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材料制造设备以及冷轧方法

文档序号:3168323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冷轧材料制造设备以及冷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轧材料制造设备以及冷轧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生产年生产量为30万吨左右的少量且多钢种的冷轧材料的冷轧设备,实际使用一种可逆冷轧设备(以下称为RCM设备),该可逆冷轧设备配置有一台冷轧机,并在该冷轧机的出侧、入侧分别配置有兼用作带料的卷绕和卷出的带料卷绕开卷装置,在该冷轧机的入侧和出侧的卷绕开卷装置之间,对带料进行可逆轧制,并轧制到成为希望的板厚为止。而且,存在为了使RCM设备的年生产量从50万吨增加到60万吨左右,而具有两台冷轧机的设备(以下称为双机座可逆(two stand reverse)设备)(参照专利文献I)。在这样的RCM设备中,在轧制的第一道次以及第二道次中,为了避免带料的翘曲而使带料的前端在未轧制的状态下穿带,另外,即使在第三道次以后的道次中,在道次切换部中也不得不在未轧制的状态下将前道次轧制部残留。因此,存在带料前端以及末端部的未轧制部偏离成品板厚范围,而不能作为成品销售的问题。这些偏离成品板厚的带料被称为非标准件(off gage)。非标准件的比率被定义为将非标准件的量占总生产量的比例作为非标准件率。各轧制设备中的非标准件率在RCM设备中约为2. 5%左右,在双机座可逆设备中约为6. O %左右。另一方面,在使酸洗工序和冷连轧工序连续化了的PL-TCM设备中的非标准件率停留在O. 2%左右。在可逆轧制方式的设备中课题在于,非标准件率与PL-TCM设备相比较非常高,约为2. 5% 6. 0%左右。尤其,在专利文献I记载的双机座可逆设备中,产生约6. 0%左右的非标准件,使成品率显著降低,并使生产成本大幅地增加。而且,在可逆轧制方式中,在前道次中,当接近盘卷末端部时使轧制机减速而使轧制停止。在次道次中,为了向前道次的反方向进行轧制而重新进行加速。这样,在可逆轧制方式中课题在于,由于需要多道次地重复进行加速、减速以及轧制停止直到成为所希望的成品板厚为止道次,所以作业时间中实际轧制所占的时间较短,生产效率不良。为了解决这些课题而提出有一种冷轧设备,其具有将多个盘卷接合而形成超长的单一盘卷的盘卷组合线(coil build up line)和用冷轧机对组合而成的超长盘卷(组合盘卷)进行规定次数的可逆轧制的可逆轧制线,并在最终道次中截断为能够搬运的盘卷长度(参照专利文献2)。在该冷轧设备中,由于能够使组合盘卷的带料长度成为接合了的多个盘卷的带料合计长度的相当量,并且使盘卷首尾端部的未轧制部只产生在组合而成的盘卷的最内周部和最外周部,所以能够使非标准件率大幅地降低。另外,由于能够与接合了的盘卷数的量相对应地减少随着轧制方向切换而进行的加减速次数,所以使生产效率提高。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3322984号专利文献2 日本特公昭57-039844号虽然专利文献2记载的现有技术是解决专利文献I记载的现有技术的课题、且使高效率和高成品率成为可能的技术,但是具有以下的课题。第一是结构的复杂化以及装置的大型化的课题专利文献2记载的现有技术是将多个盘卷组合,而形成超长化的组合盘卷的技木。在对超长化的组合盘卷进行轧制时盘卷的外径变大,并且由于作用在盘卷上的轧制的张カ而使欲向盘卷的内径侧收缩的盘卷绕紧カ变大。因此,难以在卷绕开卷装置中适用直径可变的伸缩型卷轴(collapse type reel),并难以向卷轴施加对该绕紧カ进行保持的强度。也就是说,难以将伸缩型卷轴适用在卷绕开卷装置中,为了回避该问题需要适用直径不可变的整体型卷轴(solid block type reel)。另ー方面,在将轧制结束后的组合盘卷分割并将盘卷抽出且搬运时,由于整体型卷轴的直径不能收缩而无法将盘卷抽出,所以需要伸缩型卷轴的卷绕开卷装置。这样,专利文献2记载的现有技术在轧制时需要整体型卷轴的卷绕开卷装置,而在搬运时需要伸縮型卷轴的开卷装置,从而导致与专利文献I的现有技术相比,使卷绕开卷装置的数量増加。这样,当结构变得复杂时初始费用也变高。如果是年生产量为80万吨以上的比较大規模的生产设备的话,非标准件率降低且生产效率提高的优点超出了初始费用増大的缺点,即使初始费用多少变高也不会成为问题。但是,如果是年生产量为从30万吨到60万吨左右的中小規模的生产设备的话,无法忽视初始费用的问题,从而成为阻碍这样结构的冷轧设备普及的ー个原因。另外,通常,适用于冷轧用途的接合装置为对接接合方式的激光束焊接机和闪光对接(flash butt)焊接机。这些焊接机为了确保高对接精度,大多使用高刚性且高精度部件,所以与其他的接合方式相比较,设备大型且昂贵。当将这些焊接机使用在PL-TCM等的超过年产100万吨的大規模生产设备中的情况下,焊接机费用占整体的设备投资费用的比例相对较低,并不怎么成为问题,但是,当适用在年生产量为从30万吨到60万吨左右的中小規模的设备中的情况下,其比例变大,在费用相对于效果的点上成为问题,难以适用。第二是盘卷的超长化的课题。专利文献2记载的现有技术是形成组合盘卷的技术,使组合盘卷超长化。在使盘卷超长化了的情况下其课题在于,为了在卷轴上作用有进行轧制所必要的张力,而使卷轴所必需的转矩在盘卷外径上以线性比例的形式变大,从而使卷轴的驱动装置大型化。若卷轴的驱动装置大型化,则卷绕开卷装置也大型化,与第一课题同样地,导致初始费用増大。第三是盘卷截断的课题。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有ー种在最終道次中将盘卷截断为能够搬运的盘卷大小的冷轧设备。在该设备中,在对截断了的盘卷进行卷绕的卷绕装置为一台的情况下,进行截断时的轧制速度为Ompm。由于当轧制速度为Ompm时轧制停止,所以在被作业轧棍夹入的带料的表面,因作业轧辊与带料之间的摩擦系数发生变化而出现停止印痕,并且,由于在作业轧辊上也转印有停止印痕,所以在事后的轧制中还会出现以作业轧辊的旋转间距在带料表面上等间隔地转印有停止印痕的情況。该停止印痕产生在第一道次中的情况下,通过多次继续轧制,具有使该停止印痕变得不醒目从而成为以视觉看不到的程度的情況。但是,当在最終道次中产生时会损害表面光泽的品质,在品质严格的材料中具有成为不良产品的课题。第四是所谓的伸缩状态的课题。搬入到开卷装置中的盘卷具有盘卷端部变得不齐的情況。即,盘卷端面具有成为望远镜那样的形状(伸缩状态)的情況。另外,在多次ー边进行卷绕、卷出一边重复轧制的过程中,具有由于轧制速度或张カ的变动而成为伸缩状态的情況。当将伸缩状态的盘卷的带料卷出时带料会折曲行进,不仅不能得到所希望的带料形状,而且基于不平均地轧制还具有带料发生断裂的危险性。尤其专利文献2记载的现有技术是形成超长化的组合盘卷的技木,由于盘卷外径相对于带料宽度的比例变大,而使伸缩状态的课题变得显著。第五是组合盘卷的接合部的课题。在盘卷组合エ序中,理想情况是组合的各盘卷没有厚度变化,但是在实际中,基于制造误差等还具有先行盘卷的板厚与后行盘卷的板厚稍微不同的情况,从而在接合部产生层差。若在具有陡急的层差的接合部位于组合盘卷的内层部的状态下在盘卷上作用有张力,则接合部的层差会转印到各层的内侧以及外側,从而带来作为瑕疵被处理的成品不良的课题。 另外,在通过重叠方式的滚焊来进行接合的情况下,在接合部产生层差,同样地存在导致成品不良的课题。此外,一般作为冷轧材料对冷轧钢板进行轧制,但是还具有轧制高品质的电磁钢板或镁板的情況,从而希望进行稳定的接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ー种在年生产量为从30万吨到60万吨左右的中小規模的生产设备中,能够维持高效率和高成品率、且投资费用对效果优良的冷轧材料设备以及冷轧方法。解决上述第一 第三课题的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的可逆式冷轧方法,该方法在轧制道次线上进行以下エ序从应该供给至轧制エ序的多个盘卷中将带料依次卷出,并通过对该带料焊接接合而将盘卷组合的盘卷组合エ序;通过冷轧机对从该组合盘卷卷出的带料进行规定次数的可逆轧制的可逆轧制エ序;和在所述可逆轧制エ序的最終道次中,将盘卷截断为所希望的带料长度从而形成多个盘卷的截断エ序,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组合盘卷的盘卷外径设为Φ3000以下,在所述截断エ序中,使冷轧机的轧制速度为,超过Ompm而在5Ompm以下。解决上述第二课题的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的可逆式冷轧方法,在第一技术方案的可逆式冷轧方法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盘卷外径以大径时的带料的张カ与小径时的带料的张カ相比逐渐降低的方式设定。解决上述第一课题的本发明的第三技术方案的可逆式冷轧方法,在第一技术方案或第二技术方案的可逆式冷轧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可逆轧制エ序的第一道次结束时,将从所述组合盘卷卷出的带料的末端折曲部切割。另ー方面,当使在最终道次中截断盘卷时的轧制速度降低为超过Ompm且在50mpm以下的情况下,新产生板厚控制精度降低的课题。也就是说,用于板厚控制的板厚计以从轧制机的作业轧辊离开距离的方式设置,在使轧制速度降低的情况下,在通过该板厚计的计测值进行板厚的反馈控制时,基于时间延迟而导致板厚控制精度降低。解决上述新产生的课题的本发明的第四技术方案的可逆式冷轧方法,在第一技术方案 第三技术方案的任ー项的可逆式冷轧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截断エ序中,对所述冷轧机的入侧轧制速度以及入侧板厚和出侧轧制速度进行測定,并基于这些測定值来运算所述冷轧机的作业轧辊正下的板厚,并通过所述冷轧机所具有的液压压下装置进行板厚控制,使得成为所希望的板厚。同样地,当使在最终道次中截断盘卷时的轧制速度降低为超过Ompm且在50mpm以下的情况下,新产生出形状控制精度降低的课题。也就是说,对带料的形状进行測定的形状检测器也与板厚计同样地,配置在从轧制机的作业轧辊离开的位置上,因此当使轧制速度降低的情况下,从基于形状检测器进行的形状的识别到基于执行机构进行的形状的修正为止需要时间,从而导致形状控制精度降低。另外,通常当使轧制速度降低时,作业轧辊与带料间的摩擦系数会上升,作为结果导致轧制载荷上升,形状紊乱。
解决上述新产生的课题的本发明的第五技术方案的可逆式冷轧方法,在第一技术方案 第四技术方案的任ー项的可逆式冷轧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截断エ序中,基于所述冷轧机的轧制载荷的变动而导致的轧辊弯曲的运算结果,并通过轧辊弯曲控制或者冷却剂控制或者这两种控制,来对带料形状进行控制。另外,在对组合盘卷进行轧制时,在现有的板厚控制中还存在精度不足的情況。解决上述新产生的课题的本发明的第六技术方案的可逆式冷轧方法,在第一技术方案 第五技术方案的任ー项的可逆式冷轧方法中,其特征在于,板厚计设在所述盘卷组合エ序中进行焊接接合的接合装置的下游侧,在所述盘卷组合エ序中,板厚计对接合后的板厚进行计测,在所述可逆轧制エ序的第一道次中,进行前馈板厚控制。解决上述第四课题的本发明的第七技术方案的可逆式冷轧方法,在第一技术方案 第六技术方案的任ー项的可逆式冷轧方法中,其特征在干,盘卷组合用卷绕开卷装置是对所述组合盘卷进行卷绕、卷出的装置,具有盘卷定心机构,在所述盘卷组合エ序中,盘卷组合用卷绕开卷装置在对组合盘卷进行卷绕时,使所述盘卷定心机构动作,在所述可逆轧制エ序的第一道次中,盘卷组合用卷绕开卷装置在将组合盘卷卷出时,使所述盘卷定心机构动作。解决上述第五课题的本发明的第八技术方案的可逆式冷轧方法,在第一技术方案 第七技术方案的任ー项的可逆式冷轧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盘卷组合エ序之前,事先对搬入的盘卷的顺序进行调整,使得先行盘卷与后行盘卷的板厚差的绝对值为1_以下。解决上述第一课题以及第五课题的本发明的第九技术方案的可逆式冷轧方法,在第一技术方案 第八技术方案的任ー项的可逆式冷轧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盘卷组合エ序中,所述接合为压薄滚焊方式。另ー方面,当使用压薄滚焊方式的接合装置吋,新产生接合部的课题。也就是说,压薄滚焊机是采用如下方式的装置将接合的材料重合并用电极轮夹持且通电,基于材料的接触阻カ以及内部电阻发热,从而进行接合。由此,接合结束后的接合部的板厚增厚为
