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钢丝重力自动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装置,特别涉及钢帘线制造生产中钢丝重力自动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钢帘线生产制造中,从拉丝机下线的钢丝,采用工字轮收集,用工字轮收集 一是需要动力转动工字轮,浪费能源。二是由于工字轮直径有限,收集钢丝的数量也比较少,影响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全、节约生产成本、节约能源、提高工作效率的钢丝重力自动收集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钢丝重力自动收集装置,包括顶孔1、加固杆2、支架3、 底圆盘4,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杆2、支架3、底圆盘4均为圆钢管,支架3与加固杆2、顶孔1、底圆盘4之间焊接而成,在底圆盘4设有长条形孔5,所述加固杆2与支架互相垂直设置。所述支架3在底圆盘4圆周均勻分布,所述支架3数目为6个。所述长条形孔5在底圆盘圆周上相对设置,所述长条形孔5数目为2个。所述支架3高度在1. 8米至2. 2米。本实用新型优点效果本实用新型钢丝重力自动收集装置结构简单、使用安全、节省能源、收集钢丝量大整齐,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用钢丝自身重力,无需任何动力实现钢丝自动收集。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钢丝重力自动收集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标示1为顶孔,2为加固杆,3为支架,4为底圆盘,5为长条形孔5。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钢丝重力自动收集装置,包括顶孔1、加固杆2、支架3、 底圆盘4,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杆2、支架3、圆盘4均为圆钢管,支架3与加固杆2、顶孔1、 底圆盘4之间焊接而成,在底圆盘4设有长条形孔5,所述加固杆2与支架互相垂直设置。所述支架3在底圆盘4圆周均勻分布,所述支架3数目为6个。[0015]所述长条形孔5在底圆盘圆周上相对设置,所述长条形孔5数目为2个。所述支架3高度在1. 8米至2. 2米。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钢丝重力自动收集装置放置在拉丝机输出端,用顶孔固定钢丝重力自动收集装置,将公司头插入底圆盘上设置的长条形孔内,从而实现钢丝重力自动收集。如上所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地说明,但是只要实质上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点及效果可以有很多的变形,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这样的变形例也全部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钢丝重力自动收集装置,包括顶孔(1)、加固杆O)、支架(3)、底圆盘G),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杆O)、支架(3)、底圆盘⑷均为圆钢管,支架(3)与加固杆O)、底圆盘G)、 顶孔(1)之间焊接而成,在底圆盘(4)设有长条形孔(5),所述加固杆( 与支架C3)互相垂直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重力自动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在底圆盘⑷圆周均勻分布,所述支架⑶数目为6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重力自动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条形孔(5)在底圆盘圆周上相对设置,所述长条形孔( 数目为2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重力自动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高度在 1.8米至2. 2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丝重力自动收集装置,包括顶孔(1)、加固杆(2)、支架(3)、底圆盘(4),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杆(2)、支架(3)、底圆盘(4)均为圆钢管,支架(3)与加固杆(2)、底圆盘(4)、顶孔(1)之间焊接而成,在底圆盘(4)设有长条形孔(5),所述加固杆(2)与支架(3)互相垂直设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安全、节约生产成本、节约能源、提供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B21C47/02GK202239026SQ201120367090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30日
发明者邹德坤 申请人:滕州东方钢帘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