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性钢结构支座安装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4478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钢结构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抗震性钢结构支座安装工艺。



背景技术:

钢结构强度较高,弹性模量也高,与木材相比,其密度与屈服强度的比值相对较低,因而在同样受力条件下钢结构的构件截面小,自重轻,便于运输和安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在生活中用钢结构做成的物品也极具实用性。

当前的桥梁工程所应用的钢结构模式主要有钢塔、钢管拱、钢混结合梁、钢箱梁等,桥梁钢结构一般采用栓焊结构或者全焊结构,不仅焊缝的长度较长,而且焊缝结构形式也较多,因此,焊缝质量成了影响钢结构整体质量的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震性钢结构支座安装工艺,钢结构支座的抗震性能明显改善,制作工艺更加简单,焊缝具有优良的抗裂、抗疲劳性能,耐久性得到提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抗震性钢结构支座安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材质为碳素钢的钢管件、材质为钼锰钢材的底座,钢管件与底座采用焊接固定连接,H08Cr19Ni12Mo2Si焊丝在200-220℃下烘焙0.6-0.8h,烘焙后的焊丝置于140-150℃的保温箱中备用;

(2)采用机械坡口方式,在底座上表面上开V型的坡口,分别将钢管件预热到80-90℃、底座预热到50-60℃,环境温度不大于5℃;

(3)二氧化碳保护焊打底:电流为60~65安培,电压为8~10伏特,焊接速度为40~50毫米/分钟,熔池通保护气体二氧化碳,气体流量为4~5升/分钟,并且通背保护气体二氧化碳,流量为3~4升/分钟;

(4)钢结构支座焊接后放入300-340℃温度条件下保温1-1.2h,用吊车将焊完的钢结构支座完全浸没水槽中进行水冷,水温度10-15℃,入水时间8-10s。

所述钢结构支座焊接后放入320℃温度条件下保温1.1h,用吊车将焊完的钢结构支座完全浸没水槽中进行水冷,水温度12℃,入水时间9s。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钢结构支座的抗震性能明显改善,制作工艺更加简单,焊缝具有优良的抗裂、抗疲劳性能,耐久性得到提高;采用本发明的钢结构支座焊接完成后,进行水冷,有效改善了力学性能优良,同时采用二氧化碳保护焊打底,变温加热方式进行加热。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抗震性钢结构支座安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材质为碳素钢的钢管件、材质为钼锰钢材的底座,钢管件与底座采用焊接固定连接,H08Cr19Ni12Mo2Si焊丝在210℃下烘焙0.7h,烘焙后的焊丝置于145℃的保温箱中备用;

(2)采用机械坡口方式,在底座上表面上开V型的坡口,分别将钢管件预热到85℃、底座预热到55℃,环境温度3℃;

(3)二氧化碳保护焊打底:电流为62安培,电压为9伏特,焊接速度为45毫米/分钟,熔池通保护气体二氧化碳,气体流量为4.5升/分钟,并且通背保护气体二氧化碳,流量为3.5升/分钟;

(4)钢结构支座焊接后放入320℃温度条件下保温1.1h,用吊车将焊完的钢结构支座完全浸没水槽中进行水冷,水温度12℃,入水时间9s。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