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体修整顶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6180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体修整顶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车体修整顶针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顶针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车体修整顶针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车体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凹坑等不良,可以使用錾子等工具进行钣金修整。但对于某些空腔结构上的凹坑,需要操作者从腔体内找到凹坑修整点,但操作者无法直接目视确定腔体内不良修整点位置。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对具有空腔结构的待修整部位进行准确定位的车体修整顶针装置。[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000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体修整顶针装置,它包括顶针、錾子,所述錾子尾部通过连杆与顶针尾部铰接,所述顶针顶端和錾子顶端分别与铰接点的直线距离相等并处于同一平面内,顶针和连杆间设置有弹簧。[0006]所述顶针尾部通过铰轴与连杆尾部连接。[0007]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结构简单,通过錾子和顶针间铰接形成的连杆结构,使錾子和顶针的末端指向同一位置,从而对具有空腔结构的修整部位进行准确的定位,操作简单、快速,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体修整顶针装置,它包括顶针2、錾子1,顶针2通过转动副与连杆3连接,錾子I焊接固定在连杆3上,顶针2顶端和錾子I顶端分别与铰接点的直线距离相等并处于同一平面内,弹簧4两端固定连接在顶针2和连杆3上。顶针2尾部的轴套相对于连杆3尾部的销轴转动,从而构成了一个两连杆机构,由于两连杆机构可以实现特定运动轨迹,使顶针2端部和錾子I端部闭合后指示位置为同一点,从而保证了车体不良修整点的位置要求,自然状态下,弹簧4将顶针2和錾子I拉至闭合状态,保证了使用该机构时操作简单、快速;且由顶针2和连杆3组成的转动副为低副,保证了机构的耐磨性,满足线体运行要·求。
权利要求1.一种车体修整顶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錾子(I)、顶针(2),所述錾子(I)尾部通过连杆(3 )与顶针(2 )尾部铰接,所述顶针(2 )顶端和錾子(I)顶端与铰接点的直线距离相等并处于同一平面内,顶针(2)和连杆(3)间设置有弹簧(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修整顶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2)尾部通过铰轴与连杆(3)尾部连 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体修整顶针装置,它包括顶针、錾子,所述錾子尾部通过连杆与顶针尾部铰接,所述顶针顶端和錾子顶端分别与铰接点的直线距离相等并处于同一平面内,顶针和连杆间设置有弹簧。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结构简单,通过錾子和顶针间铰接形成的连杆结构,使錾子和顶针的末端指向同一位置,从而对具有空腔结构的修整部位进行准确的定位,操作简单、快速,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文档编号B21D1/12GK203091474SQ20132004454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8日
发明者陈一果, 李建忠, 施素玲, 杨进荣, 万慧, 吴 荣, 董通 申请人: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