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切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3243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斜切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斜切锯,尤其涉及斜切锯的靠栅装置。
背景技术
斜切锯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工件的切割场合,通常包含基座组件、设置于基座组件上的靠栅组件、以及可枢转地连接于基座组件的锯机构。基座组件通常包括底座及可转动地连接于底座上的工作台,锯机构通常包括锯片、驱动锯片的电机、防护锯片的固定护罩和活动护罩。使用斜切锯时,工件通过基座组件和靠栅组件实现固定,此时通过操作锯机构即可实施工件切割。斜切锯通常具有垂直切割位置和倾斜切割位置。在垂直切割位置时,锯片垂直于底座及工作台;在倾斜切割位置时,锯片相对于底座及工作台向一侧倾斜。斜切锯的安全标准要求靠栅装置与锯片之间的距离应尽可能小,以防止切割较短的加工件时,加工件会飞出去。但若垂直切割位置时、锯片与靠栅装置的距离过小,则当锯片向一侧倾斜时,靠栅装置会干涉到锯片,从而影响斜切锯的倾斜切割功能。为解决这个问题,专利号为96108519. 3的中国专利揭示一种靠栅装置,其在工件支撑挡板的可动挡板上设置有可在上下侧位置之间移动的补隙盖舌,以调整靠栅与锯片之间的距离。这种结构增加了机器的零部件以及制造成本,操作来也较烦琐。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斜切锯,该斜切锯的靠栅装置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为实现以上功能,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斜切锯,其包括基座组件、锯机构、支撑组件和靠栅。其中,基座组件具有用于支撑待切割工件的工作面,支撑组件连接于锯机构及基座组件之间,锯机构包括一锯片及用于驱动锯片旋转的电机,且可以向锯片的至少一侧倾斜,靠栅至少组装于锯组件的所述倾斜的一侧。所述靠栅具有一靠栅支架以及组装于靠栅支架的第二靠栅,第二靠栅具有一靠近锯片的位置和一远离锯片的位置,且第二靠栅可以在两位置之间移动。本实用新型斜切锯的一个优选方案中,靠栅支架与第二靠栅之间设有连杆,连杆的第一端枢接于靠栅支架,连杆的第二端枢接于第二靠栅,第二靠栅以所述第一端的枢转点为轴心在所述靠近和远离锯片的位置之间移动。本实用新型斜切锯的进一步方案中,靠栅支架与第二靠栅之间设有牵引杆,牵引杆的第一端枢接于靠栅支架,且牵引杆可绕其第一端枢转;牵引杆的第二端为一槽,该槽抵接于第二靠栅的一固定销上;一弹簧设置在靠栅支架与牵引杆之间,把第二靠栅向所述靠栅支架牵引。通过采用以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斜切锯的靠栅可以在远离和靠近锯片的方向移动,从而当锯片进行竖直切割或垂直切割时,都能避免较小的工件飞出,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图1是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靠栅装置的爆炸图;图3是图2中靠栅装置在装配状态下的底面示意图;图4是图2中靠栅装置在装配状态下的背面示意图;图5是图1中的斜切锯处于极限复合斜切割工作模式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参照图1,本实施例所揭示的斜切锯10包含基座组件、锯机构3和靠栅4。基座组件包括底座1和可旋转的组装在底座1上的工作台2,待切割的工件(图未示)放置在工作台2上,并通过靠栅4辅助实现支撑和固定。锯机构3包括锯片30、用于防护锯片30的固定护罩31、活动护罩32,锯机构3还包括容纳电机(图未示)的电机壳33及把手34,电机用于驱动锯片30旋转,把手34用于操作锯机构3进行切割。锯机构3通过支撑组件与基座组件连接。支撑组件使锯机构3能处于一竖直位置,如图1示。在该位置时,锯片30基本垂直于工作台2,可对工件进行垂直切割。锯机构3还可以向锯片30的至少一侧倾斜,如图5 所示,在该位置时,锯片30与工作台2之间形成一锐角,操作锯片30对放置在工作台2上的工件进行倾斜切割。现有的斜切锯中,锯机构3通常可以向左右两侧倾斜,而且实现倾斜和倾斜固定的结构在本领域有多种实施方法,在此不再详述。靠栅4组装在基座组件上、处于锯片30的至少一侧。