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钢型材的方法和装置以及这种钢型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6546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用于制造钢型材的方法和装置以及这种钢型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钢加工和钢制造的领域,尤其是钢型材的制造的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钢型材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提供工件(2,44,52),尤其钢坯件,优选带状钢坯件;在工件(2,44,52)的计划的弯曲部的区域中形成变薄部(10);以及将工件(2,44,52)弯曲,以用于产生在工件(2,44,52)上的弯曲部。在弯曲之后将变薄部(10)通过焊接加固。
【专利说明】用于制造钢型材的方法和装置以及这种钢型材【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钢加工和钢制造的领域,尤其是钢型材的制造的领域。本发明涉及一 种用于制造钢型材的方法。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钢型材,尤其是根据上述方法所制造的钢 型材。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板桩,尤其是Z形板桩。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由工件、尤 其由钢坯件、优选由带状钢坯件来制造钢型材的系统。【背景技术】[0002]从现有技术中基本上已知用于制造钢型材的方法、钢型材、板桩和用于制造钢型 材的系统。通常,在钢铁厂中以连续铸造法、以热轧或冷轧法来制造钢型材。此外,已知通过 钢坯件的整体成型来制造的钢型材。在构造板桩壁时,通常将钢型材用作以板桩形式的板 桩壁组件。在此,尤其已知的是所谓的Z形板桩和U形板桩,所述Z形板桩和U形板桩借助 于不同的止动形式,例如借助于所谓的拉森止动件彼此连接。在此,通过将止动件在放入、 打进或振击到土地中时彼此套叠,板桩通常彼此连接。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制造钢型材的改进的方法,一种改进的钢型材,一 种改进的板桩和一种用于由工件来制造钢型材的改进的系统。[0004]根据本发明,所述目的通过一种用于制造钢型材的方法实现,所述方法包括下述 步骤:提供工件,尤其钢坯件,优选带状钢坯件;在工件的计划的弯曲部的区域中形成变薄 部;并且将工件弯曲以用于产生在工件上的弯曲部。[0005]本发明认识到,已知的方法具有多种缺陷。一方面,已知的方法是能量密集的、劳 动密集的并且与高的装配或起动成本相关联。由此造成高的最小订货量和相对长的交货 期,使得超前计划的生产计划和高的库存是必需的,以便能够灵活地对顾客订货作出反应。[0006]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优点在于,钢型材的自主的、灵活的和全自动的生产能够优 选直接由卷材或带状钢卷或基于扁钢工件来实现。此外,通过相对低的装配成本、相对低的 工作成本和低的材料损耗来保持低的生产成本。在应用所述方法时实现的符合需要且同时 期的生产还能够实现低的库存成本。此外,所述方法是高效节能、清洁且环保的。在加工厚 壁钢时尤其节约了能量。[0007]优选地,工件的变薄部沿着工件的计划的弯曲部伸展。[0008]依照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一个有利的实施形式,通过形成凹部、尤其凹槽在工件 中形成变薄部。这是用于在工件的计划的弯曲部的区域中形成变薄部的特别适当且简单的 变型形式。[0009]在本发明的范围中,术语凹槽理解为在工件中形成的凹部,使得所述凹部具有打 开的端部。[0010]根据方法的另一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通过铣削、轧制、冲压或冲制来实现变薄 部的形成,尤其是形成变薄部的凹部的形成。由此,变薄部能够特别简单且必要时自动化地在工件中形成。[0011]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形式中,变薄部在弯曲之后通过焊 接、尤其通过激光焊接、优选通过激光复合焊接法来加固。通过在弯曲之后对计划用于弯曲 的变薄部进行加固来制造具有特别高的坚固性的钢型材。[0012]优选地,焊接用于将在弯曲时部分闭合的凹部完全闭合。在此,例如能够通过焊接 将工件的凹部的彼此紧靠的端部不可分地连接。[0013]在本发明的范围中,术语激光焊接理解为在使用具有高强度的光学聚焦的激光束 的情况下将钢型材的两个端部不可分地连接。[0014]依照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一个优选的实施形式,焊接借助于聚焦的激光束来实 现,所述激光束从工件的弯曲外侧朝向弯曲内侧、尤其沿着由凹部在弯曲之后所形成的零 间隙定向,所述激光束的焦点优选位于工件(1300)之内。在根据本发明的范围中,术语零 间隙理解为凹部的侧边在弯曲之后彼此贴靠,例如具有接触部,而不形成化学的连接。[0015]原则上,在工件的唯一的弯曲部中,从工件的弯曲外侧朝向弯曲内侧以及从弯曲 内侧朝向弯曲外侧的与弯曲角度无关的焊接也是可能的。然而,在制造钢型材时,一些弯曲 部不能够从弯曲内侧开始焊接,因为,各个弯曲内侧或零间隙由工件的相邻的板条遮盖进 而对于激光束而言是不可接近的。此外,能够通过从弯曲外侧朝向弯曲内侧定向的激光束 以特别简单的方式执行焊接。优选地,在此使用单个的聚焦的激光束,代替振荡的射束或两 个局部的激光束。[0016]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另一实施形式中,在弯曲内侧上构成的形成变薄部的凹部 在弯曲时变小或闭合,或者在工件的弯曲外侧上构成的形成变薄部的凹部在弯曲时变大。 这是所述方法的一个特别适当的实施形式,其中形成变薄部的凹部构成为特别适合于弯 曲。此外,所述方法由此得到简化,因为在弯曲之前形成的材料留空部能够实施成,使得所 述材料留空部能够相应地匹配于待进行的弯曲。优选地,凹部能够匹配于计划的弯曲角度。[0017]依照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另一适当的实施形式,在工件中设置形成变薄部的凹 部,其中在工件的弯曲内侧上构成的凹部在弯曲之后通过焊接、尤其通过激光焊接来闭合。 