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料带补强冲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49597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料带补强冲切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冲切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料带补强冲切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补强的加工方式为:散料落料,也就是说将原材料手动放置于冲压台面,经过冲压头的冲切,使产品从原材上掉落,最终补强为散料状;使得生产效率较低;且该加工方式存在人工负荷大,作业危险性高,材料浪费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料带补强冲切工艺,旨在通过成卷方式改进现有的冲切方式,从而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

一种料带补强冲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传送料带:将料带置于冲压台上,采用冲压台上的冲压原材自动传送所述料带;

步骤2)冲切:冲压原材上方的卷料模具以垂直向下的冲压方向连续冲切所述料带成为料带状,在所述卷料模具上设有冲切头;

步骤3)收卷:将经过所述步骤2)冲切后的成品料带传输至工作台,再通过收料装置收卷,连续收料后成为卷状补强;

步骤4)回收废料:废料料带传输至轴筒进行回收;

其中,上述步骤1)-4)中,所述冲压原材、冲切头、工作台、收料装置、轴筒均是采用驱动部提供动力。

更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包括电机和冲切气缸。

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还还包括采用分拣装置对所述料带进行分拣,分拣后得到成品料带和废料。

更进一步的,所述分拣装置后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成品料带和废料分别拨至不同传输方向的拨料机构。

更进一步的,所述收料装置包括卷轴,所述成品料带绕卷于所述卷轴上,且所述卷轴的长度大于所述成品料带的宽度。

更进一步的,所述冲压台表面在水平方向上。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案对卷料进行连续冲切,通过冲压原材自动化送料,经过卷料模具的冲切头冲切后,最后由收料装置成卷状补强,且将废料采用轴筒收卷,整个过程连续可靠,自动化操作便捷,在大大提高产品生产效率的同时,大幅降低了报废率,节约人工和材料成本,解决了靠人手动放置材料,减少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料带补强冲切工艺采用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料带补强冲切工艺采用的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种料带补强冲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传送料带:将料带置于冲压台3上,采用冲压台上的冲压原材2自动传送所述料带;

步骤2)冲切:冲压原材2上方的卷料模具1以垂直向下的冲压方向10连续冲切所述料带成为料带状,在所述卷料模具1上设有冲切头;

步骤3)收卷:将经过所述步骤2)冲切后的成品料带传输至工作台8,再通过收料装置4收卷,连续收料后成为卷状补强;

步骤4)回收废料:废料料带传输至轴筒7进行回收;

其中,上述步骤1)-4)中,所述冲压原材2、冲切头、工作台8、收料装置、轴筒均是采用驱动部提供动力。

上述工艺采用的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

冲压台3;

冲压原材2,其设于所述冲压台3上,用于自动传送所述料带;

卷料模具1,其设于所述冲压原材上方,且以垂直向下的冲压方向10用于冲切所述料带;

还包括驱动部5;

工作台8,其设于所述冲压台3后,所述冲压原材2延伸至工作台8,且所述冲压原材2通过所述驱动部5,分别将成品料带传输至收料装置4,成为卷状补强,以及将废料料带6传输至轴筒7用于回收。本案通过卷料模具、冲压原材、驱动部取代将原来的散料落料冲切方式,改为卷料连续冲切,通过冲压原材自动化送料,经过卷料模具冲切后,最后由收料装置成卷状补强,操作便捷,在大大提高产品生产效率的同时,大幅降低了报废率,节约人工和材料成本,解决了靠人手动放置材料,减少了安全隐患。

更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5包括电机和冲切气缸。

所述冲压原材2与驱动部5之间还包括用于分拣所述成品料带和废料的分拣装置9。

如图2所示,所述分拣装置9后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成品料带和废料分别拨至不同传输方向的拨料机构10。将所述料带分拣为成品或废料,分别传输至两个传输方向,也就是成品传送方向20、废料传送方向30。

所述收料装置4包括卷轴,所述成品料带绕卷于所述卷轴上,且所述卷轴的长度大于所述成品料带的宽度。

所述冲压台3表面在水平方向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