在通常情况下,靠栅4是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且位于锯片30的左右两侧,以实现较好的工件支撑效果,本实施例即以此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靠栅4与底座1相固定,包括靠栅支架40、第一靠栅41、第二靠栅42。 靠栅支架40作为单独的元件,通过螺钉等锁定结构(图未示)固定在底座1上,第一靠栅 41、第二靠栅42分别组装在靠栅支架40上,且第一、第二靠栅41、42最好在竖直方向形成一个供工件抵靠的支撑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靠栅41为一上靠栅,设置在靠栅支架40顶部;第二靠栅42为一下靠栅,设置在靠栅支架40的前端。以下均按照上靠栅、下靠栅进行说明,但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满足特定场合的需求,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也可以单独使用上靠栅或下靠栅。请参阅图2至4,靠栅支架40的两端是两个对称的横杆401,两个横杆401大致在同一直线上,横杆之间连接有弧形的连接部402,当固定在底座1上时,两横杆401设置在锯片30的左右两侧,连接部402设置在锯片30后侧,从而不干涉锯片处于切割位置。两横杆 401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因此以下仅以其中之一为例说明。横杆401顶部开设有滑槽403,横杆401的顶部前端向前延伸,从而在横杆401的前侧面形成一凹陷部404。上靠栅41具有一板状的支撑部411和形成于支撑部411底端的啮合部412,啮合部412组装在滑槽403中,且可以在滑槽403中滑动,从而使上靠栅41可选择的靠近和远离锯片30。滑槽403的后侧壁上贯穿开设有孔结构(图未示),一旋钮405 的螺杆406从孔中穿入滑槽403、并抵顶在上靠栅41的啮合部412背面。当拧紧旋钮405 时,上靠栅41可以稳定地锁紧在滑槽403中,从而支撑待切割工件;当松开旋钮405时,可以沿滑槽403调整上靠栅41相对于锯片20的位置。下靠栅42设置在横杆401的前侧凹陷部404,具有一板状的主体部421,主体部 421具有一向前的支撑面422。当下靠栅42组装完毕后,支撑面422与上靠栅41的前端面大致在同一竖直方向上,从而形成一个竖直的支撑面。为了便于沿横杆401操作下靠栅42, 下靠栅42的一端设有供手指施力的施力部423。请参阅图2及图3,下靠栅42通过连杆50组装在横杆401上。具体地,连杆50 — 端通过螺钉51固定在横杆401的底面上,连杆50能够以螺钉51为中心摆动。下靠栅42上开设孔结构(图未示),孔中设有钉销52,钉销52可以在孔中转动,并与连杆50的另一端相固接。通过这样的结构,下靠栅42能在连杆50的牵引下,相对横杆401发生位置移动, 即从靠近锯片30的位置移向远离位置、或从远离位置向锯片30移动。为了组装和移动平稳,所述连杆50/螺钉51/钉销52的结构设置有两组,两连杆50相互平行且间隔地设置在横杆401与下靠栅42之间。为增强下靠栅42与横杆401之间的配合力,使下靠栅42能稳定处于其靠近或远离位置且能承受一较大的外力,下靠栅42与横杆401之间设有牵引结构。如图2和图3示, 牵引结构主要包括一弹簧61及一牵引杆63,牵引杆63设置在两连杆50之间。弹簧61 — 端通过螺钉62固定在横杆401上,牵引杆63通过螺钉64固定在横杆401上,并能以螺钉 64为轴心旋转。牵引杆63上带有槽631,弹簧61的另一端固定在槽631的根部,牵引杆 63在弹簧61的拉力作用下、能够从靠近所述连接部402的一侧(即使下靠栅42靠近锯片 30的位置)或相反的一侧(即使下靠栅42远离锯片30的一侧)紧密贴合在横杆401上。 固定销65设置在下靠栅42上,且沿着槽631滑动。通过以上结构,牵引杆63在弹簧61的拉力作用下,滑槽631对固定销65产生径向推力,推力将下靠栅42贴近靠栅支架5,使得下靠栅42贴紧横杆401,并能承受一定的外力而不改变位置。以下针对本实用新型斜切锯的操作过程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斜切锯10处于垂直切割的模式。在这种工作模式下,使用者可将靠栅4向着锯片30移动,并移动到最接近锯片30的位置。此时,锯片30与靠栅4之间的距离最小,因此在切割较短的工件时,工件将不会从锯片30和靠栅4之间的间隙中飞出,提高了安全性。如图5所示,斜切锯10处于极限复合斜切割的模式。在这种工作模式下,锯机构 3不仅向一侧倾斜到斜边切割的极限位置,还相对于底座转动至斜角切割的极限位置,因此锯机构3很容易与靠栅装置4发生干涉。使用者可松开旋钮405,使上靠栅41向外侧移动, 当移动至适当位置时,拧紧旋钮405 ;然后,利用施力部423向外侧操作下靠栅42,下靠栅 42在推力和弹簧的拉力的联合作用下、在远离锯片30的位置上重新贴靠在横杆401前端面。