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塔筒加工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17438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电塔筒加工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风电塔筒加工装置,包括筒体和滚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上设有轨道,所述轨道上设有通过轧制形成冷作硬化的凹凸槽,所述凹凸槽位于所述滚轮架上。在筒体上设有轨道,筒体不直接与滚轮架接触,而是通过轨道与滚轮架接触,防止筒体外表面磨损,轨道上设有通过轧制形成冷作硬化的凹凸槽,凹凸槽的具有足够的强度,能够很好的与滚轮架的滚轮配合,带动筒体转动。设置橡胶层,一方面可以更好的防止筒体外层的磨损,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轨道与筒体间的摩擦力,防止筒体打滑,提高工作效率。
【专利说明】—种风电塔筒加工装置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属于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电塔筒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0003]风电塔筒是风力发电的塔杆,在风力发电机组中主要起支撑作用。风电塔筒的单节筒体较长,重量较重,对筒体内部进行焊接等加工时需要将筒体放置在滚轮架上。筒体一般是直接放置在滚轮架上,加工过程中容易磨损筒体的外表面,影响筒体的质量,目前急需一种装置解决此问题。

【发明内容】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风电塔筒加工装置,包括筒体和滚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上设有轨道,所述轨道上设有通过轧制形成冷作硬化的凹凸槽,所述凹凸槽位于所述滚轮架上。 [0005]所述凹凸槽与所述滚轮架的滚轮配合。
[0006]所述轨道与所述筒体间设有橡胶层。
[000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在筒体上设有轨道,筒体不直接与滚轮架接触,而是通过轨道与滚轮架接触,防止筒体外表面磨损,轨道上设有通过轧制形成冷作硬化的凹凸槽,凹凸槽的具有足够的强度,能够很好的与滚轮架的滚轮配合,带动筒体转动。设置橡胶层,一方面可以更好的防止筒体外层的磨损,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轨道与筒体间的摩擦力,防止筒体打滑,提高工作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中,1、筒体;2、滚轮架;3、轨道;4、凹凸槽。
[0010]如图1所示,所述筒体I上设有轨道3,所述轨道3上设有通过轧制形成冷作硬化的凹凸槽4,所述凹凸槽4位于所述滚轮架2上,所述凹凸槽4与所述滚轮架2的滚轮配合,所述轨道3与所述筒体I间设有橡胶层。
[0011]使用时,将轨道3放置在滚轮架2上,在轨道3上铺上橡胶层,然后将筒体I放在轨道3上,在筒体I的一周都铺上橡胶层,而后将轨道3的两端扣在一起,由于轨道3上有凹凸槽4,轨道3的两端的重合部分可以形成较大的摩擦力,保证在加工过程中轨道3不会散开。[0012]以上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风电塔筒加工装置,包括筒体(1)和滚轮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上设有轨道(3),所述轨道(3)上设有通过轧制形成冷作硬化的凹凸槽(4),所述凹凸槽(4)位于所述滚轮架(2)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塔筒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槽(4)与所述滚轮架(2)的滚轮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塔筒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3)与所述筒体(I)间设 有橡胶层。
【文档编号】B23Q3/00GK104014975SQ201410249695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7日
【发明者】肖春来, 籍永斌 申请人:华电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