I.2至I. 5倍左右。增厚了的接合部成为层差,在从轧制机通过的情况下,在轧辊上作用有过大的力。而且,具有层差作为印痕转印到作业轧辊上的情況。也就是说产生有与第五课题同样的课题。解决上述新产生的与第五课题相同的课题的本发明的第十技术方案的可逆式冷轧方法,在第一技术方案 第九技术方案的任ー项的可逆式冷轧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在基于所述压薄滚焊方式进行的接合后,紧接着进行交叉型锻处理。本发明技术方案十一的可逆式冷轧方法,在第一技术方案 第十技术方案的任一项的可逆式冷轧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切割装置是在所述截断エ序中将盘卷截断的装置,在所述截断エ序中,将截断盘卷的位置设在接合部刚刚通过所述切割装置之后。本发明技术方案十二的可逆式冷轧方法,在第十一技术方案的可逆式冷轧方法中,其特征在干,在所述截断エ序中,将截断盘卷的位置设在,接合部将要通过所述切割装置之前,和接合部刚刚通过所述切割装置之后。本发明技术方案十三的可逆式冷轧方法,在第一技术方案 第十二技术方案的任ー项的可逆式冷轧方法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装置(5)是对带料进行焊接接合的装置,具有带料加热装置,在所述盘卷组合エ序中,所述带料加热装置将带料加热为100°C以上且400°C以下。
本发明技术方案十四的可逆式冷轧方法,在第一技术方案 第十三技术方案的任ー项的可逆式冷轧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冷轧机设为双机座。本发明技术方案十五的可逆式冷轧方法,在第一技术方案 第十四技术方案的任ー项的可逆式冷轧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可逆轧制エ序的最終道次开始前,在带料被穿过冷轧机的状态下,将作业轧辊替换为毛面赋予用作业轧辊,来进行最終道次的轧制。解决上述第一课题 第三课题的技术方案十六的可逆式冷轧设备,该设备使用以下装置来改变轧制方向从而进行多个道次的冷轧,并形成多个搬出盘卷从多个搬入盘卷中将带料依次卷出的开卷装置;通过对该带料进行焊接接合而形成组合盘卷、且对该组合盘卷的带料进行卷绕、卷出的盘卷组合用卷绕开卷装置;配置在所述开卷装置与所述盘卷组合用卷绕开卷装置之间的接合装置;至少一台的可逆式冷轧机;分别配置在该冷轧机的第一道次的入侧以及出侧的第一卷绕开卷装置以及第二卷绕开卷装置;将组合盘卷的带料截断的切割装置;和对开卷装置、盘卷组合用卷绕开卷装置、接合装置、冷轧机、第一卷绕开卷装置、第二卷绕开卷装置和切割装置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组合盘卷的盘卷外径设为¢3000以下,所述控制装置具有速度控制功能,将在组合盘卷截断中的所述冷轧机的轧制速度控制在超过Ompm而在50mpm以下。解决上述第一课题 第三课题的技术方案十七的可逆式冷轧设备,在技术方案十六的可逆式冷轧设备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装置具有在轧制方向上摆动的摆动机构。解决上述第二课题的技术方案十八的可逆式冷轧设备,在技术方案十六或十七的可逆式冷轧设备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具有张カ控制功能,在盘卷组合时以及可逆轧制中,将盘卷外径为大径时的带料的张カ与小径时的带料的张カ相比较设定得低。解决随附上述第一以及第三课题而新产生的课题的技术方案十九的可逆式冷轧设备,在技术方案十六 十八的任ー项的可逆式冷轧设备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具有板厚控制功能,在基于所述切割装置进行的盘卷截断中,对所述冷轧机的入侧轧制速度以及入侧板厚和出侧轧制速度进行測定,并基于这些测定值来运算所述冷轧机的作业轧辊正下的板厚,并通过所述冷轧机所具有的液压压下装置进行板厚控制,使得成为所希望的板厚。解决随附上述第一以及第三课题而新产生的课题的技术方案二十的可逆式冷轧设备,在技术方案十六 十九的任ー项的可逆式冷轧设备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具有形状控制功能,在基于所述切割装置进行的盘卷截断中,基于所述冷轧机的轧制载荷的变动而导致的轧辊弯曲的运算結果,而通过轧辊弯曲控制或者冷却剂控制或者这两种控制,来对带料形状进行控制。解决上述第四课题的技术方案ニ i^ 一的可逆式冷轧设备,在技术方案十六 二十的任ー项的可逆式冷轧设备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盘卷组合用卷绕开卷装置具有盘卷定心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具有控制盘卷组合用卷绕开卷装置的盘卷定心功能,使得在对组合盘卷进行卷绕时,使所述盘卷定心机构动作,且在将组合盘卷卷出时,使所述盘卷定心机构动作。解决上述第一以及第五课题的技术方案二十ニ的可逆式冷轧设备,在技术方案十六 二十一的任ー项的可逆式冷轧设备中,其特征在干,将所述接合装置设为压薄滚焊机。
解决上述第五课题的技术方案二十三的可逆式冷轧设备,在技术方案二十ニ的可逆式冷轧设备中,其特征在干,所述接合装置的压薄滚焊机具有型锻辊,该型锻辊具有相对于接合线直角方向的水平面,使型锻辊轴芯倾斜的机构。技术方案二十四的可逆式冷轧设备在技术方案十六 二十三的任ー项的可逆式冷轧设备中,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冷轧机设为双机座。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在第一以及第十六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盘卷组合エ序中形成组合盘卷,并在可逆轧制エ序中对组合盘卷进行规定次数的可逆轧制,从而与专利文献I记载的现有技术相比,使轧制的材料长度变长,因此能够使以正常轧制速度进行轧制的时间变长,从而使生产效率提高。另外,未轧制部只产生在组合而成的盘卷的最内周部和最外周部,因此能够使非标准件率大幅地降低。而且,使非正常轧制速度的部分变少,而使板厚精度提高。即,能够维持与专利文献2记载的现有技术同等的闻效率、闻成品率。通过将组合盘卷的盘卷外径设为¢3000以下,来对作用在组合盘卷上的绕紧カ进行限制,从而能够抑制基于组合盘卷外径超长化而导致的卷绕开卷装置的大型化。其结果为,虽然第二现有技术的卷绕开卷装置需要适用整体型卷轴,但是本发明的卷绕开卷装置能够适用伸縮型卷轴。适用伸缩型卷轴的卷绕开卷装置能够进行卷绕、卷出和搬出的作业。由此,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现有技术中为必须的整体型卷轴的卷绕开卷装置以及搬出用的卷绕装置变得不需要。由此能够使设备结构简化,该结果为,能够抑制初始费用。在截断エ序中,通过使轧制机的轧制速度超过Ompm且在50mpm以下,从而能够通过一台卷绕开卷装置进行以下作业在盘卷截断后将盘卷抽出且搬出,然后继续地对接下来的盘卷进行卷绕的作业。
通过适当地将截断エ序中的轧制机的轧制速度设为超过Ompm且在20mpm以下,进一步适当地设为超过Ompm且在IOmpm以下,进一步适当地设为超过Ompm且在5mpm以下,进ー步适当地设为超过Ompm且在2mpm以下,由此能够缩短切割装置与卷绕开卷装置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缩短设备长度。其结果为,能够抑制初始投资费用。而且,通过使轧制继续进行而能够防止在带料上产生作业轧辊的停止印痕。
在第十七技术方案中,切割装置具有在轧制方向上摆动的摆动机构。在截断エ序中,通过使轧制机的轧制速度设为超过Ompm且在50mpm以下,从而能够适用具有比较低廉的摆动机构的切割装置,而能够抑制初始费用。在第二以及第十八技术方案中,通过进行张カ控制来限制作用在盘卷上的绕紧力,从而能够抑制基于盘卷外径超长化而导致的卷绕开卷装置的大型化。在第三技术方案中,若在可逆轧制エ序的第一道次结束时,将从组合盘卷卷出的带料的末端折曲部切割的话,能够低廉地对现有设备(专利文献I记载的现有技木)的可逆轧制线进行改良。另ー方面,在使截断エ序中的轧制速度超过Ompm且在50mpm以下的情况下,新产生有板厚控制精度降低的课题。也就是说,用于板厚控制的板厚计以从轧制机的作业轧辊离开距离的方式设置,在使轧制速度降低的情况下,在通过该板厚计的计测值进行板厚的反馈控制吋,由于时间延迟而导致板厚控制精度降低。 为了解决上述的新产生的课题,在第四以及第十九技术方案中,因为在所述截断エ序中,对冷轧机的入侧轧制速度以及入侧板厚和出侧轧制速度进行測定,并基于这些测定值来运算冷轧机的作业轧辊正下的板厚,并通过冷轧机所具有的液压压下装置进行板厚控制,使得成为所希望的板厚,所以能够维持板厚精度。同样地,当使截断エ序中的轧制速度降低为超过Ompm且在50mpm以下的情况下,新产生出形状控制精度降低的课题。也就是说,对带料的形状进行測定的形状检测器也与板厚计同样地,配置在从轧制机的作业轧辊离开的位置上,因此当使轧制速度降低的情况下,从基于形状检测器进行的形状的识别到基于执行机构进行的形状的修正为止需要时间,从而导致形状控制精度降低。另外,通常当使轧制速度降低时,作业轧辊与带料间的摩擦系数会上升,作为结果导致轧制载荷上升,作业轧辊的弯曲变化,并且形状紊乱。为了解决上述的新产生的课题,在第五以及第二十技术方案中,基于在最終道次截断盘卷时因轧制机的轧制载荷的变动而导致的轧辊弯曲的运算结果,且通过轧辊弯曲控制或者冷却剂控制或者这两种控制,来对带料形状进行控制,由此,对检查延迟进行弥补,而能够维持带料的形状。另外,在对组合盘卷进行轧制时,在现有的板厚控制中还存在精度不足的情况。为了解决上述的新产生的课题,在第六技术方案中,通过进行前馈板厚控制,在可逆轧制エ序之前对压下控制量进行预测并调整,从而能够维持板厚控制精度。在第七以及第ニi^一技术方案中,基于在盘卷组合エ序中,盘卷组合用卷绕开卷装置在对组合盘卷进行卷绕时使盘卷定心机构动作,而能够防止组合盘卷以伸缩状态形成。基于在可逆轧制エ序的第一道次中,盘卷组合用卷绕开卷装置在将组合盘卷卷出时使盘卷定心机构动作,从而即使假设在组合盘卷以伸缩状态形成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控制使得冷轧机与带料中心一致并继续进行轧制。这样,通过在盘卷组合用卷绕开卷装置中适用盘卷定心机构23,而能够解决盘卷端面不齐,组合盘卷的伸缩状态的课题。在第八技术方案中,提前通过对向开卷装置搬入的盘卷的顺序进行事先调整,以使先行盘卷与后行盘卷的板厚差的绝对值为Imm以下,更优选的是为0. 5mm以下,从而能够抑制因位于组合盘卷的内层部上的接合部的层差而导致瑕疵转印到相邻的盘卷层上的情况。
在第九以及第二十ニ技术方案中,通过使用低廉的压薄滚焊方式的接合装置来进行接合,从而能够在年生产量约为30万吨 60万吨的中小規模的生产设备中,消除费用对效果的课题。另ー方面,当使用压薄滚焊方式的接合装置时,新产生有接合部的课题。也就是说,压薄滚焊机是采用如下方式的装置将接合的材料重合并用电极轮夹持且通电,基于材料的接触阻カ以及内部电阻发热,从而进行接合。由此,接合结束后的接合部的板厚增厚为
I.2至I. 5倍左右。增厚了的接合部成为层差,在从轧制机通过的情况下,在轧辊上作用有过大的力。而且,存在层差作为印痕转印到作业轧辊上的情況。在第十以及第二十三技术方案中,在压薄滚焊接合后使型锻辊倾斜,并进行对增厚了的接合部进行轧制的交叉型锻处理,由此,能够使层差平滑化。但是,虽然如上述那样地解决了接合部的课题,但是成品盘卷还存在谋求更高精度的情况。在第十一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在最終道次的盘卷截断设在接合部刚刚通过切割装置之后进行,而能够将接合部配置在截断了的盘卷的外表面,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盘卷抽出后的接合部的处理。在第十二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在最終道次的盘卷截断设在接合部将要通过切割装置之前和接合部刚刚通过切割装置之后进行,从而能够不使接合部卷绕到成品盘卷上,而变得不需要接合部的后处理。在第十三技术方案中,带料加热装置将带料加热到100°C以上且400°C以下,由此,能够稳定地对高品质的电磁钢板和镁板进行轧制。但是,在使用单机座的冷轧机进行轧制的情况下,相对于盘卷组合エ序所需要的时间,可逆轧制エ序所需要的时间绝对性地长,存在生产节拍不良的课题。在第十四以及第二十四技术方案中,通过使用双机座的冷轧机进行轧制,而能够減少直至得到所希望的板厚为止的轧制道次次数,从而能够缩短可逆轧制エ序所需要的时间,改善盘卷组合エ序与可逆轧制エ序的生产节拍平衡,并提高生产效率。在第十五技术方案中,在最终道次的轧制开始前,在带料被穿过冷轧机的状态下,将作业轧辊替换为毛面赋予用作业轧辊,来进行最終道次的轧制。由此,能够使在冷轧エ序的下エ序进行的深拉成型时的延展性、或者喷涂的紧贴性/鮮明性提高。如以上那样地,能够提供ー种在年生产量为从30万吨到60万吨左右的中小規模的生产设备中,能够维持高效率和高成品率,且投资费用对效果优良的冷轧材料制造设备以及冷轧方法。


