铣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6469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铣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铣床。
背景技术
铣床是机械制造行业必不可少的通用设备,也是机床行业中仅次于车床产量的高 产品种机床。铣床的传动系统有它的固有特性,主传动及进给传动是各自独立,主传动为齿 轮有级变速,具有三个滑移齿轮组,齿轮数量多,滚动轴承多,变速操作机构极为复杂,操作 部件多,进给传动系统则更复杂,蜗轮副、蜗杆副数量之多,它不但要有很多齿轮参与进给 量变速,还需要快速移动,并且还要把这两种速度差很大的运动分解为X、Y、Z三个方向传 递到工作台和升降台。所以铣床的传递系统结构复杂、零件多,设计、制造都不容易,机床 的耗材多、工艺复杂、吨位大、价格高、维修也困难、只有具有相当规模的机床厂才能生产铣 床,否则,无力问津,或者能生产而无力开发新品种。归根而论是受到了传动系统的技术颈 瓶制约,几十年来未改变这个局面,铣床的传动系统都没有突破性的发展改变,只有局部的 改进。数控机床具有多种优势,但因它的投资费用,高额刀具费用及对操作人员的要求 较高,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动零件少、工艺好、效率高的铣床。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铣床,包括主传动机构、工作台机构和升降台机构,所述主传动机构设于床身上 部,所述主传动机构包括主传动变速箱和操纵部件,所述主传动变速箱内设有带齿轴I、轴 II和主轴,所述主传动变速箱后部装有变频电机A,所述变频电机A轴伸与带齿轴I连接, 所述带齿轴I上设有小齿轮I,所述小齿轮I与大齿轮II相啮合,所述大齿轮II设于轴II 的后端,所述轴II前端设有滑移二联齿轮,所述滑移二联齿轮前端与大齿轮III啮合,所述滑 移二联齿轮后端与小齿轮III啮合,所述大齿轮III和小齿轮III均固定于主轴上,所述主轴前 端设有飞轮,操纵部件包括手柄、固定手柄的手柄座和定位盘,手柄座上部通过弹簧顶销与 定位盘上部固定,所述手柄座下部通过定位销与定位盘下部固定,所述操纵部件通过杠杆A 与拔叉连接,所述拔叉与轴II连接;所述工作台机构包括工作台和工作台右端的进给箱B,所述进给箱B内固定有输 出轴,所述输出轴上设有大伞齿轮、空套蜗轮和侧齿离合器,所述侧齿离合器设于大伞齿轮 与空套蜗轮之间,所述进给箱B下面倒装有变频电机B,所述变频电机B轴伸上套装有蜗杆, 所述蜗杆与空套蜗轮相啮合,位于空套蜗轮上方的变频电机B轴伸上设有小齿轮B,所述小 齿轮B与大齿轮B啮合,所述大齿轮B下方设有小伞齿轮,所述小伞齿轮与大伞齿轮啮合, 伸出进给箱B外的输出轴的右端与手轮连接,输出轴的左端与X向滚珠丝杆连接,所述手轮 头部固定于手轮座内,所述手轮头部通过杠杆轴与杠杆B —端连接,所述杠杆B另一端与输出轴连接;所述升降台机构包括升降台、套装于升降台内的进给箱C和装于升降台前端的分 配箱D,所述伸出进给箱C的输出轴右端与分配箱D连接,所述输出轴右端设有滑移齿轮,所 述滑移齿轮上方设有桥齿轮I,所述桥齿轮I与Y向滚珠丝杆连接,所述滑移齿轮下方设 有桥齿轮II,所述桥齿轮II固定于横轴的右端,所述横轴的左端套接有伞齿轮副,所述伞齿 轮副与升降丝杆上端连接,所述升降丝杆下端与床身底部固定。所述进给箱C与进给箱B相同,所述进给箱C下面倒装有变频电机C。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传动路线大为缩短,传动零件大幅度减少,如下表所示
传动零件数置比较(不含紧圏件〉卑位件
ItS (B)ttrx AfB * _%頓目 丨+^=J 进緯-11_合计 CA)X向Y-.2向.'Hfifift- mmi, twtJ > sIJ212697.μ a%H 稱 3 )S££143046 <rm滚 ?202733034 5% 操_ S 5B18265S&计 22??OP254mil*夢片式亀磁靈會璧I-I-无2邏越s+會g ι ι无2Ri> stmii I is3 IOOlSg61 Wc2、工艺性好、生产方便,装配容易,没有复杂零件,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台不需镗 孔,进给箱、分配箱是独立的简单部件、可单独加工,分开装配;3、大幅度降低材料消耗,本实用新型产品比传统产品的整机重量减轻了 38. 