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冲多孔专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8168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钢管冲多孔专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技术,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利用冲床加工的钢管多孔冲孔
专用装置。二、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提高化工窑的工作效率,往往需要窑里安装许多管体上设置密集孔眼的不锈钢长管,目前一般窑炉建造企业,在不锈钢长管上制作密集孔眼,大多都是采取打样冲眼后,通过钻孔的方式来实现,这种工作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孔小,钻头易折断,而且工作效率非常低。三、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简便、劳动强度小、工作效率高的钢管冲多孔专用装置。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是由冲模和底模座两部分组成,所述冲模是由模柄、上模板、垫板、冲头固定板和多个冲头构成,冲头通过冲头固定板固定安装于上模板下方,中间设置了垫板。底模座则是由设置了前后枕头、定位指针、定位块、芯杆调节板的底板和设置了凹模和凹台的芯杆构成,芯杆的末端设有螺纹,穿过定位块的定位圆孔后,通过调整螺母固定于芯杆调节板上,芯杆前部置于前后枕头之上,凹模对应冲头,其下设有直通孔至凹台。需要开孔的长管,贯穿于芯杆上,由指针定位,定位好后,一次性在冲床上冲出多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根据钢管大小和孔距要求设置了冲模和底模座,只需将钢管套穿于芯杆上,通过定位指针定位后即可一次冲压多个小孔,然后向前移动再定位、冲孔,直到将整根钢管全部冲完密集孔眼。该设备具有结构合理、操作简便、劳动强度小、工作效率高等优点,推广应用价值广泛。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四
图I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模柄,2为上模板,3为垫板,4为冲头固定板,5为凹模,6为前枕头,7为后枕头,8为芯杆,9为调整螺母,10为底板,11为定位块,12为定位指针,13为凹台,14为冲头,15为芯杆调节板。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根据不锈钢长管上密集孔眼大小及孔距,设计冲模,该冲模是由模柄I、上模板2、垫板3、冲头固定板4和四个冲头14构成,四个冲头14通过冲头固定板4均匀固定安装于上模板2下方,中间设置了垫板3。取金属材料制作底板10,并在该底板10的前端设置前枕头6和后枕头7,用于加强芯杆强度。在后枕头7后面适当位置设置芯杆定位块11,以精确定位芯杆位置,在末端设置芯杆调节板15。根据钢管的长度取圆钢加工制作芯杆8,并在芯杆的前部设置四个凹模5 (冲头及凹模数量根据需要确定),该凹模5下设直通孔,并将其下切割形成凹台13,以便于储备冲孔的废料,其末端设置螺纹,穿过定位块11的定位圆孔后,通过调整螺母9固定于芯杆调节板15上。芯杆8前部置于前枕头6和后枕头7之上,通过调整螺母9使四个凹模5对应四个冲头14。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只需将冲模的模柄I安装到冲床的夹头上,并将底模座固定安装在冲床上,调节调整螺母9使底模座芯杆前端的四个凹模5对准冲模的四个冲头14,然后只需将不锈钢长管穿套于芯杆8上,通过设置于底板上的定位指针12调整好钢管位置即可冲孔,然后向前移动钢管再次定位,继续冲孔直到将钢管上全部冲满孔眼,向后退出钢管并清理废料,即可开始一下根钢管冲孔。根据钢管的长度与孔数,可实现一次冲出多孔的目的,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劳动强度小、工作效率高等优点,推广应用价值广泛。·
权利要求1.一种钢管冲多孔专用装置,它包括上冲模和底模两部分,其特征在于冲模是由模柄(I)、上模板(2)、垫板(3)、冲头固定板(4)和冲头(14)构成,冲头(14)通过冲头固定板(4)固定安装于上模板(2)下方,中间设置了垫板(3);底模座则是由设置了前后枕头(6、7)、定位指针(12)、定位块(11)、芯杆调节板(15)的底板(10)和设置了凹模(5)和凹台(13)的芯杆(8)构成,所述芯杆(8)的 末端设有螺纹,穿过定位块(11)的定位圆孔后,通过调整螺母(9)固定于芯杆调节板(15)上,芯杆(8)前部置于前后枕头(6、7)之上,凹模(5)对应冲头(14),其下设有直通孔至凹台(1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管冲多孔专用装置,它解决了钢管钻多孔存在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等问题,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模柄(1)、上模板(2)、垫板(3)、冲头固定板(4)和多个冲头(14)构成的冲模和由设置有前后枕头(6、7)、定位指针(12)、定位块(11)、芯杆调节板(15)的底板(10)和设置了凹模(5)和凹台(13)的芯杆(8)构成的底模座组成,芯杆(8)穿过定位块(11)后,通过调整螺母(9)固定于芯杆调节板(15)上,凹模(5)对应冲头(14)。根据钢管的长度与孔数,可实现一次冲出多孔的目的,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劳动强度小、工作效率高等优点,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文档编号B21D28/28GK202779381SQ20122033449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2日
发明者余阳春, 付力, 陈雄军, 焦精然 申请人:黄冈市中洲安达热工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