图I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冷轧材料设备的概要图。图2是表示控制装置进行的处理顺序(盘卷组合エ序)的控制流程图。图3是表示控制装置进行的处理顺序(可逆轧制エ序第一 第三道次)的控制流程图。
图4是表示控制装置进行的处理顺序(可逆轧制エ序第四道次/截断エ序)的控制流程图。图5是各装置的时间表(盘卷组合エ序)。图6是各装置的时间表(可逆轧制エ序第一 第三道次)。图7是各装置的时间表(可逆轧制エ序第四道次/截断エ序)。图8是用于比较的第一现有技术的冷轧材料设备的概要图。图9是用于比较的第二现有技术的冷轧材料设备的概要图。图10是表示组合盘卷卷绕时的张カ控制的图。图11是适用于开卷装置的盘卷定心机构的概要立体图。图12是压薄滚焊方式的概念图。图13是压薄滚焊方式的接合装置的概要图。图14是设在接合装置上的倾斜机构的概要图。图15是表示接合部的金属塑性流动的图。图16是表示使加压辊倾斜的角度的第一设定方法的图。图17是表示使加压辊倾斜的角度的第二设定方法的图。图18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冷轧材料设备的概要图。图19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冷轧材料设备的概要图。图20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冷轧材料设备的概要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下面,參照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作为本实施方式中的冷轧材料,以冷轧钢板为例进行说明。〈主要的结构〉图I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冷轧材料设备的概要图。在图I中,本实施方式的冷轧材料设备作为主要的结构具有可逆式的冷轧机I ;将搬入盘卷101的带料卷出的开卷装置2 ;配置在冷轧机I的第一道次的入侧的卷绕开卷装置3(第一卷绕开卷装置);配置在冷轧机I的第一道次的出侧的卷绕开卷装置4(第二卷绕开卷装置);配置在开卷装置2的下游,且由多个搬入盘卷101形成组合盘卷102的接合装置5 ;卷绕并卷出组合盘卷102的盘卷组合用卷绕开卷装置6 ;在最終道次中将组合盘卷102的带料截断并形成搬出盘卷103的切割装置7 ;和对冷轧机I、开卷装置2、卷绕开卷装置3、4、接合装置5、卷绕开卷装置6 (盘卷组合用)以及切割装置7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20。可逆式的冷轧机I例如是六辊UC轧制机,其具有直接接触在轧制材料上来进行轧制的上下的作业轧辊11、11 ;在垂直方向上支承这些作业轧辊的上下的中间轧辊12、12 ;和在垂直方向上支承这些中间轧辊12、12的上下的加强轧辊13、13。在下侧加强轧辊13的下部设有液压压下装置14,基于指令,液压压下装置14通过使下侧加强轧辊13的轴承上下运动而压下带料,而使其成为规定的压下量,在上侧加强轧辊13的上部设有载荷计15,与通过载荷计15检测出的载荷变化对应地,对轧辊的压下量进行调整。该一系列的动作称为压下控制。此外,在冷轧机I的第一道次的入侧设有板厚计16a、板速计17a和形状计18a,在冷轧机I的第一道次的出侧设有板厚计16b、板速计17b和形状计18b,这些设备使用在板厚控制和形状控制中,并基于这些控制的结果进行压下控制。开卷装置2具有具备扩缩功能的伸縮型卷轴,用于对搬入盘卷101进行设置并将带料卷出。另外,开卷装置2具有盘卷定心机构22 (后述)。
卷绕开卷装置3和卷绕开卷装置4通过在卷绕开卷装置3和卷绕开卷装置4之间重复进行轧制材料的卷绕和卷出,而改变轧制方向来进行多个道次的冷轧。另外,卷绕开卷装置3和卷绕开卷装置4都具有具备扩缩功能的伸縮型卷轴,用于将通过截断而形成的搬出盘卷103搬出。接合装置5将已经卷出的第一搬入盘卷IOla的带料末端与从开卷装置2接下来卷出的第二搬入盘卷IOlb的带料前端接合,接下来同样地,将第二搬入盘卷IOlb的带料末端与第三搬入盘卷IOlC的带料前端接合,从而形成组合盘卷(build up coil) 102。卷绕开卷装置6(盘卷组合用)将通过接合装置5接合了的组合盘卷102的带料依次卷绕,在第一道次中将组合盘卷102的带料卷出。卷绕开卷装置6具有不具备扩缩功能的整体型卷轴。此外,卷绕开卷装置6并不需要必须具有整体型卷轴,也可以具有伸縮型卷轴。另外,卷绕开卷装置6具有盘卷定心机构23 (后述)。切割装置7由切割装置7a和切割装置7b构成。切割装置7a配置在冷轧机I与卷绕开卷装置3之间,在最終道次通过卷绕开卷装置3完成卷绕的道次中,将组合盘卷102的带料截断。另外,切割装置7b配置在冷轧机I与卷绕开卷装置4之间,在通过卷绕开卷装置4完成卷绕的道次中,将组合盘卷102的带料截断。切割装置7a、7b具有摆动机构(未图示)。〈主要的控制〉图2 4是表示控制装置20进行的处理顺序的控制流程图。虚线表示各装置I 7之间的关系。对于由三个搬入盘卷101形成组合盘卷102,并在进行四个道次轧制后,形成三个搬出盘卷103的情况下的控制进行说明。图5 7是与控制流程对应的各装置I 7的时间表,在与控制流程的处理步骤相当的位置上标注相同的步骤编号。利用图2说明盘卷组合エ序中的主控制。控制装置20如下述这样地控制卷绕装置2。开卷装置2当将第一搬入盘卷IOla搬入并安装时,将第一搬入盘卷IOla的带料以穿带速度左右的速度(以下,简称为穿带速度)卷出(S0201),当第一搬入盘卷IOla的带料夹持在卷绕开卷装置6上吋,开卷装置2以正常速度将第一搬入盘卷IOla的带料卷出(S0202)。在此,正常速度是指,能够将开卷装置的能力最大限地发挥的最高速度(以下,卷绕开卷装置3、4、6中的正常速度也是同样的)。开卷装置2当将第一搬入盘卷IOla的带料末端卷出后停止(S0203),当将第二搬入盘卷IOlb搬入并安装后,将第二搬入盘卷IOlb的带料以穿带速度卷出到接合装置5上,当第二搬入盘卷IOlb的带料前端送出至接合装置5的接合位置后,开卷装置2停止卷出(S0204)。当第一搬入盘卷IOla与第二搬入盘卷IOlb被接合后,开卷装置2以正常速度将剩余的第二搬入盘卷IOlb的带料卷出(S0205)。开卷装置2在将第二搬入盘卷IOlb的带料末端卷出后停止(S0206),当将第三搬入盘卷IOlc搬入并安装后,将第三搬入盘卷IOlc的带料以穿带速度卷出到接合装置5上,当第三搬入盘卷IOlc的带料前端送出到接合装置5的接合位置后,开卷装置2停止卷出(S0207)。当第二搬入盘卷IOlb与第三搬入盘卷IOlc被接合后,接着,开卷装置2以正常速度将剩余的第三搬入盘卷IOlc的带料卷出(S0208)。当第三搬入盘卷IOlc的带料末端从开卷装置2卷出后,开卷装置2停止(S0209)。控制装置20如下述这样地控制接合装置5。当第一搬入盘卷IOla的带料末端到达接合位置并停止,且第二搬入盘卷IOlb的带料前端送出到接合位置后,接合装置5将第一搬入盘卷IOla与第二搬入盘卷IOlb接合(S0501)。然后,当第二搬入盘卷IOlb的带料末端到达接合位置并停止,且第三搬入盘卷IOlc的带料前端送出至接合装置5的接合位置上时,接合装置5将第二搬入盘卷IOlb与第三搬入盘卷IOlc接合(S0502)。控制装置20以下述这样地控制卷绕开卷装置6 (盘卷组合用)。当第一搬入盘卷IOla的带料从开卷装置2送出,而且被送出到卷绕开卷装置6时,卷绕开卷装置6夹持第 一搬入盘卷IOla的带料前端(S0601)。当卷绕开卷装置6以正常速度卷绕第一搬入盘卷IOla的带料(S0602),且第一搬入盘卷IOla的带料末端到达接合装置5吋,卷绕开卷装置6减速并停止卷绕(S0603)。当第一搬入盘卷IOla与第二搬入盘卷IOlb接合后,卷绕开卷装置6以正常速度卷绕剩余的第一搬入盘卷IOla的带料,接着,卷绕接合了的第二搬入盘卷IOlb的带料(S0604)。当第二搬入盘卷IOlb的带料末端到达接合装置5时,卷绕开卷装置6减速并停止卷绕(S0605)。当第二搬入盘卷IOlb与第三搬入盘卷IOlc接合后,卷绕开卷装置6以正常速度将剩余的第二搬入盘卷IOlb的带料卷绕,接着,卷绕接合了的第三搬入盘卷的带料(S0606)。卷绕开卷装置6当将第三搬入盘卷IOlc的带料全部卷绕后停止(S0607)。在该状态下,由三个盘卷101a、101b、IOlc形成组合盘卷102 (S0608)。此外,组合盘卷102的外径设为¢3000以下。利用图3说明可逆轧制エ序的第一道次 第三道次中的主控制。控制装置20如下述这样地控制冷轧机I。在第一道次的轧制开始前,当组合盘卷102的带料前端从卷绕开卷装置6被送出至卷绕开卷装置4,且被夹持在卷绕开卷装置4上时,冷轧机I被压下控制(S1101)。当轧制准备完成后,冷轧机I加速至正常轧制速度,并以正常轧制速度进行第一道次的轧制(SI 102)。当组合盘卷102的带料末端从卷绕开卷装置6卷出且被送出后,冷轧机I减速,并在组合盘卷102的带料末端将要到达冷轧机I的之前时,冷轧机I停止轧制(S1103),并结束第一道次的轧制(S1111)。在第二道次的轧制开始前,在第一道次结束时停止在冷轧机I的紧前的组合盘卷102的带料末端向与第一道次相反的方向被送出至卷绕开卷装置3,在带料前端被夹持在卷绕开卷装置3上后,冷轧机I被压下控制(S2101)。当轧制准备完成后,冷轧机I向与第一道次相反的方向加速至正常轧制速度,并以正常轧制速度进行第二道次的轧制(S2102)。当组合盘卷102的带料端以夹持在卷绕开卷装置4上的状态从卷绕开卷装置4卷出时,冷轧机I减速且停止(S2103),并结束第二道次的轧制(S2104)。然后,在第三道次的轧制开始前,冷轧机I被压下控制以得到所希望的板厚(S3101)。当轧制准备完成时,冷轧机I向与第二道次相反的方向加速至正常轧制速度,并以正常轧制速度进行第三道次的轧制(S3102)。当组合盘卷102的带料端以夹持在卷绕开卷装置3上的状态从卷绕开卷装置3卷出吋,冷轧机I减速且停止(S3103),并结束第三道次的轧制(S3104)。在此,正常轧制速度是指,在各道次中,在得到所希望的板厚吋,能够将冷轧机的能力最大限地发挥的最高速度。可逆冷轧设备中的正常轧制速度通常在400mpm 1400mpm 的范围。控制装置20如下述这样地控制卷绕开卷装置6 (盘卷组合用)。当卷绕开卷装置6将在盘卷组合エ序中形成的组合盘卷102的带料以穿带速度卷出至卷绕开卷装置
4(S1601),且第一道次的轧制准备完成后,与以正常轧制速度进行轧制的冷轧机I的轧制速度相配合地,卷绕开卷装置6将组合盘卷102的带料卷出(S1602),在全部卷出后停止(S1603)。控制装置20如下述这样地控制卷绕开卷装置3 (第一卷绕开卷装置)。在第一道次结束时停止在冷轧机I的紧前的组合盘卷102的带料末端向与第一道次相反的方向送出至卷绕开卷装置3时,卷绕开卷装置3将带料端夹持(S2301)。与以正常轧制速度进行轧制的冷轧机I的轧制速度相配合地,卷绕开卷装置3卷绕组合盘卷102的带料(S2302),并与第二道次的轧制结束配合地减速且停止(S2303)。然后,与以正常轧制速度进行轧制的冷轧机I的轧制速度相配合地,卷绕开卷装置3将组合盘卷102的带料卷出(S3301),并与第三道次的轧制结束配合地减速且停止(S3302)。控制装置20以下述这样地控制卷绕开卷装置4 (第二卷绕开卷装置)。当组合盘卷102的带料前端送出至卷绕开卷装置4时,卷绕开卷装置4将带料端夹持(S1401)。与以正常轧制速度进行轧制的冷轧机I的轧制速度相配合地,卷绕开卷装置4卷绕组合盘卷102的带料(S1402),且与第一道次的轧制结束配合地减速并停止(S1403)。而且,当卷绕开卷装置4将组合盘卷102的带料向与第一道次相反的方向以穿带速度卷出至卷绕开卷装置3 (S2401),且第二道次的轧制准备完成后,与以正常轧制速度进行轧制的冷轧机I的轧制速度相配合地,卷绕开卷装置4将组合盘卷102的带料卷出(S2402),并与第二道次的轧制结束配合地减速并停止(S2403)。然后,与向与第二道次相反的方向以正常轧制速度进行轧制的冷轧机I的第三道次的轧制速度相配合地,卷绕开卷装置4卷绕组合盘卷102的带料(S3401),且与第三道次的轧制结束配合地减速并停止(S3402)。利用图4说明可逆轧制エ序的第四道次(最終道次)和截断エ序中的主控制。在截断エ序中,组合盘卷截断为三个搬出盘卷103a 103c。上述的盘卷组合エ序以及可逆轧制エ序的第一道次 第三道次是与第二现有技术(后述)大致通用的エ序,另ー方面,可逆轧制エ序的第四道次(最終道次)与截断エ序是本实施方式的特征性的エ序。控制装置20以下述这样地控制冷轧机I。当第三道次的轧制结束后,在第四道次的轧制开始前,冷轧机I被压下控制以得到所希望的板厚(S4101)。当轧制准备完成后,冷轧机I向与第三道次相反的方向加速至正常轧制速度,并以正常轧制速度进行第四道次(最終道次)的轧制(S4102)。与组合盘卷102的带料被切割装置7a截断且第一搬出盘卷103a从卷绕开卷装置3搬出的顺序相配合地,冷轧机I減速并以低速(例如2mpm)进行轧制(S4103)。当剰余的带料(相当于第二搬入盘卷103b)的卷绕准备完成后,冷轧机I再次加速至正常轧制速度,并以正常轧制速度对组合盘卷102的最終道次的剰余的带料进行轧制(S4104),并且与组合盘卷102的带料被切割装置7a截断且第二搬出盘卷103b从卷绕开卷装置3搬出的顺序相配合地,冷轧机I減速并以低速(例如2mpm)进行轧制(S4105)。 