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瓦半径高自动加工检测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45511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瓦半径高自动加工检测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轴瓦半径高自动加工检测装置,包括与控制系统连接的定位夹紧装置、检测装置、拉削装置和送料装置,定位夹紧装置通过支架设于机架,压紧板及定位板两侧穿过侧柱分别与支架顶端的压紧缸和底端的定位缸连接;检测装置设于定位夹紧装置下端,压力板通过压力传感器与设于定位模上部的加压缸连接,定位夹紧装置一侧对应设推力缸及推力板;拉削装置设于检测装置上部,其拉削缸与机架连接,拉削缸杆端设有拉削头;送料装置设于拉削装置上部,推料板和送料垫与送料缸连接,料架横跨推料板和送料垫。本实用新型通过分层布置和用传感器,实现自动送料、定位、加工和检测,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的特点。
【专利说明】—种轴瓦半径高自动加工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轴瓦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和定位精确的轴瓦半径高自动加工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轴瓦是滑动轴承和轴接触的部分,形状为瓦状的半圆柱面,一般由青铜、减摩合金等耐磨材料制成,也叫“轴衬”。轴瓦由于具有制造成本低、安装方便和噪声低等优点,与耐磨层结合构成滑动轴承,被广泛应用于发动机,是发动机中的关键零部件。
[0003]轴瓦半径高即轴瓦半圆周长尺寸,是轴瓦产品的关键特性,不合格的半径高制造质量,如果不及时发现并剔除,必然引起轴瓦严重失效,导致发动机重大故障。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拉床拉削或铣床铣削来控制轴瓦半径高,然后再采用轴瓦测高机检测轴瓦半径高,不仅加工和检测效率低,而且手工装夹定位精度差,也难以实现自动上、下料,不能实现自动化生产,既影响了自动化连线,也造成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人员劳动生产率难以有效提闻。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和定位精确的轴瓦半径高自动加工检测装置。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定位夹紧装置、检测装置、拉削装置、送料装置、机架、控制系统,所述定位夹紧装置、检测装置、拉削装置和送料装置分别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所述定位夹紧装置通过支架竖直设置于机架,所述定位夹紧装置的压紧缸固定设置于支架顶端,所述定位夹紧装置的定位缸固定设置于支架底端,所述定位夹紧装置的压紧板两侧穿过侧柱与压紧缸连接,所述定位夹紧装置的定位板两侧穿过侧柱与定位缸连接;所述检测装置设置于定位夹紧装置下端,所述检测装置的定位模与机架连接,所述检测装置的加压缸设置于定位模上部并与机架连接,所述检测装置的压力板与定位模上端面平行并通过压力传感器与加压缸连接,所述压力板侧面与定位模上端面垂直设置有位移传感器,所述检测装置在定位夹紧装置一侧与定位模对应设置有与机架连接的推力缸及其上的推力板;所述拉削装置设置于检测装置上部,所述拉削装置的拉削缸与机架连接,所述拉削缸杆端设置有拉削头;所述送料装置设置于拉削装置上部,所述送料装置的送料缸固定设置于机架,所述送料装置的推料板和送料垫与机架滑动连接并与送料缸连接,所述送料装置的料架横跨推料板和送料垫并与机架固定连接。
[0006]本实用新型通过水平装料,送料装置、检测装置和拉削装置分层布置,夹紧机构居中沟通连接,以控制系统使各装置动作紧密衔接,实现自动装卸料、夹紧与拉削装置、检测装置的有机而高效的结合,并采用传感器技术采集位移量和压力值,实现轴瓦半径高的自动化加工和检测。本实用新型即解决了传统认为的半径高加工和检测中装卸料装置与加工装置、检测装置之间的相互干扰,又具有装夹精度高、可靠性强的优势。特别是在检测装置中采用传感器技术,简化了检测装置结构,也便于实现出料后的自动分拣,更有利于半径高加工过程的校正。通过自动送料、夹装及定位,实现轴瓦半径高的自动化加工和检测,能大幅降低操作劳动强度,便于实现一人多机操作,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和定位精确的特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8]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09]图3为图2的剖视图。
