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钣金件折弯的新型折弯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5159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钣金件折弯的新型折弯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用于钣金件折弯的新型折弯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所使用的折弯刀结构中折弯最小值跟刀槽宽带有着紧密的关系,D(槽宽)=6T (板材厚度),而折弯最小值d = D/2+T ;(例如板料厚度为1mm,选用的刀槽为6mm,而折弯最小值为4_),使得很难弯出接近一个板厚的最小折弯值,当某些折弯边的尺寸必须小于正常刀槽的理论值时,运用的刀槽就难以实现,这样就必须需更改结构设计,进而给设计人员增加了难题,也可能会增加产品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低成本、实用的用于钣金件折弯的新型折弯机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用于钣金件折弯的新型折弯机构,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的下模位于上模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包括上模块I、垫片3、挡块2,所述的挡块2连接于上模块I的右端,所述的垫片3设于上模块I与挡块2之间;所述的下模包括下模块4、垫块5、刃口模块6,所述的下模块4上设有凹槽41 ;所述的刃口模块6通过螺栓7连接于凹槽41上;所述的垫块5为左宽右窄的梯形,其通过螺柱8连接于凹槽41上,所述的垫块5位于刃口模块6的左侧;所述的螺柱8上套设有优力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下模采用可活动平面的刀槽,从而改变了折弯的最小值受刀槽宽带的影响,进而实现可以折弯接近一个板厚的折弯最小值;本实用新型是先压死板材再进行折弯部容易造成板材滑动,同时折弯刀的寿命也增长;本实用新型的上模与下模相碰可利用优力胶进行缓冲避免直接硬碰硬进而达到保护折弯刀的作用,及其维修也方便;本实用新型是利用要折弯板料厚度间隙折弯,是平面与平面相接触,只须更换刃口模块即可,而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产品成本低廉;对刀具的选择增加,同时也提高了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图I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0011]如图I所示,一种用于钣金件折弯的新型折弯机构,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的下模位于上模的下方;所述的上模包括上模块I、垫片3、挡块2,挡块2连接于上模块I的右端,垫片3设于上模块I与挡块2之间;下模包括下模块4、垫块5、刃口模块6,下模块4上设有凹槽41 ;刃口模块6通过螺栓7连接于凹槽41上;垫块5为左宽右窄的梯形,其通过螺柱8连接于凹槽41上;垫块5位于刃口模块6的左侧;螺柱8上套设有优力胶,优力胶使得垫块5的表面可形成一个活动的平面。如图2所示,操作时,先确认折弯板料厚度,更换与折弯板料厚度一样垫片3,装配好上模与下模;上模与下模装夹到机床上,先锁紧上模,将上模向下移动往挡块2靠紧后锁紧下模,以保证折弯间隙是一个板料厚度,然后拆除上模的挡块2和垫片3即可对板料进行冲压折弯工作。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垫片3的厚度来折弯相应的板料厚度,例如垫片3厚度Imm则我们折弯的板料厚度也是Imm ;上模块I向下运动时,将板料压死在上模块I与垫块5之间不让其滑动,后继续向下运动与刃口模块6 —起工作进而折弯出相近一个板料厚度。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钣金件折弯的新型折弯机构,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的下模位于上模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包括上模块(I)、垫片(3)、挡块(2),所述的挡块(2)连接于上模块⑴的右端,所述的垫片⑶设于上模块⑴与挡块⑵之间; 所述的下模包括下模块(4)、垫块(5)、刃口模块(6),所述的下模块(4)上设有凹槽(41);所述的刃口模块(6)通过螺栓(7)连接于凹槽(41)上;所述的垫块(5)为左宽右窄的梯形,其通过螺柱(8)连接于凹槽(41)上,所述的垫块(5)位于刃口模块(6)的左侧;所述的螺柱(8)上套设有优力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钣金件折弯的新型折弯机构,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的下模位于上模的下方;所述的上模包括上模块、垫片、挡块,挡块连接于上模块的右端,垫片设于上模块与挡块之间;下模包括下模块、垫块、刃口模块,下模块上设有凹槽;刃口模块通过螺栓连接于凹槽上;垫块为左宽右窄的梯形,其通过螺柱连接于凹槽上;垫块位于刃口模块的左侧;螺柱上套设有优力胶,优力胶使得垫块的表面可形成一个活动的平面。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降低了成本、实用的特点。
文档编号B21D5/06GK202803846SQ20122027773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3日
发明者林啸, 林超, 郭进东 申请人:福建骏鹏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