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花板钻孔辅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59171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现代建筑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花板钻孔辅助工具。



背景技术:

在建筑装修或室内装潢中,经常需要用电钻或冲击钻在天花板上打孔,此时需要登脚手架或梯子到达目标高度位置后进行操作,操作时产生的尘土对工人造成迷眼伤害,而且用传统搭脚手架或登梯子进行操作费时费力,移动不便同时还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天花板钻孔辅助器,在天花板钻孔时避免登高作业,操作安全便捷,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提高钻孔垂直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天花板钻孔辅助器,包括倒L型电钻支架、四连杆机构、线坠、底座、脚轮;所述倒L型电钻支架安装在四连杆机构的顶部,倒L型电钻支架上端能够固定电钻,下端固定有垂直线坠,且线坠设置在电钻下方;所述四连杆机构的底部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底座底部安装有脚轮。

作为优选,底座底部安装的脚轮为四个万向脚轮,且其中两个带刹车装置。

作为优选,四连杆机构与底座之间至少设有两个辅助杆。

作为优选,四连杆机构包括操作杆、连杆、从动杆、支杆;所述连杆和支杆上分别设有等间距的至少两个调节孔;所述从动杆的一端与连杆上部铰接,另一端与支杆上部铰接,所述操作杆的一端与连杆下部铰接,另一端与支杆下部铰接,且操作杆、连杆、从动杆、支杆构成平行四边形的四连杆机构。

作为优选,操作杆的一侧设有电钻电源的控制开关。

作为优选,铰接方式为螺杆或螺栓与蝶形螺母配合的铰接形式。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电钻固定设置在本实用新型的顶部,电钻的电源开关设置在操作杆上,操作人员只需站在地面上,上下移动操作杆,通过铰接的平行四边形结构便可使电钻上下移动,操作方便、安全,且效率更高。

2、本实用新型的支杆和托杆上均设有等间距的调节孔,可通过将从动杆和操作杆安装在支杆和连杆上不同位置的调节孔来调节天花板钻孔辅助器的高度,适用范围更宽;且铰接采用螺杆或螺栓与蝶形螺母配合的形式,拆装快捷。

3、本实用新型的底座安装有带刹车的万向脚轮,移动方便快捷,工作时将万向轮调整至刹车状态,操作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钻;2、倒L型电钻支架;3、四连杆机构;31、连杆;32、调节孔;33、调节孔;34、从动杆;35、支杆;36、电钻电源的控制开关;37、操作杆;38、蝶形螺母;4、线坠;5、辅助杆;6、底座;7、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天花板钻孔辅助器的一个实施例,包括倒L型电钻支架2、四连杆机构3、线坠4、底座6、脚轮7。四连杆机构3包括操作杆37、连杆31、从动杆34、支杆35;所述连杆31和支杆35上分别设有等间距的至少两个调节孔;从动杆34的一端与连杆31上部铰接,另一端与支杆35上部铰接,操作杆37的一端与连杆31下部铰接,另一端与支杆35下部铰接,且操作杆37、连杆31、从动杆34、支杆35构成平行四边形的四连杆机构,操作杆37和连杆31形成杠杆机构,铰接采用螺杆或螺栓与蝶形螺母38配合的形式,拆装快捷。倒L型电钻支架2安装在四连杆机构3中连杆31的顶部,倒L型电钻支架2下部固定有垂直线坠4,线坠设置在之后安装的电钻1位置的下方。四连杆机构3中支杆35底部固定在底座6上,并有四个辅助杆5连接四连杆机构3和底座6,以保证本实施例的整体平衡。底座6底部安装有四个万向脚轮7,其中有两个带有刹车装置。

使用过程:

先在本实施例的倒L型电钻支架2上部固定好电钻1,电钻1设置于线坠4的上方。再将本实施例通过底部的脚轮7移动到天花板需要打孔的下方,将脚轮7调节至刹车锁紧状态。操作人员通过调整操作杆37、连杆31、从动杆34、支杆35的铰接位置,从而使本实施例上固定的电钻1达到适合本次操作的高度,且此时仍保证操作杆37、连杆31、从动杆34、支杆35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线坠4与连杆31平行。操作人员只需站在地面上,按下操作杆37末端的电钻电源控制开关36,并上下移动操作杆37,通过铰接的平行四边形结构便可使电钻1上下移动进行钻孔操作,整个操作过程方便、安全,且效率更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