当剰余的带料(相当于第三搬入盘卷103c)的卷绕准备完成后,冷轧机I再次加速至正常轧制速度,并以正常轧制速度对组合盘卷102的最終道次的剰余的带料进行轧制(S4106),并且与组合盘卷102的带料被切割装置7a截断且第三搬出盘卷103c从卷绕开卷装置3搬出的顺序相配合地,冷轧机I减速并以低速(例如2mpm)进行轧制(S4107)。当从组合盘卷102的带料中用切割装置7a截断出第三搬出盘卷103c后,冷轧机I停止轧制(S4108),并结束第四道次(最終道次)的轧制(S4109)。控制装置20以下述这样地控制卷绕开卷装置3 (第一卷绕 开卷装置)。与以正常轧制速度进行轧制的冷轧机I的第四道次(最終道次)的轧制速度相配合地,卷绕开卷装置3卷绕组合盘卷102的带料(S4301),当卷绕规定长度后,与截断的顺序相配合且与以低速(例如2mpm)进行轧制的冷轧机I的轧制速度相配合地,卷绕开卷装置3卷绕组合盘卷102的带料(S4302),当第一搬出盘卷103a截断后,卷绕开卷装置3以高速将剩余的带料卷绕(S4303),当卷绕完成后,卷绕开卷装置3将第一搬出盘卷103a抽出并搬出(S4304)。用带式助卷机(belt wrapper)卷绕接下来被送出的带料的前端(第二搬入盘卷103b前端)(S4305),并在卷绕准备完成后,与以正常轧制速度进行轧制的冷轧机I的第四道次(最終道次)的轧制速度相配合地,卷绕开卷装置3卷绕组合盘卷102的带料(S4306),当卷绕规定长度后,与截断的顺序相配合地且与以低速(例如2mpm)进行轧制的冷轧机I的轧制速度相配合地,卷绕开卷装置3卷绕组合盘卷102的带料(S4307),当第二搬出盘卷103b截断 后,卷绕开卷装置3以高速卷绕剩余的带料(S4308),当卷绕完成后,卷绕开卷装置3将第二搬出盘卷103b抽出并搬出(S4309)。用带式助卷机卷绕接下来被送出的带料的前端(第三搬入盘卷103c前端)(S4310),当卷绕准备完成后,与以正常轧制速度进行轧制的冷轧机I的第四道次(最終道次)的轧制速度相配合地,卷绕开卷装置3将组合盘卷102的带料卷绕(S4311),当卷绕规定长度后,与截断的顺序相配合地且与以低速(例如2mpm)进行轧制的冷轧机I的轧制速度相配合地,卷绕开卷装置3卷绕组合盘卷102的带料(S4312),当第三搬出盘卷103b截断后,卷绕开卷装置3以高速将剩余的带料卷绕(S4313),当卷绕完成后,卷绕开卷装置3将第三搬出盘卷103c抽出并搬出(S4314)。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四道次(最終道次)和截断エ序中的带料前端向卷绕开卷装置3的卷绕,设为用带式助卷机进行的方式,但是,在卷绕开卷装置3中不具备带式助卷机(未图示)的情况下,设为对带料前端进行夹持的方式。控制装置20如下述这样地控制卷绕开卷装置4(第二卷绕开卷装置)。与以正常轧制速度进行轧制的冷轧机I的第四道次(最終道次)的轧制速度相配合地,卷绕开卷装置4将组合盘卷102的带料卷出(S4401),当卷出规定长度后,与截断的顺序相配合地且与以低速(例如2mpm)进行轧制的冷轧机I的轧制速度相配合地,卷绕开卷装置4将组合盘卷102的带料卷出(S4402)。然后,再次与以正常轧制速度进行轧制的冷轧机I的轧制速度相配合地,卷绕开卷装置4将组合盘卷102的带料卷出(S4403),当卷出规定长度后,与截断的顺序相配合地且与以低速(例如2mpm)进行轧制的冷轧机I的轧制速度相配合地,卷绕开卷装置4将组合盘卷102的带料卷出(S4404)。然后,再次与以正常轧制速度进行轧制的冷轧机I的轧制速度相配合地,卷绕开卷装置4将组合盘卷102的带料卷出(S4405),当卷出规定长度后,与截断的顺序相配合地且与以低速(例如2mpm)进行轧制的冷轧机I的轧制速度相配合地,卷绕开卷装置4将组合盘卷102的带料卷出(S4406)。当第三搬出盘卷103b截断后,卷绕开卷装置4以高速卷绕剩余的带料,且将非标准盘卷103d抽出并搬出(S4407)。
控制装置20以下述这样地控制切割装置7a。控制装置20通过卷绕开卷装置3、4的各自的盘卷外径以及卷轴转速来运算各切割位置,切割装置7a在切割位置上从组合盘卷102的带料中截断第一搬出盘卷103a (S4701),在下一个切割位置上从剩余的带料中截断第二搬出盘卷103b (S4702),然后,在下一个切割位置上从剩余的带料中截断第三搬出盘卷 103c(S4703)。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20基于盘卷外径以及卷轴转速来运算切割位置,但是还具有以下方法,在切割位置上进行孔加工等并使未图示的切割位置检测装置对切割位置进行检测的方法。另外还具有使用板速计等的距离測定功能来通过距离的运算而把握切割位置的方法等。〈主要的动作〉
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冷轧材料设备的动作。并对由三个搬入盘卷101形成组合盘卷102、且进行四道次轧制、并形成三个搬入盘卷103的情况下的动作进行说明。(盘卷组合エ序)当第一搬入盘卷IOla搬入并安装到开卷装置2上时,第一搬入盘卷IOla的带料以穿带速度左右的速度(以下,简称为穿带速度)卷出,并夹持在卷绕开卷装置6上,而且卷绕几圈的量,当卷绕准备完成吋,第一搬入盘卷IOla的带料以正常速度从开卷装置2卷出且卷绕到卷绕开卷装置6上(S0201 — S0601 — S0202 — S0602)。在此,正常速度是指,能够将开卷装置2和卷绕开卷装置6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的最高速度(以下,卷绕开卷装置3、4中的正常速度也是同样的)。第一搬入盘卷IOla的带料从开卷装置2卷出,并当第一搬入盘卷IOla的带料末端到达接合装置5的接合位置而停止吋,开卷装置2、卷绕开卷装置6停止,并且第二搬入盘卷IOlb搬入并安装到开卷装置2上,第二搬入盘卷IOlb的带料以穿带速度从开卷装置2卷出,且带料前端送出至接合装置5的接合位置(S0203 — S0603 — S0204)。在开卷装置2、卷绕开卷装置6停止的状态下,通过接合装置5使第一搬入盘卷IOla的带料末端和第二搬入盘卷IOlb的带料前端接合(S0501)。当第一搬入盘卷IOla与第二搬入盘卷IOlb接合后,第一搬入盘卷IOla的剩余的带料卷绕到卷绕开卷装置6上,接着,接合了的第二搬入盘卷IOlb的带料以正常速度从开卷装置2卷出,并卷绕到卷绕开卷装置6上(S0205 — S0604)。第二搬入盘卷IOlb的带料从开卷装置2卷出,并当第二搬入盘卷IOlb的带料末端到达接合装置5的接合位置而停止吋,开卷装置2、卷绕开卷装置6停止,并且第三搬入盘卷IOlc搬入并安装到开卷装置2上,第三搬入盘卷IOlc的带料以穿带速度从开卷装置2搬出,且带料前端送出至接合装置5的接合位置(S0206 — S0605 — S0207)。在开卷装置2、卷绕开卷装置6停止的状态下,通过接合装置5使第二搬入盘卷IOlb的带料末端和第三搬入盘卷IOlc的带料前端接合(S0502)。当第二搬入盘卷IOlb与第三搬入盘卷IOlcb接合后,第二搬入盘卷IOlb的剩余的带料卷绕到卷绕开卷装置6上,接着,接合了的第三搬入盘卷IOlb的带料以正常速度从开卷装置2卷出,并卷绕到卷绕开卷装置4上(S0208 — S0606)。当第三搬入盘卷IOlc的带料全部卷出时,开卷装置2停止,当第三搬入盘卷IOlc的带料全部卷绕时,卷绕开卷装置4停止(S0209 — S0607)。
由此,在卷绕开卷装置6中形成有组合盘卷102(S0608)。此外,组合盘卷102的外径设为¢3000以下。(可逆轧制エ序第一 第三道次)当盘卷组合 エ序结束后,开始可逆轧制エ序的第一道次。组合盘卷102的带料以穿带速度从卷绕开卷装置6卷出,并且带料前端夹持在卷绕开卷装置4上,而且被卷绕几圈的量。然后,冷轧机I被压下控制(S1601 — S1401 — S1101)。第一道次轧制准备完成,当控制装置20对冷轧机I的轧制速度进行指令后,冷轧机I被反馈控制以使速度成为指令轧制速度。另外,卷绕开卷装置6被张カ反馈控制,以使卷绕开卷装置6与冷轧机I之间的带料张カ成为规定值。而且,卷绕开卷装置4也被张カ反馈控制,以使卷绕开卷装置4与冷轧机I之间的带料张カ成为规定值。组合盘卷102的带料被冷轧机I以正常轧制速度轧制,并与冷轧机I的轧制速度相配合地,从卷绕开卷装置6卷出且卷绕到卷绕开卷装置4上(S1602 — S1102 — S1402)。当组合盘卷102的带料卷出规定长度后,冷轧机I停止并结束第一道次,与冷轧机I的停止相配合地,卷绕开卷装置4、卷绕开卷装置6停止(SI 103 — S1603 — S1403 — SI 104)。当第一道次结束后,将轧制方向切换为相反方向,开始第二道次。组合盘卷102的带料以穿带速度从卷绕开卷装置4卷出,并且带料末端(第二道次方向带料前端)夹持在卷绕开卷装置3上,而且被卷绕几圈的量。然后,冷轧机I被压下控制(S2401 — S2301 — S2101)。当第二道次轧制准备完成后,组合盘卷102的带料被冷轧机I以正常轧制速度轧制,并与冷轧机I的轧制速度相配合地从卷绕开卷装置4卷出且卷绕到卷绕开卷装置3上(S2402 — S2102 — S2302)。当组合盘卷102的带料卷出规定长度后,冷轧机I停止并结束第二道次,与冷轧机I的停止相配合地,卷绕开卷装置3、卷绕开卷装置4停止(S2103 — S2403 — S2303 — S2104)。当第二道次结束后,将轧制方向切换为相反方向,开始第三道次。在组合盘卷102的带料夹持在卷绕开卷装置4与卷绕开卷装置3上的状态下,冷轧机I被压下控制,组合盘卷102的带料被冷轧机I以正常轧制速度轧制,并与冷轧机I的轧制速度相配合地从卷绕开卷装置3卷出且卷绕到卷绕开卷装置4上(S3101 — S3102 — S3301 — S3401)。当组合盘卷102的带料卷出规定长度后,冷轧机I停止并结束第三道次,与冷轧机I的停止相配合地,卷绕开卷装置3、卷绕开卷装置4停止(S3103 — S3302 — S3402 — S3104)。(可逆轧制エ序第四道次和截断エ序)当第三道次结束后,将轧制方向切换为相反方向,开始第四道次。上述的组合盘卷エ序以及可逆轧制エ序的第一 第三道次的动作,与第二现有技术(后述)的动作大致通用,另ー方面,可逆轧制エ序的第四道次(最終道次)和截断エ序的动作是本实施方式的特征性的动作。在组合盘卷102的带料夹持在卷绕开卷装置4与卷绕开卷装置3上的状态下,冷轧机I被压下控制,组合盘卷102的带料被冷轧机I以正常轧制速度轧制,并与冷轧机I的轧制速度相配合地,从卷绕开卷装置4卷出且卷绕到卷绕开卷装置3上(S4101 — S4102 — S4301 — S4401)。当与第一搬出盘卷103a相当的带料将要卷绕到卷绕开卷装置3上之前,冷轧机I减速至规定的低速,组合盘卷102的带料被冷轧机I以低速(例如2mpm)轧制,并与冷轧机I的轧制速度相配合地,从卷绕开卷装置4卷出且卷绕到卷绕开卷装置3上(S4103 — S4302 — S4402)。在带料以低速卷 绕到卷绕开卷装置3上的状态下,在带料切割位置上组合盘卷102的带料被切割装置7a截断,截断了的第一搬出盘卷103a的剩余的带料以高速卷绕到卷绕开卷装置3上。当带料卷绕后,卷绕开卷装置3停止,第一搬出盘卷103a从卷绕开卷装置3抽出并搬出(S4701 — S4303 — S4304)。此外,在上述的卷绕开卷装置3中适用有伸缩型卷轴。在第一搬出盘卷103a搬出的过程中,截断了的组合盘卷102的剩余的带料也被冷轧机I以低速轧制,并与冷轧机I的轧制速度相配合地,从卷绕开卷装置4卷出。送出的带料(相当于第二搬入盘卷103b)前端通过卷绕开卷装置3的带式助卷机被卷绕(S4305)。当卷绕开卷装置3的卷绕准备完成后,组合盘卷102的剩余的带料被冷轧机I以正常轧制速度轧制,并与冷轧机I的轧制速度相配合地,从卷绕开卷装置4卷出且卷绕到卷绕开卷装置 3 上(S4104 — S4403 — S4306)。当与第二搬出盘卷103b相当的带料将要卷绕到卷绕开卷装置3上之前,冷轧机I减速至规定的低速,组合盘卷102的带料被冷轧机I以低速轧制,并与冷轧机I的轧制速度相配合地,从卷绕开卷装置4卷出且卷绕到卷绕开卷装置3上(S4105 — S4404 — S4307)。在带料以低速卷绕到卷绕开卷装置3上的状态下,在带料切割位置上组合盘卷102的带料被切割装置7a截断,截断了的第二搬出盘卷103b的剩余的带料以高速卷绕到卷绕开卷装置3上。当带料卷绕后,卷绕开卷装置3停止,第二搬出盘卷103b从卷绕开卷装置 3 抽出并搬出(S4702 — S4308 — S4309)。在第二搬出盘卷103b搬出的过程中,截断了的组合盘卷102的剩余的带料也被冷轧机I以低速轧制,并与冷轧机I的轧制速度相配合地,从卷绕开卷装置4卷出。送出的带料(相当于第三搬入盘卷103c)前端通过卷绕开卷装置3的带式助卷机被卷绕(S4310)。当卷绕开卷装置3的卷绕准备完成后,组合盘卷102的剩余的带料被冷轧机I以正常轧制速度轧制,并与冷轧机I的轧制速度相配合地,从卷绕开卷装置4卷出且卷绕到卷绕开卷装置 3 上(S4106 — S4405 — S4311)。当与第三搬出盘卷103c相当的带料将要卷绕到卷绕开卷装置3上之前,冷轧机I减速至规定的低速,组合盘卷102的带料被冷轧机I以低速轧制,并与冷轧机I的轧制速度相配合地,从卷绕开卷装置4卷出且卷绕到卷绕开卷装置3上(S4107 — S4406 — S4312)。在带料以低速卷绕到卷绕开卷装置3上的状态下,在带料切割位置上组合盘卷102的带料被切割装置7a截断,截断了的第三搬出盘卷103c的剩余的带料以高速卷绕到卷绕开卷装置3上。当带料卷绕后,卷绕开卷装置3停止,第三搬出盘卷103c从卷绕开卷装置 3 抽出并搬出(S4703 — S4313 — S4314)。当第三搬出盘卷103c截断后,冷轧机I停止轧制并结束第四道次,截断了的组合盘卷102的剰余的带料卷绕到卷绕开卷装置4上,被卷绕的非标准盘卷103d从卷绕开卷装置4抽出并搬出(S4108 — S4109 — S4407)。此外,在上述的卷绕开卷装置4中适用有伸缩型卷轴。由此,搬出盘卷103a c从卷绕开卷装置3搬出,非标准盘卷103d从卷绕开卷装置4搬出。此外,在最終道次为奇数的情况下,组合盘卷102的带料被切割装置7b截断,搬出盘卷103a c从卷绕开卷装置4抽出并搬出,非标准盘卷103d从卷绕开卷装置3搬出。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在第一 第四道次中以不区别正常轧制速度的方式进行了记载,但是,如图5 7记载的时间表那样地,随着重复轧制而使带料板厚变薄,因此正常轧制速度会增快。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第四道次(最終道次)与截断エ序中的带料前端向卷绕开卷装置3的卷绕通过带式助卷机方式进行,但是,在卷绕开卷装置3中不具备带式助卷机(未图示)的情况下,为对带料前端进行夹持的方式。〈主要的效果〉
