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复杂表面的大型薄壁件激光喷丸矫形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23961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复杂表面的大型薄壁件激光喷丸矫形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激光喷丸矫形领域,特指一种具有复杂表面的大型薄壁件激光喷丸矫形方法,它能够对不同的变形区域进行分析,制定不同的激光喷丸矫形测量,从而精确的将零件恢复为原始形状。

技术背景

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高速轻量成为当今世界先进飞行器研制的方向。在飞机中含有大量的具有复杂表面的薄壁件如机匣、叶片等,大型薄壁钛合金铸件,其轮廓尺寸、结构形式对采用熔模精密铸造的方式铸造成型,存在很大的工艺难度,虽然在整个工艺流程中从蜡模工序就开始控制铸件变形,但在后期浇注后的铸件变形量仍然达到2.5~3.5mm甚至3.5mm以上,报废率极高,另外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承受交变载荷,也会有大量的零件产生变形,对于这些零件直接进行再制造更换零件成本太高,对其进行矫形修复是节约成本的必要措施。

现有的矫形技术方法是用压机采用点压的方法矫形,即在尺寸变大的方向上压。但利用压机对具有复杂表面的大型薄壁件,矫形时存在种种问题:1.难以避开未变形的复杂表面,引入二次变形;2矫形压力难以精确调控,容易产生过变形和回弹;3处理后的表面往往具有拉应力,容易成为新的裂纹萌生点。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大型薄壁件矫形工艺的现状,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复杂表面的大型薄壁件激光喷丸矫形方法,能够精确控制薄壁件的变形,将因变形而报废的零件矫正为合格形态,并在矫形区域施加残余压应力,提高零件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原理为:材料发生弯曲变形后,采用大功率激光冲击试样表面时,会在材料表面施加微小的塑性变形和残余压应力层,在残余压应力的作用下材料将沿着激光入射相反的方向突起,形成弯曲变形从而将材料矫直。如图2所示。

一种具有复杂表面的大型薄壁件激光喷丸矫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如图3所示具有复杂表面的薄壁件,首先通过三维视觉扫描逆向工程分析其变形特征,一般可分为三部分:简单弯曲变形、多曲率复杂变形以及具有未变形的复杂结构的变形区域。

对于简单弯曲变形,通过测量变形尺寸后,选定喷丸矫形区域,涂覆上吸收层和约束层(如图2所示),采用合理的激光参数对变形区域进行冲击处理即可。

对于多曲率复杂变形,如图3所示,首先分析变形曲率,对于变形复杂紧密的区域,矫形区域之间存在变形的相互叠加耦合,因此需要规划好激光喷丸顺序与参数。以图3变形曲线为例,首先对上端变形进行处理,激光入射方向如图3所示,作用于材料下凹一面,使材料反向弯曲变形,使角度偏离基准θ。接着对下端变形进行激光喷丸矫形处理,激光入射方向和扫描路劲如图3所示,当扫描至变形过渡区域,激光喷丸矫形开始产生叠加效应,此时计算好每次变形的累计效应,精确计算激光能量,从进入过渡区至离开过渡区,激光能量逐渐减小,逐步补偿第一次矫形产生的偏离量θ。使材料变形恢复至原始外形

对于具有未变形的复杂结构的变形区域,由于复杂结构附近需要进行矫形,激光光斑难免要覆盖到未变形结构,此时引入一种保护吸收层,覆盖在需保护的表面,避免其受激光冲击波的影响。

一种保护吸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吸收层为多孔组织,其中包含许多四面体状金属颗粒(如图5所示),多孔结构能有卸载冲激光诱导冲击波,使其难以到达受保护的表面,金属颗粒能反射一部分激光能量,使激光能量在保护吸收层能快速的被吸收,在不同方向产生冲击波相互抵消,极大的削弱向受保护表面传播的冲击波。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替代传统工艺,能够解决具有多曲率复杂变形的表面矫形工作。

2.保护吸收层保护了无需变形的表面,使复杂表面的激光矫形得以实现。

3.在进行矫形的同时,在矫形区域引入了残余压应力提高了材料的强度及使用寿命。

4.无需专用模具,通过精确调控激光参数实现矫形,方便快捷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具有复杂表面的大型薄壁件结构示意意图;

图2是激光喷丸矫形原理图;

图3多曲率复杂变形激光矫形示意图;

图4具有未变形的复杂结构的变形区域示意图;

图5是保护吸收层组织结构示意图;

图6喷丸光斑搭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来说明本发明,但不是限制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及装置的细节和工作情况。

如图3所示具有复杂表面的薄壁件1,首先通过三维视觉扫描逆向工程分析其变形特征,一般可分为三部分:简单弯曲变形103、多曲率复杂变形101以及变形区域具有未变形的复杂结构102。

具体实施例1:对于简单弯曲变形103,通过测量变形尺寸后,选定喷丸矫形区域,涂覆上吸收层7和约束层6(如图2所示),激光5以光斑直径为3mm,以能量20J,脉宽15ns,频率20Hz的参数对变形区域进行喷丸矫形,喷丸路径如图6所示。

具体实施例2:对于多曲率复杂变形区域101,如图3所示,首先分析变形曲率,矫形区域之间存在变形的相互叠加耦合,因此需要规划好激光喷丸顺序与参数。以图3变形曲线为例,首先对上端变形进行处理,激光5入射方向如图3所示,作用于材料01下凹一面,使材料01反向弯曲变形,使角度偏离基准02θ,形成部分偏移03。接着对材料01下端变形进行激光喷丸矫形处理,激光5入射方向和扫描路劲如图3所示,当扫描至变形过渡区域104,激光喷丸矫形开始产生叠加效应,此时计算好每次变形的累计效应,精确计算激光能量,从进入过渡区104至离开过渡区104,激光5能量从20J逐步递减至10J,逐步补偿第一次矫形产生的偏离量θ。使材料01变形恢复至原始外形。

具体实施例3:对于具有未变形的复杂结构的变形区域102,如图4所示,由于复杂结构附近需要进行矫形,激光光斑难免要覆盖到未变形结构,在未变形结构表面覆盖保护吸收层8,覆盖在需保护的表面,避免其受激光冲击波的影响,其余部分按照具体实施1、2对应的情况进行矫形。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