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加工装配与检测流水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2491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机械加工装配与检测流水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加工设备,特别是一种集加工、装配与检测分类功能为一体的、能自动连续完成多工序的一种机械加工装配与检测流水线。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生产过程中,需要各种不同的工序设备及人员配备,不同的工序设备之间又需要有输送设备及人员配备,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改善劳动条件,不仅要求工作台对工件的加工、装配,并且要求工件的稳定输入、工件在工序间的输送,且需要检测产品的合格性。所述一种机械加工装配与检测流水线能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把设备按工件的加工工序顺序依次排列,用自动输送机械手将其联成一个整体,并用PLC控制系统将各个部分的动作组合起来,使其按规定的动作协调工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械加工装配与检测流水线,设置有工件输送工作台、加工工作台、装配工作台、检测分类工作台,采用气泵作为动力能源、利用机械手操作,并利用PLC控制器整合起来。可缓解企业对人力劳动的需求,降低生产成本。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械加工装配与检测流水线主要由PLC控制系统、搬运机械手、送料工作台、加工工作台、装配工作台、气泵、检测分类工作台、机架及轨道构成,所述搬运机械手主要由机械手移动底座、升降台及升降气缸、主体旋转气缸、前臂伸缩气缸、手部抓取气缸及机械手指组成;所述送料工作台主要由气泵输入接口、顶杆气缸、工件输入管、工作台支撑板、工作台固定板及PLC控制接线口组成;所述加工工作台主要由固定底板、丝杆螺母机构、框架、PLC控制输入端口、麻花钻、麻花钻伸缩机构、装夹手、支撑座及移动轨道组成;所述装配工作台主要由装配工作台底板、装配工作台支撑框架、旋转托盘、装配机械手伸缩机构、装配机械手升降机构、缺料警报灯、供料筒、装配机械手抓紧机构、装配机械手PLC控制接线柱及定位凹槽组成;所述检测分类工作台主要由分类气缸、检测台底板、检测台PLC控制接线端、传输带、分类槽及电动机组成。所述送料工作台、所述加工工作台、所述装配工作台、所述检测分类工作台依次连接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搬运机械手滑动连接于所述轨道,所述气泵通过气管与所述送料工作台、所述加工工作台、所述装配工作台、所述检测分类工作台及所述搬运机械手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所述一种机械加工装配与检测流水线设计合理,集加工、装配与检测分类功能为一体、能连续完成多工序,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


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图形进一步说明:
图1是所述一种机械加工装配与检测流水线设计构思图;图2是所述一种机械加工装配与检测流水线示意图; 图3是所述搬运机械手不意图;图4是所述送料工作台示意图;图5是所述加工工作台示意图;图6是所述装配工作台示意图;图7是所述检测分类工作台示意图。图中,A.PLC控制系统,B.搬运机械手,C.送料工作台,D.加工工作台,E.装配工作台,F.气泵,G.检验分类工作台,B-1.机械手移动底座,B-2.升降台及升降气缸,B-3.主体旋转气缸,B-4.前臂伸缩气缸,B-5.手部抓取气缸,B-6.机械手指,C-1.气泵输入接口,C-2.顶杆气缸,C-3.工件输入管,C-4.工件,C-5.工作台支撑板,C-6.工作台固定板,C-7.PLC控制接线口,D-1.固定底板,D-2.丝杆螺母机构,D-3.框架,D-4.PLC控制输入端口,D-5.麻花钻,D-6.麻花钻伸缩机构,D-7.装夹手,D-8.支撑座及移动轨道,E-1.装配工作台底板,E-2.装配工作台支撑框架,E-3.工件I,E-4.旋转托盘,E-5.装配机械手伸缩机构,E-6.装配机械手升降机构,E-7.缺料警报灯,E-8.供料筒,E-9.装配机械手抓紧机构,E-10.工件II,E-11.装配机械手PLC控制接线柱,E-12.定位凹槽,G-1.分类气缸,G-2.检测台底板,G-3.检测台PLC控制接线端,G-4.传输带,G-5.分类槽,G-6.电动机,G-7.装配体。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是所述一种机械加工装配与检测流水线设计构思图,将输送、加工、装配与检测工序依次排列,由PLC控制器控制,利用机械手完成操作。