7%,机 床刚度未受影响,并且取消了有色金属零件;4、因传动件少效率提高,采用降耗节能的变频调速技术,可以节约耗电量约20% ;5、降低成本,取消了电磁离合器及超越离合器等高价配套件,成本大为下降,新品 成本比传统产品低20 25% ;6、故障率下降,维修方便,没有常见的易损件;7、产品升级换代方便,发展变型产品和数控化容易。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系统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床身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沿A-A向的剖视图。图4为
图1中进给箱B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
图1中进给箱B的横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床身,2、小齿轮III,3、主传动变速箱,4、变频电机A,5、带齿轴I,6、小齿 轮I,7、大齿轮II,8、轴II,9、滑移二联齿轮,10、大齿轮III,11、主轴,12、工作台,13、进给箱B,14、输出轴,15、大伞齿轮,16、空套蜗轮,17、侧齿离合器,18、变频电机B, 19、蜗杆,20、变 频电机C,21、小齿轮B, 22、大齿轮B, 23、小伞齿轮,24、手轮,25、X向滚珠丝杆,26、升降台, 27、进给箱C,28、分配箱D,29、滑移齿轮,30、桥齿轮I,31、Y向滚珠丝杆,32、桥齿轮II,33、 横轴,34、伞齿轮副,35、升降丝杆,36、飞轮,37、手柄,38、手柄座,39、定位盘,40、弹簧顶销, 41、定位销,42、杠杆A,43、拔叉,44、手轮座,45、杠杆轴,46、杠杆B,47、变频电机A轴伸,48、 变频电机B轴伸。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铣床,包括主传动机构、工作台机构和升降台机构, 主传动机构包括主传动变速箱3和操纵部件,主传动变速箱3内设有带齿轴I 5、轴II 8和 主轴11,主传动变速箱3后部装有变频电机A 4,变频电机A轴伸47与带齿轴I 5连接,带 齿轴I 5上设有小齿轮I 6,小齿轮I 6与大齿轮II 7相啮合,大齿轮II 7设于轴II 8的后 端,轴II 8前端设有滑移二联齿轮9,滑移二联齿轮9前端与大齿轮III 10啮合,滑移二联齿 轮9后端与小齿轮III 2啮合,大齿轮III 10和小齿轮III 2均固定于主轴11上,主轴11前端 设有飞轮36,操纵部件包括手柄37、固定手柄37的手柄座38和定位盘39,手柄座38上部 通过弹簧顶销40与定位盘39上部固定,手柄座38下部通过定位销41与定位盘39下部固 定,操纵部件通过杠杆Α42与拔叉43连接,拔叉43与轴II 8连接;工作台机构包括工作台12和工作台12右端的进给箱Β13,进给箱Β13内固定有输 出轴14,输出轴14上设有大伞齿轮15、空套蜗轮16和侧齿离合器17,侧齿离合器17设于 大伞齿轮15与空套蜗轮16之间,进给箱Β13下面倒装有变频电机Β18,变频电机B轴伸48 上套装有蜗杆19,蜗杆19与空套蜗轮16相啮合,位于空套蜗轮16上方的变频电机B轴伸 48上设有小齿轮Β21,小齿轮Β21与大齿轮Β22啮合,大齿轮Β22下方设有小伞齿轮23,小 伞齿轮23与大伞齿轮15啮合,伸出进给箱Β13外的输出轴14的右端与手轮M连接,输出 轴14的左端与X向滚珠丝杆25连接,手轮M头部固定于手轮座44内,手轮M头部通过 杠杆轴45与杠杆Β46—端连接,杠杆Β46另一端与输出轴14连接。变频电机Β18的动力 分两路传递,一是变频电机B轴伸48上的蜗杆19直接传至空套蜗轮16 ;二是小齿轮Β21— 大齿轮Β22—小伞齿轮23—大伞齿轮15,当侧齿离合器17向右与空套蜗轮16结合,输出 轴14按1/34减速比输出,当侧齿离合器17向左与大伞齿轮15结合,变频电机Β18转速为 1600r/min (变频电机Β18频率为53. 