因此,提出一种方法,借助所述方法将在弯曲时首先变小的凹部通过焊接来闭合以用于加 固钢型材。[0018]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中,将对形成变薄部的凹部进行限界的侧边不 可分地连接。因此,计划用于弯曲的变薄部附加地在弯曲之后被加固。[0019]依照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另一适当的实施形式,通过自由弯曲、枢转弯曲或模具 弯曲来进行弯曲。由此,为了形成钢型材能够特别简单地且自动化地弯曲工件。[0020]依照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另一优选的实施形式,通过展开带状钢卷、尤其卷材来 提供工件。在本发明的范围中,术语卷材理解为卷起的金属带、例如以带状钢卷的形式。 [0021 ] 依照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另一优选的实施形式,在弯曲之前将留空部弓I入到构成 为带状钢坯件的工件中,所述留空部横向于带状钢坯件的纵向方向定向并且朝向带状钢坯 件的侧向边界是打开的。留空部例如能够构成为缝隙状的留空部,所述留空部例如借助于 冲压工具、高能的激光束或钢锯侧向地引入到带状钢坯件中。带状钢坯件的纵向方向在此 优选是下述方向:带状钢坯件在制造过程期间、例如在传送带上沿所述方向移动。这尤其也 能够是下述方向:沿所述方向将由带状钢卷展开的带状钢输送给传送带。[0022]留空部能够实现:在制造过程中能够在带状钢坯件的第一区域中实施工作步骤, 而这不对带状钢坯件的通过留空部与第一区域分开的第二区域产生影响。[0023]依照上述实施形式的一个优选的改进方案,留空部伸入到带状钢坯件中,使得在 带状钢坯件的对留空部的第一部段限界的第一区域中的弯曲力矩不传递到带状钢坯件的 对留空部的第二部段限界的第二区域上。由此,在使用带状钢坯件时实现钢型材的制造过 程的显著简化。能够进行依照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所进行的弯曲,而不存在将带状钢坯件的 各个部段在弯曲之前完全地彼此分开的必要性。在此,分别具有预设深度的留空部被引入 到带状钢坯件中,使得在带状钢坯件的第一区域中的弯曲力矩不传递到带状钢坯件的第二 区域上,但是尽管如此,这两个区域在带状钢坯件的预设部段中仍然保持连接。[0024]在钢坯件的根据本发明的制造过程中,钢坯件的第一区域例如处于弯曲装置中, 使得工件能够在其中弯曲。在此情况下,留空部用于:弯曲不传递到带状钢坯件的例如还处 于变薄装置中的第二区域上。[0025]根据本发明,开始提及的目的也通过钢型材、尤其根据前述方法所制造的钢型材 来实现,所述钢型材包括在弯曲区域中具有变薄部的工件。[0026]本发明认识到,已知的钢型材具有多个缺陷。至今为止,已知的钢型材仅能够借助 特别高的能量耗费来弯曲。在此,根据弯曲方法,例如产生在工件的弯曲内侧上产生在最后 加工的范围中必须被移除的材料积聚和材料扭曲。[0027]根据本发明的钢型材的优点是,弯曲方法能够特别简单且高效节能地执行以形成 钢型材。此外,保持低的材料成本。[0028]依照根据本发明的钢型材的一个有利的实施形式,变薄部作为凹部构成在工件 中。因此,变薄部特别简单且适当地构成。[0029]在根据本发明的钢型材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形式中,工件在弯曲区域中具有基 本上V形的凹部,其中凹部的侧边相互间优选形成在90°至135°的范围中的角度。[0030]依照根据本发明的钢型材的另一优选的实施形式,工件在弯曲区域中具有基本上 W形的凹部。在此范围中,W形凹部也能够由两个并排的V形凹部构成。在弯曲之后,W形 凹部的侧边、也就是说两个V形凹部的相应的侧边彼此贴靠并且形成零间隙。随后,所述零 间隙能够通过焊接、尤其通过激光焊接来闭合。[0031]W形凹部的一个主要优点在于,在弯曲工件时,仅一个特别小的区域变形,也就是 说冷改型。在朝向弯曲内侧打开的W形凹部中,仅工件的背离弯曲内侧的区域在弯曲时变 形。由此,在弯曲时仅以特别小的量来影响工件的材料的坚固性。这在使用钢型材时是特 别重要的,因为变形的区域一方面变得更硬但是也更脆。[0032]依照根据本发明的钢型材的另一优选的实施形式,工件具有凹部,所述凹部在第 一区域中V形地构成并且在第二区域中、尤其在凹部的底部区域中W形地构成,其中V形区 域的侧边相互间优选地形成在大约50°至110°的范围中的角度。在弯曲工件之后,凹部 的W形区域的侧边彼此贴靠并且形成零间隙。此外,凹部的V形区域的侧边在弯曲之后彼 此贴靠并且形成零间隙。因此,形成三个零间隙:在V形区域中的一个零间隙和在W形区域 中的两个零间隙,也就是说在两个形成W形区域的V形凹部的侧边之间。随后,这些零间隙 优选通过焊接、尤其通过激光焊接来闭合。[0033]这种类型的凹部的主要优点在于,在弯曲时仅一个特别小的区域变形。在这种类型的朝向弯曲内侧打开的凹部中,所述区域例如是背离弯曲内侧的区域。由此,在弯曲时仅 以小的量来影响工件的材料的坚固性。附加地,通过这种类型的凹部在小的材料影响的同 时能够实现大的弯曲角度。此外,良好的弯曲特性与工件的轧制方向、也就是说与轧辊在制 造坯件时移动的方向无关地实现。在弯曲具有这种类型的凹部的工件之后,工件在弯曲部 的顶点上具有比在工件的没有弯曲的区域中更大的厚度。如果工件例如以110°的角度弯 曲,顶点的厚度对应于工件在没有弯曲的区域中的厚度的大约1.7倍。[0034]根据两个前述的实施形式的另一优选的改进方案,W形凹部的侧边邻接于V形凹 部的侧边,尤其使得W形凹部的分别靠外的侧边邻接于V形凹部的侧边。因此,这能够理解 为,尤其W形凹部的靠外的侧边的自由端部邻接于V形凹部的侧边。在此,V形凹部的侧边 不彼此邻接,而是分别从W形凹部的端部朝向工件的计划的弯曲内侧、即例如朝向凹部的 打开侧延伸。由此,尤其能够实现朝向弯曲内侧打开的凹部。[0035]优选地,在V形凹部的侧边之间的角度对应于工件的弯曲角度。此外,优选地,W形 凹部的分别靠外的侧边基本上彼此平行地定向。此外,更优选地,W形凹部的宽度随着V形 凹部的侧边之间的角度增大而增大。[0036]在根据本发明的钢型材的另一适当的设计方案中,工件具有焊缝、尤其激光焊缝, 以用于加固在弯曲区域中的变薄部。因此,提出一种特别稳定且能简单制造的钢型材。[0037]根据本发明,开始提及的目的还通过一种板桩、尤其Z形板桩来实现,所述板状由 根据上述类型的方法制成的钢型材形成。依照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所制造的板桩尤其在弯曲 部的顶点上具有与板桩的没有弯曲的区域相比增大的厚度。