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剪切的对接焊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2107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双向剪切的对接焊接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向剪切的对接焊接设备,属一种焊接装置,包括剪切机构与焊接机构,剪切机构与焊接机构均安装在连接平台上,所述的剪切机构为两个,且分别置于焊接机构的两端,用于由剪切机构将物料剪切后送至焊接机构进行焊接;通过将剪切机构安装在焊接机构的两端,使得物料可在被剪切机构按照预定尺寸剪切后,再在导向平台的作用下直接进入焊接机构进行焊接,有效提升焊接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而通过两端同时剪切物料再进行焊接也提高了设备的焊接效率,并且可通过PLC控制器对设备中各个机构的协同作业进行逻辑控制;同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双向剪切的对接焊接设备结构简单,且适用于对各种物料进行剪切及焊接,应用范围广阔。
【专利说明】双向剪切的对接焊接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接装置,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双向剪切的对接焊接设备。
【背景技术】
[0002]焊接是被焊工件的材质(同种或异种),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工件的材质达到原子间的结合而形成永久性连接的工艺过程;目前,现有的自动焊接装置需事先将待焊接的物料剪切完毕,然后再利用设备进行焊接,因而剪切、焊接物料的设备占用空间较大,设备整合度不高,且影响设备的自动化作业,因而有必要针对现有的自动化焊接设备结构做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双向剪切的对接焊接设备,以期望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焊接设备整合程度低,占用空间大,且设备的自动化作业功能未能有效发挥等技术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双向剪切的对接焊接设备,包括剪切机构与焊接机构,所述的剪切机构与焊接机构均安装在连接平台上,所述的剪切机构为两个,且分别置于焊接机构的两端,用于由剪切机构将物料剪切后送至焊接机构进行焊接;所述焊接机构中包括对中装置与焊接装置,所述焊接装置通过第一安装梁安装在连接平台上,且其包括焊接机头与移动滑车,所述焊接机头安装在移动滑车上,用于在移动滑车上纵向移动,接近或离开焊接装置的焊接点;所述对中装置通过第二安装梁安装在连接平台上,且其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活动安装在第二安装梁上,且伸缩杆的输出端还与对中块活动连接,用于由伸缩杆带动对中块推动物料位移至焊接装置的焊接点对准;所述第一安装梁与第二安装梁的侧面还安装有相互配合的物料压紧机构。
[0006]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焊接装置的焊接点上设有冷却衬垫,所述冷却衬垫也安装在连接平台上。
[0007]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所述对中装置中包括两个伸缩杆,所述两个伸缩杆的输出端均分别与两个对中块活动连接,用于对焊接点上的物料依次进行两次对准。
[0008]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物料压紧机构为琴键压指,所述琴键压指为两组,且分别通过动力轴活动安装在第一安装梁与第二安装梁上,所述两组琴键压指分别与各自的气缸的输出端动力连接。
[0009]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焊接设备中还包括导向平台,所述导向平台也为两个,且分别与两个剪切机构端部的连接平台相连接,所述导向平台与连接平台齐平,且导向平台的上方还设有喇叭口状的引导块与导向轮,用于将物料引导至剪切机构上进行剪切。
[0010]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导向轮呈对称的安装在导向平台的上部,用于朝同一方向转动输送物料。
[0011]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剪切机构中包括支撑架、液压缸、上刀架与下刀架,所述支撑架安装在连接平台,且液压缸与上刀架均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与上刀架动力相连接,所述上刀架上还安装有上刀片,所述下刀架安装在连接平台上,且下刀架上还安装有下刀片,所述下刀片与上刀片相对应。
[0012]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下刀架呈抽屉式的安装在连接平台,用于通过抽屉式结构调整下刀片与上刀片之间的间隙。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通过将剪切机构安装在焊接机构的两端,使得物料可在被剪切机构按照预定尺寸剪切后,再在导向平台的作用下直接进入焊接机构进行焊接,有效提升焊接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而通过两端同时剪切物料再进行焊接也提高了设备的焊接效率,并且可通过PLC控制器对设备中各个机构的协同作业进行逻辑控制;另外焊接机构中对物料进行两次对中还有效提升了物料焊接的精确度,降低物料焊接报废的情形,同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双向剪切的对接焊接设备结构简单,且适用于对各种物料进行剪切及焊接,应用范围广阔。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焊接机构示意图;
