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器传感器分组件及钎焊卡式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33487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加热器传感器分组件及钎焊卡式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用于钎焊及吸焊料系统的加热器和烙铁头组件。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用于钎焊烙铁头或吸焊料器的加热器传感器分组件(heater-sensor sub-assembly)。该加热器传感器分组件适合于在需要高热容量的钎焊烙铁头或吸焊料烙铁头的环境中使用,所述高热容量的钎焊烙铁头或吸焊料烙铁头适合于为了能够利用高电流而设计的电气元件的作业用。



背景技术:

用于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特定的特殊汽车电气元件和用于太阳光发电的动力调节器等电源供给元件同样地,在进行钎焊时需要高热容量。其理由是被钎焊器件的加热所需要的电流非常大而且被钎焊的部分有时称作基板的焊盘的部分一般较大,结果元件具有高热容量。

因此,在设计了大电流的较大元件的领域的钎焊中,存在如下的问题:焊料不能良好地熔化,或者在采用以往的钎焊装置的情况下作业性非常差。由于加热器传感器复合体能够由附带传感器功能的两个引线来制作,因此被认为需要高热容量的加热器传感器复合体。

图1及图2示出了作为参考之一的美国专利第6054678号的说明书(日本专利第3124506号)中所记载的典型的以往技术的烙铁加热器组件。该以往技术所涉及的烙铁加热器的要部具备带有沿轴向的孔的圆筒状的绝缘管和被安装在该绝缘管上的加热器传感器复合体。绝缘管例如可以是氧化铝管。表示以往技术的加热器传感器复合体的主要结构部的图1包含线圈状的加热线3的远端部,该远端部通过氩弧焊而被焊接于直线状的非加热线4的远端。底部或加热线3的基端部被焊接于直线状的非加热线5。加热线3由铁铬合金制成。这样的铁铬合金较为理想的是康泰尔D(康泰尔公司(Kanthal Co.)制造的康泰尔线)。其主要的组成元素的比例为:Fe=73.2,Cr=22.0,Al=4.8。也可以采用如下等那样的替代品:Cr=22.0,Al=5.8;Cr=22.0,Al=5.3;Cr=20.0,Al=4.0。

图2表示组装到烙铁的烙铁头组件中的图1的加热器传感器复合体。非加热线4通过绝缘管的孔。加热线3被卷绕在绝缘管周围而形成线圈。它们的远端部为了形成热电偶而被一并固定。线圈被固定于绝缘管。包含热电偶的加热器组件被插入到烙铁头9中并被固定。为了将热传递至烙铁头9的远端,烙铁头9具有在加热器组件的线圈范围设置的轴孔。该结构中,热电偶为了决定烙铁头温度而被使用。线圈尽可能地接近烙铁头远端设置。

图3表示根据图1及图2的以往技术的示教而制作的加热器传感器复合体的机械图。图3所表示的线圈具有从相对于绝缘管的远端相距大致1.5mm且相对于热电偶的端部3.5mm以内的部位向基端侧延伸的大致10.5mm的长度。该组件被应用到美国专利第6054678号的说明书的图7所示那样的把手组件中。采用该结构的产品良好地被市场接受。其结果,产业界存在着许多与该结构的卡式件一起使用的供能装置(power station)和把手。该结构适合于在电路基板或细线电气元件等小工件中使用。这些种类的工件需要烙铁头的正确的温度控制和通过对线圈施加电力而获得的烙铁头的迅速的加热。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6054678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要素:

以往技术的美国专利第6054678号说明书的结构被良好地接受,其适合于非常小的工件的使用,但是,钎焊卡式件(soldering cartridge)不适合于对用于太阳光发电的动力调节器那样的电源供给元件的使用,而且也不适合于对例如用于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电气元件那样的大的工件的使用。本发明是用于具有大的表面积的工件的具备高热容量的加热器传感器组件的钎焊卡式件的结构,其目的在于能够在安装于钎焊工位(soldering station)的安装座上使用,该钎焊工位是为了使用以往结构的卡式件而构成的钎焊工位。

