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7514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通过工件与至少一个刀具之间的相对运动加工所述工件的 机床,所述机床包括机架;布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承载件,该承载件具有用于所述工件或所 述刀具的第一容纳部;布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十字滑座系统,其具有用于所述刀具或所述工 件的第二容纳部,所述第二容纳部能够通过所述十字滑座系统相对于所述第一容纳部在两 个相对彼此横向分布的十字滑座运动轴线的方向上在十字滑座运动面的运动区域内运动, 其中,所述十字滑座系统包括第一滑座元件和第二滑座元件,所述第一滑座元件和第二滑 座元件通过唯一一个能够在两个十字滑座运动轴线的方向上运动的两维的引导被能运动 地彼此引导,其中,所述第一滑座元件支撑在所述机架上并且具有至少一个引导元件,所述 引导元件具有在横向于十字滑座运动面的方向上布置在相对置侧上的滑动引导面,并且其 中,所述第二滑座元件以凭借滑动支撑面支撑在滑动引导面上的方式引导并且带有第二容 纳部;以及驱动装置,所述第二滑座元件利用所述驱动装置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滑座元件 在两个十字滑座运动方向上能以所述滑座元件相对彼此受限定地对齐的方式运动和固定。
背景技术
由在现有技术,例如由DE 100 19 788 Al或者DE 10 2005 041 496A1已经公知 了这种机床。这种机床的问题在于,承载有滑动支撑面的元件相对于第二滑座元件的定位是非 常复杂的,并且滑座元件彼此间的精确引导保持不了很长时间。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基于如下任务,S卩,第二滑座元件利用滑动支撑面相对于第一滑座元 件的引导方案得到改进。该任务在开头所介绍类型的装置以如下方式得到解决,即,第二滑座元件具有基 体和从基体出发向外延伸的支撑翼板,所述支撑翼板具有承载滑动支撑面的滑块所用的形 状配合的容纳部,并且所述基体和所述支撑翼板保持所有滑动支撑面相对于滑动引导面预 夹紧。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的优点在于,一方面通过滑块的形状配合的容纳部保证了 该滑块在支撑翼板上长时间稳定而可靠的固定,另一方面通过由基体和支撑翼板产生的、 对滑动支撑面相对于滑动引导面的预夹紧,保证了 第二滑座元件在第一滑座元件上的长 时间而可靠的以及特别精密的引导。就滑块所用的形状配合的容纳部的构造而言,迄今为止还没有进行过特殊说明。 于是,有利的解决方案设置为,滑块通过支撑翼板中的容纳部在滑块的背对滑动支撑面的 支撑侧上被朝向滑动引导面的方向加载力。特别有利的是,在用于滑块的容纳部中,所述滑块中的每一个均以支撑侧靠置在 支撑面上,并且以接触侧靠置在接触面上。
在此,优选的是,在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中,支撑面这样构成,即,支撑面在支撑 侧的伸展的至少一半之上延伸,优选在支撑侧的伸展的至少60%之上延伸。到目前为止尚未对预夹紧的产生进行详细说明。例如可以考虑的是,支撑翼板以彼此相对可弹性运动的方式设置在基体上。例如 这可以通过支撑翼板在基体上受界定的弹性支承来实现。但在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中,特别有利的是,所述预夹紧能通过在所述支撑翼 板区域中的变形而产生。这种方式的优点尤其在于,支撑翼板因此可以被特别稳定地布置 在基体上,此外,这一点又改善了引导的精密性。在此,在支撑翼板的区域内还可以设置有弹性元件。更佳的是,预夹紧依赖于支撑翼板的材料弹性,也就是说支撑翼板的材料具有足 够大的弹性,以便产生预夹紧。在结构方面特别有利的是,所述支撑翼板和所述基体形成一体式部件,从而由此 可以在伴有用于产生预夹紧的必要弹性的情况下,达到最大的引导稳定性。到目前为止尚未对预夹紧的产生进行详细说明。于是,例如可以考虑的是,为了产生预夹紧,利用调整装置将滑块以可调的方式相 对于支撑翼板进行布置,从而通过该调整装置可以产生预夹紧。