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齿机加工大模数蜗轮用增高刀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1788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滚齿机加工大模数蜗轮用增高刀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滚齿机加工大模数蜗轮用增高刀架。
背景技术
蜗轮一般用滚刀、飞刀或盘铣刀在滚齿机上加工,大模数蜗轮加工方法主要有两 种滚刀加工和飞刀加工。与飞刀切削相比,滚刀切削属于多齿切削,机床需承受更大的 切削力。故滚齿机的最大加工模数由用滚刀加工工件最大模数限制,滚齿机的各部结构尺 寸均根据可采用滚刀加工的最大模数设计。如果扩大某一滚齿机的滚刀加工的最大加工 模数,需改变机床的整体结构,不经济,而飞刀属于单齿切削,切削力较小,故可在合理范围 内,扩大滚齿机飞刀加工的最大模数,滚刀床头安装飞刀时的结构形式见图2、图3。刀具2 飞刀设置在刀杆4上,刀杆4两端设置在边瓦1和中瓦3的轴承6内,刀膛5将边瓦1与中 瓦3连接在一起,由图可知,滚齿机的刀膛尺寸限制了飞刀的最大回转半径。加工大模数环 面蜗轮一般都采用飞刀,因为其结构的特殊性,刀具回转半径较大,尤其是加工大模数、大 中心距的球面蜗轮时,只能采用飞刀,当刀具回转半径大于刀膛尺寸时,刀具在刀膛内回转 不开,就无法在滚齿机上加工更大模数的蜗轮。购置更大能力的设备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 径之一,但大型滚齿机造价高昂、稀有,一般工厂难以配置,为了扩大原有设备刀膛尺寸,目 前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将整个滚刀床头换掉,重新制作新的结构尺寸的滚刀床头,但相对费 用也较高,周期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滚齿机加工大模数蜗轮用增高刀架,实现不改变机床
结构扩大滚齿机刀架的刀膛尺寸,用于加工大模数蜗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滚齿机加工大模数蜗轮用增高刀架,包括边瓦、刀具、中瓦、刀杆、刀膛、调整轮,其 特征在于,增大刀杆中心线与刀膛之间的距离,刀具设置在刀杆上,刀杆两端设置在边瓦和 中瓦上,刀膛将边瓦与中瓦连接在一起,刀杆一端和滚齿机传动轴之间设置一对调整轮。 所述的刀杆中心线与刀膛之间的距离为260 300mm。 所述的调整轮齿数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投资少、加工周期短,可 以提高滚齿机加工大模数蜗轮的能力、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刀架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中l-边瓦2-刀具3-中瓦4-刀杆5-刀膛6-轴承7_调整轮一8-调整轮二 9-滚齿机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说明 见图l,滚齿机加工大模数蜗轮用增高刀架,包括边瓦1、刀具2、中瓦3、刀杆4、刀膛5,增大刀杆4中心线与刀膛5之间的距离,刀具2设置在刀杆4上,刀杆4两端设置在边瓦1和中瓦3上,刀膛5将边瓦1与中瓦3连接在一起,刀杆4 一端还设置有调整轮一 7,调整轮一 7与调整轮二 8相啮合。 原刀杆4中心线与新刀杆中心线之间的距离Ah为50 100mm。[0016] 调整轮一7与调整轮二8齿数相同,传动比1 : 1。 在生产实践中,大模数蜗轮加工方法主要有两种滚刀加工和飞刀加工。与飞刀切
削相比,滚刀切削属于多齿切削,机床需承受更大的切削力。故滚齿机的最大加工模数由滚
刀最大模数限制,滚齿机的各部结构尺寸均根据可采用滚刀加工的最大模数设计。如果扩
大某一滚齿机的滚刀加工的最大加工模数,需改变机床的整体结构,不经济。 通过安装本实用新型的滚齿机加工大模数蜗轮用增高刀架,可在合理范围内,通
过扩大刀膛空间尺寸来扩大刀具最大回转半径,从而扩大滚齿机飞刀加工的最大模数,用
于加工大模数的蜗轮。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首先将原滚齿机边瓦1、刀杆4卸掉,把调整轮二8装到滚齿机与刀杆连接的传动轴上;然后将增高后的刀架安装到滚齿机滚刀床头上,用螺栓把紧;最后安装飞刀及刀套,非常方便。
权利要求滚齿机加工大模数蜗轮用增高刀架,包括边瓦、刀具、中瓦、刀杆、刀膛、调整轮,其特征在于,增大刀杆中心线与刀膛之间的距离,刀具设置在刀杆上,刀杆两端设置在边瓦和中瓦上,刀膛将边瓦与中瓦连接在一起,刀杆一端和滚齿机传动轴之间设置一对调整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齿机加工大模数蜗轮用增高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杆中心线与刀膛之间的距离为260 300m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齿机加工大模数蜗轮用增高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整轮齿数相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滚齿机加工大模数蜗轮用增高刀架,包括边瓦、刀具、中瓦、刀杆、刀膛、调整轮,其特征在于,增大刀杆中心线与刀膛之间的距离,刀具设置在刀杆上,刀杆两端设置在边瓦和中瓦上,刀膛将边瓦与中瓦连接在一起,刀杆一端和滚齿机传动轴之间设置一对调整轮。增高后,刀杆中心线与刀膛之间的距离为260~300mm。所述的的这对调整轮齿数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投资少、加工周期短,可以提高滚齿机加工大模数蜗轮的能力、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文档编号B23F11/00GK201519812SQ20092024756
公开日2010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7日
发明者关洪清, 吴强, 肖海玲 申请人:鞍钢重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