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枢整体焊锡的工艺方法

文档序号:3206338阅读:5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枢整体焊锡的工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可运用于批量生的直流电机中电枢绕组与换向器的焊接,也可运用于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转子绕组并头套的焊接,具体涉及一种电枢整体焊锡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电枢绕组与换向器焊接工艺中,已经能够实现一次焊接,数十倍地提高焊锡效率,并对整体焊锡前的工艺做出了要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焊锡质量。但是,该传统工艺方法并不完善,焊接可靠性不高,会产生虚焊漏焊。此外,石棉绳的密封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有漏锡现象,会在换向器表面形成锡层,从而影响电机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电枢绕组与换向器的焊锡质量,通过工艺分析,改进工艺装备,使锡锅呈现多用性,并避免漏锡现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I、在电枢整体焊锡前增加了换向器预上锡工序,换向器预上锡后在换向器升高片槽中会留有一层薄而均匀的锡膜,当电枢整体焊锡时,锡面升高,没过电枢换向器升高片,锡层与熔锡相结合,使熔锡的附着力增大,增强焊锡可靠性,提高了电枢整体焊锡质量;2、使用金属缠绕垫片,代替石棉绳。金属缠绕垫片摆放于锡锅与电枢之间,当锡面升高,完全浸溃到电枢换向器升高片槽中,停顿2分钟后,将电枢抬高取出。金属缠绕垫片可更换,不同内径的金属缠绕垫片适用于不同型号的电机电枢焊锡;3、采用钛合金制作锡锅,温度控制与保持采用PID智能控制仪。钛合金锡锅使用中,可提高熔锡的防氧化能力,在保证电枢整体焊锡质量的情况下,增加了熔锡重复利用次数。采用PID智能控制仪,温控精度达到±2°C,具有更好的温控恒温效果,使熔锡始终处于适合焊锡的状态。4、进行电枢整体焊锡。作为本发明的一种特殊工艺,换向器预上锡从经济性、实用性与工艺性出发,在电枢整体焊锡的工艺方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换向器预上锡需工艺装备辅助,增加了整套工艺装备的成本,但是预上锡工艺装备并不复杂,预上锡后,电枢整体焊锡的可靠性得到提高,避免了虚焊漏焊,降低了电枢的返修率,减轻了工人负担,缩短了维修工时,为公司实现了经济效益,从根本上提高了电机质量。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用金属缠绕垫片代替石棉绳,不仅加大了锡锅使用范围,适用更多不同型号的电枢整体焊锡,而且防止了熔锡下漏,避免了熔锡附着在换向器上造成的电枢短路。本发明的优点是数十倍地提高了电枢焊锡效率,温控、恒温效果好,提高了熔锡的流动性、焊接强度和焊接可靠性,提高电枢整体焊锡质量,可运用于批量生的直流电机中电枢绕组与换向器的焊接,也可运用于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转子绕组并头套的焊接。


图I为本发明换向器搪锡工装图,图2为本发明电枢搪锡工装图,图3为电枢搪锡A-A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电枢整体焊锡的工艺方法,是在传统电枢绕组与换向器的整体浸溃焊工艺基础上的一种创新,属工艺方法的发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I、在电枢整体焊锡前增加了换向器预上锡工序;2、通过使用金属缠绕垫片,代替石棉绳。3、其中,电枢整体焊锡中锡锅的温度控制与保持,影响着锡锅内熔锡的状态,而熔锡状态直接影响着电枢整体焊锡的质量。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改进,采用钛合金制作锡锅,温度控制与保持采用PID智能控制仪。钛合金锡锅使用中,可提高熔锡的防氧化能力,在保证电枢整体焊锡质量的情况下,增加了熔锡重复利用次数。采用PID智能控制仪,温控精度达到±2°C,具有更好的温控恒温效果,使熔锡始终处于适合焊锡的状态。4、其中,换向器预上锡工序具体为将搪锡炉温度设定为300°C,保持搪锡时的温度在(280 — 320) °C。检查电枢换向器升高片槽(24)内的漆包线是否都已压到槽内,外层漆包线至少应低于升高片外径O. 5_。把电枢或换向器需搪锡的部位用毛刷沾酒精清理干净,待酒精挥发后,再用另一把干净毛刷沾上松香水小心的涂沫在换向器需搪锡的部位,将涂好松香水的换向器装在搪锡工装(图I)上,将换向器(23)装入底座(22),再将把手总成旋入底座(22),把换向器垂直放入搪锡炉内,预热约5秒,同时清除锡液表面氧化层,然后升起锡液,浸没换向器升高片的四分之三,搪锡时间为(15 20)秒,降下锡液。