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外壳加工专用车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4578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外壳加工专用车床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外壳加工专用车床,涉及机械制造领域,包括机床、转盘,机床上固定安装有刀架,刀架上设有刀具,还包括转盘,转盘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外壳,电机外壳一端均匀设置有至少三个螺纹孔,转盘上均匀设置有至少三个通孔,螺纹孔和所述通孔是配合的。本发明的优点:通过电机外壳端面三个螺纹孔与转盘上通孔的配合关系紧固连接,避免了三爪卡盘装或四抓卡盘夹力小,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一次装夹调整,后期不需调整,定位较为准确,可一次完成一个端面和内表面的加工,效率较高。
【专利说明】 一种电机外壳加工专用车床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机械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外壳加工专用车床。
【背景技术】
[0002]电机在现代工业化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电机主要由外壳、轴承、转子、定子、电刷、引线、端子组成,电机在生产的过程中包括外壳的加工,按照现有技术加工电机外壳需要使用机床加工,传统加工时,通过三抓卡盘或四爪卡盘装夹电机外壳雏形,进行车削,该种装夹方式产生的夹力小,存在安全隐患且定位不够精确,导致加工精度不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三爪卡盘或四爪卡盘产生的夹力小,存在安全隐患且定位不够精确,导致加工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电机外壳加工专用车床。
[0004]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电机外壳加工专用车床,包括机床、转盘,所述机床上固定安装有刀架,所述刀架上设有刀具,还包括转盘,所述转盘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外壳。
[0006]所述电机外壳一端均匀设置有至少三个螺纹孔。
[0007]所述转盘上均匀设置有至少三个通孔,可使用螺栓穿过通孔和螺纹孔将电机外壳和转盘紧固连接在一起。
[0008]所述螺纹孔和所述通孔是配合的。
[0009]本发明的优点:通过电机外壳端面三个螺纹孔与转盘上通孔的配合关系紧固连接,避免了三爪卡盘装或四抓卡盘夹力小,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一次装夹调整,后期不需调整,定位较为准确,可一次完成一个端面和内表面的加工,效率较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0011]图2为本发明中电机外壳的侧视图;
[0012]图3为本发明中转盘的侧视图。
[0013]图中:1、刀架,2、刀具,3、电机外壳,4、转盘,5、机床,6、螺纹孔,7、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5]如图1-3所示,一种电机外壳加工专用车床,包括机床5、转盘4,机床5上固定安装有刀架1,刀架上设有刀具2,还包括转盘4,转盘4 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外壳3。
[0016]电机外壳3 —端均匀设置有至少三个螺纹孔6。
[0017]转盘4上均匀设置有至少三个通孔7,可使用螺栓穿过通孔7和螺纹孔6将电机外壳3和转盘4紧固连接在一起。[0018]螺纹孔6和通孔7是配合的。
[0019]当本发明电机外壳加工专用车床投入使用时,首先将转盘4 一端卡于机床上的三抓卡盘或四爪卡盘内,通过螺栓穿过螺纹孔6和通孔7将电机外壳3和转盘4紧固连接在一起,然后在刀架I上安装好刀具2,工人师傅就可以开始加工电机外壳的工作了。
[002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机外壳加工专用车床,包括机床(5)、转盘(4),所述机床(5)上固定安装有刀架(1),所述刀架上设有刀具(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盘(4),所述转盘(4) 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外壳(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外壳加工专用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外壳(3)—端均匀设置有至少三个螺纹孔(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外壳加工专用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4)上均匀设置有至少三个通孔(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外壳加工专用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孔(6)和所述通孔(7)是配合的。
【文档编号】B23B5/00GK103639801SQ201310535568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日
【发明者】程菊莲 申请人:安徽省宁国市金华银电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