[0016]图3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焊接机构对中第一状态示意图;
[0017]图4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焊接机构对中第二状态示意图;
[0018]图5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中导向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中剪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I为剪切机构、11为支撑架、12为液压缸、13为上刀架、14为下刀架、15为上刀片、16为下刀片、2为焊接机构、21为对中装置、211为伸缩杆、212为对中块、22为焊接装置、23为第一安装梁、24为焊接机头、25为移动滑车、26为第二安装梁、27为冷却衬垫、28为琴键压指、29为气缸、3为连接平台、4为导向平台、41为引导块、42为导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0022]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双向剪切的对接焊接设备,该焊接设备包括剪切机构I与焊接机构2,所述的剪切机构I与焊接机构2均安装在连接平台3上,所述的剪切机构I为两个,且分别置于焊接机构2的两端,用于由剪切机构I将物料剪切后送至焊接机构2进行焊接;
[0023]结合参考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焊接机构2中应当包括对中装置21与焊接装置22,其中焊接装置22通过第一安装梁23安装在连接平台3上,且其包括焊接机头24与移动滑车25,所述焊接机头24安装在移动滑车25上,用于在移动滑车25上纵向移动,接近或离开焊接装置22的焊接点;而对中装置21则通过第二安装梁26安装在连接平台3上,且其包括伸缩杆211,所述伸缩杆211活动安装在第二安装梁26上,且伸缩杆211的输出端还与对中块212活动连接,用于由伸缩杆211带动对中块212推动物料位移至焊接装置22的焊接点对准;同时,前述第一安装梁23与第二安装梁26的侧面还安装有相互配合的物料压紧机构。
[002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剪切机构I安装在焊接机构2的两端,使得物料可在被剪切机构I按照预定尺寸剪切后,再直接进入焊接机构2中进行焊接,有效提升焊接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而通过两端同时剪切物料再进行焊接也提高了设备的焊接效率。
[0025]参考图3及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用于解决技术问题更加优选的一个实施例中,发明人在试验中还发现,如在焊接之前不能使物料在上述焊接设备的焊接点上准确对中,将直接影响物料进行焊接的报废率,对此发明人对焊接机构2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具体为将上述对中装置21中的伸缩杆211增加至两个,并将两个伸缩杆211的输出端均分别与两个对中块212活动连接,在这样的机构之下,使得焊接机构2在通过焊接机头24进行焊接之前,首先通过连续两次的对准位移使物料顺利移动到焊接设备的焊接点上。
[0026]进一步的,为防止上述焊接点在焊接时的温度过高,还可在焊接点对应的连接平台3上增设冷却衬垫27。
[0027]正如图3与图4所示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发明人还为防止物料焊接时发生位移,且在对中装置21对中的过程中辅助对中块推动物料进行对中位移,最好采用琴键压指28作为上述的物料压紧机构,即将琴键压指28设置为两组,并分别通过动力轴活动安装在第一安装梁23与第二安装梁26上,同时,前述的两组琴键压指28还分别与各自的气缸29的输出端动力连接。
[0028]使用过程中,第一个伸缩杆211首先推动剪切后的物料向焊接点位移,此时对应一侧的琴键压指28向上抬起,当物料靠近另一侧的琴键压指28后,第一次对中位移结束,紧接着第二个伸缩杆211开始推动物料,当推动到位后,两个琴键压指28均放下并压住物料,从而完成第二次对中位移,以保证两段物料相接触的部分正好在上述的焊接点上,实际应用中,气缸及伸缩杆均可通过PLC可编程控制器进行控制。
[0029]参考图1及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用于解决技术问题更加优选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为提升焊接设备的自动化特性,保证物料可源源不断的进入剪切机构I及焊接机构2进行剪切与焊接;还可在焊接设备中增设导向平台4,同时将导向平台4也设置为两个,并分别与两个剪切机构I端部的连接平台3相连接,且使导向平台4与连接平台3齐平;再在导向平台4的上方增设喇叭口状的引导块41与导向轮42,用于将物料引导至剪切机构I上进行剪切。更加优选的是,将上述导向轮42呈对称的安装在导向平台4的上部,用于朝同一方向转动输送物料,这样的结构即可将钢板输送至焊接设备进行焊接。
