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扭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7140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动扭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IXD制造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用来对IXD组件上的铁框脚进行自动扭脚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LCD (液晶显示器)技术发展迅速,消费者对其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IXD组装时,一般先将IXD装入铁框中,铁框包括相互卡接的上铁框和下铁框,为了更稳固地将LCD安装于铁框内,在下铁框的顶部设有铁框脚,通常铁框脚需要进行扭脚,并将铁框脚焊接于上铁框上,从而得到LCD组件产品。现有技术中,LCD组件铁框脚的扭脚通常采用手工操作,手工操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操作员的技术熟练程度,铁框脚扭脚时无法保证每次的应力相同,容易导致铁框脚扭脚后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焊锡时铁框脚难于与上铁框完全焊接,产品达不到质量要求;而且铁框脚的扭脚和焊锡工序分开进行,生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扭脚效率高、扭脚质量好的自动扭脚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扭脚装置,包括机架和设于机架上用于放置待加工件的产品夹座,所述机架上部还设有固定待加工件的压板,及设于机架上对待加工件进行扭脚的扭脚机构。上述方案的优化方案如下上述扭脚机构包括与待加工件的待加工位对应设置的冲头及与所述冲头连接并带动所述冲头对待加工件进行扭脚的的夹紧气缸。上述夹紧气缸两端分别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与所述待加工件的待加工位相应的位置设置有避空位。上述扭脚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滑板、安装于滑板上的垂直气缸和安装于垂直气缸上的支撑板以及安装于支撑板上位于支撑板底部的夹紧气缸,所述产品夹座安装于支撑板上。上述支撑板右端安装有水平气缸一,所述水平气缸一上连接有将待加工件定位于
产品夹座中的定位块,所述产品夹座靠近定位块一侧设有待加工件被推入产品夹座中的缺□。上述压板上设有扭脚后的待加工件焊锡的焊锡孔。上述机架内底部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横向安装有导轨,滑板安装于导轨上,在滑板右端安装有推动扭脚机构左右移动的水平气缸二。上述机架前上部设有控制各气缸自动工作的启动按钮和控制各气缸自动复位的复位按钮。[0015]上述机架前上部还设有用于待加工件初步组装的装配夹座。上述机架顶部设有感应身体部位是否在安全范围的安全感应器。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在机架内设置扭脚机构对待加工件进行自动扭脚,保证了待加工件扭脚时不受应力变形,使待加工件扭脚和焊锡时达到质量要求,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待加工件扭脚后,操作员可对待加工件立即进行焊锡,无需对待加工件单独进行焊锡,节省了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作进一步详细描叙如图1 3所示,本实施例揭示的自动扭脚装置主要用于待加工件IXD组件7上的铁框脚8进行自动扭脚,提高产品的质量。该自动扭脚装置包括机架1和设于机架1上部的产品夹座2,产品夹座2用于放置IXD组件7 ;在机架1前上部设有装配夹座6,IXD组件7零部件在装配夹座6上进行组装,组装好的IXD组件7的铁框脚8位于IXD组件7的顶部。其中,在机架1内设有扭脚机构3,该扭脚机构3包括设于机架1内的滑板31、垂直气缸32和支撑板33以及冲头36、夹紧气缸34,垂直气缸32安装于滑板31上,支撑板33 安装于垂直气缸32上,夹紧气缸34安装于支撑板33上,夹紧气缸34位于支撑板33底部, 产品夹座2安装于支撑板33上;在夹紧气缸34两端分别连接有连接块35,两冲头36分别设置于两连接块35的顶部,冲头36位置与铁框脚8对应,冲头36成型部位形状与铁框脚8 形状相对应,在连接块35上与铁框脚8相应的位置设置有避空位,避空位保证了两冲头36 冲切铁框脚8位置到位。另外,在机架1上部还设有固定IXD组件7的压板11,压板11上设有焊锡孔12。 装配好的IXD组件7放置于产品夹座2中后,扭脚机构3垂直气缸32工作推动支撑板33 带动IXD组件7向上运动,直至压板11压紧IXD组件7 ;同时,IXD组件7的铁框脚8顶部伸出于焊锡孔12,夹紧气缸34工作驱动两连接块35相向运动带动两冲头36相互冲切铁框脚8,从而对铁框脚8进行自动扭脚。为了保证装配好的IXD组件7尺寸合格,在支撑板33的右端安装有水平气缸一 4, 水平气缸一 4上连接有定位块41,产品夹座2靠近定位块41 一侧设有缺口。装配好的IXD 组件7放置于产品夹座2中后,水平气缸一 4推动定位块41向产品夹座2中的IXD组件7 运动,定位块41将IXD组件7从缺口推入并定位于产品夹座2中,从而保证了 IXD组件7 的尺寸合格。为了方便对扭脚后的铁框脚8进行焊锡,在机架1内底部设有固定板5,固定板5 上横向安装有导轨51,滑板31安装于导轨51上,在滑板31右端安装有水平气缸二 52。当LCD组件7被定位块41定位住后,水平气缸二 52工作推动滑板31带动整个扭脚机构3在导轨51向左运动,直至IXD组件7铁框脚8位于焊锡孔12的正下方,扭脚机构3工作对铁框脚8进行自动扭脚。铁框脚8扭脚后,操作员即可在焊锡孔12位置对扭脚后的铁框脚8 进行焊锡,将铁框脚8稳固地焊接于IXD组件7上。为了控制各气缸自动工作和控制各气缸自动复位,在机架1前上部还设有启动按钮13和复位按钮14。