通过与第一现有技术、第二现有技术进行比较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图8是第一现有技术的冷轧材料设备的概要图。在与图I同等的结构上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图8中,第一现有技术的冷轧材料设备(RCM设备)作为主要的结构具有可逆式的冷轧机I ;在第一道次中将带料卷出至冷轧机I的开卷装置2 ;配置在冷轧机I的第一道次的入侧的卷绕开卷装置3 ;配置在冷轧机I的第一道次的出侧的卷绕开卷装置4 ;和对冷轧机I、开卷装置2、卷绕开卷装置3、4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20。对在通过第一现有技术的冷轧材料设备,分别以四道次轧制三个搬入盘卷101的情况下的动作进行说明。搬入盘卷IOla搬入至开卷装置2,带料前端被穿过冷轧机且夹持在卷绕开卷装置4上,而且卷绕几圈的量,并当张力付与以及压下等的轧制准备等完成后,通过冷轧机I开始第一道次的轧制。当带料末端将要到达冷轧机I之前时,结束第一道次的轧制。然后,将带料前端向与第一道次相反的方向穿帯,带料前端夹持在卷绕开卷装置3上,而且卷绕几圈的量,并当张力付与以及压下等的轧制准备等完成后,通过冷轧机I开始第二道次的轧制。在将带料端部的几圈的量夹持在卷绕开卷装置4上的状态下,结束第二道次的轧制。当第三道次的张力付与以及压下等的轧制准备完成后,通过冷轧机I开始第三道次的轧制。在将带料端部的几圈的量夹持在卷绕开卷装置3上的状态下,结束第三道次的车L制。当第四道次的张力付与以及压下等的轧制准备完成后,通过冷轧机I开始第四道次的轧制。第四道次的轧制后的搬出盘卷103a卷绕在卷绕开卷装置3上,抽取并搬出。此夕卜,在上述的卷绕开卷装置3上适用有伸縮型卷轴。同样地,搬入盘卷IOlb搬入到开卷装置2上,搬出盘卷103b从卷绕开卷装置3搬出,搬入盘卷IOlc搬入到开卷装置2上,搬出盘卷103c从卷绕开卷装置3搬出。此时,搬出盘卷103a c的带料前端以及末端部成为未轧制部,存在非标准件率高达2. 5%左右的课题。另外,通过三个盘卷进行累计六次的穿带,并进行累计12次的可逆轧制,导致实际轧制时间占作业时间较短,从而存在生产效率不良的课题。第二现有技术是解决第一现有技术的课题的技木。
图9是第二现有技术的冷轧材料设备的概要图。在与图I同等的结构上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图9中,第二现有技术的冷轧材料设备作为主要的结构具有可逆式的冷轧机I ;将搬入盘卷101的带料卷出的开卷装置2 ;配置在冷轧机I的第一道次的入侧的卷绕开卷装置3A(第一卷绕开卷装置);配置在冷轧机I的第一道次的出侧的卷绕开卷装置4A(第ニ卷绕开卷装置);由多个搬入盘卷101形成组合盘卷102的接合装置5 ;用于形成组合盘卷102的盘卷组合用卷绕开卷装置6A ;将组合盘卷102的带料截断来形成搬出盘卷103的切割装置7 ;配置在冷轧机I的第一道次的入侧,且对搬出盘卷103进行卷绕的卷绕装置112 ;配置在冷轧机I的第一道次的出侧的卷绕装置113 ;和对冷轧机I、开卷装置2、卷绕开卷装置3A、4A、接合装置5、切割装置7、盘卷组合用卷绕开卷装置6A、卷绕装置112、113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20。此外,在卷绕开卷装置3A、4A、6A中适用有整体型卷轴,在开卷装置2、卷绕装置 112、113中适用有伸縮型卷轴。对在通过第二现有技术的冷轧材料设备,分别以四道次轧制三个搬入盘卷101的情况下的动作进行说明。搬入盘卷IOla搬入至开卷装置2并被卷出,带料前端夹持在盘卷组合用卷绕开卷装置6A上且被卷绕。当搬入盘卷IOla的带料末端到达接合装置5的接合位置上并停止时,搬入盘卷IOlb搬入至开卷装置2,并被卷出直至带料前端送出至接合装置5的接合位置上后停止,并通过接合装置5使第一搬入盘卷IOla的带料末端与第二搬入盘卷IOlb的带料前端接合。接合了的带料卷绕在盘卷组合用卷绕开卷装置6A上。同样地,通过接合装置5使第二搬入盘卷IOlb的带料末端与第三搬入盘卷IOlc的带料前端接合,接合了的带料卷绕在盘卷组合用卷绕开卷装置6A上,由此,在盘卷组合用卷绕开卷装置6A中,形成有组合盘卷102。在组合盘卷102的带料从盘卷组合用卷绕开卷装置6A卷出、被穿过冷轧机,且夹持在卷绕开卷装置4A上并进行压下控制后,通过冷轧机I进行第一道次的轧制。然后,带料在卷绕开卷装置3A、卷绕开卷装置4A之间进行第二 第三道次的可逆轧制。上述的第二现有技术的盘卷组合エ序以及可逆轧制エ序的第一道次 第三道次的动作,与本实施方式的盘卷组合エ序以及可逆轧制エ序的第一道次 第三道次的动作大致通用。对第二现有技术的可逆轧制エ序的第四道次的动作进行说明。当第三道次结束后,卷绕开卷装置3的夹持被解放,从卷绕开卷装置3将带料端卷出。卷出的带料端夹持在卷绕装置112上,当进行压下控制后,进行第四道次的轧制。当相当于搬出盘卷103a的规定长度的带料卷绕到卷绕装置112上时,在带料切割位置上,组合盘卷102的带料被切割装置7a截断,截断了的搬出盘卷103a从卷绕装置112抽出并搬出。同样地,剩余的带料也被切割装置7a截断,截断了的搬出盘卷103b、103c从卷绕装置112依次抽出并搬出。此外,在上述的卷绕开卷装置112中适用有伸縮型卷轴。此外,切割装置7b配置在冷轧机I与卷绕装置113之间,在通过卷绕装置113卷绕完成的道次中,将组合盘卷102的带料截断。此时,未轧制部只产生在搬出盘卷103a的带料前端与搬出盘卷103c的带料末端,因此能够使非标准件率大幅地降低。另外,由于进行两次穿带和四次可逆轧制,所以使作业时间中实际轧制所占的时间变长,与第一现有技术相比使生产效率提高。
在上述,简单地说明了对三个搬入盘卷进行轧制的情况,但是第二现有技术的冷轧材料设备是被设想为年生产量为80万吨以上的比较大規模的生产设备。第二现有技术的冷轧材料设备与第一现有技术的冷轧材料设备相比,増加了接合装置5、切割装置7、卷绕开卷装置6A(盘卷组合用)、卷绕装置112、113的结构,使初始费用増大。另外,由于将多个搬入盘卷组合成一个盘卷,使组合盘卷超长化,所以在卷轴上所必要的转矩以线性比例的形式在盘卷外径上变大,基于卷轴的驱动装置大型化而使卷绕开卷装置3A、4A、6A大型化,因此使初始费用増大。另外,当组合盘卷102超长化时,变得难以在卷绕开卷装置3A、4A、6A中适用伸縮型卷轴,从而需要适用整体型卷轴。因此,在卷绕开卷装置3A、4A、6A的基础上,另外还需要适用有伸縮型卷轴的卷绕装置112、113。由于第二现有技术的冷轧材料设备被设想为年生产量为80万吨以上的比较大规模的生产设备,并优先使非标准件率降低并使生产效率提高,所以初始费用多少增高也不会成为问题。但是,当将第二现有技术的冷轧材料设备适用在年生产量从30万吨到60万吨左右的中小規模的生产设备中时,初始费用的问题变得显著,在费用对效果方面存在课题。(第一效果)通过与第一现有技术进行比较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在本实施方式的冷轧材料设备中,与第二现有技术同样地,进行两次穿带和四次可逆轧制。即,通过在盘卷组合エ序中形成组合盘卷102,并在可逆轧制エ序中进行组合盘卷102的可逆轧制,从而能够使穿带次数以及加減速次数成为接合的盘卷数的倒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3),另外,由于轧制材料长度变长,能够使以正常轧制速度轧制的时间变长,而与第一现有技术相比使生产效率提高。另外,未轧制部只产生在搬出盘卷103a的带料前端和搬出盘卷103c的带料末端,因此能够使非标准件率大幅地降低。而且,非正常轧制速度的部分变少而使板厚精度提高。即,能够维持与第二现有技术同等的高效率、高成品率。通过与第二现有技术进行比较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其他的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组合盘卷102的外径设为¢3000以下。另外,组合盘卷102外径为大径时的带料的张カ以与小径时相比较逐渐降低的方式设定。图10是表示组合盘卷102卷绕时的张カ控制的图。组合盘卷102外径被设定为,在不足小1500时被付与正常的规定值的张力,但是当组合盘卷102外径成为¢ 1500以上时,随着外径变大而逐渐变低。由此,对作用在组合盘卷102上的绕紧カ进行限制,能够抑制因组合盘卷102外径大型化而导致的卷绕开卷装置3、4、6的大型化。该结果为,第二现有技术的卷绕开卷装置3A、4A需要适用整体型卷轴,但是本实施方式的卷绕开卷装置3、4能够适用伸縮型卷轴。在本实施方式中,切割装置7a、7b具有摆动机构(未图示)。年生产量为100万吨以上的冷连轧设备中的切割装置通常是ー边继续进行轧制ー边在动态将盘卷截断的装置,在截断后,通过被称为卡伦赛卷取机(cairousel reel)的卷绕装置或者两台卷绕装置交替地卷绕。为了抑制年生产量的降低以及非标准件率的恶化,只能使盘卷截断时的速度降低至IOOmpm 300mpm左右,因此ー边继续进行现有的轧制ー边在动态截断盘卷的切割装置并不能被称为廉价,从而导致在年生产量为从30万吨到60万吨的中小規模的生产设备中,存在当采用现有的切割装置时使初始费用増加的课题。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在第四道次(最终道次)的动作中所述的那样,将在截断组合盘卷102时的轧制速度设为低速(例如2mpm)。因此,能够不用现有的昂贵的动态切割装置,而适用比较廉价的具有摆动机构的切割装置,从而能够抑制初始费用。具有摆动机构的切割装置7a如在第四道次的动作中所述的那样,不需使轧制停止,而能够切割带料。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在第四道次(最终道次)的动作中所述的那样,将通过切割装置7a截断组合盘卷102时的轧制速度设为低速(例如2mpm)。在通过冷轧机I进行低速轧制的过程中,搬出盘卷103被切割装置7a截断,在以高速卷绕到卷绕开卷装置3上后被抽出并被搬出。该一系列的动作例如约用150秒以下进行。另ー方面,假设从切割装置7a的切割位置到卷绕开卷装置3的距离为5m,当截断后的组合盘卷102带料前端与冷轧机I的轧制速度(2mpm)相配合地从切割装置7a的切割位置送出至卷绕开卷装置3,则到达时间为 150秒。也就是说,在第二搬入盘卷103b的卷绕准备之前,第一搬出盘卷103a被搬出。这样,与将伸缩型卷轴适用在卷绕开卷装置3上的情况相配合地,通过在组合盘卷102截断后将搬出盘卷103抽出并搬出,然后继续用一台卷绕开卷装置进行对接下来的搬出盘卷103进行卷绕的作业,从而能够将大型且适用有整体型卷轴的卷绕开卷装置3a置换为小型且适用有伸缩型卷轴的卷绕开卷装置3,该结果为,变得不需要卷绕装置112。另夕卜,在最終道次为奇数的情况下,能够将卷绕开卷装置4A置换为卷绕开卷装置4,其结果为,变得不需要卷绕装置113。这样,能够抑制卷绕开卷装置3、4、6的大型化,并变得不需要在第二现有技术中为必须的卷绕装置112、113,由此,能够使设备构成简化,该结果为,能够抑制初始费用。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比较便宜的压薄滚焊方式的接合装置来作为接合装置5。由此,能够抑制初始费用。如以上那样地,在年生产量为从30万吨到60万吨左右的中小規模的生产设备中,能够维持高效率和高成品率,且能够抑制初始费用而使效果投资费用比提高。