[0030]参考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发明人参考现有技术,还对上述的剪切机构I进行了改进,具体为在剪切机构I中至少设置支撑架11、液压缸12、上刀架13与下刀架14,并将支撑架11安装在连接平台3,且液压缸12与上刀架13均安装在支撑架11上,所述液压缸12的输出端与上刀架13动力相连接,所述上刀架13上还安装有上刀片15,所述下刀架14安装在连接平台3上,且下刀架14上还安装有下刀片16,所述下刀片16与上刀片15相对应。
[0031]进一步的,为适应不同的物料,剪切机构更加优选的结构为将上述下刀架14呈抽屉式的安装在连接平台3,用于通过抽屉式结构调整下刀片16与上刀片15之间的间隙,通过该间隙即可保证不同厚度的钢板都能剪切出平齐的边缘。[0032]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多个实施例在实际应用中,为保证各个机构相互之间协同作业配合,最好采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对其进行控制,通过预先设置好的控制程序,使焊接设备中的各个机构执行相应的操作,保证设备的顺利运行及其实际的生产效率。
[0033]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0034]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双向剪切的对接焊接设备,包括剪切机构(I)与焊接机构(2),所述的剪切机构(I)与焊接机构(2)均安装在连接平台(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剪切机构(I)为两个,且分别置于焊接机构(2 )的两端,用于由剪切机构(I)将物料剪切后送至焊接机构(2 )进行焊接; 所述焊接机构(2)中包括对中装置(21)与焊接装置(22),所述焊接装置(22)通过第一安装梁(23 )安装在连接平台(3 )上,且其包括焊接机头(24 )与移动滑车(25 ),所述焊接机头(24 )安装在移动滑车(25 )上,用于在移动滑车(25 )上纵向移动,接近或离开焊接装置(22)的焊接点;所述对中装置(21)通过第二安装梁(26)安装在连接平台(3)上,且其包括伸缩杆(211),所述伸缩杆(211)活动安装在第二安装梁(26)上,且伸缩杆(211)的输出端还与对中块(212 )活动连接,用于由伸缩杆(211)带动对中块(212 )推动物料位移至焊接装置(22)的焊接点对准; 所述第一安装梁(23)与第二安装梁(26)的侧面还安装有相互配合的物料压紧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剪切的对接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装置(22)的焊接点上设有冷却衬垫(27),所述冷却衬垫(27)也安装在连接平台(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剪切的对接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装置(21)中包括两个伸缩杆(211),所述两个伸缩杆(211)的输出端均分别与两个对中块(212)活动连接,用于对焊接点上的物料依次进行两次对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双向剪切的对接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压紧机构为琴键压指(28),所述琴键压指(28)为两组,且分别通过动力轴活动安装在第一安装梁(23 )与第二安装梁(26 )上,所述两组琴键压指(28 )分别与各自的气缸(29 )的输出端动力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剪切的对接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设备中还包括导向平台(4),所述导向平台(4)也为两个,且分别与两个剪切机构(I)端部的连接平台(3)相连接,所述导向平台(4)与连接平台(3)齐平,且导向平台(4)的上方还设有喇叭口状的引导块(41)与导向轮(42),用于将物料引导至剪切机构(I)上进行剪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向剪切的对接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42)呈对称的安装在导向平台(4)的上部,用于朝同一方向转动输送物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剪切的对接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机构(I)中包括支撑架(11)、液压缸(12)、上刀架(13)与下刀架(14),所述支撑架(11)安装在连接平台(3),且液压缸(12)与上刀架(13)均安装在支撑架(11)上,所述液压缸(12)的输出端与上刀架(13)动力相连接,所述上刀架(13)上还安装有上刀片(15),所述下刀架(14)安装在连接平台(3)上,且下刀架(14)上还安装有下刀片(16),所述下刀片(16)与上刀片(15)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向剪切的对接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刀架(14)呈抽屉式的安装在连接平台(3),用于通过抽屉式结构调整下刀片(16)与上刀片(15)之间的间隙。
【文档编号】B23P23/04GK203526960SQ201320684860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31日
【发明者】金凯平, 罗萍, 蒋四川, 何平 申请人:成都焊研威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