但是为了避免由这种调整装置产生的不精确性,以及尤其为了避免对一次性选择 的预夹紧进行后续调整,优选设置为,制造具有横向于十字滑座运动面限定的过盈尺寸的 滑块。也就是说,滑块是这样设定尺寸的,S卩,在将其装入到支撑翼板的容纳部中时,及 在引导元件布置在滑块之间时,强制性存在预夹紧。在这种情况下,支撑翼板和滑块与位于它们之间的引导元件的组装是这样进行 的,即,通过撑开装置扩开支撑翼板,然后装入具有过盈尺寸的滑块和位于它们之间的引导 元件,随后取出撑开装置,从而因支撑翼板中的材料变形而产生始终作用于滑块的限定的 预夹紧。在此,优选的是,所有滑块均被制造有过盈尺寸。当然还可以考虑的是,将靠置在至少一个引导元件一侧上的滑块装入到相应支撑 翼板内所设置的容纳部中,将至少一个引导元件放置在上面,然后确定未被滑块施加负荷 的滑动引导面与仍然空着的用于滑块的容纳部之间的尺寸,并且然后以过盈尺寸制造应当 装入到该仍然空着的容纳部中的滑块,并且在扩开该支撑翼板之后装入该滑块,其中,通过 该过盈尺寸可以确定需要的预夹紧力。到目前为止尚未对滑动引导面的布置进行详细说明。原则上可行的是,滑动引导 面在基体的一侧上延伸。对于更佳的引导稳定性而言,有利的是,滑动引导面在基体的两侧上延伸。在此, 滑动引导面例如可以呈V形地延伸,并且基体可以设置V形凹口内。特别有利的是,滑动引导面在基体的相对置的侧上延伸,从而基体也在相对置的 侧上得到引导和支撑。在此,基体可以在位于滑动引导面之间的运动空间内在两个十字滑座运动方向上 运动,并且在运动空间的侧向上(在这种情况下例如是运动空间的两侧)以在滑动引导面上支撑的方式引导。在此,为了能够将第一滑座元件和第二滑座元件彼此相对简单地装配,优选设置 为,滑动引导面之间的运动空间至少在一侧是可被自由触及的,从而第二滑座元件的基体 能够连同支撑翼板运动进入滑动引导面之间的运动空间中,以便装配十字滑座系统。根据本发明的滑座元件的有利构造方式,设置为,滑座元件大约呈U形地构造,并 且利用两个侧向臂一起形成滑动引导面。但是十字滑座系统的装配还能以如下方式进一步简化,即第一滑座元件包括两个 引导元件,它们能够独立于第二滑座元件地装配。例如,此时这两个引导元件彼此无关地布置在机架上,并且仅通过机架保持它们 彼此受限定的对齐。为了在此简化十字滑座系统的装配,优选设置为,这两个引导元件中的至少一个 以可拆卸的方式装配在机架上。更为有利的是,这两个弓I导元件能够可拆卸地装配在机架上。为了保证至少一个引导元件在机架上的精确装配而优选设置为,机架具有用于弓I 导元件的容纳部,其中,可以优选形状配合地固定该引导元件。到目前为止尚未对所采用的滑块的数量进行详细说明。根据一个有利的解决方案设置为,第二滑座元件利用至少三个滑块在每个滑动引 导面上引导。优选还设置为,滑块成对地设置在第二滑座元件上,并且一对中的每个滑块以其 滑动支撑面置于各一个彼此相对置的滑动引导面上。对滑块本身的构造尚未结合前述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于是,有利的解决方案设置为,滑块具有用于润滑介质的分配通道,所述分配通道 以凹陷的方式形成于所述滑块的滑动支撑面内。按照优选方式,滑块连接至机床的中央润滑介质供给件上,该中央润滑介质供给 件向所述分配通道馈入润滑介质。优选还设置为,为每个滑块均配备有用于润滑介质的蓄压单元。这种蓄压单元实现如下可能性,S卩,对中央润滑介质供给件中的压力波动加以平 衡,以便尽可能均勻而连续地向分配通道提供润滑介质。优选的是,滑块被这样构造,S卩,在滑块中分配通道通过输送通道与供给通道和蓄 压单元连接。根据一个特别有利解决方案设置为,第二滑座元件的滑块以相同方式构成。最后,为了改善滑块的滑动支撑面的滑动性能,滑动支撑面设有无定形碳层,其改 善滑动支撑面的滑动特性。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是对实施例的下述说明及图示表达的主题。在图中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机床的透视前视图;图2示出带有刀具转塔的十字滑座系统的透视视图3示出沿图2中箭头A方向的十字滑座系统的视图;图4示出沿图2中箭头B方向的十字滑座系统的视图;图5从背侧示出十字滑座系统的透视图;图6示出滑块的透视图;图7示出滑块的前视图;图8示出图7中的滑块沿线8-8的剖视图;以及图9示出图7中的滑块沿线9-9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1中示出的根据本发明的机床的实施例包括机架10,机架10以支脚12放 置在地面14上;和作为整体以20标示的机床床身,在机床床身上例如设有作为整体以22 表示的主轴承载件,在该主轴承载件22中,以能够围绕主轴轴线沈转动地支承的方式容纳 工件主轴M,其中,该工件主轴M具有工件容纳部观,工件容纳部观用于容纳工件30,以 便对其进行加工。