本发明针对加热器传感器复合体或具备高热容量和正确的烙铁头温度以及控制器的钎焊卡式件及吸焊料系统的分组件公开了多个结构。本发明的结构中,为了使线圈相对于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离开距离而加热器组件的线圈部相对于分组件的远端部向基端侧离开距离。为了提供高的热容量,也可以使卡式件用的钎焊烙铁头以较厚的环状部分包围加热器组件的线圈部的方式向基端侧延伸。为了减少往把手的热传导,也可以使钎焊卡式件包含用于将加热线圈线连接于把手与工位的连接部的不同尺寸和材料的连接器线。

本发明能够用于具有大的表面积的工件或热容量大的工件。

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及优点通过以下的详细说明及附图图示更为明了。

附图说明

图1是钎焊卡式件用的以往技术的加热器传感器复合体的简略图。

图2是使用了图1的加热器传感器复合体的以往技术的钎焊卡式件的远端部的简略图。

图3是采用了表示用于以往的70W的钎焊系统的以往技术的图1及图2的结构的加热器传感器分组件的结构的机械图。

图4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加热器传感器分组件的结构的机械图。

图5是本发明所涉及的钎焊卡式件的热传导烙铁头的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加热器传感器分组件的机械图以及热传导性烙铁头的剖视图,该热传导性烙铁头具有让加热器传感器分组件插入到本发明所涉及的钎焊卡式件中的轴向孔。

图7是用于将本发明所涉及的回线和连接器线的基端部定位于绝缘管中的插头基部的立体图。

图8是用于设置本发明所涉及的绝缘管内的回线和连接器线的插头基部的剖视端面图。

图9是本发明所涉及的钎焊卡式件的简略侧视图。

图10本发明的钎焊卡式件和钎焊卡式件的把手的侧视图。

图11为了确定各种的温度测量位置而被插入到把手内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钎焊卡式件的侧视图。

图12是以往的150W钎焊系统应用所涉及的加热器传感器分组件的结构要素的机械图。

图13是本发明的70W钎焊系统卡式件用的加热器传感器分组件的结构要素的机械图。

图14A是根据150W的以往的钎焊系统的钎焊卡式件的代替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14B是根据150W的以往的钎焊系统的钎焊卡式件的代替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钎焊卡式件的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及剖视图。

图16是本发明所涉及的钎焊卡式件的加热器传感器分组件的别的代替实施方式。

图17是利用了本发明的加热器传感器分组件的概念的吸焊料器的组件的侧视剖面图。

图18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17的吸焊料组件的加热器传感器分组件的侧剖视图。

图19是表示图11所示的位置处的三个不同的卡式件的温度测量值的表。烙铁头被加热到500℃,而且把手倾斜45°地被放入保持器中。

图20涉及安装了直径0.8mm的铁铬合金连接器线的300W的钎焊卡式件,是表示在图11所示的A至D的位置的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的温度测量值的记录1。

图21涉及安装了直径0.7mm的镍连接器线的300W的钎焊卡式件,是表示在图11所示的A至D的位置的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的温度测量值的记录2。

图22是表示具有安装了直径0.8mm的铁铬合金连接器线的300W的钎焊卡式件的图4及图9所示的结构的钎焊卡式件上或内部的位置处的按时间的温度测量值的记录3。

图23是表示具有安装了直径0.6mm的镍连接器线的300W的钎焊卡式件的图4及图9所示的结构的钎焊卡式件上或内部的位置处的按时间的温度测量值的记录4。

图24是表示图22及图23所示的温度数据的测量点的简略图。

图25是表示别的测试方法的简略图。

图26是表示在图25所示的测试方法下得到的温度数据的图形。

图27是表示在图25所示的测试方法下得到的温度数据的图形。

图28是表示在图25所示的测试方法下得到的温度数据的图形。

图29是表示在图25所示的测试方法下得到的温度数据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往技术的加热器传感器分组件及涉及以往技术的卡式件烙铁头的结构基于图1至图3在前面已被叙述。它们的更详细的内容在作为参照的美国专利第6054678号说明书中已被揭示。在70W的电源下能够使用地被构成的钎焊卡式件用的以往技术的加热器传感器分组件的结构如图3所示。

