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节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9749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链节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链节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配合时界定出一分型面,所述分型面由依次相连的第一分型分面、第二分型分面和第三分型分面组成,所述第一分型分面和所述第三分型分面相互平行且分别与水平面成4°夹角,所述第二分型分面与水平面成14°夹角。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分型分面、第三分型分面和第二分型分面受到的作用力相互抵消,使得模具很好地固定住,不易跑位,保证生产出的锻件质量稳定。
【专利说明】链节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锻造模具领域,涉及链节模具。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链节模具如图1所示,包括可相互配合的上模10和下模20,上模10和下模20配合时界定出一分型面30,分型面30由依次相连的第一分型分面31、第二分型分面32和第三分型分面33组成,第一分型分面31和第三分型分面33分别与水平面平行,第二分型分面32与水平面成18°夹角(即图1中所示的Φ)。
[0003]第一分型分面31受到垂直方向的作用力F1,第三分型分面33受到垂直方向的作用力F3,第二分型分面32受到倾斜的作用力F2,生产中,第二分型分面32容易产生错移力F2,使模具难以很好的固定住,易产生跑位,影响锻件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链接模具,保证生产出的锻件质量稳定。
[0005]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链节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配合时界定出一分型面,所述分型面由依次相连的第一分型分面、第二分型分面和第三分型分面组成,所述第一分型分面和所述第三分型分面相互平行且分别与水平面成4°夹角,所述第二分型分面与水平面成14°夹角。
[0007]优选的,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配合时为长方体。
[0008]具体的,所述上模内形成有链节上模腔。
[0009]具体的,所述下模内形成有链节下模腔。
[0010]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分型分面、第三分型分面和第二分型分面受到的作用力相互抵消,使得模具很好地固定住,不易跑位,保证生产出的锻件质量稳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背景技术】中现有的链节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链节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0014]如图2所示的链节模具,包括可相互配合的上模40和下模50,上模40和下模50配合时界定出一分型面60,分型面60由依次相连的第一分型分面61、第二分型分面62和第三分型分面63组成,第一分型分面61和第三分型分面63相互平行且分别与水平面成4°夹角(即图2中所示的α和β),所述第二分型分面与水平面成14°夹角(即图2中所示的λ )。上模40和下模50配合时为长方体,上模40内形成有链节上模腔,下模50内形成有链节下模腔。
[0015]如图2所示,第一分型分面61和第三分型分面63分别受到倾斜的作用力Fl和F3,第二分型分面62受到倾斜的作用力F2,作用力F2相对【背景技术】中的作用力F2,由于斜面角度减小,作用力F2也大大的减小,作用力Fl和F3的方向与作用力F2的方向相反,很好地平衡了作用力F2,使得整个模具的受力比较平衡,固定简单,不易跑位,保证生产出的锻件质量比较稳定。
[0016]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权利要求】
1.链节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配合时界定出一分型面,所述分型面由依次相连的第一分型分面、第二分型分面和第三分型分面组成,所述第一分型分面和所述第三分型分面相互平行且分别与水平面成4°夹角,所述第二分型分面与水平面成14°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节模具,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配合时为长方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节模具,所述上模内形成有链节上模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节模具,所述下模内形成有链节下模腔。
【文档编号】B21J13/02GK203679137SQ201320868698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6日
【发明者】王丹兵, 刘斌 申请人:泉州市泉永机械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