[0010]图中:1-定位夹紧装置,11-支架,12-压紧缸,13-侧柱,14-压紧板,15-定位板,16-基座,17-定位缸,2-检测装置,21-定位模,22-位移传感器,23-压力板,24-压力传感器,25-加压缸,26-固定压板,27-推力板,28-推力缸,3-拉削装置,31-拉削缸,32-拉削头,4-送料装置,41-送料缸,42-推料板,43-送料垫,44-料架,5-机架,6-轴瓦。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得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12]如图1、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定位夹紧装置1、检测装置2、拉削装置3、送料装置4、机架5、控制系统,所述定位夹紧装置1、检测装置2、拉削装置3和送料装置4分别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所述定位夹紧装置I通过支架11竖直设置于机架5,所述定位夹紧装置I的压紧缸12固定设置于支架11顶端,所述定位夹紧装置I的定位缸17固定设置于支架11底端,所述定位夹紧装置I的压紧板14两侧穿过侧柱13与压紧缸12连接,所述定位夹紧装置I的定位板15两侧穿过侧柱13与定位缸17连接;所述检测装置2设置于定位夹紧装置I下端,所述检测装置2的定位模21与机架5连接,所述检测装置2的加压缸25设置于定位模21上部并与机架5连接,所述检测装置2的压力板23与定位模21上端面平行并通过压力传感器24与加压缸25连接,所述压力板23侧面与定位模21上端面垂直设置有位移传感器22,所述检测装置2在定位夹紧装置I 一侧与定位模21对应设置有与机架5连接的推力缸28及其上的推力板27 ;所述拉削装置3设置于检测装置2上部,所述拉削装置3的拉削缸31与机架5连接,所述拉削缸31杆端设置有拉削头32 ;所述送料装置4设置于拉削装置3上部,所述送料装置4的送料缸41固定设置于机架5,所述送料装置4的推料板42和送料垫43与机架5滑动连接并与送料缸41连接,所述送料装置4的料架44横跨推料板42和送料垫43并与机架5固定连接。
[0013]所述料架44设置有纵向和横向宽度调节装置。
[0014]所述送料垫43呈U形结构,所述推料板42套接于送料垫43形面且相互于推料反向的端面衔接。
[0015]所述定位夹紧装置I于拉削装置3的对应设置有定位板15垂直位置定位销。
[0016]所述压力板23设置于与定位模21上端面轴瓦移动轴线一侧,所述定位模21上端面另一侧设置有固定压板26,所述压力板23侧面与定位模21上端面垂直方向设置位移传感器22。
[0017]所述压力板23设置于与定位模21上端面并覆盖轴瓦两端面,所述压力板23两侧面与定位模21上端面垂直方向分别设置位移传感器22。
[0018]所述检测装置2的出料端与出料方向垂直设置有推料机构,所述推料机构和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0019]所述压紧缸12、定位缸17、加压缸25、推力缸28、拉削缸31、送料缸41分别为油压缸或气缸之一。
[0020]所述控制系统为传统继电器控制或PLC、PC控制系统。
[0021]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002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横跨送料垫和推料板的料架以储存待加工轴瓦,上层轴瓦通过重力自动下落,以送料缸推动送料垫和推料板实现自动送料;以送料装置、检测装置和拉削装置分层布置,夹紧机构居中沟通连接,以控制系统使各装置动作紧密衔接,实现自动装卸料、夹紧与拉削装置、检测装置的有机而高效的结合,并采用传感器技术采集位移量和压力值,实现轴瓦半径高的自动化加工和检测。本实用新型即解决了传统认为的半径高加工和检测中装卸料装置与加工装置、检测装置之间的相互干扰,又具有装夹精度高、可靠性强的优势。特别是在检测装置中采用传感器技术,简化了检测装置结构,也便于实现出料后的自动分拣,更有利于半径高加工过程的校正。通过自动送料、夹装及定位,实现轴瓦半径高的自动化加工和检测,能大幅降低操作劳动强度,便于实现一人多机操作,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和定位精确的特点。
[0023]如图1、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待加工轴瓦6存储于料架44中,启动装置后,控制系统控制送料缸41通过推动送料垫43和推料板42向左滑动,推料板42推动料架44最下层轴瓦6向左移动并落入送料垫43,随送料垫43和推料板42向左移动至定位板15,送料垫43由于定位板15的阻挡停止移动,而推料板42在送料缸41的作用下继续向左移动并推动轴瓦6进入定位板15中,到达预定位置后送料缸41停止完成送料,然后送料缸41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拉动送料板42和送料垫43向右回退,至送料板42处于送料架44右方停止,完成一个送料循环过程。轴瓦6送至定位板15预定位置后,控制系统控制压紧缸12下推压紧板14并推动定位板15下移,至拉削预定位置后停止并推动定位销锁紧。此时,控制系统控制拉削缸31带动拉削头32向右移动至定位板15右侧,然后再向左移动完成半径高的拉削加工。拉削加工完成后,定位销解锁,控制系统控制压紧缸12下推压紧板14并推动定位板15继续下移,至定位板15底部接触基板16顶面停止,然后控制推力缸28带动推力板27向右移动,推动定位板15中的轴瓦6向右移动至定位模21中,并使轴瓦6 —侧端面紧贴固定压板26,推力板27回位后,定位缸17推动定位板15和压紧板14上移至进料位置。同时,控制系统控制加压缸25并通过压力传感器24推动压力板23压紧轴瓦6的另一侧端面至设定压力值,此时,设置于压力板23侧的位移传感器22与定位模21上端面接触并测出数值,数值传输进入控制系统与设定范围比较,合格轴瓦6则在后续测量轴瓦的推动下正常出料,不合格轴瓦6在后续测量轴瓦的推动下出料并被出料口设置的推料机构推入不合格品区域,从而完成轴瓦半径高一个自动加工和检测过程。