本发明所涉及的钎焊卡式件包含图4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加热器传感器分组件20。相关的热传导烙铁头22如图5所示。加热器传感器分组件20包含绝缘管24、回线26、热电偶28、加热线30。加热线30具有从绝缘管24上的基端侧延伸的基端部32和位于基端部32的相反侧的远端部36。线圈34在基端部32与远端部36之间被卷绕于绝缘管24。绝缘管24较为理想的是轴向长度具有与线圈34的大约两倍的轴向长度。线圈34以其轴向中心位置与绝缘管24的轴向中心位置大致一致的方式沿绝缘管24设置。线圈34包含与远端部36相连的绕线端39。根据上述的结构,线圈34的绕线端39相对于绝缘管24的远端部离开相当于线圈34的大约一半的长度(例如,至少4mm)。因此,加热线30的远端部36的长度是线圈34的大约一半的轴向长度。本实施方式中,远端线由远端部36所例示。基端线由基端部32所例示。中央绕线部由线圈34所例示。管体由绝缘管24所例示。

加热线30较为理想的是由可从瑞典的山特维克材料科技(Sandvik Materials Technology)获得的“康泰尔”品牌的线材等铁铬合金线材形成。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金属材料由铁铬合金线材所例示。也可替代该铁铬合金,亦即第一金属材料也可以是铁铬合金以外的铬合金(例如镍铬合金)。

加热线30较为理想的是具有0.2mm以上0.45mm以下的直径。线圈34为30至32匝,具有大约18mm以上20mm以下的轴向长度。加热线30在基端部32处与导线38连接。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非加热线由导线38所例示。

导线38与基端部32及回线26大致平行地延伸。导线38较为理想的是由与加热线30相同的材料形成。导线38较为理想的是具有0.8mm以上1.2mm以下的直径或者具有加热线30的直径的两倍以上四倍以下的直径。根据该结构,其结果能够使由电源所施加的电力而产生的热集中在该线圈34内。

导线38包含远端91和位于远端91的相反侧的基端92。如上所述,远端91与加热线30的基端部32连接。图4表示导线38的基端92与沿轴向延伸的另一个连接器线70被焊接的情况。连接器线70具有比导线38小的直径。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远端部由导线38的远端91所例示。第一基端部由基端92所例示。

直径1.2mm的导线38的基端92是为了减低过剩的发热而能够与连接器线70结合的一个例,该连接器线70为具有比导线38低的体积电阻率的金属材料或者与回线26相同的材料或者镍或镍合金的任一者的0.8mm以下的直径(例如直径0.7mm)的线。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非加热线由连接器线70所例示。

加热器传感器组件20具有至少部分地插入到绝缘管24中的非加热回线26。非加热回线26通过绝缘管24而沿轴向延伸到绝缘管24的远端。回线26的远端93被焊接于加热线30的远端。回线26较为理想的是由具有0.6mm的直径的镍材料形成,不过,还能够使用更大直径的线材。通过将回线26的镍材料焊接于加热线30的铁铬合金材料,从而形成热电偶28。热电偶28作为温度传感器工作。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非加热线由回线26所例示。第二远端部由回线26的远端93所例示。第二金属材料由镍材料或镍合金所例示。

图5表示热传导烙铁头22的侧视图。热传导烙铁头22较为理想的是由铜、铁或铁合金等具有高热传导率的材料形成。图6不仅表示加热器传感器分组件20还表示热传导烙铁头22的剖视图。如图5及图6所示,热传导烙铁头22具有第一套筒部42、中央部44、烙铁头端部46。在热传导烙铁头22被使用的期间,焊料附着于烙铁头端部46。中央部44位于第一套筒42与烙铁头端部46之间。本实施方式中,套筒由第一套筒部42所例示。

烙铁头端部46的大部分为实心,另一方面,热传导烙铁头22具有通过第一套筒部42及中央部44而延伸到烙铁头端部46中的轴孔48。轴孔48是为了在加热器传感器分组件20被插入到热传导烙铁头22的轴孔48中时让烙铁头的端部46的中央部接受热电偶28而在轴孔48的远端部形成圆锥状的凹部的大致圆筒型。

在加热器传感器分组件20插入到轴孔48中时,第一套筒部42包围线圈34的基端的一半。烙铁头22的大小以此时中央部44不仅包围绝缘管24的露出的远端部还包围线圈34的远端的一半的方式来设定。中央部44为了提供高热质量而具有比第一套筒部42较大的外径。热传导烙铁头22可以包含在各外侧部之间倾斜的或呈曲线的过渡部。不过,这样的形状的意图是为了促进往远端的热量从包围热传导烙铁头22的线圈34的部分流向远端部46。

