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塑性双线圈成型机的多轮碾压整形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088581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可塑性双线圈成型机的多轮碾压整形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是可塑性双线圈成型机的多轮碾压整形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设置在机架间的支撑杆,在支撑杆上设置有轴承座,在轴承座上设置有两个带齿槽的线带整形输送轮,两个线带整形输送轮之间留有容置线带的间隙,在该间隙里通过支撑块设置有一个凹槽滚轮,在凹槽滚轮的下方设置有齿轮组;线带整形输送轮上方设置有滚动压轮,滚动压轮伸入至所述的线带整形输送轮的齿槽上;在滚动压轮的左下侧设置有一个整形滚轮。本发明生产效率高,结构合理、安全可靠,在高速(现有同类机型3倍速度)运行时稳定,噪音低,生产出来的双线圈合格率高。
【专利说明】可塑性双线圈成型机的多轮碾压整形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可塑性双线圈成型机,特指一种可塑性双线圈成型机的多轮碾压整形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可塑性双线圈成型机可生产文本线圈和各种挂钩,广泛应用于书本、挂历、台历等活页的装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于可塑性双线圈的生产也越来越自动化了,但现有市场上的生产双线圈的设备不但生产效率低,而且结构不合理、不安全,在高速运行下不稳定,噪音大;另外碾压整形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对产品的质量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现有的生产双线圈的设备生产出来的双线圈合格率不高。

【发明内容】

[0003]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生产效率高、在高速运行时稳定、低噪音,产品质量好的可塑性双线圈成型机的多轮碾压整形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可塑性双线圈成型机的多轮碾压整形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间的支撑杆,在支撑杆上设置有轴承座,在轴承座上设置有两个带齿槽的线带整形输送轮,两个线带整形输送轮之间留有容置线带的间隙,在该间隙里通过支撑块设置有一个凹槽滚轮,在凹槽滚轮的下方设置有齿轮组;线带整形输送轮上方设置有滚动压轮,滚动压轮伸入至所述的线带整形输送轮的齿槽上;在滚动压轮的左下侧设置有一个整形滚轮。
[0005]上述的线带整形输送轮包括左线带整形输送轮和右线带整形输送轮,所述的整形滚轮的右侧边缘紧贴在左线带整形输送轮的右侧边缘。
[0006]上述的线带整形输送轮两外侧设置有墙板,所述的滚动压轮通过轴固定在两墙板上。
[0007]上述的两个线带整形输送轮呈并排设置。
[0008]上述的轴承座为四个,其中两个设置在线带整形输送轮的入口端、另外两个设置在线带整形输送轮的出口端。
[0009]上述的齿轮组的下方设置有与其相啮合的蜗轮减速器。
[0010]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来说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生产效率高,结构合理、安全可靠,在高速(现有同类机型3倍速度)运行时稳定,噪音低,生产出来的双线圈合格率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2]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3]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0014]图4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提及的连续的“V”字形状金属线;[0015]图5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提及的连续的“U”字形线带。
[0016]图中标号的含义:1_机架;2_支撑杆;3_轴承座;4_线带整形输送轮;5_凹槽滚轮;6_齿轮组;7-墙板;8_滚动压轮;9_同步轮;10-整形滚轮;11_电机;12_主轴;13_皮带轮;14_蜗轮减速器;15_上拨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为优选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18]如图1-图5所示,可塑性双线圈成型机的多轮碾压整形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I间的支撑杆2,在支撑杆2上设置有轴承座3,在轴承座3上设置有两个带齿槽的线带整形输送轮4,两个线带整形输送轮4之间留有容置线带的间隙,在该间隙里通过支撑块设置有一个凹槽滚轮5,在凹槽滚轮5的下方设置有齿轮组6 ;线带整形输送轮4上方设置有滚动压轮8,滚动压轮8伸入至所述的线带整形输送轮4的齿槽上;在滚动压轮8的左下侧设置有一个整形滚轮10。
[0019]进一步,上述的线带整形输送轮4包括左线带整形输送轮和右线带整形输送轮,所述的整形滚轮10的右侧边缘紧贴在左线带整形输送轮的右侧边缘。
[0020]进一步,上述的线带整形输送轮4两外侧设置有墙板7,所述的滚动压轮8通过轴固定在两墙板7上。
[0021]进一步,上述的两个线带整形输送轮4呈并排设置。
[0022]进一步,上述的轴承座3为四个,其中两个设置在线带整形输送轮4的入口端、另外两个设置在线带整形输送轮4的出口端。
[0023]进一步,上述的齿轮组6的下方设置有与其相啮合的蜗轮减速器14。
[0024]进一步,上述的蜗轮减速器14通过同步轮9与主轴12相连,主轴11通过皮带轮13与电机11相连接。
[0025]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开启电机11,电机11带动主轴12上的皮带轮13转动,皮带轮13把动力传给蜗轮减速器14,蜗轮减速器14和齿轮组6啮合,齿轮组6与线带整形输送轮4啮合,线带整形输送轮4带动滚动压轮8转动。
[0026]上拨轮15将连续的“V”字形状金属线带(见图4)送至线带整形输送轮4的齿槽内(在线带进入线带整形输送轮4期间,整形滚轮10将“V”字形线带宽齿的一端碾平),在滚动压轮8和两个线带整形输送轮4之间的凹槽滚轮5的同时碾压作用下,使线带形状从连续“V”形整压成整齐平整的连续“U”字形线带(见图5)。
[0027]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可塑性双线圈成型机的多轮碾压整形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间的支撑杆,在支撑杆上设置有轴承座,其特征在于:在轴承座上设置有两个带齿槽的线带整形输送轮,两个线带整形输送轮之间留有容置线带的间隙,在该间隙里通过支撑块设置有一个凹槽滚轮,在凹槽滚轮的下方设置有齿轮组;线带整形输送轮上方设置有滚动压轮,滚动压轮伸入至所述的线带整形输送轮的齿槽上;在滚动压轮的左下侧设置有一个整形滚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塑性双线圈成型机的多轮碾压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带整形输送轮包括左线带整形输送轮和右线带整形输送轮,所述的整形滚轮的右侧边缘紧贴在左线带整形输送轮的右侧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塑性双线圈成型机的多轮碾压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带整形输送轮两外侧设置有墙板,所述的滚动压轮通过轴固定在两墙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塑性双线圈成型机的多轮碾压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线带整形输送轮呈并排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塑性双线圈成型机的多轮碾压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座为四个,其中两个设置在线带整形输送轮的入口端、另外两个设置在线带整形输送轮的出口端。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可塑性双线圈成型机的多轮碾压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组的下方设置有与其相啮合的蜗轮减速器。
【文档编号】B21F45/00GK103706735SQ201310703341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9日
【发明者】章金魁, 章少华 申请人:台州久嘉机电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