此外,机床床身20包括两个十字滑座40和42,其中,布置有十字滑座系统44和 46,十字滑座系统44和46优选以彼此相同的方式构成,从而下面的说明仅限于对十字滑座 40中的十字滑座系统44的详细说明。各个十字滑座系统44、46均承载有刀具转塔50,刀具转塔50具有转塔壳 体52,在该转塔壳体52上,转塔头M以能够围绕转塔轴线56(例如转塔切换轴线 (Revolverschaltachse))转动的方式装配。在此,转塔头M承载有多个刀具座58,用于加 工工件30的刀具60可以装入刀具座58中,并且这些刀具60可以通过转塔头M以围绕刀 具转塔轴线56转动的方式交替地在工件30处被使用。通过十字滑座系统44,一方面可以使刀具转塔50在横向于主轴轴线沈的X轴方 向上运动,另一方面可以在平行于主轴轴线26的Z轴方向上运动,其中,X轴和Z轴撑开十 字滑座运动平面,整个刀具转塔50可以平行于该十字滑座运动平面进行两维运动,并且其 中,该刀具转塔50的运动受到在X轴方向和Z轴方向上的最大行程的界定。如在图2、3和4中所示,在这里根据本发明的十字滑座系统44分别具有第一滑座 元件70,第一滑座元件70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包括两个类似板状的引导元件72和74,这两 个引导元件72和74优选彼此大致平行地延伸,并且具有各自平行于十字滑座运动面延伸 的、加工空间侧的滑动引导面76以及背对加工空间的滑动引导面78,其中,加工空间侧的 滑动引导面76和背对加工空间的滑动引导面78本身分别处于平面80或82中,并且尤其 是,引导元件72和74优选以相同的方式构成,并且引导元件72和74还由机床床身20以 这种对齐的方式加以保持。如图1所示,为此机床床身20还在十字滑座40、42的区域中具有用于各引导元件 72或74的凹陷部84、86,引导元件72、74可以位于该凹陷部84、86之中,其中,凹陷部84 和86具有边缘侧的法兰面88,引导元件72、74优选以其非彼此相向的区域放置在法兰面 88上,并且引导元件72、74与该法兰面88例如以螺栓拧合,从而通过机床床身20使得这两 个引导元件72、74以它们彼此相关的对齐的方式彼此相对布置,尤其是按照这种方式引 导元件72、74的滑动引导面76和78分别位于各自的共同平面80或82中。
第二滑座元件90在通过引导元件72和74形成的第一滑座元件70上引导,该滑 座元件90尤其如在图2和3中所示那样具有基体92,该基体92直接或间接地承载刀具转 塔50。另外,基体92还设有支撑翼板94和96,支撑翼板94和96全面作用于引导元件 72的滑动引导面76和78,并且将引导元件72容纳在自身之间;基体92还设有支撑翼板98 和100,支撑翼板98和100全面作用于引导元件74的滑动引导面76和78,并且将引导元 件74容纳在自身之间,支撑翼板94、96或98、100中的每一个均一体成形在基体92上,并 且在其背对基体92的外部区域中承载了在引导元件72、74的纵向102上彼此相距地布置 的滑块110、112,滑块110、112分别以滑动支撑面114、116置于滑动引导面76或78上,并 且能够以在该滑动引导面76或78上滑动的方式沿X轴和Z轴方向运动。支撑翼板94、96、98、100为了容纳装配滑块110和112而设有滑块容纳部120,滑 块容纳部120以形状配合的方式容纳滑块110、112,具体来说,滑块110、112能够以与滑动 支撑面114、116相对置的支撑侧1对、1沈靠置在各支撑翼板94、96、98、100的滑块容纳部 120的设置用于支撑侧124、126的支撑面130上,其中,在各支撑翼板94、96、98、100内,支 撑面130是在尺寸方面精密加工的面,该面尤其是平行于相对置的支撑翼板的各相对置的 支撑面130。因此,各支撑翼板94、96、98、100中的滑块110、112通过支撑面130—方面稳定地 设置,另一方面在支撑力方向132和134上以最大的刚度布置,其中,由支撑翼板94、96、98、 100施加的支撑力作用于滑块110、112,并且滑块110、112又作用于引导元件72、74。此外,各设置用于两个滑块110、112的各个滑动引导件容纳部120还具有接触面 136,滑块110、112能以横向于支撑侧1对、1沈分布的接触侧138靠置在该接触面136上, 以便在横向于支撑力方向132、134的方向上牢固固定滑块110、112。