图4至图6所涉及的结构能够合适地用于以300W的电源工作的高热容量钎焊卡式件。图4至图6所涉及的结构能够在热电偶28避免来自线圈34的热影响,并且能够提供适合于大工件的钎焊的热特性和正确的温度控制。因此,通过将热电偶28作为烙铁头温度传感器来利用,能够实现正确的反馈控制。

在较理想的实施方式中,绝缘管24具有大约35mm至40mm的轴向长度。线圈34的轴向长度为大约19mm。该实施方式中,线圈34的绕线端39被定位于相对于热电偶28离开大约10mm的位置。并且,加热线30的基端部32被焊接于具有加热线30的直径的两倍以上四倍以下的直径的导线38。如图4所示,导线38的基端92也可以固定于由镍或镍合金等不同的材料形成的更小直径的连接器线70。

图7及图8分别表示插头基部50的立体图及剖视图。插头基部50具有基端部52和远端部54,远端部54插入或邻接于不锈钢管的罩体62(参照图9)。插头基部50较为理想的是由聚酰胺材料形成。插头基部50具有沿轴向延伸的部分圆筒型的开口部56和相对于插头基部50的中心轴偏离的圆筒型的开口部58。回线26与插头基部50的中心同轴地被定位。而且,连接器线70的大小以适合于开口部58的方式设定。

图9是本发明的组装后的钎焊卡式件60的侧视图。如图9所示,钎焊卡式件60在该钎焊卡式件60的远端部具有热传导烙铁头22的中央部44及远端部46。热传导烙铁头22的第一套筒部42(参照图5)被收容于罩体62内。

罩体62具备:第一直径部64,用于切实地接受热传导烙铁头22的第一套筒部42;锥形部66,设置于中央附近;圆筒部68,位于基端侧,具有直径大约5.5mm的外径尺寸,以便能够在现有的把手内合适地使用。第一直径部64被固定于热传导烙铁头22。基端侧的圆筒部68也可包含用于将回线26(参照图4)与连接器线70(参照图4)的基端彼此连接于把手的电气接点的至少两个电气接点(未图示)。出于提供刚性以及不向把手的基端方向传导热这样的目的,罩体62较为理想的是由不锈钢形成。本实施方式中,远端部由第一直径部64所例示。

图10表示罩体62的基端部的圆筒部分68(参照图9)被插入到标准把手72后的钎焊卡式件60。如图所示,为了使卡式件60能够在现有的把手中使用,罩体62的基端圆筒部68(参照图9)需要缩小直径。把手也可以被再设计以便接受更大直径的卡式件。由此,卡式件60的罩体62便能够由均一直径的管来形成。

标准把手72也可以是用于在150W的电力供给下进行加热动作的烙铁的一般的细把手件。参照图4被说明的连接器线70能够降低经由标准把手72而传递到作业者的手的热,因此,即使钎焊卡式件60被设计为连接于大于150W的电源,作业者也不会受到过度的高温妨碍,能够长时间地进行钎焊作业。由于作业者能够使用与用惯了的把手同样粗细的标准把手72,因此,作业者能够有效地进行对热容量大的工件的钎焊作业。

由于连接器线70比导线38更细,因此被用于现有的烙铁的把手件能够作为标准把手72予以利用,而且,被用于现有的烙铁的插头被连接于连接器线。由此,钎焊卡式件60被组装于标准把手72。因此,烙铁被廉价地制造。

图11表示标准的钎焊卡式件。标准性的钎焊卡式件被插入于把手。把手上标示有位置A至F。位置A至F表示为了使在钎焊卡式件的各种各样位置进行温度的测量而被设置的传感器的位置。如后所述,各种各样卡式件的各个温度测量被表示在表1(参照图19)。

图12表示以往的150W的钎焊系统的加热器传感器分组件120。加热器传感器分组件120具有通过绝缘管124沿轴向延伸到绝缘管124的远端的非加热回线126。回线126的远端被焊接于加热线130的远端。回线126较为理想的是由具有0.6mm的直径的镍材料形成,不过也可以使用更大直径的线材。基于将回线126的镍材料焊接于加热线130的铁铬合金材料,而形成热电偶128。热电偶128作为温度传感器而工作。加热线130具有从绝缘管124的基端部延伸至线圈134的基端部132、以及远端部136。线圈134被卷绕于绝缘管124。

