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数控车刨机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4159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数控车刨机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专用机床,属于一种用于修复牵引电机转子换向器外圆表面、云母槽的新型数控车刨机床。
背景技术
随着铁路提速发展的需要,以及内燃和电力机车越来越普及,就对内燃电力机车维修的工装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牵引电机转子的转换器引起要求精度高,每次定检都要修复,需车外圆下刻云母槽及倒角,各机务段基本上采用是车换向器外圆工序与下课云母槽工序与倒角工序分开进行。下刻云母槽时,分度靠工人的感觉和熟练程度来控制,很难保证加工质量。换向器外圆加工需专门配备一台高精度车床及下刻机,而且是由人工倒角,这些都增大了设备投资,以及加工和装卸工作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装夹即可完成换向器外援表面的车削云母槽的下刻及倒角的新型数控车刨机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床身、控制箱、数控箱, 其特征是还包括床身一端装用于卡紧工件、车外圆和刨槽时起分度作用的主轴箱,床身另一端装用于顶紧加工件的尾座和用于移动尾座、调整主轴箱和尾座之间距离的尾座调整机构,床身另一端的一侧配置的侧底座上装车削进给部件,尾座上装用于下刻云母槽,倒角的刨槽装置,主轴箱前端和尾端前端的床身上各装托架;所述的主轴箱中的主轴上的皮带轮经皮带与主电机皮带轮连接,主轴箱中的蜗杆与第一步电机连接,车削进给部件的滑台的传动丝杆与第二步进电机连接,刨槽装置的冲程丝杆与第三步进电机连接;所述的主电机是采用三相换向器电动机、第一步进电机、第二步进电机、第三步进电机均采用减速步进电机;所述的刨槽装置前端装浮动刀架,浮动刀架主要是由横向刀架、垂直刀架、微调丝杆和鼓形销轴组成,浮动刀架前端的刀夹由鼓形销轴与横向刀架连接,刀夹与横向刀架之间有间隙,横向刀架上设的丝孔中装微调丝杆,垂直刀架固定在刨槽壳体内的滑枕上,垂直刀架中部设移动标尺,垂直刀架上的进刀丝杆上端与带有刻度盘的进刀手轮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集车刨加工为一体,因此可取代高精度车床和下刻机,可节约设备购置投资一半多,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性,使转向器修复减少了吊装装夹次数和安装误差,因此不仅可保证加工质量,还可提高劳动效率,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分度代替了人工分度,因此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三相转向器电动机,因此具有调速范围广,启动性能好,负载功率因数和效率高,速度调节精细。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0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主轴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尾座和刨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浮动刀架的主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浮动刀架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参照图1,本实施例主要是由主轴箱3,车削进给部件18、尾座9、刨槽装置M和床身25组成。主轴箱3是装在床身25的左端,车削进给部件装在床身25 —侧配置的侧底座31上,尾座9是置于床身25右端,尾座 9上部是刨槽装置对。参照图2,主轴箱3里的主轴17前后部装轴承21,主轴17前端装四爪卡盘13,用于卡紧加工件。在四爪卡盘13前端的床身25上装托架19、1。主轴17中部装蜗轮15,其后端装有离合器1和皮带轮20,第一步进电机轴与蜗杆16连接,第一步进电机带动蜗杆16蜗轮15传动,使主轴在刨槽时起分度作用,蜗轮15与蜗杆16的离合是由手柄2实现的。主电机的动力由电机皮带轮通过三角带传递给主轴上的皮带轮20,使主轴旋转,主电机在控制箱12控制下根据加工工艺要求确定不同的速度,以使主轴获得不同的转速,用于加工转子换向器外圆。参照图1,车削进给部件18是由侧底座31上装滑台4,滑台 4上装刀架5组成。第二步进电机8通过螺栓固定在滑台4上,并由联轴器将电机的运动传动给丝杠、丝母,使安装在滑台4上的刀架5作纵向移动,从而实现了机床的纵向自动走刀。 刀架5的横向移动是由手动控制,刀架5上的刀台是用来安装车外圆刀具的。参照图3,尾座9内装套筒30,套筒30与尾座9动配合,套筒前端有顶尖32,用来顶紧加工件,并保持加工件在主轴17与尾座9的中心线上。