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温环境下焊接施工环境温度调节方法

文档序号:3127168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负温环境下焊接施工环境温度调节方法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高炉建设施工领域,提供一种负温环境下管道焊接施工环境温度调节方法;即:在负温环境下的施工平台上设置由围护结构构成的暖棚,在暖棚内设置通蒸汽的蒸汽包进行温度调节。
【专利说明】负温环境下焊接施工环境温度调节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技术涉及高炉建设施工领域,提供一种负温环境下焊接施工环境温度调节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高炉水系统主要包括:高炉炉底软水系统、冷却壁软水系统、热风炉软水系统、风 口小套软水系统、风口中套软水系统、直吹管软水系统、高炉炉体工业水系统,管道较复杂, 管道焊接量大,且多为露天作业。
[0003] 高炉水系统管道施工作业中,管道焊接作业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高炉水系统管道 焊接,为了保证管道焊接质量,必须保证管道焊接环境在〇°c以上,否则焊接易发生焊缝开 裂,造成不必要的返工。在大气温度较低的负温环境下(如西北地区冬季11月、12月、1月、 2月、3月最低平均气温达到-10°C左右)的管道焊接作业几乎不可能。
[0004] 高炉负温下水系统管道施工,尤其是高炉负温下水系统管道焊接作业是困扰施工 多年的技术难题。针对这种情况往往都是工程水系统施工停工,待气温回升后再进行施工, 这样大大制约工程进度,影响高炉烘炉及投产时间。


【发明内容】

[0005]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负温环境下焊接施工环境温度调节方法。
[0006] 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 这种负温环境下焊接施工环境温度调节方法,是在负温环境下的施工平台上设置 由围护结构构成的暖棚,在暖棚内设置通蒸汽的蒸汽包进行温度调节。
[0008] 施工平台设置氧气报警器,暖棚采用下部进风与顶部出风的通风换气方式,形成 空气流通。
[0009] 暖棚每小时耗热量Q0和每小时耗蒸汽量Gz按以下公式计算:

【权利要求】
1. 负温环境下焊接施工环境温度调节方法,其特征是,在负温环境下的施工平台上设 置由围护结构构成的暖棚,在暖棚内设置通蒸汽的蒸汽包进行温度调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温环境下焊接施工环境温度调节方法,其特征是,施工平 台设置氧气报警器,暖棚采用下部进风与顶部出风的通风换气方式,形成空气流通。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温环境下焊接施工环境温度调节方法,其特征是,暖棚每小 时耗热量Q0和每小时耗蒸汽量Gz按以下公式计算: QO = Q1+Q2 Q1 = AXK(tn+tw) Q2 = VXnXCpX pp (tn+tw) /3.6 Gz = QO XL 3X3. 6/2500 式中:QO--暖棚总耗热量(W) Q1--通过围护结构各部位的散热量之和(W) Q2--由通风换气引起的热损失(W) A--围护结构面积(m2) K--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 ? K),可由下式计算: K = 1/(0. 043+dl/A 1+......+dn/ X n+0. 114) dl……dn--围护各层的厚度(m) 入1……、n--围护各层的导热系数(W/m ? K) tn--棚内温度(°C ) tw--棚外温度(°C ) V--暖棚体积(m3) n--每小时换气次数,一般取2次 Cp--空气的比热容,取lkj/kg ? K PP--空气的表观密度(容重),取1. 37kg/m3 3.6--换算系数,1W = 3. 6kJ/h Gz-每小时耗蒸汽量(kg) 1. 3--损失系数。
【文档编号】B23K31/02GK104400240SQ201410639750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2日
【发明者】王进, 袁春阳 申请人: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