如图2是所述一种机械加工装配与检测流水线示意图,主要由PLC控制系统(A)、搬运机械手(B)、送料工作台(C)、加工工作台(D)、装配工作台(E)、气泵(F)、检测分类工作台(G)、机架(H)及轨道(I)构成。所述送料工作台(C)、所述加工工作台(D)、所述装配工作台(E)、所述检测分类工作台(G)依次连接于所述机架(H)上,所述搬运机械手(B)滑动连接于所述轨道(I),所述气泵(F)通过气管与所述送料工作台(C)、所述加工工作台(D)、所述装配工作台(E)、所述检测分类工作台(G)及所述搬运机械手(B)连接。如图3是所述搬运机械手示意图,主要由机械手移动底座(B-1)、升降台及升降气缸(B-2)、主体旋转气缸(B-3)、前臂伸缩气缸(B-4)、手部抓取气缸(B-5)及机械手指(B-6)组成,所述搬运机械手具有手部松夹、前臂伸缩、主体升降、主体旋转、整机移动的功倉泛。如图4是所述送料工作台示意图,主要由气泵输入接口(C-1)、顶杆气缸(C-2)、工件输入管(C-3)、工作台支撑板(C-5)、工作台固定板(C-6)及PLC控制接线口(C-7)组成。当气泵(F)提供气压到气泵输入接口,PLC控制接线口输入信号,工件从工件输入管内部自由下落,下落到顶杆气缸处时,顶杆气缸开始执行动作,将工件推出至定位块,同时,另一顶杆气缸也伸出,阻止工件输入管内的多余工件下落,完成工件运送任务。如图5是所述加工工作台示意图,主要由固定底板(D-1)、丝杆螺母机构(D-2)、框架(D-3)、PLC控制输入端口(D-4)、麻花钻(D-5)、麻花钻伸缩机构(D-6)、装夹手(D-7)、支撑座及移动轨道(D-8)组成,这里以钻孔加工为例,用钻头作为加工工具。当搬运机械手将工件搬运到加工工作台,放入装夹手,装夹手开始夹紧,装夹完毕后,丝杆螺母机构开始工作,支撑座靠着移动轨道移动,装夹手移动到加工区域之后停止,麻花钻伸缩机构开始下降,同时麻花钻开始旋转。工件进行孔加工,加工完毕后,麻花钻伸缩机构开始上升,麻花钻停止旋转,装夹手通过移动轨道伸出,装夹手松开工件,搬运机械手将工件取走。如图6是所述装配工作台示意图,主要由装配工作台底板(E-1)、装配工作台支撑框架(E-2)、旋转托盘(E-4)、装配机械手伸缩机构(E-5)、装配机械手升降机构(E-6)、缺料警报灯(E-7)、供料筒(E-8)、装配机械手抓紧机构(E-9)、装配机械手PLC控制接线柱(E-1l)及定位凹槽(E-12)组成。当搬运机械手从加工工作台运送到装配工作台,放入定位凹槽内,装配工作台开始运送工件,工件从供料筒内落入,掉入旋转托盘里面,旋转托盘旋转180°,此时装配机械手开始工作,伸缩机构将机械手向前推动,升降机构将机械手下降到工件位置,装配机械手抓紧机构抓取工件,装配机械手将工件移动到另一工件上方,开始两工件装夹,装配任务完成,搬运机械手将装配体取走。如图7是所述检测分类工作台示意图,主要由分类气缸(G-1)、检测台底板(G-2)、检测台PLC控制接线端(G-3)、传输带(G-4)、分类槽(G-5)及电动机(G-6)组成,图中设置了三组分类气缸与分类槽,即将被检测产品分成三类。当搬运机械手将装配体运送到检测分类工作台,放入工作台之后,光学间隙探测仪开始检测缝隙,检测完毕之后,将数据提交给PLC总成,此时传输带开始运动,装配体随传输带前进,当遇到区域红外线时,该区域三个气缸执行动作,分别将装配体推入各自的分区,完成检测分类任务。
权利要求
1.一种机械加工装配与检测流水线,主要由PLC控制系统、搬运机械手、送料工作台、加工工作台、装配工作台、气泵、检测分类工作台、机架及轨道构成,其特征是:所述送料工作台(C)、所述加工工作台(D)、所述装配工作台(E)、所述检测分类工作台(G)依次连接于所述机架(H)上,所述搬运机械手(B)滑动连接于所述轨道(I),所述气泵(F)通过气管与所述送料工作台(C)、所述加工工作台(D)、所述装配工作台(E)、所述检测分类工作台(G)及所述搬运机械手(B)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加工设备,一种机械加工装配与检测流水线主要由PLC控制系统、搬运机械手、送料工作台、加工工作台、装配工作台、气泵、检测分类工作台、机架及轨道构成,所述送料工作台、所述加工工作台、所述装配工作台、所述检测分类工作台依次连接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搬运机械手滑动连接于所述轨道,所述气泵通过气管与所述送料工作台、所述加工工作台、所述装配工作台、所述检测分类工作台及所述搬运机械手连接。本发明设计合理,集加工、装配与检测分类功能为一体、能连续完成多工序,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
文档编号B23P23/06GK103158009SQ20131010445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6日
发明者吴小明, 李立, 季晓明 申请人:丽水立谛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