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件内球面加工用组合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5092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件内球面加工用组合刀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工件内球面加工用组合刀具,包括刀杆、焊接刀具、压紧螺母,其特征在于:刀杆采用不等截面结构,刀杆一端设计为四方体结构,刀杆另一端工作端设有压紧用螺纹;焊接刀具连接部位设计相应的四方形与刀杆过渡配合,刀口采用正前角设计,焊接刀具通过压紧螺母与刀杆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加工的产品合格率高等优点。
【专利说明】—种工件内球面加工用组合刀具
[0001]【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件内球面加工用组合刀具。
[0003]技术背景:
[0004]车辆驱动桥中实现差速转动的关键部件是差速器总成,其中差速器壳体的加工精度和各部位位置度要求很严格,而内球面的加工又是重中之重,但受差速器壳体球面入口的限制,以及球心与重心不重合的特殊结构特点等因素影响,球面加工存在一定的困难。通常制造工艺为采用内球面锪钻等成型刀具锪钻加工,加工出的球面圆度误差比较大,位置度和尺寸精度保证能力差。
[0005]
【发明内容】
: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质量可靠、装配拆卸方便、工作效率高的工件内球面加工用组合刀具。
[0007]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施的:一种工件内球面加工用组合刀具,包括刀杆、焊接刀具、压紧螺母,其特征在于:刀杆采用不等截面结构,刀杆一端设计为四方体结构,刀杆另一端工作端设有压紧用螺纹;焊接刀具连接部位设计相应的四方形与刀杆过渡配合,刀口采用正前角设计,焊接刀具通过压紧螺母与刀杆连接。
[0008]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加工的产品合格率高等优点。
[0009]【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总成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左视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图。
[0013]图中:1.刀杆、2.焊接刀具、3.压紧螺母、4.差速器。
[0014]【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工件内球面加工用组合刀具,包括刀杆1、焊接刀具2、压紧螺母3,其特征在于:刀杆I采用不等截面结构,刀杆I 一端设计为四方体结构,刀杆I另一端工作端设有压紧用螺纹;焊接刀具2连接部位设计相应的四方形与刀杆I过渡配合,刀口采用正前角设计,焊接刀具2通过压紧螺母3与刀杆I连接。
[0016]实施实例:刀杆I可靠压紧在转塔刀架上,沿Z向(机床主轴方向)移动进入差速器4壳体内腔,通过工件的装配窗口将焊接刀具2装上并用压紧螺母3压紧,找正球面中心,对准刀具起点,设置工件坐标系,编制相应圆弧差补加工程序,试加工后确定刀具补偿量,执行圆弧差补加工命令完成内球面的加工,加工完成后先拆卸焊接刀具2然后退出刀杆I。
【权利要求】
1.一种工件内球面加工用组合刀具,包括刀杆(I)、焊接刀具(2)、压紧螺母(3),其特征在于:刀杆(I)采用不等截面结构,刀杆(I) 一端设计四方形结构,刀杆(I)另一端工作端设有压紧用螺纹;焊接刀具(2)连接部位设计相应的四方形与刀杆(I)过渡配合,刀口采用正前角设计,焊接刀具(2)通过压紧螺母(3)与刀杆(I)连接。
【文档编号】B23B27/00GK203956118SQ201420342776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6日
【发明者】楚金甫, 梁铁恩, 郑绍英, 陈红雨, 李喜成 申请人:河南奔马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