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折弯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2663阅读:14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折弯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刀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钣金折弯的大R刀。
背景技术
发动机、机箱、控制柜等设备的外观大都采用大R角设计,其生产方法是用小R角拼接成大R角的方式,每次小R角折弯都需要几十次才能完成,每次小R角折弯都需要调试模具和设定折弯参数,耗费时间,加工效率低,加工次数过多就不能保证各批次产品R角尺寸、形状完全一样,产品不合格率高,如果能有一种可一次折弯成型而不需要多次折弯操作以上问题便可避免。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可一次折弯成型的折弯大R刀。
发明内容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生产效率低、加工产品合格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折弯刀,包括刀具上模和刀具下模,所述刀具上模与所述刀具下模的折弯力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刀具上模包括上模柄和向外凸的上刀头,所述刀具下模包括下模柄和向内凹的下刀头,所述上刀头向外凸的弧度与所述下刀头向内凹的弧度是相同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大R角刀实现一次折弯成型,不需要多次重复小R折弯,节省了调试模具和设定参数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人劳动强度也降低了,产品精度和合格率更高。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2,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和左视图,一种新型折弯刀,包括刀具上模I和刀具下模2,所述刀具上模I与所述刀具下模2的折弯力方向在同一直线上,且位于刀具的中心,保证刀具具有持续使用能力,刀具采用模具钢制作,保证有足够的硬度、强度,所述刀具上模I包括上模柄11和向外凸的上刀头12,所述刀具下模2包括下模柄21和向内凹的下刀头22,所述上刀头12向外凸的弧度与所述下刀头22向内凹的弧度是相同的,根据具体的产品特性,产品需要折弯多大的角度,刀具的刀头就制作成多大角度的,例如产品是50°的折弯角,刀头就制作成50°的凹凸弧度,操作时,先设定好相应的折弯参数,再把待加工的产品放在刀具下模2上,刀具下模2固定不动,刀具上模I在冲压机的带动下向下运动,并把产品一直往下压,直到折弯成设定的角度,刀具上模I回到初始位置,把产品取出,操作完成,重复以上操作完成大批量生产。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弯刀具,可折弯成任意想要的角度,且一次折弯成型,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都非常简捷,制作方便成本低,加工效率成倍提高,加工精度和质量稳定性相应提高,而传统的大角折弯都是用小R角拼接而成,需要多次才能成型,且每次操作都需要重新调试模具和设定折弯参数,工人劳动强度大加工效率也低,加工出的产品也参差不齐,次品率高,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刀具以上问题便可解决。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折弯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具上模(I)和刀具下模(2),所述刀具上模(I)与所述刀具下模(2)的折弯力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刀具上模(I)包括上模柄(11)和向外凸的上刀头(12),所述刀具下模(2)包括下模柄(21)和向内凹的下刀头(22),所述上刀头(12)向外凸的弧度与所述下刀头(22)向内凹的弧度是相同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折弯刀,包括刀具上模和刀具下模,所述刀具上模与所述刀具下模的折弯力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刀具上模包括上模柄和向外凸的上刀头,所述刀具下模包括下模柄和向内凹的下刀头;通过大R角刀实现一次折弯成型,不需要多次重复小R折弯,节省了调试模具和设定参数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人劳动强度也降低了,产品精度和合格率更高。
文档编号B21D37/10GK202943150SQ201220592378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2日
发明者柴雷雷 申请人:厦门宝麦克斯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