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lng船围护系统卡舌折边机的固定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097803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lng船围护系统卡舌折边机的固定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LNG船围护系统卡舌折边机的固定装置,包括机身固定胶合板,分别固定在机身固定胶合板两角的两个压紧装置,以及分别固定在机身固定胶合板三边的斜面支撑装置、导向槽固定装置和机身微调装置。本实用新型有效降低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和作业时间,提高了卡舌的安装质量及安全系数,避免了材料的浪费,减少了缝焊的修补量,大大改善了现场的作业环境,制作方便可长时间反复使用,不会对原材料有任何损伤,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便于整理和摆放的特点。
【专利说明】—种用于LNG船围护系统卡舌折边机的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LNG船围护系统建造过程中次层卡舌机,具有涉及一种用于LNG船围护系统卡舌折边机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LNG船货舱围护系统中,次层卡舌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件,用于固定次层列板,并与次层列板通过焊接构成完全密闭的次层薄膜。
[0003]次层卡舌是在船上现场加工的,通过卡舌折边机将其折成“L”型,并借助卡舌机的推力将成型的卡舌穿入次箱表面的T型槽内。次卡舌为殷瓦材料,厚度仅为0.5mm,非常容易折弯报废。通常一条次卡舌的长度在40m左右,安装一条需不间断穿过30余个次箱T型槽,即要通过30余个箱子间过渡区,安装要求较高,特别是对卡舌机操作准确性要求很高。其卡舌安装的质量对后期殷瓦列板及缝焊质量的控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卡舌安装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卡舌接头,提高缝焊质量,减少修补。为了能更好的做好安全工作,提高卡舌的质量及提高HSE管理规范,相关工作人员出于对实践工作的不断摸索和总结得到了这一套卡舌折边机的固定装置。
[0004]目前,常用的卡舌折边机全部是从法国进口的,其工作方式为:气压支撑装置上的滚轮卡在横向环的殷瓦管翼上,滚轮通过压缩空气夹紧管翼,并可沿管翼上下行走。支撑装置撑起机头,机头将卡舌卷折成“L”型并将其穿入次箱表面的T型槽内。但在进行LNG船实船货舱的次卡舌安装工作时,出现了如下问题:
[0005]1、因为船上有多种设备需要使用压缩空气,造成卡舌机支撑装置的气压没有模拟舱的大,气动夹紧滚轮不能有效夹紧殷瓦管翼。卡舌机在穿40米左右长的卡舌时很容易跑偏,卡舌穿不到几个箱子就会折弯,造成材料损耗,特别是在上斜面及垂直面这种情况更为明显。
[0006]2、当支撑装置安装到殷瓦管上之后,发现支撑装置连同卡舌机一起过于庞大,机头与殷瓦管的距离过长,并且与箱子的贴合程度很差,使得次箱上已经开好的L型槽长度不够,需要再开一个箱子的L型槽,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LNG船围护系统卡舌折边机的固定装置,方便、快捷、安装,提高了作业人员的安全系数。
[000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0009]一种用于LNG船围护系统卡舌折边机的固定装置,特点在于其构成包括机身固定胶合板,分别固定在机身固定胶合板两角的两个压紧装置,以及分别固定在机身固定胶合板三边的斜面支撑装置、导向槽固定装置和机身微调装置。
[0010]所述的机身固定胶合板上开有四个6mm的沉孔和多个70X70的方孔。
[0011]所述的沉孔的大小为25mm,深度为IOmm并由内六角螺栓固定卡舌机。[0012]所述的压紧装置包括支撑角钢、固定在在支撑角钢上的死点机构,该死点机构通过调节螺栓与压紧顶点连接。压紧装置的支撑角钢与卡舌机身固定胶合板利用不锈钢角铁及4个M5的自攻螺丝连接。
[0013]所述的斜面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双向调节螺杆和分别连接在该支撑双向调节螺杆两端的T型角铁和支撑夹具。
[0014]所述的导向槽固定装置包括导向槽双向调节螺杆、导向槽锁紧板、连接杆和T型导向槽插片;所述的导向槽双向调节螺杆的一端与导向槽锁紧板连接,导向槽双向调节螺杆的另一端与连接杆的一端连接,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T型导向槽插片连接。
[0015]所述的机身微调装置包括由双向微调螺杆和分别连接在该双向微调螺杆两端的T型微调插片和U型夹口。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如下:
[0017]1、使卡舌机的机头离殷瓦管的根部接近,机头要与箱子贴合,卡舌机导向槽槽口与T型槽在同一水平线上。
[0018]2、解决殷瓦管空档处的卡舌安装问题;
[0019]3、加快了次层卡舌安装的进度,提高了安装质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LNG船围护系统卡舌折边机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压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斜面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导向槽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机身微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6]请先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LNG船围护系统卡舌折边机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用于LNG船围护系统卡舌折边机的固定装置,构成包括机身固定胶合板1,分别固定在机身固定胶合板I两角的两个压紧装置2,以及分别固定在机身固定胶合板I三边的斜面支撑装置3、导向槽固定装置4和机身微调装置5。所述的机身固定胶合板上开有四个6mm的沉孔和多个70X70的方孔。
