬套顶出机构安柄下部设置有与导向柄同心且固定连接的外圈和翻压模, 翻压模和外圈之间活动设置有包括至少3块圆周均布的扇形部件拼合成环形的 组合衬套,所述组合衬套下部延伸出翻压模与外圈的下边缘,所述组合衬套下端 内表面设置有与翻压模适配的翻边结构,所述组合衬套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使组合 衬套下端与翻边模和外圈适配的径向突出结构,所述组合衬套在翻压模和外圈 之间滑动配合实现翻边,这时翻压模、组合衬套和压圈三者之间的紧密接触,所 述组合衬套顶部与组合衬套顶出机构连接,所述组合衬套内表面上设置有与翻压 模中部的圆锥面对应的接触面,在组合衬套顶出机构安装孔中设置有组合衬套顶 出机构;
所述下模部分包括下模座以及设置于下模座上内置复位弹簧的下顶柱,所述 下顶柱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下顶柱下部的直径大于设置于托料板中央的通孔直 径,在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下顶柱上行限位装置,所述下顶柱所述托料板与下模 座活动连接,托料板上的通孔与下顶柱上部外缘滑配,所述托料板与下模座之间 设置有托料弹簧。
活动连接为所述托料板通过带有头部和颈部的导向套与下模座相连接,所述 导向套颈部与下模座上的导向孔滑配,所述导向套头部直径大于导向孔的直径。
所述翻边结构包括设置于翻边模下部的阴角和对应设置于组合衬套上的阳角。
本实用新型具体特点还有,所述翻压模、外圈与导向柄通过高精度止口配合 方式由螺钉固定连接在一起,翻压模拆装较为方便;所述下顶柱与下模座是通过 导向孔滑动配合相对运动。
所述组合衬套顶出机构包括套装在翻压模上的压力垫片和设置于导向柄下 部围绕翻压模布置有与压力垫片配合的至少三件弹簧。组合衬套顶出机构提供衬 套顶出力,所述弹簧为六件。
所述导向柄导向柱面设计有润滑油口及螺旋油槽,该润滑措施消除了模具对 数控转塔冲床转盘模孔的磨损,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所述润滑油U与组合衬套相通,使接触面润滑,利于组合衬套的内縮和伸出。
所述托料板通过圆周均布的三件导向套与下模座相连接,所述导向套与下模 座上的导向孔滑配,使托料板完成托料动作。
所述下顶柱上行限位装置为固定设置于下模座上圆周均布的三个限位垫圈。 在所述下顶柱和下模座之间设置有通过安装于下模座上的螺钉压紧的垫圈,对下 顶柱的上行限位。 '
本实用新型模具结构中的导向柄、压力垫片、弹簧、下模座、导向套、以及 用于补偿调节上模总体高度的调节盖等零件在该种类模具的不同孔型规格模具 中通用,最大限度地实现了通用性和互换性,模具成本降低,结构简单合理,加 工制造容易,品质可靠,持久耐用,性价比较高。
一种数控转塔冲床,包括上转盘和设置于上转盘上的上转盘模孔,其特征是在所述上转盘模孔中设置有上模部分,所述上模部分包括带有组合衬套顶出机构
安装孔的导向柄,在导向柄下部设置有与导向柄同心且固定连接的外圈和翻压
模,翻压模和外圈之间活动设置有包括至少3块横截面为圆周均布扇形的部件拼
合成环形的组合衬套,所述组合衬套下部延伸出翻压模与外圈的下边缘,所述组 合衬套下端内表面设置有与翻压模适配的翻边结构,所述组合衬套下端外表面设
置有使组合衬套下端与翻边模和压圈适配的径向突出结构,所述组合衬套在翻
边模和压圈之间滑动配合实现翻边,这时翻压模、组合衬套和压圈三者之间的紧
密接触,所述组合衬套顶部与组合衬套顶出机构连接,所述组合衬套内表面上设
置有与翻压模中部的圆锥面对应的接触面,在组合衬套顶出机构安装孔中设置有 组合衬套顶出机构;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数控转塔冲床二次翻边成型模具的主视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二次翻边成型模具上模的主视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二次翻边成型模具上模的仰视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二次翻边成型模具下模的主视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二次翻边成型模具下模的俯视剖视图6是木实用新型二次翻边成型模貝在冲床动力杆处于下死点时的主视剖 视图。
