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翼缘校正胎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3791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翼缘校正胎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新型翼缘校正胎架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各种H型、箱型(厚腹板薄翼缘)等结构的翼缘校正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翼缘校正胎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钢结构建筑应用越来越广泛。各种钢构件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涉及结构的形式及种类也越来越多,对于焊接或各种因素引起的变形也随之增加,若使用现有常规校正办法,则劳动强度较大、生产效率较低、危险性较大,成本较高且对其质量有影响。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新型翼缘校正胎架装置, 该装置能提高校正效率和质量,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翼缘校正胎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卡紧装置和第二卡紧装置,第一卡紧装置和第二卡紧装置结构相同, 分别设在钢构件的两端;第一卡紧装置包括U型挡板、垫板和扁条,U型挡板上开有“凸”型槽,槽口向上;两块U型挡板平行对称放置,两块U型挡板之间用四条扁条固定连接,四条扁条分别位于U型挡板的四个角;两块U型挡板的上侧设置有两块垫板,两块垫板平行分布在 “凸”型槽的槽口的左右边缘处。[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0006]I.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制作、成本低廉;[0007]2.本实用新型能适应H型、箱型(厚腹板薄翼缘)等多种结构的钢构件;[0008]3.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校正效率和质量,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


[0009]图I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0010]图2为图I的A-A剖面图。[0011]图3为图I的B-B剖面图。[0012]图4为图I的C-C剖面图。[0013]图中1. U型挡板;2.垫板;3.扁条;4.千斤顶;5.配重;6.钢构件;7. “凸”型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I至图4)。[0015]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翼缘校正胎架装置,它包括第一卡紧装置和第二卡紧装置,第一卡紧装置和第二卡紧装置结构相同,分别设在钢构件6的两端;第一卡紧装置包括U型挡板I、垫板2和扁条3,U型挡板I上开有“凸”型槽7,槽口向上;两块 U型挡板I平行对称放置,两块U型挡板I之间用四条扁条3固定连接,四条扁条3分别位于U型挡板I的四个角;两块U型挡板I的上侧设置有两块垫板2,两块垫板2平行分布在 “凸”型槽7的槽口的左右边缘处。[0016]所述U型挡板I为25mm*7OOmm*7OOmm的钢板。[0017]所述“凸”型槽7是在钢板中央的上端开出槽口为IOOmm的槽,内槽的宽度为 500mmo[0018]所述扁条3的规格为25mm*250mm*550mm,扁条3有四条,分别设在U型挡板I两侧上下距边缘200mm处。[0019]所述塾板2的规格为20mm*200mm*600mm。[002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1.先将两个卡紧装置根据钢构件6的实际长度布置钢构件6两端;2.再将待校直钢构件6的一端从U型挡板的“凸”型槽7内穿入卡紧装置,另一端同法穿入卡紧装置;3.在待校直钢构件6翼缘面不平处,下端翼缘面垂直方向垫上千斤顶4,将千斤顶4与上下翼缘面紧密顶紧;4.将对应需调整面钢构件6的上翼缘面放上配重5;5.火焰对不平面出进行校正。[0021]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新型翼缘校正胎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卡紧装置和第二卡紧装置,第一卡紧装置和第二卡紧装置结构相同,第一卡紧装置和第二卡紧装置分别设在钢构件(6)的两端;第一卡紧装置包括U型挡板(I)、垫板(2)和扁条(3),U型挡板(I)上开有“凸”型槽(7 ),槽口向上;两块U型挡板(I)平行对称放置,两块U型挡板(I)之间用四条扁条(3 )固定连接,四条扁条(3)分别位于U型挡板(I)的四个角;两块U型挡板(I)的上侧设置有两块垫板(2),两块垫板(2)平行分布在“凸”型槽(7)的槽口的左右边缘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各种H型、箱型(厚腹板薄翼缘)等结构的翼缘校正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翼缘校正胎架装置。新型翼缘校正胎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卡紧装置和第二卡紧装置,第一卡紧装置和第二卡紧装置结构相同,分别设在钢构件的两端;第一卡紧装置包括U型挡板、垫板和扁条,U型挡板上开有“凸”型槽,槽口向上;两块U型挡板平行对称放置,两块U型挡板之间用四条扁条固定连接,四条扁条分别位于U型挡板的四个角;两块U型挡板的上侧设置有两块垫板,两块垫板平行分布在“凸”型槽的槽口的左右边缘处。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制作、成本低廉。
文档编号B21D1/00GK202803830SQ201220438579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1日
发明者冯骏, 王建, 李小明 申请人:武汉一冶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