绝缘管124的轴向长度较为理想的是线圈134的大约两倍。本实施方式中,线圈134位于从绝缘管124的中央至靠近远端侧8至10mm的位置,而且,在相对于热电偶128离开大约5mm的位置处为终端。加热线130的基端被焊接于具有加热线130的直径的两倍以上四倍以下的直径的导线138。

图13图示了70W的钎焊系统的加热器传感器分组件320的改良版。加热器传感器分组件320具有通过绝缘管324沿轴向延伸至绝缘管324的远端部的非加热回线326。回线326的远端部391被焊接于加热线330的远端部336。回线326较为理想的是由0.6mm直径的镍材料形成,不过其也可以使用更大直径的镍材料。基于将回线326的镍材料焊接于加热线330的铁铬合金材料,从而形成热电偶328。热电偶328作为温度传感器工作。加热线330具有从绝缘管324的基端位置向线圈334及远端部336延伸的基端部332。

加热线330具有从绝缘管324的基端位置延伸至线圈334的基端部332和位于基端部332的相反侧的远端部336。基端部332与远端部336之间的线圈334被卷绕于绝缘管324。线圈334包含与加热线330的远端部336相连的绕线端392。

绝缘管324较为理想的是具有大约25mm至30mm的轴向长度。线圈334的轴向长度为大约8mm。本实施方式中,线圈334的绕线端392被设置在相对于热电偶328离开大约6.5mm的位置。

加热器传感器分组件320包含导线338。导线338包含与加热线330的基端部332连接的远端部393。加热线330的基端部332被焊接于具有加热线330的两倍以上四倍以下的直径的导线338。导线338也可以与加热线330同样地由铁铬合金材料形成。例如,加热线330也可以具有0.2mm以上0.45mm以下的直径。在绝缘管324的远端的热电偶328和线圈334的绕线端392之间,加热线330在最后的四个绕线中可以具有1.2mm这样的宽阔的间距。

图14A是作为以往的150W的钎焊卡式件410的结构要素的加热器传感器分组件420的侧视图。图14B是作为以往的150W的钎焊卡式件410的结构要素的加热器传感器分组件420的侧视剖面图。图14A的侧视图中,钎焊卡式件410的远端部的热传导烙铁头422的远端部以从罩体462延伸的状态被图示。罩体462包含远端的圆筒部464和基端的圆筒部468以及位于其之间的中央的过渡部466。基端的圆筒部468在连接器组件480处为终端。罩体462较为理想的是由不锈钢等具有低热传导能力的刚性金属材料形成。

如图14B的剖视图所示,热传导烙铁头包含具有被压入到罩体462的远端筒部464的内径中的中空圆筒剖面部的套筒部442。套筒部442的基端至少延伸到加热器传感器分组件420的加热线430的线圈部434的基端。热传导烙铁头422的套筒部442包含加热器传感器分组件420的远端。如针对加热器传感器分组件的实施方式在前面所述那样,线圈434的远端相对于加热器传感器分组件420的远端的热电偶428离开线圈434的大约一半的轴向长度分量。线圈434被卷绕在绝缘管424周围。穿通绝缘管424而沿轴向通过的回线426较为理想的是由具有0.6mm的直径的镍材料形成,不过,其也可以使用更大直径的镍材料。加热线430较为理想的是由0.3mm的铁铬合金形成。加热线430的基端被焊接于导线438,以便通过具有小于导线438的直径的直径的加热线430,使由线圈434产生的热集中于线圈434附近。导线438更为理想的是由铁铬合金形成。导线438较为理想的是具有0.8mm的直径。导线438及回线426也可以被包在绝缘管482的内部,该绝缘管482由聚四氟乙烯或聚酰亚胺形成在罩体462的基端圆筒部468内。

图15是本发明的加热器传感器分组件520的实施方式的侧视剖面图。图15所示的加热器传感器分组件520作为300W的钎焊卡式件的结构要素而被构成。钎焊卡式件510的远端的热传导烙铁头522的远端部如图示那样从罩体562延伸。罩体562包含第一远端的圆筒部564、过渡部566、基端的圆筒部570。基端的圆筒部570在连接器组件580处结束。罩体562较为理想的是由不锈钢等具有低热传导能力的刚性金属材料形成。