图中1、调节盖,2、导向柄,3、弹簧,4、翻压模,5、压力垫片,6、外 圈,7、组合衬套,8、托料板,9、下顶柱,10、顶柱复位弹簧,11、托料弹簧, 12、下模座,13、导向套,14、冲床上转盘,15、上转盘模孔,16、下转盘模座, 17、冲床下转盘,18、导向柄导向柱面,19、润滑油口, 20、螺旋油槽,21、 导向孔,22、板料,23、限位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不, 一种数控转塔冲床二次翻边成型模具,由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 组成,所述上模部分包括带有组合衬套顶出机构安装孔的导向柄2,在导向柄2 下部设置有与导向柄2同心且固定连接的外圈6和翻压模4,翻压模4和外圈6 之间活动设置有包括至少3块圆周均布的扇形部件拼合成环形的组合衬套7,所 述组合衬套7下部延伸出翻压模4与外圈6的下边缘,所述组合衬套7下端内表 面设置有与翻压模4适配的翻边结构,所述组合衬套7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使组合 衬套7下端与翻压模4和外圈6适配的径向突出结构,所述组合衬套7在翻压模 4和外圈6之间滑动配合实现翻压模4,组合衬套7和外圈6三者之间的紧密接 触,所述组合衬套7顶部与组合衬套顶出机构连接,所述组合衬套7内表面上设 置有与翻压模4中部的圆锥面对应的接触面,在组合衬套顶出机构安装孔中设置 有组合衬套顶出机构;所述组合衬套7为整体加工后的环形衬套被切割为至少三 等份重新组合而成,被其顶出机构作用呈扩张分散状。外力向上作用可使其收縮 组合滑入外圈6中。所述卜一模部分包括下模座12以及设置于下模座12上内置顶柱的下顶柱9, 所述下顶柱9包括上部和卜部,所述下顶柱9下部的直径大于设置于托料板8中 央的通孔直径,其自由状态时被复位弹簧10顶起,并被所述下模座上设置的下顶 柱上行限位装置限位,所述下顶柱上行限位装置为安装于下模座上的螺钉压紧的 限位垫圈23,所述托料板8与下模座12活动连接,托料板8上的通孔与卜顶柱9 上部外缘滑配,所述托料板8与下模座12之间设置有托料弹簧11。本实用新型 的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工作时分别安装在数控转塔冲床的上转盘模孔15及下 转盘模座16内。固定有翻压模4的高精度导向柄2工作时直接安装于数控转塔 冲床的上转盘模孔15内,此项措施消除了一般通用的普通冲裁模具冲孔凸模通 过滑套再安装在转盘模孔内所带来的间隙累积误差,首先保证了上下模具有极好 的同心性。
如图2、图3所示,上模部分包括调节盖l、导向柄2、外圈6、压力垫片5、 组合衬套7、翻压模4、弹簧3等。
如图4、图5所示,下模部分包括下模座12、托料板8、下顶柱9、托料弹 簧ll、顶柱弹簧IO、导向套13、限位垫圈23等。
使用过程如图1和6所示,二次翻边成型是对预先加工了具有与板面垂直的 竖起凸缘孔的板料进行二次翻边成型加工,使原竖直孔边缘外展翻边,形成圆滑 竖直孔边缘的加工过程。加工时,板料22由数控转塔冲床的送料机构推入转塔 冲床上下转盘的空档内,使预先完成的冲翻竖直孔坐标精确定位于机床冲压中 心,整个上模部分随数控转塔冲床主传动动力杆下压下行,上模部分的组合衬套 7触及板料22并下压托料板8,使其下行至与固定不动的下模座12贴合时停止, 此时下顶柱9伸入冲翻竖直孔内,对板料内壁起到衬托作用,有利于后续的翻压 模4的扩压翻边。上模部分继续下行,而组合衬套7被下模顶入外圈6中,同时 向预冲翻竖直孔外壁收縮。翻压模4随上模下行,对预冲翻竖直孔边缘进行,至 冲床动力杆至冲压行程下死点时,与组合衬套7底面平齐并构成模腔,完成翻边 成型。此时,被翻压模4压下的下顶柱9使顶柱复位弹簧10压縮;被组合衬套 7压下的托料板8使托料弹簧11压縮;被组合衬套7顶起的压力垫片5使弹簧3 压縮。此后,冲床动力杆向上返回,上模部分在冲床的上转盘模具复位弹簧的作 用下向上复位随冲床动力杆上行,弹簧3通过压力垫片5推动组合衬套7,将板 料22退出翻压模4,同时托料弹簧11通过托料板8将板料22托起,下顶柱9 也随着复位。上下模具部分分离,随后数控转塔冲床主传动动力杆回到行程上死 点,整个上模部分在上转盘模具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向上复位到冲压前的状态,上 下模具部分重新回到初始安装状态。这样就完成了一次二次翻边成型孔的冲压过 程。通过对该二次翻边成型模具在某太阳能生产企业对太阳能热水系统产品的不 锈钢内胆板材的加工中的实际应用,表明其作为冲孔翻边复合成型模具的配套模 具,能完全保证工件高质量的要求,值得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1、一种数控转塔冲床二次翻边成型模具,由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组成,其特征是所述上模部分包括带有组合衬套顶出机构安装孔的导向柄,在导向柄下部设置有与导向柄同心且固定连接的外圈和翻压模,翻压模和外圈之间活动设置有包括至少3块圆周均布的扇形部件拼合成环形的组合衬套,所述组合衬套下部延伸出翻压模与外圈的下边缘,所述组合衬套下端内表面设置有与翻压模适配的翻边结构,所述组合衬套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使组合衬套下端与翻边模和外圈适配的径向突出结构,所述组合衬套在翻压模和外圈之间滑动配合实现翻边,所述组合衬套顶部与组合衬套顶出机构连接,所述组合衬套内表面上设置有与翻压模中部的圆锥面对应的接触面,在组合衬套顶出机构安装孔中设置有组合衬套顶出机构;所述下模部分包括下模座以及设置于下模座上内置复位弹簧的下顶柱,所述下顶柱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下顶柱下部的直径大于设置于托料板中央的通孔直径,在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下顶柱上行限位装置,所述托料板与下模座活动连接,托料板上的通孔与下顶柱上部外缘滑配,所述托料板与下模座之间设置有托料弹簧。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数控转塔冲床二次翻边成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 翻压模、外圈与导向柄通过高精度止门配合方式由螺钉固定连接在一起。