板桩通常在板桩的没有弯曲的 区域中具有根据DIN10248的在大约?12mm的数量级中的厚度。[0038]根据本发明,开始提及的目的还通过一种板桩、尤其Z形板桩来实现,所述板桩包 括:止动元件,以用于将板桩与另一板桩的或支承元件的止动元件连接,所述止动元件具 有尤其基本上直角地、从板桩的壁部段延伸的止挡板条以及具有从止挡板条延伸的钩状板 条,其中钩状板条基本上以至少90°的角度、尤其以从100°至130°的角度相对于止挡板 条定向,并且钩状板条的端部朝向壁部段。在本发明的范围中,基本上直角地从板桩的壁部 段延伸的止挡板条优选理解为,止挡板条以大约90°的角度相对于壁部段定向。[0039]在此,板桩的止动元件优选借助于上述类型的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来制成。优选地, 为此,带状钢坯件借助于上述方法弯曲成对应于止动元件的形状。止动元件尤其用于与另 一板桩的止动元件接合。为此,止动元件优选在将板桩放入、打进或振击到土地中时与另一 板桩的止动元件彼此套叠。[0040]依照根据本发明的板桩的一个优选的实施形式,止挡板条以至多90°的角度、尤 其以大约20°至60°、优选35°至45°的角度相对于壁部段定向。[0041]根据本发明,开始提及的目的通过一种板桩、尤其Z形板桩来实现,所述板桩包 括:止动元件,以用于将板桩与另一板桩的或支承元件的止动元件连接,所述止动元件具 有:尤其基本上直角地、从板桩的壁部段延伸的止挡板条;尤其基本上直角地、从止挡板条 延伸的顶部板条;尤其基本上直角地、从顶部板条延伸的端面板条;以及从端面板条延伸 的钩状板条,其中钩状板条基本上以至少90°的角度、尤其以从100°至130°的角度相对 于端面板条定向并且从端面板条延伸到由止挡板条、顶部板条和端面板条所形成的U形的 区域中。基本上直角地从板桩的壁部段延伸的止挡板条在本发明的范围中优选理解为,止挡板条以大约90°的角度相对于壁部段定向。基本上直角地从止挡板条延伸的顶部板条在 本发明的范围中优选理解为,顶部板条以大约90°的角度相对于止挡板条定向。基本上直 角地从顶部板条延伸的端面板条在本发明的范围中优选理解为,端面板条以大约90°的角 度相对于顶部板条定向。[0042]在此,板桩的止动元件优选借助于上述类型的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来制成。为此,优 选地,带状钢坯件借助于上述方法弯曲成对应于止动元件的形状。止动元件尤其用于与另 一板桩的止动元件接合。为此,止动元件优选在将板桩放入、打进或振击到土地中时与另一 板桩的止动元件彼此套叠。[0043]尤其,板桩的止动元件(在此段落中接下来称为第二止动元件)用于与上述类型的 具有止挡板条和钩状板条的止动元件(在此段落中接下来称为第一止动元件)接合。在两个 止动元件接合期间,两个止挡板条一方面彼此贴靠并且基本上彼此平行地定向。此外,两个 止动元件的钩状板条相互贴靠。也就是说,第一止动元件的止挡板条平行于第二止动元件 的止挡板条延伸。在此,第一止动元件的止挡板条从板桩的壁部段延伸到第二止动元件的 U形区域中,所述U形区域由第一止动元件的止挡板条、顶部板条和端面板条构成。钩状板 条伸入到第一止动元件的由第一止动元件的止挡板条和钩状板条构成的区域中。板桩的借 助于止动元件连接的两个壁部段在此基本上平行于彼此地定向并且位于同一平面中。在连 接前述类型的两个止动元件时形成中间空间,所述中间空间与至今为止的止动元件连接相 比具有特别小的体积。由此,尤其需要少量的密封料,所述密封料在止动元件彼此套叠之后 浇注到中间空间中。此外,优选的是,第一止动元件在板桩的第一端部上构成,其中在板桩 的第二端部上构成有另一止动元件,优选对应于第二止动元件的止动元件。对止动元件的 实验和基于有限元法的数字分析已经表明,两个止动元件的上文所述的根据本发明的连接 相对于拉力是特别稳定的。这在第一止动元件中尤其是下述情况,其中止挡板条直角地相 对于壁部段定向并且钩状板条以120°至140°的角度相对于止挡板条延伸。这在第二止 动元件中还尤其是下述情况,其中止挡板条基本上直角地相对于壁部段定向,顶部板条基 本上直角地相对于止挡板条定向,端面板条基本上直角地相对于顶部板条定向并且钩状板 条从止挡板条以120°至140°的角度相对于端部板条延伸。如果在这种类型的止动元件 的连接中沿止动元件的壁部段的延伸方向施加拉力(在板桩的材料厚度为大约IOmm时),那 么止动元件直到拉力为136kN (kN:千牛顿)时才失效。与之相比,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拉 森型材的连接在拉力为80kN时就已经失效。上文所述的拉力在取样长度分别为IOOmm时 测定。[0044]依照根据本发明的板桩的一个优选的改进方案,止挡板条以至多90°的角度,尤 其以大约30°至70°、优选45°至55°的角度相对于壁部段定向,其中顶部板条以至多 90°的角度,尤其以大约20°至50°、优选30°至40°的角度相对于止挡板条定向和/或 其中端面板条以至多90°的角度,尤其以大约30°至70°的角度、优选45°至60°的角度 相对于顶部板条定向。[0045]依照根据本发明的板桩的一个优选的改进方案,钩状板条基本上以120°至 140°的角度相对于端面板条定向。[0046]上文所描述的对止动元件的实验和数字分析已经表明,上文所述的改进方案在两 个止动元件连接时相对于拉力是特别稳定的。如果沿止动元件的壁部段的延伸方向施加拉力(在板桩的材料厚度为大约IOmm时),止动元件直到拉力为112kN时才失效。在例如拉力 为IlOkN时,进行连接的止动元件的壁部段与在没有力作用时的初始位置相比彼此拉开50 和60mm之间。与之相比,进行连接的如在上文中描述的止动元件的壁部段与在没有力作用 时的初始位置相比彼此拉开90至100mm。也就是说,在拉力下的壁部段的偏移与两个止动 元件的上文所述的连接相比更小。另一优点是,在大约SOkN的负荷范围中,构成比在上文 所述的止动元件中更小的应力。这对于焊接部位是特别有利的。[0047]依照根据本发明的板桩的一个有利的实施形式,以倒圆的方式构成钩状板条的端 部。也就是说,例如,钩状板条的端部在板桩的横截面中来看构成为没有尖锐的棱边。优选 地,钩状板条的端部在此通过铣削来倒圆。尤其,在通过将止动件彼此套叠来连接板桩时, 尖锐的棱边可能造成止动件的相互的切削。在此产生的切屑积聚在止动件之间并且部分地 楔住。因此,彼此套叠受到显著妨碍,或者在止动件之间形成特定量的切屑的情况下,彼此 套叠是不可行的。此外,止动件在由尖锐的棱边引起切削时受到负面影响并且同时其坚固 性受到负面影响。通过钩状板条的倒圆的端部来避免切削,使得两个板桩的止动元件能够 特别简单地且在止动件上不存在损坏的情况下彼此套叠。[0048]根据本发明,开始提及的目的还通过一种板桩壁来实现,所述板桩壁包括至少两 个板桩,尤其上文所述类型的Z形板桩。