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定位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15554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身定位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车身定位装置,包括立柱机构、侧围定位装置和车身车架定位装置,所述车身车架定位装置包括底座和定位脚,所述定位脚和所述立柱机构连接所述底座,所述立柱机构支撑所述侧围定位装置,所述侧围定位装置包括夹具框架和连接所述夹具框架的衣帽板定位机构、下安装板定位机构等,所述侧围定位装置还包括连接所述夹具框架的后横梁定位机构、上边梁定位机构和前横梁定位机构,所述侧围定位装置从车身内部对车身进行定位。增加了能够对汽车上部进行定位的装置,使得车声定位更加准确和稳定,所述侧围定位装置从汽车内部对汽车进行固定,减小了定位装置所占空间,方便焊接,满足焊接人机工程要求。
【专利说明】一种车身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属于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身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总拼区域传统外置侧框侧围夹具由车身外部定位,由于侧框占用空间比较大,影响焊接人机工程,不方便焊接,而且侧框切换复杂,需要增加拼台或者采用复杂的切换系统,占用空间,不利于同平台的不同车型的快速切换。
[0003]机器人夹具投入成本高,而且布置了机器人夹具的工位出于安全考虑,不允许布置人工操作工位,相应的焊接采用机器人,投入成本高,机器人夹具切换复杂,需预留场地进行切换。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身定位装置,采用侧围定位装置从汽车内部进行定位的方式,旨在解决侧围夹具由车身外部定位、侧框占用空间比较大和夹具投入成本高的问题。
[0005]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身定位装置,包括立柱机构、侧围定位装置和车身车架定位装置,所述车身车架定位装置包括底座和定位脚,所述定位脚和所述立柱机构连接所述底座,所述立柱机构支撑所述侧围定位装置,所述侧围定位装置包括夹具框架和连接所述夹具框架的衣帽板定位机构、下安装板定位机构、后端板定位机构、C柱定位机构、B柱定位机构和A柱定位机构,所述侧围定位装置还包括连接所述夹具框架的后横梁定位机构、上边梁定位机构和前横梁定位机构,所述侧围定位装置从车声内部对车身进行定位。增加了的后横梁定位机构、上边梁定位机构和前横梁定位机构能够对汽车上部进行定位,使得车声定位更加准确和稳定,侧围定位从汽车内部对汽车进行固定,不仅减小了侧围定位装置所占的空间,所述侧围定位装置的动力装置全部为气缸,没有采用机器人定位,降低成本。方便焊接,满足焊接人机工程要求。
[0006]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汽车车架定位装置还包括支撑柱和第一定位销,所述定位脚和所述第一定位销均连接在所述支撑柱上部,所述支撑柱下部连接所述底座。所述支撑柱能够抬高车身,便于安装其他设备。所述第一定位销能够配合车身上的定位孔,使得定位更加准确。
[0007]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汽车车架定位装置还包括第一夹紧装置,所述第一夹紧装置连接所述支撑柱。增加所述第一夹紧装置能够对车身的固定更加牢靠。
[0008]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立柱机构还包括第一立柱机构和第二立柱机构,所述第一立柱机构包括支架、气缸和第一立柱,所述立柱铰接所述底座,所述支架连接所述底座,所述气缸的缸体连接所述支架,所述气缸的活塞铰接所述第一立柱。使得所述第一立柱能够沿铰接轴旋转倾斜,不会阻碍车身进入所述车身定位装置。
[0009]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立柱机构还包括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二定位销连接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的夹具框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定位销配合的第二定位孔。增加所述第二定位销定位销使得所述侧围定位装置定位更加准确。
[0010]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立柱机构还包括第二夹紧装置。固定所述侧围定位装置。
[0011]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立柱机构还包括第三定位销和第二夹紧装置,所述第二定位销连接所述第二立柱,所述的夹具框架还包括与所述第三定位销配合的第三定位孔。使得所述侧围定位装置定位更加准确,牢靠。
[0012]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车身定位装置还包括举升装置,所述举升装置连接所述夹具框架。使得所述侧围定位装置能够升降,增加切换效率,而且能够使得所述侧围定位装置降到车身内部,从而能够实现对汽车车身从内部固定的要求。
[0013]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举升装置包括三台举升机,每台举升机连接所述夹具框架的一点。使用三台举升机同时升降所述夹具框架,由于三角形的稳定性,所以升降过程更加稳固。