此时的上靠栅41和下靠栅42均处于远离锯片的位置,不会干涉锯片30 ;而且,锯片30 与靠栅4之间的距离能保持足够小,因此能防止工件从锯片30与之间的间隙中飞出。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可以进行一些改变,例如,针对单侧倾斜的斜切锯,靠栅可以仅设置在锯片的一侧;或者锯片倾斜的一侧设置本实用新型的靠栅,另一侧设置传统的固定式靠栅。下靠栅还可以采用插拔的方式安装在靠栅支架上,如在下靠栅或者靠栅支架两者之一上设置一个或多个凹槽、在另一个上设置一个或多个可与凹槽配合的突起,同样可实现下靠栅和锯片之间相对位置的改变。另外,靠栅支架并不限定为单独的元件,而是可以与底座一体成型。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对其他构件的形状及位置做了显而易见地改变、替代或者修改,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斜切锯,包括基座组件、锯机构、支撑组件和靠栅,其中,基座组件具有用于支撑待切割工件的工作面,支撑组件连接于锯机构及基座组件之间,锯机构包括一锯片及用于驱动锯片旋转的电机,且可以向锯片的至少一侧倾斜,靠栅至少组装于锯组件的所述倾斜的一侧;其特征是所述靠栅具有一靠栅支架以及组装于靠栅支架的第二靠栅,第二靠栅具有一靠近锯片的位置和一远离锯片的位置,且第二靠栅可以在两位置之间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切锯,其特征在于靠栅支架与第二靠栅之间设有连杆,连杆的第一端枢接于靠栅支架,连杆的第二端枢接于第二靠栅,第二靠栅以所述第一端的枢转点为轴心在所述靠近和远离锯片的位置之间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斜切锯,其特征在于靠栅支架与第二靠栅之间设有牵引杆, 牵引杆的第一端枢接于靠栅支架,且牵引杆可绕其第一端枢转;牵引杆的第二端为一槽,该槽抵接于第二靠栅的一固定销上;一弹簧设置在靠栅支架与牵引杆之间,把第二靠栅向所述靠栅支架牵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斜切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为两个,该两个连杆相互平行且相间隔设置,所述牵弓I杆设置在两连杆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斜切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靠栅设置在靠栅支架的前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斜切锯,其特征在于所述靠栅还包括一第一靠栅,所述第一靠栅设置于靠栅支架的顶端,且可在靠近和远离锯片的方向上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斜切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靠栅与第二靠栅形成一垂直于所述工作面的支撑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斜切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靠栅具有一板状的支撑部,支撑部下端形成一啮合部;靠栅支架顶端形成一滑槽,所述啮合部在滑槽中滑动,且一旋钮伸入滑槽中,用于锁定所述第一靠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斜切锯,其包括基座组件、锯机构、支撑组件和靠栅。基座组件具有用于支撑待切割工件的工作面,支撑组件连接于锯机构及基座组件之间,锯机构包括一锯片及用于驱动锯片旋转的电机,且可以向锯片的至少一侧倾斜,靠栅至少组装于锯组件的所述倾斜的一侧。所述靠栅具有一靠栅支架以及组装于靠栅支架的第二靠栅,第二靠栅具有一靠近锯片的位置和一远离锯片的位置,且第二靠栅可以在两位置之间移动。本斜锯中的靠栅结构紧凑、操作方便,且即便切割较短工件时,靠栅有足够的支撑面对其进行支撑,保证工件也不会飞出去,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文档编号B23D47/00GK202062118SQ20112003560
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31日
发明者徐科松, 王建, 黄云 申请人: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