[0049]开始提及的目的也通过用于由工件、尤其由钢坯件、优选由带状钢坯件来制造钢 型材的一种根据本发明的系统来实现,所述系统包括:变薄装置,以用于在工件的计划的弯 曲部的区域中形成工件的变薄部、尤其凹部;和弯曲装置,以用于在变薄部的区域中弯曲工 件。[0050]本发明认识到,用于制造钢型材的已知的系统特别复杂地构造,引起高的能量消 耗并且产生高的装配和起动成本。[0051]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优点在于,能够特别简单地且自动化地借助所述系统来制造 钢型材。[0052]优选地,变薄装置能够实施成铣削单元、冲压单元、冲制单元和/或轧制单元。此 夕卜,优选地,弯曲装置能够包括枢转弯曲单元、模具弯曲单元和/或用于自由弯曲工件的弯 曲单元。[0053]依照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一个优选的实施变型形式,所述系统包括:输送装置,以 用于提供工件、尤其钢坯件、优选带状钢坯件。因此,能够将用于制造钢坯件的工件自动地 输送给系统。[0054]优选地,输送装置能够构成为将工件从工件堆中取出的自动化的抓臂。此外,优选 地,输送装置能够是用于展开带状钢卷的展开单元。[0055]依照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另一实施例设有切割装置,以用于将从带状钢卷输送的 带状钢切割成多个工件。由此,带状钢工件能够被适当切割成制造钢型材所需要的大小或 长度。[0056]依照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另一优选的实施形式,切割装置构成为用于引入留空 部,所述留空部基本上横向于带状钢坯件的纵向方向定向并且朝向带状钢坯件的侧向边界 是打开的。【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57]现在,根据附图阐述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例。[0058]附图示出:[0059]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实施例,[0060]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钢型材的实施例,[0061]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第一实施例,[0062]图4A-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其他实施例,[0063]图5示出两个根据本发明的板桩的两个第一实施例,[0064]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板桩壁的第一实施例的横截面图,[0065]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第二实施例,[0066]图8示出工件的实施例的立体图,[0067]图9示出在图8中绘制的带状钢坯件在中间状态下的立体图,[0068]图10示出两个根据本发明的板桩的两个第二实施例,[0069]图1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板桩壁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0070]图1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板桩壁的第二实施例的横截面图,以及[0071]图13示出止动元件的子部段的横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0072]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造钢型材I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在此,分别示出 工件2的横向于工件2的纵向方向3的一侧的视图。[0073]在步骤A中,提供以矩形的带状钢坯件4的形式的工件2,所述钢坯件具有高度5 和长度6。[0074]在步骤B中,在工件2的计划的弯曲部13的区域12中形成以凹部11的形式的变 薄部10。为此,用作变薄装置14的工具单元15从工件2中加工出部分。由此,V形凹部11 由两个基本上相同长度的侧边16形成。[0075]在方法步骤C中,将工件2在弯曲区域12中借助于弯曲装置20弯曲,使得在步骤 B中形成的凹部11在工件2的弯曲内侧21上闭合。在此,在步骤B中形成的凹部11的侧 边16在弯曲状态下彼此紧靠。[0076]在未示出的另一方法步骤中,通过激光焊接将侧边16不可分地彼此连接,使得加 固初始构成为凹部11的变薄部以用于形成具有高的坚固性的钢型材I。在此,进行激光焊 接,使得将由彼此紧靠的侧边16形成的间隙借助于激光焊缝来闭合。所形成的间隙也能够 是技术上的零间隙。因此,侧边不必是匹配于焊接的。[0077]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钢型材I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所述钢型材依照根据本 发明的方法由在图1中示出的工件2制造。相同的或功能相同的元件在此设有相同的附图T 己 O[0078]在制造方法中形成的凹部通过弯曲过程来闭合。在此,钢型材具有焊缝30,通过焊 缝固定地闭合凹部以用于加固钢型材。在此,焊缝在观察方向上的弯曲内侧31或弯曲外侧 上沿钢型材I伸展并且沿着在图1中示出的侧边I部分地延伸到工件2中。[0079]图3示出用于由工件制造钢型材的根据本发明的系统40的一个实施例。输送装置41取出带状钢卷42的带状钢,使得带状钢在切割装置43中能够被分割为多个工件44, 所述工件具有适合于其他制造过程的大小。此外,系统具有第二输送装置50,所述输送装置 从工件托盘51将用于其他的制造方法的工件52取出。[0080]传送元件55将待加工的工件44或52输送给构成为铣削单元57的变薄装置56。[0081]在铣削单元57在工件中形成凹部之后,工件44或52通过传送元件55输送给弯 曲装置60以用于弯曲工件44或52。[0082]在弯曲之后,将工件44或52输送给激光焊接装置61,在所述激光焊接装置61中 将工件的凹部闭合。在焊接之后,能够将钢型材58通过传送元件55安放在堆59上。[0083]系统40由中央控制装置62来控制。[0084]图4A-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尤其,图4A-B分别示出工件400 的两个中间状态,在上面示出在弯曲之前并且在下面示出在弯曲之后。