[0014]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定位销下部的空腔、定位钩和第一气缸,所述第一定位销连接所述空腔,所述空腔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所述定位钩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所述第一定位销增加所述定为钩,使得所述车身在竖直方向上定位的更加牢固。
[00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侧围夹具由车身内部定位、侧框占用空间小和夹具投入成本低,不使用机器人定位。所述车身定位装置定位准确,稳固。所述侧围定位装置可升降,所述第一立柱机构可以倾斜,方便车身进入所述车身定位装置。方便焊接,满足焊接人机工程要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后视图。
[0017]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侧围定位装置的正视图。
[0018]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立柱机构立体图。
[0019]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立柱机构的正视图。
[0020]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立柱机构的侧视图。
[0021]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立柱机构的侧视图。
[0022]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举升装置的立体图。
[0023]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举升装置的俯视图。
[0024]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车身车架定位装置立体图。
[0025]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定位销的剖视图。
[0026]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夹紧装置的立体图。
[0027]附图标记:1.侧围定位装置,10.夹具框架,100.夹具框架简化图,11.衣帽板定位机构,12.后横梁定位机构,13.上边梁定位机构,14.前横梁定位机构,15.下安装板定位机构,16.后端板定位机构,17.C柱定位机构,18.B柱定位机构和,19.A柱定位机构,2.立柱机构,21.第一立柱机构,22.第二立柱机构,3.车身车架定位装置,30.底座,31.支撑柱,32.定位脚,33.第一定位销,34.第一夹紧装置,4.举升装置。【具体实施方式】
[0028]实施例如图1至图11所示,一种车身定位装置,包括立柱机构2、侧围定位装置I和车身车架定位装置3,所述车身车架定位装置3包括底座30和定位脚32,所述定位脚32和所述立柱机构2连接所述底座30,所述立柱机构2支撑所述侧围定位装置1,所述侧围定位装置I包括夹具框架10和连接所述夹具框架10的衣帽板定位机构11、下安装板定位机构15、后端板定位机构16、C柱定位机构17、B柱定位机构18和A柱定位机构19,所述侧围定位装置I还包括连接所述夹具框架10的后横梁定位机构12、上边梁定位机构13和前横梁定位机构14,所述侧围定位装置I从车身内部对车身进行定位。
[0029]所述汽车车架定位装置还包括支撑柱31和第一定位销33,所述定位脚32和所述第一定位销33均连接在所述支撑柱31上部,所述支撑柱31下部连接所述底座30。
[0030]所述汽车车架定位装置还包括第一夹紧装置34,所述第一夹紧装置34连接所述支撑柱31。
[0031]所述立柱机构2还包括第一立柱机构21和第二立柱机构22,所述第一立柱机构21包括支架、气缸和第一立柱,所述立柱铰接所述底座30,所述支架连接所述底座30,所述气缸的缸体连接所述支架,所述气缸的活塞铰接所述第一立柱。
[0032]所述第一立柱机构21还包括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二定位销连接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的夹具框架10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定位销配合的第二定位孔。
[0033]所述第一立柱机构21还包括第二夹紧装置。
[0034]所述第二立柱机构22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二立柱的第三定位销和第二夹紧装置,所述的夹具框架10还包括与所述第三定位销配合的第三定位孔。
[0035]所述车身定位装置还包括举升装置4,所述举升装置4连接所述夹具框架10。
[0036]所述举升装置4包括三台举升机,每台举升机连接所述夹具框架10的一点。
[0037]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定位销33下部的空腔、定位钩和第一气缸,所述第一定位销33连接所述空腔,所述空腔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所述定位钩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
