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纹盲孔深度超差后的补焊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9955阅读:15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纹盲孔深度超差后的补焊工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纹盲孔深度超差后的补焊工艺,属于变压器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变压器油箱制造中用到很多带有螺纹盲孔的法兰、底板等工件,螺纹盲孔形式见附图1。加工过程中,有时底孔深度控制出现偏差,如果底孔过深时,会出现底孔底部钢板过薄、底孔底部出现鼓包、底孔底部顶透等质量问题,具体见附图2示意。底孔过深造成螺纹盲孔底部油密性(或气密性)可靠性降低,或直接造成油(气)渗漏,因此出现底孔过深问题的法兰(或其他零部件)不能够使用。底孔过深已有技术的修理方法,是将螺孔全部补焊后,重新打孔加工螺纹孔;如果需要全部补焊的螺孔数量较多,为防止大量焊接造成变形,需将法兰(或底板等零部件)气割或气爆,去下后更换新件,重新焊接,修理时有大量焊接及焊后整形工作量,且会出现无法修复的焊后变形风险,且十分费工费时。目前,变压器生产中,带有螺纹盲孔法兰、底板等零件数量较多,加工时会有此类质量问题发生,已有技术修理方法需浪费大量人工、材料成本,且会出现无法修复的焊后变形风险,无法满足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螺纹盲孔深度超差后的补焊工艺,操作方便,保证底孔底部油密性(或气密性),修理时即省时省力,同时节约材料成本,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

一种螺纹盲孔深度超差后的补焊工艺,包含如下工艺步骤:

工件正面加工螺纹盲孔,如果螺纹盲孔的底孔过深,分析底孔过深状况,分为三种:A、顶透,螺纹盲孔的孔深过大,底孔锥形端头的锥尖穿透工件背面;B、凸起,螺纹盲孔的孔深过大,底孔锥形端头的锥尖将工件背面表面顶起鼓包,但尚未穿透工件;C、过薄,螺纹盲孔的孔深虽然过大,但底孔锥形端头尚未顶透或凸起,工件背面表面没有变化;

制作一个端头为圆锥形的尖锥,作为专用工具,尖锥的锥度小于底孔锥形端头的锥度;

对于顶透、凸起或过薄的螺纹盲孔,在工件的背面用尖锥敲击顶透、凸起或过薄的部位,敲击的力度使该部位形成圆锥形坡口,圆锥形坡口的锥尖不能超过底孔锥形端头;在螺纹盲孔内部填充铜棒或石棉绳,对螺纹盲孔内螺纹进行防护,防止焊透后成型不好,同时防止内螺纹受损;将圆锥形坡口处补焊,补焊厚度略高于工件背面表面,然后磨平;

用荧光渗透或气压密封试验方法,检验焊接处密封,合格后完成螺纹盲孔底孔的修复,保证油密性(气密性),使零件符合使用要求。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实现对零部件的螺纹盲孔底孔过深后的修复,使零件恢复原有的可靠密封厚度同时,零件可以快速恢复使用,减免了法兰更换的材料成本及修理费用,特别适合变压器生产工艺。

附图说明

图1是正常状态螺纹盲孔形式示意图;

图2是螺纹盲孔的底孔过薄示意图;

图3是螺纹盲孔的底孔凸起示意图;

图4是螺纹盲孔的底孔顶透示意图;

图5本发明实施例尖锥在底孔锥形端头部位凸起处进行敲击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形成圆锥形坡口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在螺纹盲孔内部填充铜棒或石棉绳及焊接位置示意图;

图中:螺纹盲孔1、底孔锥形端头2、工件3、尖锥4、过薄5、凸起6、顶透7、圆锥形坡口8、补焊9、铜棒或石棉绳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螺纹盲孔深度超差后的补焊工艺,包含如下工艺步骤:

工件3正面加工螺纹盲孔,如果螺纹盲孔的底孔过深,分析底孔过深状况,分为三种:A、顶透7,螺纹盲孔1的孔深过大,底孔锥形端头2的锥尖穿透工件3背面;B、凸起6,螺纹盲孔的孔深过大,底孔锥形端头的锥尖将工件背面表面顶起鼓包,但尚未穿透工件;C、过薄5,螺纹盲孔的孔深虽然过大,但底孔锥形端头尚未顶透或凸起,工件背面表面没有变化;

制作一个端头为圆锥形的尖锥4,作为专用工具,尖锥的锥度小于底孔锥形端头的锥度;

对于顶透、凸起或过薄的螺纹盲孔,在工件的背面用尖锥4敲击顶透、凸起或过薄的部位,敲击的力度使该部位形成圆锥形坡口,圆锥形坡口的锥尖不能超过底孔锥形端头;在螺纹盲孔内部填充铜棒或石棉绳10,对螺纹盲孔内螺纹进行防护,防止焊透后成型不好,同时防止内螺纹受损;将圆锥形坡口8处补焊9,补焊厚度略高于工件背面表面,然后磨平;

用荧光渗透或气压密封试验方法,检验焊接处密封,合格后完成螺纹盲孔底孔的修复,保证油密性(气密性),使零件符合使用要求。

本实施例为凸起的螺纹盲孔,在工件的背面用尖锥4敲击凸起的部位,敲击的力度使该部位形成圆锥形坡口8,圆锥形坡口的锥尖不能超过底孔锥形端头2;在螺纹盲孔1内部填充铜棒或石棉绳10;将圆锥形坡口处补焊9,补焊厚度略高于工件3背面表面,然后磨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