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内齿圈的推刀的上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8785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加工内齿圈的推刀的上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加工内齿圈的推刀的上定位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切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工内齿圈的推刀的上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安装在重型汽车后桥轮边的内齿圈是一种承受重载荷的传动件,属于汽车传动系统中的关键零部件。内齿圈的技术要求高,制造难度大,必须通过精密切削加工才能达到设计要求。加工内齿圈的方法较多,常用的加工工艺为插削工艺、拉削工艺以及推削工艺。插削工艺是金属切削工艺中生产效率较低的一种,正常情况下加工一只Φ 200mm左右的内齿圈需耗时60 70分钟,此生产效率显然不符合大批量生产要求。拉削工艺属于机械加工领域的一种精密切削工艺,单刃切削量很小,该工艺将切削量化整为零,经顺序分层成形切削获得成品。齿轮的模数与齿高成正比,大模数齿切削量大,需要有足够数量的刃口来分摊切削量,刃口多势必增加拉刀轴向尺寸。例如,拉削Φ200mm 口径且模数为4mm的内齿圈,需 3m左右长的拉刀才能合理分摊切削量,而3m长的拉刀制造很困难,何况3m长的轴径比大, 拉刀本身刚性较差,强度也很低,超细长的拉刀根本不能用于生产,所以拉削工艺不宜制作大口径、大模数的内齿圈,仅适合拉削小规格、小模数的内齿圈。[0003]推削工艺是一种生产效率高、加工精度好、制造成本低的内齿圈齿部成形工艺。推削设备的推刀下行至其齿位于内齿圈的下方时,推刀的上端需与其上定位装置脱开,使内齿圈得以自工作台上取下,所以推削设备的上定位装置与推刀之间应为可分离式连接,需要在上定位装置和推刀上做相应的结构设计。发明内容[0004]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内齿圈的推刀的上定位装置,通过结构的改进, 推刀与上定位装置可分离式连接,方便内齿圈自工作台上取下。[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工内齿圈的推刀的上定位装置,包括与推刀的上压柄连接的上压头,所述上压头上开设有容置所述上压柄的内孔, 所述上压头上还设有两相互平行的方孔,每一所述方孔与所述内孔垂直相交,所述上压柄上设有与所述方孔键连接的环形槽。上述结构中,连接上压头和上压柄的键可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作用下实现抽插运动,使得上压头和上压柄可分离式连接,方便内齿圈自工作台上取下。[000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环形槽的下端一体加工有定位圆柱,该定位圆柱上设有定位扁方,其中一所述方孔的下方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定位扁方之间穿设有定位销。[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连接所述方孔与环形槽的键与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固定连接。[000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两所述方孔的下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0009]优选的,所述定位孔为圆孔。[0010]进一步的技术 方案,所述驱动装置为油缸。[0011]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0012]1.本实用新型中连接上压头和上压柄的键可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作用下实现抽插运动,使得上压头和上压柄可分离式连接,方便内齿圈自工作台上取下。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上压头的剖视图;[0014]图2是图1中沿线A-A的剖视图;[0015]图3是与实施例一连接的推刀的结构示意图;[0016]图4是实施例一与推刀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0017]其中:1、上压头;10、内孔;11、方孔;12、定位孔;2、推刀;20、上压柄;200、环形槽;201、定位圆柱;202、定位扁方。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0019]实施例一:参见图1和图2所示,一种加工内齿圈的推刀的上定位装置,包括与推刀2的上压柄20连接的上压头1,所述上压头I上开设有容置所述上压柄20的内孔10,所述上压头I上还设有两相互平行的方孔11,两所述方孔11的下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每一所述方孔11与所述内孔10垂直相交,所述上压柄20上设有与所述方孔11键连接的环形槽200,见图3和图4。[0020]如图3所示,所述环形槽200的下端一体加工有定位圆柱201,该定位圆柱201上设有定位扁方202,其中一所述方孔11的下方设有圆形的定位孔12,所述定位孔12与定位扁方202之间穿设有定位销。[0021]连接所述方孔11与环形槽200的键与油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0022]本实用新型中连接上压头和上压柄的键可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作用下实现抽插运动,使得上压头和上压柄可分离式连接,方便内齿圈自工作台上取下。[0023]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 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加工内齿圈的推刀的上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推刀(2)的上压柄(20) 连接的上压头(I),所述上压头(I)上开设有容置所述上压柄(20)的内孔(10),所述上压头(I)上还设有两相互平行的方孔(11),每一所述方孔(11)与所述内孔(10)垂直相交,所述上压柄(20)上设有与所述方孔(11)键连接的环形槽(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内齿圈的推刀的上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 (200)的下端一体加工有定位圆柱(201),该定位圆柱(201)上设有定位扁方(202),其中一所述方孔(11)的下方设有定位孔(12),所述定位孔(12)与定位扁方(202)之间穿设有定位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内齿圈的推刀的上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方孔(11)与环形槽(200)的键与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内齿圈的推刀的上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方孔(11)的下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工内齿圈的推刀的上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12)为圆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加工内齿圈的推刀的上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油缸。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工内齿圈的推刀的上定位装置,包括与推刀的上压柄连接的上压头,所述上压头上开设有容置所述上压柄的内孔,所述上压头上还设有两相互平行的方孔,每一所述方孔与所述内孔垂直相交,所述上压柄上设有与所述方孔键连接的环形槽。本实用新型中连接上压头和上压柄的键可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作用下实现抽插运动,使得上压头和上压柄可分离式连接,方便内齿圈自工作台上取下。
文档编号B23F23/00GK203140903SQ20132012726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0日
发明者李志斌, 柳玉龙, 宋森林 申请人:泰州市里华齿轮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