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8282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冲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切机械,特别是涉及用于外壳框架固定架的冲切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外壳处理工艺中,外壳框架内都设有固定架,以方便固定。固定架在进行表面处理工艺后再切除。传统的方式是通过人工切除,效率低下,而且切除后容易会存在瑕疵,影响外壳框架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切除外壳固定架的冲切装置。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冲切装置,包括驱动气缸、上模座、下模座、支架和底座;支架设置在底座上并支撑着驱动气缸;上模座设置在驱动气缸下端并由驱动气缸驱动,上模座下端设有上切刀;下模座设在底座上端并在上模座下方,上模座座为中空结构;下模座上端设有固定框,固定框用于固定外壳框架;固定框上设有下切刀,下切刀辅助冲切。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一种冲切装置还包括加热上切刀的加热器,加热器加热上切刀,上切割更容易冲切外壳框架的固定架。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一种冲切装置还包括控制台,控制台控制驱动气缸和加热器工作。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底座上设置有承接盒,底座上端设有承接口,承接口连通下模座和承接盒;承接盒可以承接外壳框架的固定架,方便清理外壳框架固定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上述构造的冲切装置,通过上切刀和下切刀配合切除外壳框架固定架并回收,取代了人工处理,加快生产速度,利于实现生产自动化。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模结构图。图中,1、驱动气缸;2、上模座;21、上切刀;3、下模座;31、固定框;32、下切刀;4、支架;5、底座;51、承接口 ;6、加热器;7、控制台;8、承接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和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冲切装置。一种冲切装置,包括驱动气缸1、上模座2、下模座3、支架4、底座5、加热器6、控制台7和承接盒8 ;支架4设置在底座5上并支撑着驱动气缸I ;上模座2设置在驱动气缸I下端并由驱动气缸I驱动,上模座2下端设有上切刀21 ;加热器6通过导热管连接上切刀21,加热器6加热上切刀21,上切割更容易冲切外壳框架的固定架;下模座3设在底座5上端并在上模座2下方,上模座2座为中空结构;下模座3上端设有固定框31,固定框31用于固定外壳框架;固定框31上设有下切刀32,下切刀32辅助冲切;控制台7控制驱动气缸I和加热器6工作;底座5上设置有承接盒8,底座5上端设有承接口 51,承接口 51连通下模座3和承接盒8,承接盒8可以承接外壳框架的固定架,方便清理外壳框架固定架。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把需切除固定架的外壳框架在下模座3上,控制台7控制加热器6加热上切刀21,上切刀21加热后,控制台7控制驱动气缸I驱动上模座2向下运动,上切刀21向下运动,上切刀21与下切刀32接触冲切外壳框架,处理后的外壳框架固定架从承接口 51掉入承接盒8。以上的实施例只是在于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方法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冲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气缸、上模座、下模座、支架和底座;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支撑着所述驱动气缸;所述上模座设置在所述驱动气缸下端并由所述驱动气缸驱动,所述上模座下端设有上切刀;所述下模座设在所述底座上端并在所述上模座下方,所述上模座座为中空结构;所述下模座上端设有固定外壳框架的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上设有下切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冲切装置还包括加热所述上切刀的加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冲切装置还包括控制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切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承接盒,所述底座上端设有承接口,所述承接口连通所述下模座和所述承接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冲切装置,属于冲切机械领域。它包括驱动气缸、上模座、下模座、支架和底座;支架设置在底座上并支撑着驱动气缸;上模座设置在驱动气缸下端并由驱动气缸驱动,上模座下端设有上切刀;下模座设在底座上端并在上模座下方,上模座座为中空结构;下模座上端设有固定框,固定框用于固定外壳框架;固定框上设有下切刀,下切刀辅助冲切。该种冲切装置,能自动切除外壳框架固定架。
文档编号B21D28/02GK203076402SQ201220707850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0日
发明者陈世昌, 陆晓礼 申请人:东莞钜升塑胶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