[0085]图4A尤其示出工件400的端部部段401,其中端部402以倒圆的方式构成,也就是 说不具有尖锐的棱边。在图4A中在上面所示出的中间状态中,工件400中的凹部410具有 W形区域411和V形区域412。W形区域411由第一 V形子部段420和第二 V形子部段421 构成。在此,V形区域412的沿从左侧的观察方向来看的第一侧边413邻接于第一 V形子 部段420的第一侧边422。V形子部段420的第二侧边423邻接于第二 V形子部段421的 第一侧边424。第二 V形子部段421的第二侧边425邻接于V形区域412的第二侧边414。 在从左看向右的观察方向上出发,凹部410由下述彼此邻接的元件限界:V形区域412的第 一侧边413、第一 V形子部段420的第一侧边422、第一 V形子部段420的第二侧边423、第 二 V形子部段421的第一侧边424、第二 V形子部段421的第二侧边425和V型区域412的 第二侧边414。[0086]在此,在第一侧边413和第二侧边414之间的开启角度是大约110°。[0087]图4A在下面示出处于弯曲之后的中间状态中的工件400。在弯曲时,工件以大约 110°的弯曲角度弯曲,使得在工件400的端部部段401和沿观察方向来看右侧的部段430 之间出现大约70°的开启角度。在弯曲之后,相应的V形区域或子部段的侧边彼此贴靠或 形成零间隙,也就是说侧边413与侧边414形成零间隙,侧边422与侧边423形成零间隙并 且侧边424与侧边425形成零间隙。[0088]图4B示出具有基本上如凹部410那样成形的凹部441的工件440。在此,相同的 或功能相同的元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图4B中示出的凹部441中,在第一侧边413和 第二侧边414之间的开启角度是大约90°。在弯曲时,V形区域412的侧边413与414以 及W形区域411的侧边422与423以及侧边424与425分别形成零间隙,使得在朝向彼此 弯曲的部段445和446之间产生大约90°的开启角度。[0089]图4C示出具有基本上如凹部410 (图4A)和441 (图4B)那样成形的凹部451的 工件450。在此,相同的或功能相同的元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图4C中示出的凹部451 中,在第一侧边413和第二侧边414之间的开启角度是大约50°。在弯曲时,V形区域412 的侧边413与414以及W形区域411的侧边422与423以及侧边424与425分别形成零间 隙,使得在朝向彼此弯曲的部段455和456之间产生大约130°的开启角度。[0090]图5分别示出第一板桩511或第二板桩521的第一子部段510或520。第一板桩 511具有止动元件512,所述止动元件与第二板桩521的止动元件522接合。在图5的范围中,具有大于+0°的正值的角度数据理解为沿顺时针530的角度定向;具有小于-0°的负 值的负的角度数据理解为沿逆时针的角度定向。[0091]第一板桩511的止动元件512由止挡板条513和钩状板条514形成。止挡板条 513从第一板桩511的壁部段515以基本上直角的角度(大约-90° )延伸。在此,工件的为 此所需要的弯曲例如能够经由工件440的在图4B中示出的中间状态来实现。钩状板条514 从止挡板条513以大约-110°的角度α延伸。工件为了实现这种例如大约110°的角度 所需要的弯曲例如能够经由工件400的在图4Α中示出的中间状态来实现。钩状板条514 的端部同时形成第一板桩511的端部502。所述端部502以倒圆的方式构成并且至少在板 桩的横截面中来看不具有尖锐的棱边。第二板桩521的止动元件522由止挡板条523、顶部 板条524、端面板条525和钩状板条526形成。止挡板条523从第二板桩521的壁部段527 以基本上直角的角度(大约+90° )延伸。顶部板条524从止挡板条523以基本上直角的角 度(大约-90° )延伸。端面板条525从顶部板条524以基本上直角的角度(大约-90° )延 伸。工件为了实现这种直角的角度所需要的弯曲例如能够经由工件440的在图4Β中示出 的中间状态来实现。钩状板条526从端部板条525以大约-110°的角度β延伸。工件为 了实现这种例如大约110°的角度所需要的弯曲例如能够经由工件400的在图4Α中示出的 中间状态来实现。钩状板条526的端部同时形成第二板桩521的端部503。所述端部503 以倒圆的方式构成并且至少在板桩的横截面中来看不具有尖锐的棱边。[0092]止挡板条523、顶部板条524和端面板条525形成板桩521的U形区域528。U形 区域528与壁部段527 —起形成板桩521的镰刀形区域。在此,钩状板条526伸入到由U 形区域528或镰刀形区域形成的内部空间529中。在图5中示出的状况下,壁部段515和 527彼此平行地定向并且设置在同一平面中。[0093]如果将壁部段515和527彼此相向移动,那么止动元件512和522分别借助其止挡 板条513和523彼此紧靠。在示出的板桩511和521之间存在拉力负荷的情况下,即当将 板桩以高的力沿壁部段的延伸方向彼此背向移动时,止动元件彼此搭挂,使得钩状板条514 的端部502碰撞到端面板条525上,并且钩状板条526的端部503碰撞到止挡板条513上。 在例如横向于板桩511和521的纵向延伸方向的压力负荷的情况下,止动件保持彼此卡住。 仅通过沿图5的观察方向移动彼此搭挂的板桩,能够将板桩彼此分开。[0094]图6示出具有两个板桩的板桩壁600的一部分。在图6中示出的板桩与在图5中 示出的板桩相似地构造。在此,相同的或功能相同的元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第一板桩 511在此基本上Z形地实施成具有第一壁部段515,所述第一壁部段在端部610 (右侧)上 具有止动元件512。第二板桩521基本上Z形地实施成具有第一壁部段527,所述第一壁部 段在端部620 (左侧)上具有止动元件522。[0095]第一板桩511的第二壁部段640从第一板桩511的第一壁部段515以相对于第一 壁部段515大约+50°的角度ζ延伸。第一板桩511的第三壁部段613从第二壁部段640 以相对于第二壁部段640大约-50°的角度P延伸。第三壁部段613在端部611上具有止 动元件612,所述止动元件基本上如第二板桩521的止动元件522那样地构成。也就是说, 止动元件612在平面630上的镜像的情况下具有与止动元件522相同的形状。[0096]第二板桩521的第二壁部段641从第二板桩521的第一壁部段527以相对于第一 壁部段527大约-50°的角度Ji延伸。第二板桩527的第三壁部段614从第二壁部段641以相对于第二壁部段641大约+50°的角度I延伸。