优选的是,在此,滑块110、112借助于贯穿接触侧138和接触面136的螺栓140、 142固定在支撑翼板94、96、98、100上。如在图6至图9中滑块110的示例中示范性示出地,每个滑块110均设有两个用 于螺栓140、142的孔144、146,其中,螺栓140、142贯穿接触侧138。此外,如图6至9所示地,各个滑块110的滑动支撑面114均设有用于润滑介质的 分配通道150,分配通道150朝向滑动支撑面114敞开,该分配通道150以长形伸展的中间 段152以及在端侧相对于该中间段152成角度的段IM和156在滑块110中分布。分配通道150是通过从该分配通道150出发延伸进入分配模块110内的输送通道 160而得到馈给,该输送通道160 —直延伸到分支部162,在该分支部162处,在一侧,贯穿 接触侧138并且穿过各相应的支撑翼板94、96、98、100引导的供给通道164通入,并且在另 一侧,引导至整体以170标示的、设置在滑块110内的蓄压单元170的支管166通入,该蓄 压单元170包括膜片172,该膜片172可以运动进入膜片扩张空间174,该膜片扩张空间174 在其那方面通过能够拧入滑块110的凹部176中的嵌入件178形成,其中,该膜片扩张空间 174通过通孔180被施加环境压力。如果这时通过供给通道164以高于环境压力的压力来提供润滑介质,那么膜片 172将扩张进入膜片扩张空间174,该膜片172最后靠置在膜片扩张空间的壁上,从而对该 膜片172的扩张加以界定。
在通过供给通道164供应的润滑介质的前后跟随的润滑介质脉冲之间出现的短 暂的压力降低使得膜片172从膜片扩张空间174运动出来,并且因膜片172的扩张而存储 在膜片扩张空间174内的润滑介质通过支管166输送给输送通道160,从而在供给通道164 中发生润滑介质提供的短暂中断之时,向分配通道150的润滑介质输送能基本得到维持。为了改善各滑动支撑面114的滑动特性,各个滑动支撑面114还设有依据VDI M18准则的无定形碳层190,该无定形碳层190在其性质方面类似于金刚石,并且使得滑块 110,112以其滑动支撑面114、116在滑动引导面76、78上基本无磨损地滑动。这种无定形碳层的一个示例是B ALINIT C层,该层由于低摩擦系数低和良好的 滑动特性而首要地受到保护免于粘着式磨损,并且在缺少润滑剂或者干式运行的情况下能 够承受高负荷。利用这种无定形碳层尤其尽可能防止表面疲劳和摩擦氧化(Tribooxidation)。为了在这时实现第一滑座元件70和第二滑座元件90彼此之间能够无余隙地运 动,滑块110、112以预夹紧力作用于引导元件72、74的滑动引导面76、78。这种在支撑力方向132、134方向上起作用的预夹紧力以如下方式实现,S卩,分别 布置在引导元件72、74—侧上的滑块110、112,例如支撑翼板94、98的滑块110、112以过盈 尺寸制造,该过盈尺寸例如与滑动支撑面114、116和支撑侧1M、U6之间的间距相关地处 于2 μ m至10 μ m的范围内,并且在均彼此成对相对置的支撑翼板,例如支撑翼板94、96或 98、100被借助撑开装置扩开的情况下,装入该滑块110、112,从而在该撑开装置松开之后, 支撑翼板94、96或98、100基于已经装入支撑翼板94和98内的滑块110、112的过盈尺寸 而还有轻微变形,这种变形仍然处于材料弹性范围内,从而支撑翼板94、96或98、100的材 料弹性终归负责产生预夹紧力,借助该材料弹性,支撑翼板94、96或98、100的彼此相对的 滑块110、112以该预夹紧力作用于滑动引导面76、78,并且由此第二滑座元件90可以在第 一滑座元件70上无余隙地引导。如已经提及地,在所示实施例中刀具转塔50可以直接安置在第二滑座元件90上, 或者如所示地,该刀具转塔50能够在Y轴的方向上相对于滑座元件90运动,为此,设置有 套筒弓I导件200,刀具转塔50通过该套筒弓I导件能够相对于第二滑座元件90在Y轴的方向 上引导。为了将刀具转塔50在Y轴的方向上推移,在这里设置了驱动马达202,驱动马达 202对配属于套筒引导件200的螺纹主轴204,主轴螺母206能利用螺纹主轴204杆在Y轴 的方向上推移,其中,主轴螺母206与套筒引导件200的可移动的套筒208相连接。如图5所示,另外设有驱动装置210,装置210构造为所谓的杆式运动机构 (Mabkinematik),尤其形成了用于第二滑座元件90的并行引导件,其中,例如设置有四个 长度不变的驱动杆212、214、216和218,驱动杆212、214、216、218—方面作用于两个铰接单 元220和222,铰接单元220和222设置在第二滑座元件90上,驱动杆212、214、216和218 另一方面又与两个在平行于Z轴的纵向引导件上分布的引导滑座2M和2 相联,两个滑 座2M和226能够彼此相对推移。在此,例如驱动杆212和216以铰接方式与引导滑座2 连接,同时驱动杆214和 218以铰接方式与引导滑座2 连接,从而通过引导滑座224、226的相对推移,使得第二滑 座元件90执行X方向上的运动,并且通过这两个引导滑座2 和2 在Z轴方向上的移动