(第二效果)另外,在第二现有技术中,在可逆轧制エ序的最终道次中,由于在截断带料时使轧制停止,所以在被作业轧辊夹入的带料的表面,由于作业轧辊与带料之间的摩擦系数发生变化而形成停止印痕,并且由于在作业轧辊上也转印有停止印痕,所以在事后的轧制中还具有以作业轧辊的旋转间距,等间隔地在带料表面上转印有停止印痕的情況。该停止印痕在产生在第一道次中的情况下,通过多次继续轧制而具有使该停止印痕变得不醒目而成为用视觉看不到的程度的情況。但是,当在最終道次中产生停止印痕时会损害表面光泽的品质,在品质严格的材料中具有成为不良产品的课题。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截断时继续进行轧制(低速轧制),从而能够防止在带料上产生作业轧辊的停止印痕。(第三效果)本实施方式的冷轧材料设备,能够通过对第一现有技术的冷轧材料设备进行改良而实现。第一现有技术的冷轧材料设备具有在可逆轧制エ序中所必须的结构(可逆轧制线),本实施方式的冷轧材料设备是在可逆轧制线的结构中添加有盘卷组合エ序所必须的结构(组合线)等的设备。也就是说,第一现有技术的冷轧材料设备作为主要的结构具有冷轧机I、开卷装置2、卷绕开卷装置3、4和控制这些装置的控制装置20。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地,由于能够抑制卷绕开卷装置3、4的大型化,所以能够利用第一现有技术的卷绕开卷装置3、4。而且,也可以新添加本实施方式的接合装置5、卷绕开卷装置(盘卷组合用)6以及切割装置7a、7b。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冷轧材料设备由于能够在有效利用现有的设备(第一现有技木)的同时来实现,所以能够抑制初始费用。 (其他的效果) 接着,说明卷绕开卷装置中的将带料向心轴(卷筒)进行卷绕的方式。通常,卷绕方式基于卷绕的带料的厚度如以下这样地分类。在带料的厚度为4_以上的情况下适用有夹钳方式,在带料的厚度不足4_的情况下适用有带式助卷机方式。在带料的厚度处于较宽的范围(跨过4_)的情况下,还具有将两方式并用的情況。但是,在年生产量为30万吨以下的小規模生产设备中,从初始费用对效果的比来考虑,即使在带料的厚度不足4_的情况下也存在适用夹钳方式的情況。在盘卷组合エ序中,在卷绕开卷装置(盘卷组合用)6上适宜地适用有更廉价的夹持卷绕机。当在卷绕开卷装置6上适用有夹持卷绕机吋,在组合盘卷102的带料末端(第一道次方向)上产生折曲部。当具有折曲部时,在可逆轧制エ序的第二道次中在卷绕开卷装置3夹持带料端(S2301)时,会产生不良情況。也就是说,卷绕开卷装置3无法对带料端进行夹持(或者皮带卷绕)。为了消除该不良情况,在可逆轧制エ序的第一道次中,当组合盘卷102的带料末端将要到达冷轧机I之前,且冷轧机I停止轧制(SI 103)时,切割装置7a将在组合盘卷102的带料末端所产生的折曲部切断。由此,能够消除不良情況。<板厚控制以及形状控制的结构和其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盘卷截断时进行低速轧制,但由此产生出板厚控制精度降低的新课题和形状控制精度降低的新课题。也就是说,在正常轧制速度下板厚控制以及形状控制进行反馈控制,但是在低速下,时间延迟变得显著而使精度降低。冷轧机I例如是六辊UC轧制机,其具有与轧制材料直接接触并进行轧制的上下的作业轧辊11、11 ;在垂直方向上支承这些作业轧辊的上下的中间轧辊12、12 ;和在垂直方向上支承这些中间轧辊12、12的上下的加强轧辊13、13。在下侧加强轧辊13的下部设有液压压下装置14,基于来自控制装置20的指令,液压压下装置14通过使下侧加强轧辊13的轴承上下运动而压下带料,而使其成为规定的压下量。在上侧加强轧辊13的上部设有载荷计15,由载荷计15检测出的信息输出至控制装置20。在冷轧机I的第一道次的入侧设有板厚计16a、板速计17a和形状计18a,在冷轧机I的第一道次的出侧设有板厚计16b、板速计17b和形状计18b,由各个设备所检测出的信息输出至控制装置20。板厚计16也可以是激光多普勒(laser Doppler)式板速计,也可以通过差动辊或者形状检测器的旋转速度来检测板速。对正常轧制时的板厚控制进行说明。在正常轧制时,适时并用有BISRA-AGC控制和监视器-AGC控制。
BISRA-AGC控制是通过载荷计15对冷轧机I的入侧的板厚的变化进行检测来作为轧制载荷的变化,并与该检测出的载荷变化对应地对轧辊的压下量进行调整的控制。监视器-AGC控制是通过出侧的板厚计对冷轧机I的出侧的板厚的变化进行检测,并将该检测出的厚度变化进行反馈并通过比例积分控制来对压下量进行调整的控制。板厚计16b被设在距冷轧机I几米的位置,虽然在由板厚计16b所得到的检测值中会产生时间延迟,但是只要是在 正常轧制时(例如IOOOmpm)就几乎没有影响。但是,在适用于低速轧制时(例如2mpm),由于时间延迟的影响无法得到合适的信息,而使板厚控制精度降低。 对低速轧制时的板厚控制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低速轧制中适用有MF-AGC 控制。MF-AGC控制进行以下这样的控制。对入侧的板厚计16a的检测值进行跟踪,直到控制对象的轧制机座正下方。使用入侧以及出侧的板速度计17a、17b检测各自的板速。控制装置20将入侧出侧板速比与入侧板厚相乘来推定出侧板厚,并对压下进行调整使得该推定板厚与目标板厚的偏差为O。因为没有使用由板厚计16b所得到的检测值,所以即使在低速轧制时,也能够维持与固定轧制时的板厚控制精度同等的板厚控制精度。对正常轧制时的形状控制进行说明。在正常轧制时适用有反馈控制,该反馈控制用出侧的形状计18b来计测带料的形状,并基于形状指令值和实际形状值的偏差来进行修正。形状计18b设置在距冷轧机I几米 十几米的位置,虽然在由形状计18b所得到的检测值中会产生时间延迟,但是只要是在正常轧制时(例如IOOOmpm)就几乎没有影响。但是,在适用于低速轧制时(例如2mpm),由于时间延迟的影响无法得到合适的信息,而使形状控制精度降低。对低速轧制时的形状控制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轧辊弯曲(rollbender)控制或者冷却剂(coolant)控制,或者并用这些控制。轧辊弯曲控制进行以下这样的控制。通过载荷计15检测冷轧机I的轧制载荷的变动,控制装置20对随着变动的轧辊弯曲进行运算,并基于运算结果向作业轧辊11或者中间轧辊12的端部施加力而使轧辊强制性地弯曲,从而对轧辊的弯曲进行控制。冷却剂控制进行以下这样的控制。事先在作业轧辊11或者中间轧辊12的轧辊面上设定以规定长度分割成多份的区域。通过载荷计15检测冷轧机I的轧制载荷的变动,控制装置20对随着变动的轧辊弯曲进行运算,并基于运算结果来改变向每个区域喷射的冷却剂的量,从而对基于轧制的加工发热而造成的轧辊的膨胀量进行控制。因为两种控制均没有使用由形状计18b所得到的信息,所以即使在低速轧制时也能够维持与正常轧制时的形状控制精度同等的板厚控制精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组合带料102的形成中,将厚度平均的第一搬入盘卷IOla与第二搬入盘卷IOlb接合,且将厚度平均的第二搬入盘卷IOlb与第三搬入盘卷IOlc接合。由此,以组合盘卷102没有厚度变化为前提。但是,实际上基于制造误差等而具有在搬入盘卷IOla IOlc之间板厚稍微不同的情況,从而组合盘卷102的厚度并不平均,只在适时并用BISRA-AGC控制与监视器-AGC控制的板厚控制时,存在具有不能够维持充分的板厚控制精度的可能性的问题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并用前馈控制而能够解决上述课题。在盘卷组合エ序中,在焊接接合的接合装置5的下游侧设有板厚计16c,由板厚计16c检测出的信息输出至控制装置20。前馈控制进行以下这样的控制。由板厚计16c检测盘卷组合时的板厚的变化,控制装置20基于该检测值来运算压下控制量,且基于卷绕开卷装置6与冷轧机I之间的距离和轧制速度来运算预计到达时间,当在可逆轧制エ序的第一道次中经过预计到达时间吋,冷轧机I的液压压下装置14对压下控制量进行调整。通过并用前馈控制,即使在组合盘卷102的厚度不平均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在可逆轧制エ序之前对压下控制量进行预测并调整,而能够維持板厚控制精度。<盘卷定心的结构和其效果>搬入到开卷装置2中的盘卷101具有盘卷端部变得不齐的情況。即,盘卷端面具有成为望远镜那样的形状(伸缩状态)的情況。另外,卷绕开卷装置6 (盘卷组合用)虽然对组合盘卷102进行卷绕、卷出,但是在重复卷绕、卷出的过程中,具有基于卷绕卷出或张力的变动而成为伸缩状态的情況。当将伸缩状态的盘卷的带料卷出时,冷轧机I中心与带料中心的位置错位,不仅不能够得到所希望的带料形状,而且由于在轧制时带料蛇行且进行不平均地轧制,从而还具有带料发生断裂的危险性。尤其,组合盘卷102由于使相对于带料宽度的盘卷外径的比例变大,所以,使伸缩状态的课题变得显著。对盘卷定心机构22的结构进行说明。开卷装置2具有盘卷定心机构22。图11是在开卷装置2中适用的盘卷定心机构22的概要立体图。盘卷定心机构22具有对带料的宽带方向的错位进行检测的检测器24 (例如光检测器);在宽度方向上驱动开卷装置2的执行单元25 (例如液压缸);和能够使开卷装置2在宽度方向上移动的车轮26,并且该盘卷定心机构22通过控制装置20进行控制。控制装置20从检测器24输入检测值,并进行规定的运算,且将运算结果输出至执行单元25。对盘卷定心结构22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假设搬入到开卷装置2中的盘卷101成为伸缩状态。当开卷装置2对搬入盘卷101的带料进行卷出时,由检测器24检测出的带料的板宽度方向的错位作为检测值(或者图像)输入至控制装置20。控制装置20基于检测值运算开卷装置的向板宽度方向的移动量,以使宽度方向的错位量为零,并将运算结果输出至执行单元25。执行单元25通过基于来自控制装置20的指令而在宽度方向上驱动开卷装置2,从而能够使带料的宽度方向的错位量为零。通过适用盘卷定心结构22来使卷出时的带料的宽度方向的错位为零,从而能够解决在盘卷端面不齐且搬入至开卷装置2中的盘卷101成为伸缩状态的情况下的课题。卷绕开卷装置6也具有与盘卷定心机构22同等的结构的盘卷定心机构23。盘卷定心机构23由控制装置20控制。控制装置20进行控制,使得在卷绕开卷装置6对组合盘卷102进行卷绕时(S0601 S0608)盘卷定心机构23进行动作,并在卷绕开卷装置6对组合盘卷102进行卷出时(S1601 S1603)盘卷定心机构23进行动作。由此,在盘卷组合エ序中,能够防止组合盘卷102以伸缩状态形成,即使在假设组合盘卷102以伸缩状态形成了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在轧制时带料蛇行。这样,通过适用盘卷定心机构23,能够解决盘卷端面不齐,且组合盘卷102的伸縮状态的课题。〈与接合相关的结构和其效果〉在组合盘卷102的形成中,将厚度平均的第一搬入盘卷IOla与第二搬入盘卷IOlb接合,且将厚度平均的第二搬入盘卷IOlb与第三搬入盘卷IOlc接合,以组合盘卷102没有厚度变化为前提。但实际中,基于制造的盘卷的轧制顺序等而在搬入盘卷IOla IOlc之间板厚不同的情况下,会在接合部上产生层差。当接合部位于组合盘卷102的内层部,且在该状态下在盘卷上作用有张カ时,接合部的层差会转印到各层的内侧以及外侧,从而存在带来被作为瑕疵对待的成品不良的课题。例如,当假设第一搬入盘卷IOla的板厚为3. 2mm,第二搬入盘卷IOlb的板厚为 2.Omm,第三搬入盘卷IOlc的板厚为2. 6mm时,在第一搬入盘卷IOla与第二搬入盘卷IOlb的接合部上产生I. 2mm的层差。此时,控制装置20的上位计算机即过程控制计算机21 (參照图I)对各搬入盘卷101的板厚进行管理,例如进行控制以切换第二搬入盘卷IOlb与第三搬入盘卷IOlc的搬入顺序。切换后的第一搬入盘卷IOla与第二搬入盘卷IOlb的接合部的层差成为0. 6mm,第二搬入盘卷IOlb与第三搬入盘卷IOlc的接合部的层差成为0. 6mm。这样,通过事先调整向开卷装置2搬入的盘卷的顺序,以使得板厚差的绝对值在Imm以下,而能够抑制因位于组合而形成的盘卷的内层部上的接合部的层差而使瑕疵转印到相邻的盘卷层上的情況。而且,还可以使板厚差的绝对值为0. 5mm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抑制初始费用,使用压薄滚焊方式的接合装置来作为接合装置5。图12是压薄滚焊方式的概念图。另ー方面,当使用压薄滚焊方式的接合装置时,新产生有接合部的课题。也就是说,压薄滚焊机是采用如下方式的装置将接合的材料重叠并用电极轮夹持且通电,基于材料的接触阻カ以及内部电阻发热,而产生被称为焊点N的熔融凝固部,从而进行接合。由此,接合结束后的接合部的板厚增加为I. 2到I. 5倍左右。增厚了的接合部成为层差,在通过轧制机I的情况下,在轧辊上作用有过大的力。而且,存在层差作为印痕转印到作业轧辊上的情況。另外,还存在接合部的层差转印到各层的内侧以及外侧的情況。从而存在带来这样的成品不良的课题。接合装置5在压薄滚焊后使型锻棍(swaging roller)倾斜,来进行对增厚了的接合部进行轧制的交叉型锻(cross swaging)处理。由此,能够使层差平滑化,从而能够解决接合部的课题。以下,说明接合装置5的结构和动作。图13是接合装置5的概要图。接合装置5具有上下ー对的电极轮51、52、上下一对的加压辊53、54、入侧以及出侧夹持装置55、56、承载架57、电极轮推压装置58以及加压辊推压装置59。上电极轮51和上加压辊53分别经由电极轮推压装置58以及加压辊推压装置59支承在承载架57的上水平架上,下电极轮52和下加压辊54分别经由安装块支承在承载架57的下水平架上。上下ー对的加压辊53、54在承载架57内与上下ー对的电极轮51、52相邻地配置。