[0038]实施过程:所述举升装置4举起所述侧围定位装置1,所述第一立柱机构21在所述气缸的带动下向所述底座30的外向倾斜,将车身放入所述车声车架定位装置上,所述定位脚32支撑和定位所述车身,所述第一定位销33配合车身上的定位孔对车身底部进行准确定位,所述第一夹紧装置34夹紧所述车身裙边结构。
[0039]所述第一立柱机构21在所述气缸的带动下直立起来,所述举升装置4降下所述侧围定位装置I。所述立柱机构2支撑所述侧围定位装置I,所述第一立柱顶部还安装有所述第二定位销和所述第二夹紧装置所述第二定位销定位所述侧围定位装置I的水平方向,所述第二夹紧装置定位所述侧围定位装置I的竖直方向。连接所述第二立柱的所述第三定位销和所述第二夹紧装置作用原理和所述第二定位销和所述第二夹紧装置相同。
[0040]所述侧围定位装置I在衣帽板定位机构11、下安装板定位机构15、后端板定位机构16、C柱定位机构17、B柱定位机构18、A柱定位机构19、后横梁定位机构12、上边梁定位机构13和前横梁定位机构14的共同作用下对车身进行定位。
[0041]所述第一定位销33内的所述定为钩安装在所述空腔内部,在所述第一气缸的带动下上下运动,所述定为钩在向下运动后能够压紧车身定位孔的边缘,从而对车身进行定位。
[004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身定位装置,包括立柱机构(2 )、侧围定位装置(I)和车身车架定位装置(3 ),所述车身车架定位装置(3)包括底座(30)和定位脚(32),所述定位脚(32)和所述立柱机构(2 )连接所述底座(30 ),所述立柱机构(2 )支撑所述侧围定位装置(I),所述侧围定位装置(I)包括夹具框架(10)和连接所述夹具框架(10)的衣帽板定位机构(11 )、下安装板定位机构(15)、后端板定位机构(16)、C柱定位机构(17)、B柱定位机构(18)和A柱定位机构(19),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定位装置(I)还包括连接所述夹具框架(10)的后横梁定位机构(12)、上边梁定位机构(13)和前横梁定位机构(14),所述侧围定位装置(I)从车身内部对车身进行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车架定位装置还包括支撑柱(31)和第一定位销(33 ),所述定位脚(32 )和所述第一定位销(33 )均连接在所述支撑柱(31)上部,所述支撑柱(31)下部连接所述底座(30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车架定位装置还包括第一夹紧装置(34 ),所述第一夹紧装置(34 )连接所述支撑柱(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机构(2)还包括第一立柱机构(21)和第二立柱机构(22),所述第一立柱机构(21)包括支架、气缸和第一立柱,所述立柱铰接所述底座(30),所述支架连接所述底座(30),所述气缸的缸体连接所述支架,所述气缸的活塞铰接所述第一立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机构(21)还包括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二定位销连接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的夹具框架(10)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定位销配合的第二定位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车身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机构(21)还包括第二夹紧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立柱机构(22)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二立柱的第三定位销和第二夹紧装置,所述的夹具框架(10)还包括与所述第三定位销配合的第三定位孔。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条权利要求所述的车身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定位装置还包括举升装置(4),所述举升装置(4)连接所述夹具框架(1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身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装置(4)包括三台举升机,每台举升机连接所述夹具框架(10)的一点。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定位销(33)下部的空腔、定位钩和第一气缸,所述第一定位销(33)连接所述空腔,所述空腔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所述定位钩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
【文档编号】B23K37/04GK103934614SQ201410170128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5日
【发明者】雷志华, 蔡小平, 刘国斌, 骆佳光, 杨旭磊 申请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