这种驱动装置210例如在德国专利申请102005 041 496A1中详细介绍,在本文 中,在内容上完全对其参引。
权利要求
1.机床,用于通过工件(30)与至少一个刀具(60)之间的相对运动来加工所述工件 (30),所述机床包括机架(10);设置在所述机架(10)上的承载件(22),所述承载件02) 具有用于所述工件(30)或所述刀具(60)的第一容纳部08);设置在所述机架(10)上的十 字滑座系统04、46),所述十字滑座系统(44、46)具有用于所述刀具(60)或所述工件(30) 的第二容纳部(58),所述第二容纳部(58)能够通过所述十字滑座系统(44、46)相对于所述 第一容纳部08)在两个相对彼此横向分布的十字滑座运动轴线(X、Z)的方向上在十字滑 座运动面的运动区域内运动,其中,所述十字滑座系统(44、46)包括第一滑座元件(70)和 第二滑座元件(90),所述第一滑座元件(70)和所述第二滑座元件(90)通过能够在两个十 字滑座运动轴线(X、Z)的方向上运动的唯一的两维引导被能运动地彼此引导,其中,所述 第一滑座元件(70)支撑在所述机架(10)上并且具有至少一个引导元件(72、74),所述引 导元件(72、74)具有在横向于十字滑座运动面的方向上布置在相对置侧上的滑动引导面 (76、78),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滑座元件(90)以凭借滑动支撑面(114、116)支撑在滑动引导 面(76、78)上的方式引导并且承载有第二容纳部(58);以及驱动装置010),所述第二滑座 元件(90)能够利用所述驱动装置(210)相对于所述第一滑座元件(70)在两个十字滑座运 动方向(X、Z)上以所述滑座元件(70、90)相对彼此受限定地对齐的方式运动和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座元件(90)具有基体(9 和从所述基体(9 向外延伸的支 撑翼板(94、96),所述支撑翼板(94、96)具有承载所述滑动支撑面(114、116)的滑块(110、 112)所用的形状配合的容纳部(120),并且所述基体(92)和所述支撑翼板(94、96)保持所 有滑动支撑面(114、116)相对于所述滑动引导面(76、78)预夹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10、112)通过所述支撑翼板 (94,96)中的所述容纳部(120)在所述滑块(110、112)的背对所述滑动支撑面(114、116) 的支撑侧(124、126)上被朝向所述滑动引导面(76、78)的方向上加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床,其特征在于,在用于所述滑块(110、112)的所述容 纳部(120)中,所述滑块(110、112)中的每一个均以所述支撑侧(124、126)靠置在支撑面 (130)上,并且以接触侧(138)靠置在接触面(136)上。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夹紧能够通过所述支撑翼 板(94、96)区域中的变形而产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夹紧由所述支撑翼板(94、96)的材 料弹性引起。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翼板(94、96)和所述基 体(9 形成一体式部件。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10、11幻被制造有横 向于所述十字滑座运动面受限定的过盈尺寸。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引导面(76、78)在所述 基体(92)的多个侧上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引导面(76、78)在所述基体 (92)的相对置的侧上延伸。