在接合时,首先,使带料的两端部重合,在该状态下通过入侧以及出侧夹持装置55,56的夹持部件对带料进行握持而将位置固定。接下来,通过驱动装置使承载架57向焊接方向移动,由此,使支承在承载架57上的上下ー对的电极轮51、52和上下ー对的加压辊53,54相对于带料进行相对移动,并连续地实施接合和加压。此时,通过上下ー对的电极轮51、52对带料的重合部分进行夹持,并通过电极轮推压装置58将电极轮51、52向带料的重合部分推压,且ー边用电动马达来主动地旋转驱动电极轮51、52,ー边使焊接电流流到电极轮51、52上并进行电阻发热,从而进行焊接(压薄滚焊)。另外,在通过电极轮51、52将重合部分焊接后,紧接着通过上下一对的加压辊53、54对该接合部(焊接部)J进行夹持,并通过加压辊推压装置59将加压辊53、54向接合部推压,且ー边用电动马达来主动地旋转驱动加压辊53、54,一边对带料的接合部进行加压来进行轧制。在加压辊推压装置59上设有用于对加压辊53、54的轴芯61、62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的倾斜机构60。此外,为了避免附图的复杂,省略了对加压辊进行旋转驱动的电动马 达、链条以及链轮机构的图示。图14是倾斜机构60的概要图。通过使倾斜机构60动作而能够将加压辊53的轴芯的倾斜角度在水平面内设定为任意的角度。倾斜机构60具有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插入到承载架56的上水平架上的旋转轴71 ;和经由小齿轮72、73对该旋转轴71进行旋转驱动的电动马达74,电动马达74由倾斜角度控制装置75控制。另外,倾斜机构60具有用于检测加压辊53的倾斜角度的角度传感器76,倾斜角度控制装置75在接合开始前,从上位控制装置I与带料的板厚对应地取得角度信息并进行设定,并使用角度传感器76的信号来驱动控制电动马达74,使得加压辊53的倾斜角度与设定角度一致。利用图13来详细说明通过使上下ー对的加压辊53、54的轴芯61、62倾斜,来促进焊接线直角方向的塑性流动(金属塑性流动)的作用。图15是表示在使加压辊53、54的轴芯61、62倾斜来对接合部J进行轧制的情况下的接触弧长内的金属塑性流动的图,作为一例表示上加压辊53的情況。图中,A是表示加压辊53的行进方向(轧制方向)的箭头,X是假想性地表示处于行进方向A上的接合部J的焊接线(接合线)的直线,Y是与焊接线X正交的直线。另外,63是从加压辊53的轴芯直角方向的宽度方向中央部通过的直线,a是加压辊53的倾斜角度(焊接线X与上加压辊53的轴芯直角方向的直线63所成的角度)。而且,64是加压辊53与接合部J接触的接触弧长部分,R是接触弧长部分64中的加压辊53的速度矢量,Rl是速度矢量R的焊接线X方向的成分,R2是速度矢量R的与焊接线X为直角方向的成分。当使加压辊53的轴芯61相对于与焊接线X正交的直线Y在水平面内傾斜,井一边将加压辊53向接合部J推压ー边主动地旋转驱动吋,通过加压辊53与接合部J之间的推压カ以及摩擦系数,而使得在与接合部J的接触弧长部分64上作用有在焊接线X上与直角方向的速度矢量成分R2对应的摩擦力,并在接合部J上作用有与该摩擦力对应的与焊接线X正交的方向的剪切力82 (參照图16A 17B),在接合部J上不仅产生速度矢量成分Rl方向(与焊接线X平行的方向)的金属塑性流动,而且产生速度矢量成分R2方向(与焊接线X为直角的方向)的金属塑性流动,即产生由剪切力82的剪切变形而产生的与焊接线X为直角方向的塑性流动。通过该与焊接线X为直角方向的剪切变形以及塑性流动,能够使接合部J的层差S平滑化。
使上下ー对的加压辊53、54倾斜的角度a的朝向能够设定为两种。如图16A以及图16B所示,第一设定方法为使ー对加压辊53、54的轴芯61、62相对于与焊接线X正交的直线Y分别傾斜,从而使得ー对加压辊53、54的行进方向部分53A、54A在水平面内,朝向与加压辊53、54最先接触的带料的存在方向相反的方向。换言之,使加压辊53、54的轴芯61、62倾斜,从而在带料的接合部J内,使得以接合部J的层差S为起点位于厚度较厚侧(接合部J中的加压辊53、54最先接触的材料部分)的加压辊53、54的轴端朝向接合部J的轧制方向A。在该情况下,从带料的接合部J的层差S向加压辊53、54最先接触的带料所存在的方向,作用有与上述速度矢量成分R2对应的剪切力82,并ー边向同方向的焊接线直角方向付与剪切变形,一边对层差部进行轧制而使其平滑化。此外,此时,作为推力81从接合部J向加压辊53、54作用有与剪切力82为相反方向的力。換言之,作为剪切力82在接合部J上作用有推力81的反力。如图17A以及图17B所示,第二设定方法与第一设定方法相比,使加压辊53、54向
反方向傾斜。也就是说,使ー对加压辊3、4的轴芯61、62相对于与焊接线X正交的直线Y分别傾斜,从而使得ー对加压辊53、54的行进方向部分53A、54A在水平面内,朝向与加压辊53,54最先接触的带料所存在的方向。换言之,使加压辊53、54的轴芯61、62倾斜,从而在带料的接合部(压薄滚焊部)J内,使得以接合部J的层差S为起点位于厚度较薄侧(接合部J中的加压辊53、54没有最先接触的材料部分)的加压辊53、54的轴端朝向接合部J的轧制方向A。在该情况下,从带料的接合部J的层差S,向与加压棍53、54最先接触的金属材料所涉及的带料的存在方向的相反方向,作用有与上述速度矢量成分R2对应的剪切力82,并ー边向同方向的焊接线直角方向付与剪切变形,一边对层差部进行轧制而使其平滑化。此时作为推力81也从接合部J向加压辊53、54作用有与剪切力82为相反方向的力。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第一设定方法。其理由如下所述。即使通过第二设定方法使上下ー对的加压辊53、54倾斜,层差S也能够通过剪切力82而受到塑性流动,从而平滑化。但是,在该情况下,如图17B所示地,层差S的部分折入到母材中,从而产生层差S呈龟裂状地理入到母材中的新课题。适用在单纯需要接合部J的表面性状平滑、且不需要強度的部位上的情况下没有问题,但是在适用在作用有应カ的部位上的情况下,以及如拼焊板(tailor welded blank ;TWB)那样冲压成形的塑性加工用途中,埋入的层差的前端部成为特异应カ场,从而成为破损的原因。因此,合适的是,使加压辊53、54倾斜的朝向是如图16A以及图16B所示地,使ー对加压辊53、54的轴芯61、62相对于与焊接线X正交的直线Y分别倾斜的朝向,从而使得ー对加压辊53、54的行进方向部分53A、54A在水平面内,朝向与加压辊53、54最先接触的带料的存在方向相反的方向。在该情况下,如图16B所示地不会使层差S呈龟裂状地理入到母材中,并能够使接合部层差平滑化,从而能够使接合部的品质提闻。然而,如上述那样地解决了接合部的课题,但是成品盘卷还具有谋求更高精度的情況。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在最終道次中的盘卷截断设在接合部刚刚通过切割装置后紧接着进行。也就是说,切割位置成为接合部的紧后。切割位置通过控制装置20由卷绕开卷装置3、4的各自的盘卷外径以及卷轴转速而运算。由此,能够将接合部配置在搬出盘卷103的外表面,能够在搬出盘卷103抽出后容易地进行接合部的处理。而且,也可以将在最終道次中的盘卷截断设在接合部从切割装置通过之前进行和接合部从切割装置通过后紧接着进行。也就是说,接合部通过切割装置7a从搬出盘卷103上截断。由此,不需要使接合部卷绕到搬出盘卷103上,能够变得不需要接合部的后处理。< 其他 >另外,也可以为,在轧制エ序的最終道次轧制开始前,在带料被穿过冷轧机的状态下,将作业轧辊替换为毛面赋予用作业轧辊,来进行最終道次的轧制。 由此,能够使在冷轧エ序的下エ序进行的深拉成型时的延展性、或者喷涂的紧贴性/鲜明性提高。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參照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图18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冷轧材料设备的概要图。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冷轧机I为单机座的情况,第二实施方式的冷轧机la、lb为双机座。第一实施方式的冷轧材料设备并列地配置有组合线(开卷装置2、接合装置5以及卷绕开卷装置6)和可逆轧制线(冷轧机I、卷绕开卷装置3、4、6),能够使盘卷组合エ序和可逆轧制エ序同时地平行进行,从而能够使生产量增加。即,在盘卷组合エ序结束后,在可逆轧制エ序的过程中,能够相对于接下来的组合盘卷102进行盘卷组合エ序。但是,相对于盘卷组合エ序经过两次接合(S0501、S0502)而形成组合盘卷102的情况,可逆轧制エ序对组合盘卷102的带料进行四道次轧制。毎次重复轧制就使带料长度伸长,所以使轧制时间变长。也就是说,相对于盘卷组合エ序所需要的时间,可逆轧制エ序所需要的时间绝对性地长,从而无法取得这两个エ序的生产量平衡(生产节拍平衡)。也就是说,相对于在可逆轧制エ序中,可逆轧制线始终运作的情况,盘卷组合エ序在可逆轧制エ序中完成,并直到接下来的可逆轧制エ序开始为止为待机状态。这样,第一实施方式的冷轧材料设备中,盘卷组合エ序与可逆轧制エ序的生产节拍平衡不良,无法提高生产效率,在投资费用对效果的比例上存在课题。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冷轧机la、lb设为双机座,能够缩短可逆轧制エ序所需要的时间,从而改善盘卷组合エ序与可逆轧制エ序的生产节拍平衡,而提高生产效率。其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控制、动作也相同,从而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參照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图19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冷轧材料设备的概要图。在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作为冷轧材料而对冷轧钢板进行冷轧的情況,但是还具有对高品质的电磁钢板或镁板进行轧制的情況。本实施方式是以电磁钢板或镁板为对象的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冷轧材料设备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冷轧材料设备的结构的基础上,还具有电磁感应加热装置19。电磁感应加热装置19是对带料进行加热的带料加热装置,设在接合装置5的上游以及下游。在盘卷组合エ序中,在通过接合装置5进行先行盘卷末端与后行盘卷前端的接合吋,电磁感应加热装置19将带料加热为100°C以上400°C以下。由此,能够对高品质的电磁钢板和镁板稳定地进行轧制。此外,作为带料加热装置适用有电磁感应加热装置,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适用油浴器(oil bath)方式的加热装置、加热炉方式的加热装置等。 第四实施方式 接下来,參照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图20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冷轧材料设备的概要图。相对于第 三实施方式的冷轧机I是单机座,第四实施方式的冷轧机la、lb为双机座。换言之,本实施方式是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冷轧材料设备的结构中添加电磁感应加热装置19的实施方式。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具有第二实施方式的特征性的结构和第三实施方式的特征性的结构,并具有第二实施方式的效果和第三实施方式的效果。附图标记的说明I、la、Ib 冷轧机2开卷装置3卷绕开卷装置(第一卷绕开卷装置)3A卷绕开卷装置(第一卷绕开卷装置,整体型)4卷绕开卷装置(第二卷绕开卷装置)4A卷绕开卷装置(第二卷绕开卷装置,整体型)5接合装置6卷绕开卷装置(盘卷组合用卷绕开卷装置)7、7a、7b 切割装置11作业轧辊12中间轧辊13加强轧辊14液压压下装置15载荷计16a、16b、16c 板厚计17a、17b 板速计18a、18b 形状计19电磁感应加热装置20控制装置21过程控制计算机22盘卷定心机构23盘卷定心机构24检测器25执行单元26 车轮51、52 电极轮53、54 加压辊55、56夹持装置