如图15的剖视图所示,热传导烙铁头522具有第一套筒部542、中央部544、烙铁头远端546。烙铁头远端546的大半是实心。热传导烙铁头522具有通过第一套筒部542及中央部544并延伸至烙铁头远端546的轴孔548。为了在加热器传感器分组件520被插入到热传导烙铁头522的轴孔548时接受热电偶528,轴孔548呈在烙铁头端部546的中心形成有圆锥型的凹部的大致圆筒形状。

烙铁头522的大小以如下的方式设定:在加热器传感器分组件520被插入到轴孔548中时,第一套筒部542包围线圈534的基端的一半,而且中央部544与绝缘管524的露出的远端部同样地包围线圈534的远端的一半。中央部分544为了提供高的热质量而具有比第一套筒部542大的外径。热传导烙铁头522可以包含在各外侧部分之间倾斜的或呈曲线的过渡部。该结构的意图是促进热量从包围热传导烙铁头522的线圈534的部分流向烙铁头远端546的远端侧。

有关加热器传感器分组件的实施方式,如上所述,线圈534的远端相对于加热器传感器分组件的远端的热电偶528离开距离。线圈534被卷绕在绝缘管524周围。经由绝缘管524而沿轴向穿通的回线526较为理想的是由0.6mm的直径的镍材料形成,不过,其也可以使用更大直径的线材。加热线530较为理想的是由0.4mm至0.45mm的铁铬合金形成。加热线530的基端部被焊接于导线538。导线538较为理想的是由铁铬合金材料形成。较为理想的是,导线538具有1.2mm的直径。与导线538的直径相比,加热线530的直径较小,因此,线圈534的发热被限制在线圈534附近。

导线538较为理想的是在基端连接于由比导线538低的体积电阻率的金属材料或者由镍或由镍合金形成的连接器线70。连接器线70及回线526也可以被由聚酰亚胺或聚四氟乙烯材料形成的绝缘管582内包。绝缘管582被设置在罩体562的基端圆筒部570内。连接器线70及回线526在连接器组件580具有终端。

图16表示能够用于钎焊卡式件510(参照图15)的加热器传感器分组件的代替实施方式。图16的加热器传感器分组件包含加热线530和被卷绕于绝缘管524的线圈534。加热线530的基端被焊接于直径大于加热线530的导线538。此外,导线538由与加热线530同样的材料形成。较为理想的是,加热线530由0.4mm以上0.45mm以下的直径的铁铬合金形成。导线538由1.2mm的直径的铁铬合金形成。

线圈534的远端相对于加热器传感器分组件的远端的热电偶528离开10mm至12mm。在热电偶528和线圈534的远端之间延伸的远端线590由与加热线530相同的材料因此较为理想的是由铁铬合金形成。加热线530连接于具有比加热线530的直径大的直径的远端线590。加热线530较为理想的是具有0.4mm的直径。该情况下,远端线590具有至少0.5mm的直径。远端线590的直径较为理想的是在0.5mm以上0.7mm以下的范围。远端线590的更大直径除了降低远端线590内的热的产生之外,还使从线圈534往热电偶528的沿远端线590的热传递减少。如图16所示,导线538在基端处较为理想的是连接于由镍或镍合金形成的连接器线70。

图17及图18表示适合于吸焊料组件600的使用的代替结构的加热器传感器分组件610。如图17及图18所示,加热器传感器分组件610的中央管602必需构成为接触与负压源或真空连接的加热了的烙铁头的远端部,从而使被液化的焊料能够通过。因此,回线不能同轴地安装在绝缘管或管子内。为此,如图所示,加热线630具有被卷绕在金属或陶瓷的中空的中央管602上的线圈634。中央管602包含外周面691和内周面692。加热线630卷绕外周面691,形成线圈634。内周面692规定熔融的焊料的抽吸路径。回线626较为理想的是扁平的镍线,该扁平的镍线包含沿线圈634下的中空的中央管602外周设置的绝缘体,其也可在内周面692和线圈634之间沿中央管602的长轴的延伸设置方向延伸,或者回线626也可以通过中央管602的壁身中所设的孔。回线626较为理想的是从线圈634向中央管602的远端的方向延伸相当于线圈634的轴向长度的零点五倍以上一倍以下的轴向长度分量。本实施方式中,中空管由中央管602所例示。第二非加热线由回线626所例示。