第三壁部段614在端部621上具有止 动元件622,所述止动元件基本上如第一板桩的止动元件512那样地构造。也就是说,在平 面630上的镜像的情况下,止动元件622具有与止动元件512相同的形状。[0097]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由带状钢坯件702来制造板桩701的系统700的第二 实施例。在此,带状钢卷703的带状钢坯件702借助于输送装置704展开并且输送给系统 700的沿传输方向710跟随的组件。传输装置711用于沿传输方向710沿着或穿过系统700 的各个组件传输钢坯件702。[0098]带状钢坯件702从输送装置704到达到铣削装置712中,借助于所述铣削装置将 设为变薄部的凹部引入到带状钢坯件702中。铣削装置712具有两个铣削单元713和714。 借助于铣削单元713首先将凹部从下方引入到带状钢坯件702中。随后,借助于铣削单元 714将凹部从上方引入到带状钢坯件702中。[0099]激光切割装置720用于:沿传输方向来看,以预设的间距将缝隙状的凹口引入到 带状钢坯件702中。凹口分别横向于传输方向710从带状钢坯件702的靠外的边缘基本上 直线地伸展进入到带状钢坯件702中。尤其,沿传输方向710来看,以预设的间距分别引入 两个切口,即分别从带状钢坯件702的侧向界限向内预设的深度。尤其引入切口,以便能够 在下面的制造过程中将弯曲引入,而不将弯曲力矩传递到整体位于输送装置710上的带状 钢坯件702上。在此,将切口引入到带状钢坯件702的下述部位上,在下面的制造过程中在 所述部位上将工件与带状钢坯件702分开。[0100]系统700的弯曲装置725构成为,将带状钢坯件702在不同部位上弯曲。在弯曲 的区域中在弯曲时形成的零间隙借助于激光焊接装置730来闭合。在焊接之后,借助于切 割装置740将各个工件与钢坯件702分开。随后,制成的工件能够安置在堆750上例如以 用于运输。[0101]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工件800的子部段的立体图,所述工件构成为带状钢坯件 801。将留空部810引入到带状钢坯件801中,所述留空部横向于带状钢坯件801的纵向延 伸方向815侧向地延伸进入到带状钢坯件801中并且朝向带状钢坯件的侧向界限816是打 开的。第一区域820对留空部810的第一部段821限界。第二区域830对留空部810的第 二部段831限界。在此,弯曲力矩840能够以围绕虚线示出的轴线841的转动力矩的形式 施加到带状钢坯件801的第二区域830上。也就是说,带状钢坯件的沿观察方向在虚线841 之下绘制的区域保持在其位置中,而带状钢坯件的沿观察方向在虚线841之上绘制的边缘 区域经受围绕轴线841的转动力矩。在此,这种类型的弯曲力矩841由于留空部810而没 有传递到带状钢坯件的第一区域820上。也就是说,在第二区域830中能够进行弯曲,而所 述弯曲没有传递到第一区域820上或没有对第一区域820产生影响。[0102]图9示出在图8中绘制的带状钢坯件801在弯曲之后的中间状态中的立体图。也 就是说,在图8中示出的带状钢坯件上实施弯曲,所述弯曲在制造过程中在带状钢坯件上 进行以用于板桩的制造。图9基本上示出两个板桩901和902,这两个板桩在制造过程中的 随后的步骤中彼此分开。[0103]图10分别示出第一板桩1011或第二板桩1021的子部段1010或1020。第一板桩 1011具有与第二板桩1021的止动元件1022接合的止动元件1012。在图10的范围中,具 有大于+0°的正值的角度数据理解为沿顺时针方向1030的角度定向;具有小于-0°的负值的角度数据理解为沿逆时针的角度定向。[0104]第一板桩1011的止动元件1012由止挡板条1013和钩状板条1014形成。止挡板 条1013从第一板桩1011的壁部段1015以+38°的角度ω延伸。钩状板条1014从止挡板 条1013以大约+123°的角度Ψ延伸。钩状板条1014的端部同时形成第一板桩1011的端 部1002。所述端部1002以倒圆的方式构成并且至少在板桩的横截面中来看不具有尖锐的 棱边。[0105]第二板桩1021的止动元件1022由止挡板条1023、顶部板条1024、端面板条1025 和钩状板条1026形成。止挡板条1023从第二板桩1021的壁部段1027以大约-49.5°的 角度X延伸。顶部板条1024从止挡板条1023以大约+30.5°的度角爭延伸。端面板条 1025从顶部板条1024以大约+57°的角度σ延伸。钩状板条1026从端面板条1025以大 约+123°的角度Ψ延伸。钩状板条1026的端部同时形成第二板桩1021的端部1003。所 述端部1003以倒圆的方式构成并且至少在板桩的横截面中来看不具有尖锐的棱边。在图 10中示出的状况下,壁部段1015和1027彼此平行地定向并且设置在相同的平面中。[0106]在示出的板桩1011和1021之间存在拉力负荷的情况下,即当板桩以高的力彼此 背向移动时,止动元件彼此搭挂,使得钩状板条1014的端部1002碰撞到端面板条1025和 钩状板条1026上并且钩状板条1026的端部1003碰撞到止挡板条1013和钩状板条1014 上。在存在压力负荷的情况下,例如横向于板桩1022和1021的纵向延伸方向,止动件保持 彼此卡住。仅通过沿图10的观察方向移动彼此搭挂的板桩能够将板桩彼此分开。[0107]图11和12分别示出具有两个板桩的板桩壁1100。在此,图11示出板桩壁1100 的立体图并且图12示出横截面图。在图11和12中示出的板桩与在图10中示出的板桩相 似地构造。相同的或功能相同的元件在此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在此,第一板桩1011基本 上Z形地构成为具有第一壁部段1015,所述第一壁部段在端部1110 (右侧)上具有止动元 件1012。第二板桩1021基本上Z形地构成为具有第一壁部段1027,所述第一壁部段在端 部1120 (左侧)上具有止动元件1022。[0108]第一板桩1011的第二壁部段1140从第一板桩1011的第一壁部段1015以相对于 第一壁部段1015大约-50°的角度V延伸。第一板桩1011的第三壁部段1113从第二壁 部段1140以相对于第二壁部段1140大约+50°的角度μ延伸。第三壁部段1113在端部 1111上具有基本上如第二板桩1021的止动元件1022那样构造的止动元件1112。也就是 说,止动元件1112在平面1130上的镜像的情况下具有与止动元件1022相同的形状。[0109]第二板桩1021的第二壁部段1141从第二板桩1021的第一壁部段1027以相对于 第一壁部段1027大约+50°的角度λ延伸。第二板桩1027的第三壁部段1114从第二壁 部段1141以相对于第二壁部段1141大约-50°的角度K延伸。第三壁部段1114在端部 1121上具有基本上如第一板桩的止动元件1012那样构造的止动元件1122。