57承载架58电极轮推压装置59加压辊推压装置60倾斜机构61、62 轴芯63从加压辊的轴芯直角方向的宽度方向中央部通过的直线64接触弧长部分71旋转轴72、73 小齿轮74电动马达75倾斜角度控制装置76角度传感器77上位控制装置81 推力82剪切力IOlUOla c搬入盘卷102组合盘卷103、103a c搬出盘卷112、113 卷绕装置权利要求
1.ー种可逆式冷轧方法,该方法在轧制道次线上进行以下エ序从应该供给至轧制エ序的多个盘卷(101)中将带料依次卷出,并通过对该带料焊接接合而将盘卷组合的盘卷组合エ序(S0201 S0608);在冷轧机(l、la、lb)中对从该组合盘卷(102)卷出的带料进行规定次数的可逆轧制的可逆轧制エ序(S1101 S4407);和在所述可逆轧制エ序的最终道次中,将盘卷截断为所希望的带料长度从而形成多个盘卷(103)的截断エ序(S4103、S4302 S4304、S4701、S4105、S4307 S4309、S4702、S4107、S4312 S4314、S4703),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组合盘卷(102)的盘卷外径设为¢3000以下, 在所述截断エ序(S4103、S4302 S4304、S4701、S4105、S4307 S4309、S4702、S4107、S4312 S4314、S4703)中,使冷轧机(l、la、lb)的轧制速度为,超过Ompm而在50mpm以下。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逆式冷轧方法,其特征在干, 所述组合盘卷(102)外径以大径时的带料的张カ与小径时的带料的张カ相比逐渐降低的方式设定。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可逆式冷轧方法,其特征在干, 在所述可逆轧制エ序的第一道次结束时(S1104),将从所述组合盘卷(102)卷出的带料的末端折曲部切害I]。
4.如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可逆式冷轧方法,其特征在干, 在所述截断エ序(S4103、S4302 S4304、S4701、S4105、S4307 S4309、S4702、S4107、S4312 S4314、S4703)中,对所述冷轧机(l、la、lb)的入侧轧制速度以及入侧板厚和出侧轧制速度进行測定,并基于这些测定值来运算所述冷轧机(l、la、lb)的作业轧辊正下的板厚,并通过所述冷轧机(l、la、lb)所具有的液压压下装置(14)进行板厚控制,使得成为所希望的板厚。
5.如权利要求I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逆式冷轧方法,其特征在干, 在所述截断エ序(S4103、S4302 S4304、S4701、S4105、S4307 S4309、S4702、S4107、S4312 S4314、S4703)中,基于所述冷轧机(l、la、lb)的轧制载荷的变动而导致的轧辊弯曲的运算结果,并通过轧辊弯曲控制或者冷却剂控制或者这两种控制,来对带料形状进行控制。
6.如权利要求I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可逆式冷轧方法,其特征在干, 板厚计(16c)设在于所述盘卷组合エ序(S0201 S0608)中进行焊接接合的接合装置(5)的下游侧, 在所述盘卷组合エ序(S0201 S0608)中,板厚计(16c)对接合后的板厚进行计測, 在所述可逆轧制エ序的第一道次(S1101 S1603)中,进行前馈板厚控制。
7.如权利要求I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可逆式冷轧方法,其特征在干, 盘卷组合用卷绕开卷装置(6)是对所述组合盘卷(102)进行卷绕、开卷的装置,具有盘卷定心机构(23), 在所述盘卷组合エ序(S0201 S0608)中,盘卷组合用卷绕开卷装置(6)在对组合盘卷进行卷绕时,使所述盘卷定心机构(23)动作, 在所述可逆轧制エ序的第一道次(S1101 S1603)中,盘卷组合用卷绕开卷装置在将组合盘卷(6)卷出时,使所述盘卷定心机构(23)动作。
8.如权利要求I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可逆式冷轧方法,其特征在干,在所述盘卷组合エ序(S0201 S0608)之前,事先对搬入的盘卷(101)的顺序进行调整,使得先行盘卷与后行盘卷的板厚差的绝对值为1_以下。
9.如权利要求I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可逆式冷轧方法,其特征在干, 在所述盘卷组合エ序(S0201 S0608)中,所述接合为压薄滚焊方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逆式冷轧方法,其特征在干, 在基于所述压薄滚焊方式进行的接合后,紧接着进行交叉型锻处理。
11.如权利要求I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可逆式冷轧方法,其特征在干, 切割装置(7、7a、7b)是在所述截断エ序(S4103、S4302 S4304、S4701、S4105、S4307 S4309、S4702、S4107、S4312 S4314、S4703)中将盘卷截断的装置, 在所述截断エ序(S4103、S4302 S4304、S4701、S4105、S4307 S4309、S4702、S4 107、S4312 S4314、S4703)中,将截断盘卷的位置设在接合部刚刚通过所述切割装置(7、7a、7b)之后。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逆式冷轧方法,其特征在干, 在所述截断エ序(S4103、S4302 S4304、S4701、S4105、S4307 S4309、S4702、S4107、S4312 S4314、S4703)中,将截断盘卷的位置设在,接合部将要通过所述切割装置(7、7a、7b)之前,和接合部刚刚通过所述切割装置(7、7a、7b)之后。
13.如权利要求I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可逆式冷轧方法,其特征在干, 所述接合装置(5)是对带料进行焊接接合的装置,具有带料加热装置(19), 在所述盘卷组合エ序(S0201 S0608)中,所述带料加热装置(19)将带料加热为100°C以上且400°C以下。
14.如权利要求I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可逆式冷轧方法,其特征在干, 将所述冷轧机(la、lb)设为双机座。
15.如权利要求I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逆式轧制设备,其特征在干, 在所述可逆轧制エ序的最終道次开始前(S4101),在带料被穿过冷轧机的状态下,将作业轧辊替换为毛面赋予用作业轧辊,来进行最終道次的轧制。
16.ー种可逆式冷轧设备,该设备使用以下装置来改变轧制方向从而进行多个道次的冷轧,并形成多个搬出盘卷(103):从多个搬入盘卷(101)中将带料依次卷出的开卷装置(2);通过对该带料进行焊接接合而形成组合盘卷(102)、且对该组合盘卷(102)的带料进行卷绕开卷的盘卷组合用卷绕开卷装置出);配置在所述开卷装置(2)与所述盘卷组合用卷绕开卷装置(6)之间的接合装置(5);至少一台的可逆式冷轧机(l、la、lb);分别配置在该冷轧机(l、la、lb)的第一道次的入侧以及出侧的第一卷绕开卷装置(3)以及第二卷绕开卷装置(4);将组合盘卷(102)的带料截断的切割装置(7、7a、7b);和对开卷装置(2)、盘卷组合用卷绕开卷装置出)、接合装置(5)、冷轧机(l、la、lb)、第一卷绕开卷装置(3)、第二卷绕开卷装置(4)和切割装置(7、7a、7b)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20),其特征在干, 将所述组合盘卷(102)的盘卷外径设为¢3000以下, 所述控制装置(20)具有速度控制功能,将在组合盘卷截断中的所述冷轧机(l、la、lb)的轧制速度控制在超过Ompm而在50mpm以下。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逆式冷轧设备,其特征在干, 所述切割装置(7、7a、7b)具有在轧制方向上摆动的摆动机构。
18.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可逆式冷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20)具有张力控制功能,在盘卷组合时以及可逆轧制中,将盘卷外径为大径时的带料的张力与小径时的带料的张力相比较设定得低。
19.如权利要求16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可逆式冷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20)具有板厚控制功能,在基于所述切割装置(7、7a、7b)进行的盘卷截断中,对所述冷轧机(l、la、lb)的入侧轧制速度以及入侧板厚和出侧轧制速度进行测定,并基于这些测定值来运算所述冷轧机(l、la、lb)的作业轧辊正下的板厚,并通过所述冷轧机(l、la、lb)所具有的液压压下装置(14)进行板厚控制,使得成为所希望的板厚。
20.如权利要求16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可逆式冷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20)具有形状控制功能,在基于所述切割装置(7、7a、7b)进行的盘卷截断中,基于所述冷轧机(l、la、lb)的轧制载荷的变动而导致的轧辊弯曲的运算结果,而通过轧辊弯曲控制或者冷却剂控制或者这两种控制,来对带料形状进行控制。
21.如权利要求16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可逆式冷轧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盘卷组合用卷绕开卷装置(6)具有盘卷定心装置(23), 所述控制装置(20)具有控制盘卷组合用卷绕开卷装置(6)的盘卷定心功能,使得在对组合盘卷(102)进行卷绕时,使所述盘卷定心机构(23)动作,且在将组合盘卷(102)卷出时,使所述盘卷定心机构(23)动作。
22.如权利要求16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可逆式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接合装置(5)设为压薄滚焊机。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可逆式冷轧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合装置(5)的压薄滚焊机具有型锻辊,该型锻辊具有相对于接合线直角方向的水平面,使型锻辊轴芯倾斜的机构(60)。
24.如权利要求16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可逆式冷轧设备,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冷轧机(la、lb)设为双机座。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轧材料制造设备以及冷轧方法。在冷轧材料设备以及冷轧方法中,在年生产量为从30万吨到60万吨左右的中小规模的生产设备中,能够维持高效率、高成品率,且能够实现良好的投资费用效果比。从开卷装置2卷出的搬入盘卷(101a~c)被接合装置(5)接合,并通过卷绕开卷装置(6)形成外径为φ3000以下的组合盘卷(102),组合盘卷(102)直到成为所希望的成品板厚为止,在卷绕开卷装置(3、4)之间被冷轧机(1)进行规定次数的可逆轧制,并且在最终道次中组合盘卷(102)一边被冷轧机(1)进行低速轧制(例如2mpm)一边被切割装置(7a、7b)截断,从而形成多个搬出盘卷(103a~c),并从卷绕开卷装置(3)抽出且搬出。
文档编号B21B37/18GK102655954SQ20098016288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5日
发明者前野一郎, 加贺慎一, 富永宪明, 小野濑满, 斋藤武彦, 益田丰次, 芳村泰嗣 申请人:三菱日立制铁机械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