为了防止操作员身体部位伸入机架1内,在机架1顶部设有感应身体部位是否在安全范围的安全感应器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将IXD组件7零部件在装配夹座6上进行组装,组装好的LCD组件7放置于产品夹座2上;然后,开启启动按钮13,各气缸开始自动工作,水平气缸一 4推动定位块41将IXD组件7定位于产品夹座2中;接着,水平气缸二 52 工作推动滑板31带动垂直气缸32在导轨51上向左运动;垂直气缸32移动到位后,垂直气缸32工作推动支撑板33带动IXD组件7向上运动,IXD组件7铁框脚8顶部伸出于焊锡孔12 ;再夹紧气缸34工作驱动两连接块35相向运动带动两冲头36相互冲切铁框脚8,从而完成对铁框脚8的自动扭脚;铁框脚8扭脚完成后,夹紧气缸34自动复位,夹紧气缸34 带动两连接块35相背运动;两连接块35复位后,操作员在焊锡孔12位置对IXD组件7铁框进行焊锡;铁框脚8焊锡完成后,按下复位按钮14,垂直气缸32带动支撑板33向下运动复位;支撑板33复位后,水平气缸二 52带动垂直气缸32向右复位;最后,水平气缸一 4复位,操作员取出扭脚和焊锡好的LCD组件7产品。如此循环往复即实现IXD组件7上的铁框脚8自动扭脚和快速完成焊锡,保证了产品质量,节省了工序,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提高了生产效率。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方式,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现方式。也就是说,在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扭脚装置,包括机架(1)和设于机架上用于放置待加工件的产品夹座(2), 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部还设有固定待加工件的压板(11),及设于机架上对待加工件进行扭脚的扭脚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扭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脚机构(3)包括与待加工件的待加工位对应设置的冲头(36)及与所述冲头连接并带动所述冲头对待加工件进行扭脚的的夹紧气缸(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扭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气缸(34)两端分别连接有连接块(35),所述连接块上与所述待加工件的待加工位相应的位置设置有避空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扭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脚机构(3)还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滑板(31)、安装于滑板上的垂直气缸(32)和安装于垂直气缸上的支撑板(33)以及安装于支撑板上位于支撑板底部的夹紧气缸(34 ),所述产品夹座安装于支撑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扭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3)右端安装有水平气缸一(4),所述水平气缸一上连接有将待加工件定位于产品夹座中的定位块(41 ),所述产品夹座靠近定位块一侧设有待加工件被推入产品夹座中的缺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扭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11)上设有扭脚后的待加工件焊锡的焊锡孔(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扭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内底部设有固定板 (5),固定板上横向安装有导轨(51),滑板安装于导轨上,在滑板右端安装有推动扭脚机构左右移动的水平气缸二( 52 )。
8.根据权利要求1 7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扭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前上部设有控制各气缸自动工作的启动按钮(13)和控制各气缸自动复位的复位按钮(1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扭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前上部还设有用于待加工件初步组装的装配夹座(6 )。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扭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顶部设有感应身体部位是否在安全范围的安全感应器(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扭脚装置,包括机架和设于机架上用于放置待加工件的产品夹座,机架上部还设有固定待加工件的压板,及设于机架上对待加工件进行扭脚的扭脚机构;扭脚机构包括与待加工件的待加工位对应设置的冲头及与所述冲头连接并带动所述冲头对待加工件进行扭脚的夹紧气缸。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在机架内设置扭脚机构对待加工件进行自动扭脚,保证了待加工件扭脚时不受应力变形,使待加工件扭脚和焊锡时达到质量要求,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待加工件扭脚后,操作员可对待加工件立即进行焊锡,无需对待加工件单独进行焊锡,节省了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21D53/74GK202087730SQ201120124708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6日
发明者张红喜 申请人: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