也就是说,止 动元件1122在平面1130上的镜像的情况下具有与止动元件1012相同的形状。[0110]图13示出在图10中示出的止动元件1022的子部段的横截面图。所述横截面图 图解了在弯曲步骤之后的焊接过程。尤其,图13示出钩状板条1026和端面板条1025的 部段。在弯曲之后,凹部的侧边、例如侧边413和414如其在图4Α中所绘制的那样形成零 间隙。为了闭合(焊接)零间隙,将激光束1310从弯曲外侧1320朝向弯曲内侧1321定向。 激光束1310在工件1300的内部中基本上沿零间隙经过。在焊接之后,在焊缝的弯曲外侧1320上形成焊根1330并且在焊缝的弯曲内侧1321形成焊根1331。在焊接之后,在工件 1300的内部中构成两个区域1340和1341。区域1340由基本上三角形的焊芯1345形成, 所述焊芯在焊接时完全熔化。区域1341由在焊芯1345和工件的在焊接时不受到影响的区 域1346之间的过渡区域形成。弯曲外侧1320的焊接确保楔形的根部,其尖部朝向弯曲内 侧1321定向。在此,激光束1310的焦点1350位于工件1300之内,尤其在区域1340中。 所述焦点位置,即在工件之内的焦点的位置(以激光束射到工件上的点为出发点)确保宽的 根部,使得将弯曲外侧的另外的区域包括进去。尤其,因此,在弯曲状态下燕尾状地突出的 W形凹部中,在弯曲时形成的零间隙能够熔化。在弯曲时变形的区域也由此熔化,使得接合 部在变冷之后比在预弯曲的状态下应力更小。[0111]用于焊接的激光束1310优选具有IOkW至14kW (千瓦)的功率。尤其,在弯曲角 度为大约110°时,焊接激光束的功率在优选的焦点位置为大约-14_时优选为大约14kW ; 在弯曲角度为大约90°时,焊接激光束的功率在优选的焦点位置为大约-16_时优选为大 约12kW以及在弯曲角度为大约50°时,焊接激光束的功率在优选的焦点位置为大约_8mm 时优选为大约10kW。优选地,焊接激光束在焊接时沿图13的观察方向来看沿着待焊接的工 件以1.5至1.8m/min (米每分钟)的速度移动。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制造钢型材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提供工件(2,44,52),尤其为钢坯件、优选为带状钢坯件;在所述工件(2,44,52)的计划的弯曲部的区域中形成变薄部(10);以及将所述工件(2,44,52 )弯曲,以用于产生在所述工件(2,44,52 )上的弯曲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变薄部(IO )通过在所述工件(2,44,52 )中形成凹部(11 )、尤其凹槽来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铣削、轧制、冲压或冲制来实现所述变薄部(10)的形成,尤其实现形成所述变薄部(10)的凹部(11)的形成。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变薄部(10)在弯曲之后通过焊接、尤其通过激光焊接、优选通过激光复合焊接法来加固。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工件(2,44,52)的弯曲内侧(21)上构成的、形成所述变薄部(10)的凹部(11)在弯曲时变小或闭合,或者其中在所述工件(2,44,52)的弯曲外侧上构成的、形成所述变薄部(10)的凹部(11)在弯曲时变大。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凹部(11)在所述工件(2,44,52 )中形成所述变薄部(10 ),其中在所述工件(2,44,52)的弯曲内侧(21)上构成的所述凹部(11)在弯曲之后通过焊接、尤其通过激光焊接来闭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焊接借助于聚焦的激光束(1310)来进行,所述激光束从所述工件(1300)的所述弯曲外侧(1320)朝向所述弯曲内侧(1321)、尤其沿着由所述凹部(410)在弯曲之后形成的零间隙定向,所述激光束的焦点优选位于所述工件(1300 )之内。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将对形成所述变薄部(10)的凹部(11)限界的侧边(16)不可分地连接。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自由的弯曲、枢转弯曲或模具弯曲来进行弯曲。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将带状钢卷(42)、尤其卷材展开来提供所述工件(2,44,52)。
1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弯曲之前将留空部(810)引入到构成为带状钢坯件(801)的工件(800)中,所述留空部基本上横向于所述带状钢坯件的纵向方向(815)定向并且朝向所述带状钢坯件 (801)的侧向边界(816)是打开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留空部(810)伸入到所述带状钢坯件(801)中,使得在所述带状钢坯件(801) 的第一区域(820)中的弯曲力矩(840)不传递到所述带状钢坯件(801)的第二区域(830) 上,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对所述留空部(810)的第一部段(821)限界,所述第二区域对所述留空部(810)的第二部段(831)限界。
13.—种钢型材,尤其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制造的钢型材,包括:工件(2,44,52 ),所述工件在弯曲区域中具有变薄部(10 )。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钢型材,其中所述变薄部(10)构成为所述工件(2,44,52)中的凹部(11 )。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钢型材,其中所述工件(2,44,52)在所述弯曲区域中具有基本上V形的凹部(11),其中所述凹部(11)的侧边(16)相互间优选地形成在90°至135°的范围中的角度。
1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3至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钢型材,其中所述工件(400 )在所述弯曲区域中具有基本上W形的凹部。