加热线630为了形成相对于线圈634的远端离开距离的热电偶628而具有从线圈634的远端延伸并与回线626的远端部连接从而结束的远端部。

加热器传感器分组件610被插入到延伸至吸嘴烙铁头624的热传导构件622的轴向凹部中。热传导构件622的远端部分以平面或圆锥型的表面为终端,在可更换的吸嘴624的基端与类似的平面或圆锥型的表面嵌合。热传导构件622及吸嘴624较为理想的是由铜或铁等高热传导性材料形成。热传导构件622及吸嘴624的一部分被隐没在由不锈钢等低热传导性材料形成的罩体662内。

加热线630的线圈634较为理想的是由具有0.3mm以上0.45mm以下的直径的铁铬合金线形成。加热线630的基端也可以连接于相同材料的导线638。导线638也可以具有比加热线630的直径相当地大的直径。例如,导线638具有0.6mm以上1.2mm以下的直径。导线638的基端其自身也可以连接于由不同的材料例如由小于导线638的直径的镍或镍合金形成的连接器线670。例如,若导线638具有1.2mm的直径,则连接器线670也可以具有0.7mm的直径。此外,加热线630的远端也可以连接于具有比由同样的材料形成的加热线630大的直径的远端线。

吸焊料组件600为了进一步将线连接于电源(未图示)而包含基座组件650,该基座组件650具备分别用于回线626及导线638或连接器线670的电气接点。通过中央管602而延伸的管子的基端具有适于与负压或真空(未图示)连接的管接头604。

上述的本发明的结构在使发热集中于钎焊烙铁头(或者是去焊料吸嘴)的远端侧,且减少高输出的300W的钎焊系统的把手组装件的热,并使检测温度的热电偶相对于发热线圈离开距离,从而使所检测的温度更正确地反映钎焊烙铁头(或者是去焊料吸嘴)的实际的温度这方面上,特别有效。有关使往钎焊卡式件的基端的热传导减低至最小这一点,可再参照图11,该图中示出了具有关连的钎焊卡式件60的标准把手72。

图11包含在三个不同的卡式件结构下进行温度测量的被标示为A、B、C、F、E、F的六个识别点。识别点A被标示于锥形部66所插入的树脂制的管接头部的远端处。识别点B被标示于管接头部的基端(离开识别点A的距离为大约10mm)。识别点C被标示于包围圆筒部68的橡胶制的绝缘盖的远端部分(离开识别点A的距离为大约20mm)。识别点D被标示于绝缘盖的中央部分(离开识别点A的距离为大约30mm)。识别点E被标示于绝缘盖的基端部分。识别点F被标示于比识别点E更靠把手的基端侧部分的部分。

在各个情况下,烙铁头被加热至500℃。把手以45度的角度设置于保持器。测试的结果表示于表1。如表1的温度测量结果所示,在对从加热线延伸的1.2mm的导线的基端追加镍连接器线70(参照图4)的情况下,得到如下结果:即使与使用0.8mm的铁铬合金的连接器线70的情形相比,在使用300W的电源时的钎焊卡式件的A至D的部位也测量出相当低的温度。具有镍线的300W的卡式件的温度相比于不包含镍连接器线的150W的温度测量时更低。

具有直径0.8mm的铁铬合金连接器线的300W的钎焊卡式件和具有直径0.7mm的镍连接器线的300W的钎焊卡式件之间的测试比较进一步被反映于附图的记录1及记录2(参照图20及图21),表示了作为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的各种各样的温度测量。在记录1中,对具有直径0.8mm的铁铬合金连接器线的300W的钎焊卡式件的A至D的部位的温度测量予以图形化。

在记录2中,对具有直径0.7mm的镍连接器线的300W的钎焊卡式件的A至D的部位的温度测量予以图形化。如这些图形中所反映的那样,镍连接器线结构的各部位的温度均比较低,证实了即使镍线为更小的直径但与铁铬合金相比也具有使用镍的优点。这些图形还表明了在大约2000秒后温度处于稳定。