3HZ,比频率设定后固化,不再调节),大伞齿轮15转速 为400r/min,工作台12的快速移动速度为2000mm/min ;当侧齿离合器17处于中间位置时, 手摇手轮则可实现工作台12的手动;升降台机构包括升降台26、套装于升降台沈内的进给箱C27和装于升降台沈前 端的分配箱D28,进给箱C27与进给箱B13相同,进给箱C27下面倒装有变频电机C20,伸出 进给箱C27的输出轴14右端与分配箱拟8连接,输出轴14右端设有滑移齿轮四,滑移齿轮 四上方设有桥齿轮I 30,桥齿轮I 30与Y向滚珠丝杆31连接,滑移齿轮四下方设有桥齿 轮II 32,桥齿轮II 32固定于横轴33的右端,横轴33的左端套接有伞齿轮副34,伞齿轮副 34与升降丝杆35上端连接,升降丝杆35下端与床身1底部固定,滑移齿轮四处于左边时 与桥齿轮I 30啮合,动力经过桥齿轮I传给Y向滚珠丝杆31,使工作台12得到横向(Y向) 进给和快速移动;当滑移齿轮四处于右边时与桥齿轮II 32啮合,动力经桥齿轮II 32—m轴33—伞齿轮副34—升降丝杆35 (Z向),因伞齿轮的减速作用,使工作台升降(Z向)的进 给量及快移速度减少60%,滑移齿轮四处于中间位置时,Y向、Z向均可手动。 进给箱体积小,加工容易,降低成本,零件布置很紧凑,传动零件少、工艺好,采用 降耗节能的变频电机,传动效率高,纵向(X向)及横向(Y向)的进给量,可以根据工件加工 要求选用同一进给量或不同进给量,以取得更好的效果,传统的铣床只能选用相同的进给 量。
权利要求1.铣床,包括主传动机构、工作台机构和升降台机构,所述主传动机构设于床身上部, 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传动机构包括主传动变速箱和操纵部件,所述主传动变速箱内设有带 齿轴I、轴II和主轴,所述主传动变速箱后部装有变频电机A,所述变频电机A轴伸与带齿 轴I连接,所述带齿轴I上设有小齿轮I,所述小齿轮I与大齿轮II相啮合,所述大齿轮II 设于轴II的后端,所述轴II前端设有滑移二联齿轮,所述滑移二联齿轮前端与大齿轮III啮 合,所述滑移二联齿轮后端与小齿轮III啮合,所述大齿轮III和小齿轮III均固定于主轴上,所 述主轴前端设有飞轮,所述操纵部件包括手柄、固定手柄的手柄座和定位盘,手柄座上部通 过弹簧顶销与定位盘上部固定,所述手柄座下部通过定位销与定位盘下部固定,所述操纵 部件通过杠杆A与拔叉连接,所述拔叉与轴II连接;所述工作台机构包括工作台和工作台右端的进给箱B,所述进给箱B内固定有输出轴, 所述输出轴上设有大伞齿轮、空套蜗轮和侧齿离合器,所述侧齿离合器设于大伞齿轮与空 套蜗轮之间,所述进给箱B下面倒装有变频电机B,所述变频电机B轴伸上套装有蜗杆,所 述蜗杆与空套蜗轮相啮合,位于空套蜗轮上方的变频电机B轴伸上设有小齿轮B,所述小齿 轮B与大齿轮B啮合,所述大齿轮B下方设有小伞齿轮,所述小伞齿轮与大伞齿轮啮合,伸 出进给箱B外的输出轴的右端与手轮连接,输出轴的左端与X向滚珠丝杆连接,所述手轮头 部固定于手轮座内,所述手轮头部通过杠杆轴与杠杆B —端连接,所述杠杆B另一端与输出 轴连接;所述升降台机构包括升降台、套装于升降台内的进给箱C和装于升降台前端的分配箱 D,所述伸出进给箱C的输出轴右端与分配箱D连接,所述输出轴右端设有滑移齿轮,所述滑 移齿轮上方设有桥齿轮I,所述桥齿轮I与Y向滚珠丝杆连接,所述滑移齿轮下方设有桥 齿轮II,所述桥齿轮II固定于横轴的右端,所述横轴的左端套接有伞齿轮副,所述伞齿轮副 与升降丝杆上端连接,所述升降丝杆下端与床身底部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箱C与进给箱B相同,所述进给 箱C下面倒装有变频电机C。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铣床,包括主传动机构、工作台机构和升降台机构,主传动机构设于床身上部,主传动机构包括主传动变速箱和操纵部件,主传动变速箱内设有带齿轴Ⅰ、轴Ⅱ和主轴,工作台机构包括工作台和工作台右端的进给箱B,升降台机构包括升降台、套装于升降台内的进给箱C和装于升降台前端的分配箱D。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进给箱体积小,零件布置很紧凑,传动零件少、工艺好,采用降耗节能的变频电机,传动效率高。
文档编号B23Q5/34GK201900301SQ201020679000
公开日2011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4日
发明者何发辉, 王豫康, 龚建浩 申请人:南通西马特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