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丝机的从动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4313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拉丝机的从动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丝机领域,特别涉及的是一种拉丝机的从动轮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拉丝机主要包括主动轮及主动轴、从动轮及从动轴、拉丝模及模座,拉丝模安置在模座上,被拉的金属丝,其扎头端穿过拉丝横后固定于主动轴上,已被拉细的部分缠绕在主动轮上,待拉细的部分缠绕在从动轮上。在拉丝过程中,从拉丝模到从动轮一侧的金属丝较松驰,金属丝跳动打滑撞击从动轮、拉丝模及模座,拉丝不平稳,产生较大的噪音和易断丝。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消除与从动轮、拉丝模、模座撞击的现象,大大降低噪音和断丝的现象的拉丝机从动轮。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拉丝机的从动轮,它包括底轮、中轮和顶轮,所述底轮的上端面设有凹形槽,所述中轮的一端面上有与凹形槽相配合的凸形环筋,另一端面上有凹形环槽,所述顶轮下端面上设有与凹形环槽相配合的凸形筋, 所述底轮、中轮和顶轮可相对转动。所述底轮、中轮和顶轮内的从动轴上设有滚动轴承。所述从动轴通过轴端压盖分别与底轮、中轮和顶轮连接。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从动轮结构能使金属丝的受力得到缓冲,降低了成本,大大降低了噪音和断丝现象,拉丝平稳,高效。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拉丝机的从动轮,它包括底轮1、中轮2和顶轮3,所述底轮1的上端面设有凹形槽11,所述中轮2的一端面上有与凹形槽11相配合的凸形环筋21,另一端面上有凹形环槽22,所述顶轮3下端面上设有与凹形环槽22相配合的凸形筋31,所述底轮1、中轮2和顶轮3可相对转动,所述底轮1、中轮2和顶轮3内的从动轴 4上设有滚动轴承41。所述从动轴4通过轴端压盖42分别与底轮1、中轮2和顶轮3连接, 该从动轮结构能使金属丝的受力得到缓冲,降低了成本,大大降低了噪音和断丝现象,拉丝平稳,高效。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限定本实用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装饰,皆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拉丝机的从动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轮(1)、中轮( 和顶轮(3),所述底轮 (1)的上端面设有凹形槽(11),所述中轮( 的一端面上有与凹形槽(11)相配合的凸形环筋(21),另一端面上有凹形环槽(22),所述顶轮C3)下端面上设有与凹形环槽0 相配合的凸形筋(31),所述底轮(1)、中轮( 和顶轮C3)可相对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丝机的从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轮(1)、中轮(2) 和顶轮(3)内的从动轴(4)上设有滚动轴承0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拉丝机的从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轴(4)通过轴端压盖G2)分别与底轮(1)、中轮(2)和顶轮(3)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拉丝机领域,特别涉及的是一种拉丝机的从动轮结构,它包括底轮、中轮和顶轮,所述底轮的上端面设有凹形槽,所述中轮的一端面上有与凹形槽相配合的凸形环筋,另一端面上有凹形环槽,所述顶轮下端面上设有与凹形环槽相配合的凸形筋,所述底轮、中轮和顶轮可相对转动,该从动轮结构能使金属丝的受力得到缓冲,降低了成本,大大降低了噪音和断丝现象,拉丝平稳,高效。
文档编号B21C1/02GK202015744SQ20112006252
公开日2011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1日
发明者黄旭明 申请人:黄旭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