【权利要求】
1.一种轴瓦半径高自动加工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夹紧装置(I)、检测装置(2)、拉削装置(3)、送料装置(4)、机架(5)、控制系统,所述定位夹紧装置(I)、检测装置(2)、拉削装置(3)和送料装置(4)分别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所述定位夹紧装置(I)通过支架(11)竖直设置于机架(5 ),所述定位夹紧装置(I)的压紧缸(12 )固定设置于支架(11)顶端,所述定位夹紧装置(I)的定位缸(17)固定设置于支架(11)底端,所述定位夹紧装置(I)的压紧板(14)两侧穿过侧柱(13)与压紧缸(12)连接,所述定位夹紧装置(I)的定位板(15)两侧穿过侧柱(13)与定位缸(17)连接;所述检测装置(2)设置于定位夹紧装置(I)下端,所述检测装置(2 )的定位模(21)与机架(5 )连接,所述检测装置(2 )的加压缸(25 )设置于定位模(21)上部并与机架(5)连接,所述检测装置(2)的压力板(23)与定位模(21)上端面平行并通过压力传感器(24)与加压缸(25)连接,所述压力板(23)侧面与定位模(21)上端面垂直设置有位移传感器(22 ),所述检测装置(2 )在定位夹紧装置(I) 一侧与定位模(21)对应设置有与机架(5)连接的推力缸(28)及其上的推力板(27);所述拉削装置(3)设置于检测装置(2)上部,所述拉削装置(3)的拉削缸(31)与机架(5)连接,所述拉削缸(31)杆端设置有拉削头(32);所述送料装置(4)设置于拉削装置(3)上部,所述送料装置(4)的送料缸(41)固定设置于机架(5),所述送料装置(4)的推料板(42)和送料垫(43)与机架(5)滑动连接并与送料缸(41)连接,所述送料装置(4)的料架(44)横跨推料板(42)和送料垫(43)并与机架(5)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瓦半径高自动加工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架(44)设置有纵向和横向宽度调节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瓦半径高自动加工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垫(43 )呈U形结构,所述推料板(42 )套接于送料垫(43 )形面且相互于推料反向的端面衔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瓦半径高自动加工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夹紧装置(I)于拉削装置(3)的对应设置有定位板(15)垂直位置定位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瓦半径高自动加工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板(23)设置于与定位模(21)上端面轴瓦移动轴线一侧,所述定位模(21)上端面另一侧设置有固定压板(26),所述压力板(23)侧面与定位模(21)上端面垂直方向设置位移传感器(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瓦半径高自动加工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板(23)设置于与定位模(21)上端面并覆盖轴瓦两端面,所述压力板(23)两侧面与定位模(21)上端面垂直方向分别设置位移传感器(2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瓦半径高自动加工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2 )的出料端与出料方向垂直设置有推料机构,所述推料机构和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瓦半径高自动加工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缸(12)、定位缸(17)、加压缸(25)、推力缸(28)、拉削缸(31)、送料缸(41)分别为油压缸或气缸之一 O
【文档编号】B23Q17/20GK203956634SQ201420350744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30日
【发明者】陈繁孝 申请人:云南师宗云师轴瓦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