1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3至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钢型材,其中所述工件(400)具有下述凹部(410),所述凹部在第一区域(412)中V形地构成并且在第二区域(425)中、尤其在所述凹部(410)的底部区域中W形地构成,其中V形区域(412)的侧边(413,414)相互间优选地形成在大约50°至110°的范围中的角度。
1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6或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钢型材,其中W形凹部的侧边邻接于V形 凹部的侧边,尤其使得所述W形凹部的分别靠外的侧边邻接于所述V形凹部的侧边。
1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3至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钢型材,其中所述工件(2,44,52)具有焊缝(30),尤其激光焊缝,以用于加固所述弯曲区域(12)中的所述变薄部(10)。
20.一种板桩、尤其Z形板桩,所述板桩由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制造的钢型材形成。
21.—种板桩、尤其Z形板桩,包括:止动元件(512 ;1012),以用于将所述板桩(511 ;1011)与另一板桩(521 ;1021)的或支承元件的止动元件(522 ;1022)连接,所述止动元件具有尤其基本上直角地从所述板桩(511 ;1011)的壁部段(515 ;1015)延伸的止挡板条(513 ;1013),以及所述止动元件具有从所述止挡板条(513 ;1013)延伸的钩状板条(514 ;1014),其中所述钩状板条(514 ;1014)基本上以至少90°的角度(α ;Ψ)、尤其以100°至 130°的角度相对于所述止挡板条(513 ;1013)定向,并且所述钩状板条(514 ;1014)的端部 (502 ;1002)是朝向所述壁部段(515 ;1015)的。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板桩,其中所述止挡板条(1013)以至多90°的角度(ω)、尤其以大约20°至50°、优选 30°至40°的角度相对于所述壁部段(1015)定向。
23.—种板桩、尤其Z形板桩,包括:止动元件(522 ;1022),以用于将所述板桩(521 ;1021)与另一板桩(511 ;1011)的或支承元件的止动元件(512 ;1012)连接,所述止动元件具有尤其基本上直角地从所述板桩(521 ;1021)的壁部段(527 ;1027)延伸的止挡板条(523 ;1023),所述止动元件具有尤其基本上直角地从所述止挡板条(523 ;1023)延伸的顶部板条 (524 ;1024),所述止动元件具有尤其基本上直角地从所述顶部板条(524 ;1024)延伸的端面板条 (525 ;1025),以及所述止动元件具有从所述端面板条(525 ;1025)延伸的钩状板条(526 ;1026),其中所述钩状板条(526 ;1026)基本上以至少90°的角度(β ;Ψ)、尤其以100°至 130°的角度(β )相对于所述端面板条(525 ;1025)定向,并且所述钩状板条从所述端面板条(525 ;1025)延伸到由所述止挡板条(523 ;1023)、所述顶部板条(524 ;1024)和所述端面板条(525 ;1025)所形成的U形区域(528 ;1028)中。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板桩,其中所述止挡板条(1023)以至多90°的角度(X)、尤其以大约30°至70°、优选 45°至55°的角度相对于所述壁部段(1027)定向,并且/或者其中所述顶部板条(1024)以至多90°的角度(Φ)、尤其以大约20°至50°、优选 30°至40°的角度相对于所述止挡板条(1023)定向,并且/或者其中所述端面板条(1025)以至多90°的角度(σ)、尤其以大约30°至70°、优选 45°至60°的角度相对于所述顶部板条(1024)定向。
25.根据权利要求21或24所述的板桩,其中所述钩状板条(1026)基本上以120°至140°的角度(Ψ )相对于所述端面板条 (1025)定向。
26.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板桩,其中所述钩状板条(514 ;524)的端部(402 ;502 ;503)以倒圆的方式构成。
27.一种板桩壁,包括至少两个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板桩,尤其Z形板桩。
28.一种用于由工件、尤其由钢坯件、优选由带状钢坯件(4,702)来制造钢型材的系统,包括:变薄装置(14,56),以用于在所述工件(2,44,52)的计划的弯曲部的区域中形成所述工件(2,44,52)的变薄部(10)、尤其凹部(11),和弯曲装置(20,60,725),以用于在所述变薄部(10)的区域中将所述工件(2,44,52)弯曲。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系统,包括:输送装置(50,704),以用于提供所述工件(2,44,52)、尤其所述钢坯件、优选所述带状钢坯件(4,702)。
3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28至2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设有切割装置(43),以用于将从带状钢卷(42)输送的带状钢切割成多个工件(2, 44,52)。
3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28至3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切割装置(720)构成为用于引入留空部(810),所述留空部基本上横向于所述带状钢坯件的纵向方向( 815)定向并且朝向所述带状钢坯件(801)的侧向边界(816)是打开的。
【文档编号】B21D47/00GK103561879SQ201280021960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5日
【发明者】阿希姆·温施 申请人:折纸钢铁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