3、 一种数控转塔冲床二次翻边成型模具上模部分,其特征是所述上模部分 包括带有组合衬套顶出机构安装孔的导向柄,在导向柄下部设置有与导向柄同心 且固定连接的外圈和翻压模,翻压模和外圈之间活动设置有包括至少3块圆周均 布的扇形部件拼合成环形的组合衬套,所述组合衬套下部延仲出翻压模与外圈的 下边缘,所述组合衬套下端内表面设置有与翻Hi模适配的翻边结构,所述组合衬 套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使组合衬套下端与翻边模和外圈适配的径向突出结构,所 述组合衬套在翻压模和外圈之间滑动配合实现翻边,所述组合衬套顶部与组合衬 套顶出机构连接,所述组合衬套内表面上设置有与翻压模中部的圆锥面对应的接 触面,在组合衬套顶出机构安装孔中设置有组合衬套顶出机构。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控转塔冲床二次翻边成型模具上模部分,其特 征是所述组合衬套顶出机构包括套装在翻压模上的压力垫片和设置于导向柄下 部围绕翻压模布置有与压力垫片配合的至少三件弹簧。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控转塔冲床—次翻边成型模具上模部分,其特征是所述翻边结构包括设置于翻边模下部的阴角和对应设置于组合衬套上的阳 角。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控转塔冲床二次翻边成型模具上模部分,其特 征是所述导向柄的导向柱面设置有润滑油口及螺旋油槽,所述润滑油口与组合衬 套相通。
7、 一种数控转塔冲床二次翻边成型模具下模部分,其特征是所述下模部分 包括下模座以及设置于下模座上内置复位弹簧的下顶柱,所述下顶柱包括上部和 下部,所述下顶柱下部的直径大于设置于托料板巾央的通孔直径,在所述下模座 上设置有下顶柱上行限位装置,所述托料板与下模座活动连接,托料板上的通孔 与下顶柱上部外缘滑配,所述托料板与下模座之间设置有托料弹簧。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控转塔冲床二次翻边成型模具下模部分,其特征是所述托料板与下模座的活动连接为所述托料板通过圆周均布的三件带有头 部和颈部的导向套与下模座相连接,所述导向套颈部与下模座上的导向孔滑配, 所述导向套头部直径大于导向孔的直径。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控转塔冲床二次翻边成型模具下模部分,其特 征是所述下顶柱上行限位装置为固定设置于下模座上圆周均布的三个限位垫圈。
10、 一种数控转塔冲床,包括上转盘和设置于上转盘上的上转盘模孔,其特 征是在所述上转盘模孔中设置有上模部分,所述上模部分包括带有组合衬套顶出 机构安装孔的导向柄,在导向柄下部设置有与导向柄同心且固定连接的外圈和翻 iii模,翻压模和外圈之间活动设置有包括至少3块横截面为圆周均布扇形的部件 拼合成环形的组合衬套,所述组合衬套下部延伸山翻压模与外圈的下边缘,所述 组合衬套下端内表面设置有与翻压模适配的翻边结构,所述组合衬套下端外表面 设置有使组合衬套下端与翻压模和压圈适配的径向突出结构,所述组合衬套在 翻边模和压圈之间滑动配合实现翻边,所述组合衬套顶部与组合衬套顶出机构连 接,所述组合衬套内表面上设置有与翻压模中部的圆锥面对应的接触面,在组合 衬套顶出机构安装孔中设置有组合衬套顶出机构。
专利摘要一种数控转塔冲床二次翻边成型模具,由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组成,其特征是在导向柄下部设置有与导向柄同心且固定连接的外圈和翻压模,翻压模和外圈之间活动设置有包括至少3块圆周均布的扇形部件拼合成环形的组合衬套,所述组合衬套下端内表面设置有与翻压模适配的翻边结构,所述组合衬套顶部与组合衬套顶出机构连接,所述组合衬套内表面上设置有与翻压模中部的圆锥面对应的接触面,在组合衬套顶出机构安装孔中设置有组合衬套顶出机构。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数控转塔冲床二次翻边成型模具。
文档编号B21D19/00GK201291268SQ20082022620
公开日2009年8月1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1日
发明者兵 李 申请人:济南铸锻所捷迈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