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c18钛合金大规格棒材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3164982阅读:5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tc18钛合金大规格棒材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钛及钛合金加工领域,尤其涉及ー种TC18钛合金大规格棒材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钛合金具有比強度高、抗腐蚀能力强、高温性能优良等特点,是航空、航天、国防等领域的重要材料。TC18钛合金是ー种高合金化的两相合金,其名义化学成分为Ti-5Al-5Mo-5V-lCr-lFe。该合金退火后的强度与TC4、TC6等合金固溶时效状态下的强度相当,在IOSOMPa以上,是退火状态下强度最高的钛合金。TC18钛合金既可用于制造在350°C 400°C下长期工作的机身、机翼受カ件及操作系统等的紧固件,也可用于制造工作温度不高于350°C的发动机的风扇盘和叶片等。随着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为了提高飞机的安全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飞机设计的趋势是减少焊接、承力件需采用大型锻件和大型整体锻件。为满足大型锻件和大型整体锻件的研制、生产,需要使用高质量、大规格合金棒材。目前国内エ业化生产的TC18棒材直径小于①300mm,很难满足国内外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ー种能够获得良好高低倍组织及性能的TC18钛合金大规格棒材的加工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ー种TC18钛合金大规格棒材加工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采用电炉将①520mm 760mm规格的TC18铸锭加热到1100°C保温,在45丽快锻机上开坯后,在P转变温度以上进行2 3火次镦拔锻造,终锻温度不低于800°C ;
(2)、采用电炉将步骤(I)完成的锻坯加热到P转变温度以下30 50°C加热,在a+3两相区进行2 5火次镦拔锻造,终锻温度不低于700°C ;
(3)、采用电炉将步骤(2)完成的锻坯在P转变温度以上及a+0两相区进行“高+低”锻造,循环2 3次,终锻温度不低于700°C ;
(4)、采用电炉将步骤(3)完成的锻坯在P转变温度以下20 30°C锻造2 4火次至成品,终锻温度不低于700°C。所述步骤(2)中,a+3两相区多火次锻造,其中I 2火次采用换向镦拔锻造。所述步骤(3)中,每火次结束时,将四方锻坯锻造成八方锻坯。所述步骤(3)中,最后ー个P转变温度以上锻造时,采用锻后水冷处理。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提出的ー种TC18大规格棒材锻造加工方法,采用大吨位快锻机对大规格铸锭进行整体锻造,可以制得直径大于300mm、长度2000mm以上的棒材;カロエ过程中精确选择合适的加热温度、严格控制压下量和进料量、并保证坯料每火次的变形量大于50%;同时在锻造过程中采用换向镦拔锻造,促进金属在横向充分变形,提高大规格棒材锻透性,并对锻坯采用一次水淬处理,使组织更均匀,既保证产品强度的要求,又能得、到良好的断裂韧性值,从而能获得综合性能良好的大规格棒材;与目前现有的简单反复镦拔锻造技术相比,可以有效减少组织不均匀造成杂波超标的问题。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的实施例可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实施例I :(1)、采用电炉将¢520111111规格的TC18铸锭加热到11001保温,在45丽快锻机上开坯后,在P转变温度以上进行2火次镦拔锻造,终锻温度不低于800°C ;
(2)、采用电炉将步骤(I)完成的锻坯加热到P转变温度以下30°C加热,在ci+0两相区进行3火次镦拔锻造,其中I火采用换向镦拔锻造,终锻温度不低于700°C ;
(3)、采用电炉将步骤(2)完成的锻坯在P转变温度以上及a+0两相区进行“高+低” 锻造,循环2次;每火次结束时,将四方锻坯锻造成八方锻坯,最后一个3转变温度以上锻造时,采用锻后水冷处理,终锻温度不低于700°C ;
(4)、采用电炉将步骤(3)完成的锻坯在P转变温度以下20°C锻造2火次至成品,终锻温度不低于700°C。实施例2 : (I)、采用电炉将¢760111111规格的TC18铸锭加热到11001保温,在45丽快锻机上开坯后,在P转变温度以上进行3火次镦拔锻造,终锻温度不低于800°C ;
(2)、采用电炉将步骤(I)完成的锻坯加热到P转变温度以下50°C加热,在a+0两相区进行5火次镦拔锻造,其中2火采用换向镦拔锻造,终锻温度不低于700°C ;
(3)、采用电炉将步骤(2)完成的锻坯在P转变温度以上及a+0两相区进行“高+低”锻造,循环3次;每火次结束时,将四方锻坯锻造成八方锻坯,最后一个3转变温度以上锻造时,采用锻后水冷处理,终锻温度不低于700°C ;
(4)、采用电炉将步骤(3)完成的锻坯在P转变温度以下30°C锻造4火次至成品,终锻温度不低于700°C。
权利要求
1.一种TC18钛合金大规格棒材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采用电炉将¢520111111 760mm规格的TC18铸锭加热到1100°C保温,在45丽快锻机上开坯后,在P转变温度以上进行2 3火次镦拔锻造,终锻温度不低于800°C ; (2)、采用电炉将步骤(I)完成的锻坯加热到P转变温度以下30 50°C加热,在a+3两相区进行2 5火次镦拔锻造,终锻温度不低于700°C ; (3)、采用电炉将步骤(2)完成的锻坯在P转变温度以上及a+0两相区进行“高+低”锻造,循环2 3次,终锻温度不低于700°C ; (4)、采用电炉将步骤(3)完成的锻坯在P转变温度以下20 30°C锻造2 4火次至成品,终锻温度不低于700°C。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TC18钛合金大规格棒材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a+P两相区多火次锻造,其中I 2火次采用换向镦拔锻造。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TC18钛合金大规格棒材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每火次结束时,将四方锻坯锻造成八方锻坯。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TC18钛合金大规格棒材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最后一个P转变温度以上锻造时,采用锻后水冷处理。
全文摘要
一种TC18钛合金大规格棒材加工方法,采用电炉将铸锭加热到1100℃保温,在45MN快锻机上开坯后,在β转变温度以上进行2~3火次镦拔锻造;随后到β转变温度以下30~50℃加热,在α+β两相区进行2~5火次镦拔锻造;然后将锻坯在β转变温度以上及α+β两相区进行“高+低”锻造,循环2~3次;最后在β转变温度以下20~30℃锻造2~4火次至成品。本发明可以制得直径大于300mm、长度2000mm以上的棒材;在锻造过程中采用换向镦拔锻造,提高大规格棒材锻透性,并对锻坯采用一次水淬处理,使组织更均匀,既保证产品强度的要求,又能得到良好的断裂韧性值;可以有效减少组织不均匀造成杂波超标的问题。
文档编号B21J5/00GK102641978SQ20121015292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7日
发明者彭晖, 李卫, 陆威 申请人:湖南金天钛业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