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模具内凹形环锻件工装。主要用于汽车轮胎模具内凹形环锻件的锻造,属于异形环锻件模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轮胎模具内凹形环锻件在国内外的应用非常广泛,尤其在汽车轮胎成型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是生产汽车轮胎的重要成型装置。目前轮胎模具内凹形环锻件的加工方法为:采用机加工,加工掉内圈中间凹形部位的材料以获得凹形台阶。此种加工方法不仅加工复杂,而且原材料浪费现象严重,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出改进方案或者替换方案,尤其是一种用于汽车轮胎内凹环形锻件模具结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汽车轮胎内凹环形锻件模具结构,包括芯辊和主模,锻件设置于芯辊与主模之间,所述主模包括上冲头和下冲头;所述的上冲头从上至下依次由倒截头圆锥体段和上圆柱体段同轴设置构成一个整体,倒截头圆锥体段的小直径等于上圆柱体段的直径;所述的下冲头从上至下依次由截头圆锥体段和下圆柱体段同轴设置成一个整体;所述截头圆锥体段的小直径等于下圆柱体段的直径;所述上圆柱体段的直径等与下圆柱体段的直径;所述的芯辊中部为圆柱体结构的圆柱段;所述圆柱段上设置有凸肩部;所述凸肩部的上端面向下倾斜,且其下端面向上倾斜,且所述凸肩部的侧面呈弧形设置。
进一步,根据上述设计方案所述用于汽车轮胎内凹环形锻件模具结构,所述上冲头的倒截头圆锥体段与上圆柱体段之间的夹角在160°~170°之间。
进一步,根据上述设计方案所述用于汽车轮胎内凹环形锻件模具结构,所述凸肩部的上端面向下倾斜28°~32°,且所述上端面与圆柱段的相接处为R10的圆弧。
进一步,根据上述设计方案所述用于汽车轮胎内凹环形锻件模具结构,所述凸肩部的下端面向上倾斜8°~12°,且所述下端面与圆柱段的相接处为R10的圆弧。
进一步,根据上述设计方案所述用于汽车轮胎内凹环形锻件模具结构,所述上冲头的倒截头圆锥体段与上圆柱体段的相接处为R10的圆弧。
进一步,根据上述设计方案所述用于汽车轮胎内凹环形锻件模具结构,所述下冲头的截头圆锥体段与下圆柱体段的相接处为R10的圆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汽车轮胎内凹环形锻件模具结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上述的轮胎模具内凹形环锻件工装,可以简单地加工出轮胎模具内凹形环锻件,并且能减少原材料的浪费现象,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汽车轮胎内凹环形锻件模具结构的主模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用于汽车轮胎内凹环形锻件模具结构的芯辊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芯辊;2为上冲头;3为下冲头;4为圆柱段;5为凸肩部;21为倒截头圆锥体段;22为上圆柱体段;31为截头圆锥体段;32为下圆柱体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用于汽车轮胎内凹环形锻件模具结构,包括芯辊1和主模,锻件设置于芯辊1与主模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模包括上冲头2和下冲头3;所述的上冲头2从上至下依次由倒截头圆锥体段21和上圆柱体段22同轴设置构成一个整体,倒截头圆锥体段21的小直径等于上圆柱体段22的直径;所述的下冲头3从上至下依次由截头圆锥体段31和下圆柱体段32同轴设置成一个整体;所述截头圆锥体段31的小直径等于下圆柱体段32的直径;所述上圆柱体段22的直径等于下圆柱体段32的直径;所述的芯辊1中部为圆柱体结构的圆柱段4;所述圆柱段4上设置有凸肩部5;所述凸肩部5的上端面向下倾斜,且其下端面向上倾斜,且所述凸肩部5的侧面呈弧形设置,所述上冲头2的倒截头圆锥体段21与上圆柱体段22之间的夹角在160°~170°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汽车轮胎内凹环形锻件模具结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上述的轮胎模具内凹形环锻件工装,可以简单地加工出轮胎模具内凹形环锻件,并且能减少原材料的浪费现象,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以上实施例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事例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