[0027]所述的沉孔的大小为25mm,深度为IOmm并由内六角螺栓固定卡舌机。
[002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压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压紧装置2包括支撑角钢21、固定在在支撑角钢21上的死点机构22,该死点机构22通过调节螺栓23与压紧顶点24连接。压紧装置的支撑角钢与卡舌机身固定胶合板利用不锈钢角铁及4个M5的自攻螺丝连接。
[0029]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斜面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斜面支撑装置3包括支撑双向调节螺杆31和分别连接在该支撑双向调节螺杆31两端的T型角铁32和支撑夹具33。[0030]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导向槽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导向槽固定装置4包括导向槽双向调节螺杆41、导向槽锁紧板42、连接杆43和T型导向槽插片44 ;所述的导向槽双向调节螺杆41的一端与导向槽锁紧板42连接,导向槽双向调节螺杆41的另一端与连接杆43的一端连接,该连接杆43的另一端与T型导向槽插片44连接。
[0031]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机身微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由图可见,机身微调装置5包括由双向微调螺杆51和分别连接在该双向微调螺杆51两端的T型微调插片52和U型夹口53。
[0032]本实用新型用于LNG船围护系统卡舌折边机的固定装置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0033]第一步、将卡舌折边机用四个M6的内六角螺栓固定在机身固定胶合板上,使两者紧密贴合并牢靠固定。
[0034]第二步、将两个压紧装置通过M5的自攻螺丝分别固定在机身固定胶合板靠殷瓦管的两角上。
[0035]第三步、将卡舌折边机、机身固定胶合板和压紧装置一起抬至所要安装卡舌的绝缘箱表面,压紧装置贴紧殷瓦管根部,利用压紧装置固定于相应的绝缘箱表面。
[0036]第四步、通过导向槽固定装置固定导向槽,调节导向槽与绝缘箱表面的间距,并用锁紧螺母锁紧。
[0037]第五步、将斜面支撑装置的T型角铁端通过四个M5的自攻螺丝与机身固定胶合板固定,另一端夹紧在殷瓦管管翼上,并调节支撑双向调节螺杆顶紧机身固定胶合板。
[0038]第六步、将机身微调装置安装在下一条卡舌的T型槽内,U型夹口顶于机身固定胶合板的下端,微调双向微调螺杆使卡舌机导向槽槽口与T型槽在同一水平线上。
[0039]试验表明,本实用新型用于LNG船围护系统卡舌折边机的固定装置可以有效的降低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和作业时间,提高了卡舌的安装质量及安全系数,避免了材料的浪费,减少了缝焊的修补量,大大改善了现场的作业环境,制作方便可长时间反复使用,不会对原材料有任何损伤,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便于整理和摆放的特点。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LNG船围护系统卡舌折边机的固定装置,特征在于其构成包括机身固定胶合板(1),分别固定在机身固定胶合板(I)两角的两个压紧装置(2),以及分别固定在机身固定胶合板(I)三边的斜面支撑装置(3 )、导向槽固定装置(4 )和机身微调装置(5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LNG船围护系统卡舌折边机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紧装置包括支撑角钢(21)、固定在在支撑角钢(21)上的死点机构(22),该死点机构(22 )通过调节螺栓(23 )与压紧顶点(24 )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LNG船围护系统卡舌折边机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面支撑装置(3)包括支撑双向调节螺杆(31)和分别连接在该支撑双向调节螺杆(31)两端的T型角铁(32)和支撑夹具(3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LNG船围护系统卡舌折边机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槽固定装置(4)包括导向槽双向调节螺杆(41)、导向槽锁紧板(42)、连接杆(43)和T型导向槽插片(44);所述的导向槽双向调节螺杆(41)的一端与导向槽锁紧板(42)连接,导向槽双向调节螺杆(41)的另一端与连接杆(43)的一端连接,该连接杆(43)的另一端与T型导向槽插片(4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LNG船围护系统卡舌折边机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身微调装置(5)包括由双向微调螺杆(51)和分别连接在该双向微调螺杆(51)两端的T型微调插片(52)和U型夹口(53)。
【文档编号】B21D19/00GK203565600SQ201320571279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6日
【发明者】吕军, 刘海洋, 周利亚, 张金林, 陈慧伟 申请人: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