套筒30内装尾座丝母34,尾座丝杆33置于尾座轴承 35中,尾座丝杆33后端与手轮14连接,摇动手轮14带动尾座丝杆33,尾座丝母34,使套筒 30在尾座9里来回移动,控制套筒30伸出长短。在床身25的右端还装有尾座调整机构,是由装在床身25上轴承支架22、轴承支架上装有调整丝杆四和调整丝母28组成,用来移动尾座,以便调整主轴箱3和尾座9之间的距离。在尾座9前端的床身25上装有托架19,在吊装时可先将加工件放在托架19,19、1上,避免工件下落时损伤四爪卡盘13和尾座9的顶尖32,以便于工件装卡。床身5使主轴箱3、尾座9、侧底座31等部件连为一个整体,保证装在主轴锥孔中的前顶尖育装在尾座套筒中的后顶尖32等高,并保证装在侧底座31上的滑台4纵向移动对前后顶尖中心线的平行度、刨槽装置M在刨槽壳体7内装滑枕23,滑枕23 育刨槽壳体7动配合,滑枕23伸出刨槽壳体7的前端装浮动刀架6和微调丝杆,在滑枕23 内装冲程丝母27和冲程丝杆沈,冲程丝杆沈,后端育第三步进机电11轴连接,第三步进机电11带动冲程丝杆26、丝母27,使滑枕23在刨槽壳体7内作往复冲程运动。参照图4、5, 浮动刀架6有横向刀架37,垂直刀架38,微调丝杆44和鼓形销轴43等零部件组成。浮动刀架前端的刀架36有鼓形销轴43与横向刀架37连接,并和横向刀架37之间留有间隙。横向刀架37横向移动量有移动标尺42确定,移动标尺42固定在垂直刀架38上。垂直刀架 38固定在刨槽壳体7内的滑枕23的前端。垂直刀架38上的进刀丝杆39上端与带有可打破8的进刀手轮41连接。垂直刀架38带动进刀丝杆39使浮动刀架垂直进入。控制刨削下刻加工的深度。刨槽深度是由进刀手轮41和刻度盘40来确定的。浮动刀架用于转子换向器云母槽有误差时,使刨刀随云母槽移动。微调丝杆44与横向刀架37的丝孔连接,微调44装置用于相邻云母槽间存在较大的误差是,使浮动刀架做横向调整。本实用新型的传动系统使通过主电机的控制箱12和数控制箱10的数控系统,分别控制主轴17的回转运动, 车削的纵向运动、刨削的往复运动及主轴17的分度运动。以实现主轴17的无级调速和车削、刨削及分度的半自动进给。主电机采用三相换向器电动机,第一步进电机、第二部进电机8、第三步进电机11均采用减速步进电机,并由导线与数控箱10连接。其工作原理根据转子换向器的加工工艺,需先粗车换向器的外圆,首先把换位手柄2扳向脱开位置,再把离合器1手柄扳向啮和位置,然后开动主电机带动主轴17旋转,并有数控箱10启动滑台4上的第二步进电机8带动刀架5作纵向移动,行程和走刀量有数控箱10程序控制。粗车后。 把换位手柄2扳向啮合位置,再把离合器1手柄扳向脱开位置,然后又数控箱10启动第一步进电机、第二步进电机8,分别带动主轴箱3的主轴17分度,刨槽装置M下刻云母槽。主轴17每分度一次后,刨槽装置M上浮刀架6下刻一片云母槽或倒角循环往复完成云母槽的全部加工过程。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权利要求1. 一种新型数控车刨机床,包括床身、控制箱、数控箱,其特征是还包括床身05) — 端装用于卡紧工件、车外圆和刨槽时起分度作用的主轴箱(3),床身05)另一端装用于顶紧加工件的尾座(9)和用于移动尾座、调整主轴箱C3)和尾座(9)之间距离的尾座调整机构,床身0 另一端的一侧配置的侧底座(31)上装车削进给部件(18),尾座(9)上装用于下刻云母槽,倒角的刨槽装置(M),主轴箱⑶前端和尾端(9)前端的床身05)上各装托架(19),所述的主轴箱C3)中的主轴(17)上的皮带轮OO)经皮带与主电机皮带轮连接,主轴箱(3)中的蜗杆(16)与第一步电机连接,车削进给部件(18)的滑台(4)的传动丝杆与第二步进电机(8)连接,刨槽装置04)的冲程丝杆06)与第三步进电机(11)连接,所述的主电机是采用三相换向器电动机、第一步进电机、第二步进电机(8)、第三步进电机(11) 均采用减速步进电机,所述的刨槽装置04)前端装浮动刀架(6),浮动刀架(6)主要是由横向刀架(37)、垂直刀架(38)、微调丝杆04)和鼓形销轴组成,浮动刀架(6)前端的刀夹(36)由鼓形销轴03)与横向刀架(37)连接,刀夹(36)与横向刀架(37)之间有间隙, 横向刀架(37)上设的丝孔中装微调丝杆(44),垂直刀架(38)固定在刨槽壳体(7)内的滑枕上,垂直刀架(38)中部设移动标尺(42),垂直刀架(38)上的进刀丝杆(39)上端与带有刻度盘GO)的进刀手轮Gl)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数控车刨机床,包括床身、控制箱、数控箱,还包括床身一端装的用于卡紧加工件、车外圆和侧槽时起分度作用的主轴箱,床身另一端装用于顶紧加工件的尾座和用于移动尾座、调整主轴箱和尾座中心距的尾座调整机构,床身另一端的一侧配置的侧底座上装车削进给部件,尾座上装用于下刻云母槽,倒角的刨槽装置,主轴箱前端和尾端座前端的床身上各装有托架。本实用新型可减少吊装装夹次数和安全误差,保证加工质量。
文档编号B23P23/02GK202006366SQ201120059068
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9日
发明者王英博 申请人:王英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