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抗震性钢结构支座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材质为碳素钢的钢管件、材质为钼锰钢材的底座,钢管件与底座采用焊接固定连接,H08Cr19Ni12Mo2Si焊丝在200-220℃下烘焙0.6-0.8h,烘焙后的焊丝置于140-150℃的保温箱中备用;
(2)采用机械坡口方式,在底座上表面上开V型的坡口,分别将钢管件预热到80-90℃、底座预热到50-60℃,环境温度不大于5℃;
(3)二氧化碳保护焊打底:电流为60~65安培,电压为8~10伏特,焊接速度为40~50毫米/分钟,熔池通保护气体二氧化碳,气体流量为4~5升/分钟,并且通背保护气体二氧化碳,流量为3~4升/分钟;
(4)钢结构支座焊接后放入300-340℃温度条件下保温1-1.2h,用吊车将焊完的钢结构支座完全浸没水槽中进行水冷,水温度10-15℃,入水时间8-10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抗震性钢结构支座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支座焊接后放入320℃温度条件下保温1.1h,用吊车将焊完的钢结构支座完全浸没水槽中进行水冷,水温度12℃,入水时间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