为了进一步表示具有直径0.8mm的铁铬合金连接器线的300W的钎焊卡式件和具有直径0.6mm的镍连接器线的300W的钎焊卡式件之间的差异,付图中的记录3及记录4(参照图22及图23)以图形示出了在具有图4、9及15所示的结构的钎焊卡式件上或其内部的随着时间的推进的各种各样的温度测量。图24简略地示出了图22及图23所示的识别点A至G的位置。识别点A是在相对于烙铁头端部离开大约6.5mm的位置处的烙铁头表面上的测量点。识别点B是设定在相对于识别点A离开2至3mm的位置处的测量点。识别点C是设定在管接头的外表面上的测量点。识别点D是设定在管接头内部的测量点。识别点E是设定在与管接头连接的把手盖远端的外表面上的测量点。识别点F是设定在把手盖内部的测量点。识别点G是设定在与参照图4所说明的导线38及连接器线70对应的卡式件60的罩体62上的位置处的测量点。

记录3及记录4根据在以下的情形下所得到的测量值,该情形为:钎焊卡式件的烙铁头设置在水中,为300W的钎焊卡式件,而且烙铁头温度被设定在500℃。记录3表示具有直径0.8mm的铁铬合金连接器线的钎焊卡式件的图形。记录4表示具有直径0.6mm的镍连接器线的钎焊卡式件的图形。如识别点A所示,两方的卡式件的水中的烙铁头温度为125℃且稳定。沿着钎焊卡式件的长度方向的各种各样的点处的温度测量与大体上更低的镍连接器线卡式件相同。然而,在直径0.8mm的铁铬合金连接器线(记录3)以及直径0.6mm的镍连接器线(记录4)一方的与直径1.2mm的铁铬合金导线连接的连接部位中,如识别点G所示,具有镍连接器线的钎焊卡式件始终比铁铬合金连接器线卡式件低大约20℃。

图25是表示本发明人所进行的其他测试的简略图。图25所示的钎焊卡式件内置有参照图16所说明的加热器传感器分组件。

本发明人在基板及烙铁头远端分别安装了热电偶。此后,本发明人将烙铁头远端的温度设定为450℃,进行钎焊。

图26至图29分别是表示在进行钎焊期间由热电偶所测定的温度变化的记录。图26至图29各自的数据从具有由铁铬线形成的线圈534及远端线590的钎焊卡式件获得。不过,图26至图29各自的数据是在线圈534及远端线590的尺寸上相异的测试条件下获得的。

有关图26的数据,线圈线534的直径为0.4mm。远端线590的直径为0.5mm。远端线590的长度(亦即从热电偶528至线圈534的距离)为11mm。

有关图27的数据,线圈线534的直径为0.45mm。远端线590的直径为0.45mm。远端线590的长度为11mm。

有关图28的数据,线圈线534的直径为0.45mm。远端线590的直径为0.45mm。远端线590的长度为9mm。

有关图29的数据,线圈线534的直径为0.45mm。远端线590的直径为0.45mm。远端线590的长度为6mm。

图26至图29之间的数据的显著差异难以看出。而且在图26至图29的数据抽样过程中进行的钎焊作业也能够合适地进行,因此,验证了具有0.45mm以下的直径的加热线530能够合适地被利用。此外,在本测试中也确认到在使用300W级的高输出电源的情况下,若加热线530的直径低于0.2mm,则容易发生加热线530的断线,因此这并不实用。

根据本测试,证实了即使从热电偶528至线圈534的距离被设定为5mm以上的值,钎焊作业也能够合适地进行。

在上述的说明中所使用的“加热线”这一用语,也可以理解为能够发出使焊料熔融的充分的热的线材这一含意。“非加热线”这一用语,意味着发出比加热线发出的热充分地低的热量的普遍的线材,并不意味着在电力供给下完全不发热的线材。涉及“加热线”和“非加热线”各用语的这些定义以易于理解上述的说明为目的,其对上述的技术原理没有丝毫的限制。因此,也可以给予“加热线”以及“非加热线”其他的定义。

本领域技术人员是能够容易理解到此处所公开的内容只意味着典型的例子,实际的参数及材料由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及材料的具体用途来决定。前述的实施例只不过是仅由附件的权利要求书定义的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例子。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原理适用于利用焊料的各种各样的技术领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