提起换向器甩掉多余的锡,若部分槽内锡未甩掉可重新搪锡再甩,仅少数槽有锡时,可趁热用吸锡烙铁进行吸焊,必须保证换向器的每一槽均无影响嵌线的锡堆。 5、将电枢装在搪锡工装(图2)上,电枢(I)装入轴伸端套筒(5),利用圆柱螺旋压缩弹簧(3 )将顶杆(4 )顶紧,顶杆(4 )卡进电枢键槽(2 )中,再把搪锡工装挂在平衡吊上,控制平衡吊将电枢垂直放入搪锡炉内,预热10秒,同时清除锡液表面氧化层,然后升起锡液,浸没至换向器升高片,保持搪锡时间(20 30)秒,缓缓降下锡液。提起电枢检查挂锡质量。如部分槽未焊满时,允许在锡面上撒上松香粉,搅动锡液重新搪锡,仅少数槽未焊满时,可用烙铁趁热进行补焊。6、在整个搪锡过程中应保证锡面的光亮,为保证锡面干净,每搪一次,都刮一次锡面氧化物。搪锡或补焊时不能将锡落入引线绑扎处。当搪锡炉内锡液升起不能浸没升高片的上边沿时,需及时补充足够的锡条到搪锡炉里。相比传统工艺方法本发明中增加了换向器装配前预上锡工序,即在装配前对单个换向器进行上锡,只在换向器升高片槽中留有一层薄而均匀的锡层,使电枢整体焊锡的可靠性得到提升,避免虚焊漏焊。针对搪锡炉锡锅环形结构,采用金属缠绕垫片密封,即将金属缠绕垫片垫于电枢换向器升高片与锡锅之间,摒弃传统工艺中的石棉绳密封,不同型号的金属缠绕垫片可用于不同型号的换向器,完全做到不漏锡。传统工艺的熔锡设备在长期使用过程,由于熔锡氧化,导致锡渣增加,会影响熔锡性能,进一步导致影响电枢换向器焊锡质量,而本发明,通过认真研究锡锅材料,采用钛合金制作,使熔锡防氧化能力增强,在长期使用情况下,不会影响熔锡的流动性、焊接强度和焊接可靠性,从而提高电枢换向器焊锡质量。本发明对熔锡炉的温度控制做出了严格而规范的指导,控制箱采用PID智能控制仪,带百分比功率输出调节,控制方式为模块智能调节,温度监测点不少于2处。熔锡温度可调可控,使温度控制精度达到±2°C,采用智能控制方法,使整个加热部分的温度具有良好的恒温效果。 本发明可运用于批量生产的直流电机中电枢绕组与换向器的焊接,也可运用于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转子绕组并头套的焊接。
权利要求
1.电枢整体焊锡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I)、在电枢整体焊锡前增加换向器预上锡工序;(2)使用金属缠绕垫片,代替石棉绳,金属缠绕垫片摆放于锡锅与电枢之间;(3)采用钛合金制作锡锅,温度控制与保持采用PID智能控制仪;(4)电枢整体焊锡;换向器预上锡工序具体为将搪锡炉温度设定为300°C,保持搪锡时的温度在280 -320°C,检查电枢换向器升高片槽(24)内的漆包线是否都已压到槽内,外层漆包线至少应低于升高片外径O. 5_,把电枢或换向器需搪锡的部位用毛刷沾酒精清理干净,待酒精挥发后,再用另一把干净毛刷沾上松香水小心的涂沫在换向器需搪锡的部位,将涂好松香水的换向器装在搪锡工装上,将换向器(23)装入底座(22),再将把手总成(21)旋入底座(22),把换向器垂直放入搪锡炉内,预热约5秒,同时清除锡液表面氧化层,然后升起锡液,浸没换向器升高片的四分之三,搪锡时间为15 20秒,降下锡液,提起换向器甩掉多余的锡,若部分槽内锡未甩掉可重新搪锡再甩,仅少数槽有锡时,可趁热用吸锡烙铁进行吸焊,必须保证换向器的每一槽均无影响嵌线的锡堆; 电枢整体焊锡时,将电枢装在搪锡工装上,电枢(I)装入轴伸端套筒(5),利用圆柱螺旋压缩弹簧(3 )将顶杆(4 )顶紧,顶杆(4 )卡进电枢键槽(2 )中,,再把搪锡工装挂在平衡吊上,控制平衡吊将电枢垂直放入搪锡炉内,预热10秒,同时清除锡液表面氧化层,然后升起锡液,浸没至换向器升高片,保持搪锡时间20 30秒,缓缓降下锡液,提起电枢检查挂锡质量,如部分槽未焊满时,允许在锡面上撒上松香粉,搅动锡液重新搪锡,仅少数槽未焊满时,可用烙铁趁热进行补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枢整体焊锡的工艺方法。在电枢整体焊锡前增加了换向器预上锡工序,使用金属缠绕垫片,代替石棉绳,金属缠绕垫片摆放于锡锅与电枢之间,采用钛合金制作锡锅,温度控制与保持采用PID智能控制仪。换向器预上锡从经济性、实用性与工艺性出发,在电枢整体焊锡的工艺方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预上锡后,电枢整体焊锡的可靠性得到提高,避免了虚焊漏焊,降低了电枢的返修率,从根本上提高了电机质量。本方法数十倍地提高了电枢焊锡效率,温控、恒温效果好,提高了熔锡的流动性、焊接强度和焊接可靠性,提高电枢整体焊锡质量。
文档编号B23K1/08GK102837094SQ20121034182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6日
发明者王君, 宋勇, 贺志军 申请人:江麓机电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