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座元件(70)包括两 个引导元件(72、74)。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机床,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引导元件(72、74)以彼此无关 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机架(10)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机床,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引导元件(72、74)能够以 能拆卸的方式装配在所述机架(10)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0)具有用于所述引导元件 (72,74)的容纳部(84,86)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座元件(90)利用至 少三个滑块(110、112)在至少一个所述引导元件(72、74)的每个侧上引导。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10、112)以成对方式 布置在所述第二滑座元件(90)上,并且一对中的每个滑块(110、11幻均以其滑动支撑面 (114,116)加载在彼此相对置的滑动引导面(76、78)之一上。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10、112)具有用于 润滑介质的分配通道(150),所述分配通道以凹陷的方式形成于所述滑块的滑动支撑面 (114,116)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面(110、11幻连至所述机床的 中央润滑介质供给件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机床,其特征在于,为每个滑块(110、11幻均配有用 于润滑介质的蓄压单元(170)。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机床,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滑块中,所述分配通道(150)通 过输送通道(160)与供给通道(164)和所述蓄压单元(170)相连接。
2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机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块(110、112)的每一个 中,所述滑动支撑面(114、116)均设有无定形碳层(190)。
全文摘要
为了对通过工件与至少一个刀具之间的相对运动来加工工件的机床在引导的质量方面加以改进,其中机床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承载件,该承载件具有第一容纳部;设置在机架上的十字滑座系统,十字滑座系统具有第二容纳部,第二容纳部和第一容纳部能够通过十字滑座系统相对彼此运动,其中,十字滑座系统包括第一滑座元件,第一滑座元件支撑在机架上,并且至少一个引导元件具有滑动引导面,并且其中,十字滑座系统具有第二滑座元件,第二滑座元件以凭借滑动支撑面支撑在滑动引导面上的方式引导并且承载有第二容纳部;以及使第二滑座元件相对于第一滑座元件运动和固定的驱动装置,而提出第二滑座元件具有基体和从基体向外延伸的支撑翼板,支撑翼板具有承载滑动支撑面的滑块所用的形状配合的容纳部,并且基体和支撑翼板保持所有滑动支撑面相对于滑动引导面预夹紧。
文档编号B23Q1/38GK102099150SQ200880130389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6日
发明者沃尔特·格罗斯曼 申请人:哈恩和特斯基工件指数有限商业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