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能源压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3927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生物质能源压块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颗粒成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物质能源压块机。



背景技术:

压块机使一种利用特定的工作介质传递压力,将不同的原材料碎屑压缩成型的机械,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对能源的需求也逐渐增大,但是大部分的能源属于短期内不可再生的资源,对此类能源的不断滥用和不加节制的开采,将会导致能源短缺,因而科学的利用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了目前社会的焦点问题。

生物质能源是指采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太阳能以化学形式储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也是人类可以加工、生产、运输的一种可再生能源,生活中最常见的生物质能源是秸秆、树枝、稻谷、木屑等农业废弃物,随着生物质颗粒作为能源的普及,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专用于生产木粉颗粒的木粉颗粒压块机。

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 203945458 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这种木粉颗粒压块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其通过将半流质的木浆原料打入压块机中,然后碾压轮在可转动的筛筒内壁上进行碾压,使原料通过筛筒上的筛孔成为长条状的秸秆物料,最终通过设置在筛筒外壁上的刮刀将长条状的秸秆物料切割成颗粒料。该种压块机的进料方式是,秸秆物料通过重力的作用掉落入筛筒内,然后进行动作,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因为原料采用水分较大的木浆原料制成,所以在原料很容易粘附在筛筒前方的与进料口连通的通道内,一但发生堵塞,秸秆物料就很难进入筛筒内,使设备产出的颗粒成断断续续状态,严重影响了颗粒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避免通道发生堵塞的生物质能源压块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生物质能源压块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压料装置、罩设在压料装置上的罩体和设置在罩体上的进料口,所述压料装置包括筛筒,所述筛筒的开口与进料口之间设置有进料通道,所述进料口与进料通道连通,所述进料通道内滑移连接有经过进料口下方的推料部,所述推料部上连接有驱动推料部向筛筒方向移动的驱动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秸秆物料从进料口进入到进料通道,位于进料通道内的推料部在进料通道内滑移,通过推料部在进料通道内的移动,推料部将堆积在进料通道内的秸秆物料向筛筒内推动,改变了原来通过重力使秸秆物料进入筛筒内的进料方式,在进料的过程中,通过驱动部驱动推料部移动,使秸秆物料进入到筛筒内部;在此过程中,通过推料部与进料通道之间的滑移,即推料部与进料通道的侧壁之间发生了抵接,将粘附在进料通道表面的秸秆物料刮除且推动至筛筒内,避免了半潮湿状的秸秆、树枝、稻谷、木屑等生物质能源粘附在进料通道的粘附,加强下料的效率,使得压块机能够适用于秸秆物料湿度更高的使用情况;同时推料部在移动过程中会经过推进料口,可以有效避免进料口位置的秸秆物料的粘附堆积。

作为优选,所述压料装置还包括驱动筛筒转动的转动部,所述筛筒的圆周侧面设置有导向块,所述驱动部包括与推料部连接且滑移连接在罩体外的导向套,所述导向套上设置有与导向块滑移配合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推料部的移动方向起伏设置,所述导向槽驱动推料部在进料通道内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块机压料装置上的转动部驱动筛筒进行转动,从而将秸秆物料从筛筒的筛孔内压出及切断;为了节约驱动推动部移动的能源成本和制造成本,在罩体外滑移连接有导向套,在筛筒上设置有导向块,然后在导向套上设置有与导向块配合的导向槽,在筛筒转动的过程中,由于导向槽是沿着推料部的移动方向起伏设置在,导向套又与罩体滑移连接,通过导向块和导向槽的配合,将导向套的转动转化为导向套在罩体上发生沿着筛筒轴向的前后移动;同时导向套与推料部连接,故导向套在前后移动的过程中,推料部也会在进料通道内发生前后的移动,起到了推动秸秆物料的作用,在此过程中,采用了压块机原有的转动部的转动力,无需增加其他动力部,减少了能源的浪费,精简了设备结构,同时还能起到良好的下料效果,提高生产效率,使压块机具有环保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罩体沿自身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导轨,所述导向套上设置有与导轨配合的底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轨和底座的配合,使得导向套与罩体之间的移动更加平稳,同时轨道与底座使导向套与罩体之间产生了间隙,间隙减少了导向套与罩体之间的磨损,使得滑动过程更加平稳,移动力的传递更加精确,提高了筛筒转动时驱动导向套移动的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套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导向套和第二导向套,所述导向槽设置在第一导向套和第二导向套的可拆卸位置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导向套安装的过程中,同时将导向套分隔成第一导向套和第二导向套,通过第一导向套和第二导向套的拼接过程,使得第一导向套和第二导向套的形成一体,导向槽的设置位置即第一导向套和第二导向套的拆接位置,不仅方便了导向套的安装和拆卸,特别是罩体需要转动打开和筛桶分离的情况,同时方便调整导向槽的宽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导向套上设置有覆盖于导向槽的加强罩,所述加强罩通过螺栓与第一导向套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罩起到了保护导向槽的作用,防止碎屑或者灰尘等杂物进入到导向槽内的问题,同时导向套通过螺栓使第二导向套与第一导向套固定,使第二导向套与第一导向套实现可拆卸连接,安装更加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套的内壁设置有与进料通道的内壁贴合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推料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侧壁与进料通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直线轴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套通过连接杆与推料部连接,但是如果进料通道的尺寸过长,将会导致连接杆的长度过长,过长的连接杆将会在推料部移动的过程中,导致连接杆发生断裂,直线轴承起到了支撑连接杆的作用,减少连接杆受到径向的作用力发生变形,避免连接杆断裂,同时使得推料部的移动更加顺滑,提高推料的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部包括气缸,所述气缸连接在罩体上,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推料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气缸活塞杆的往复的推料作用,使得推料部在进料通道内移动,从而实现了对秸秆物料的推移,加强下料效率,同时气缸能够提供足够的驱动力,能够适用于进料通道较大,需要筛筒尺寸也较大的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推料部包括推料柱,所述推料柱与进料通道的侧壁抵接,所述推料柱上设置有与进料口相配合的进料槽,所述进料槽延伸至与进料通道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避免推料柱与进料口位置发生刮擦,或者推料柱在经过进料口后,将进料口封堵住的问题,通过设置有进料槽,进料槽与进料口相配合,避免了进料口被封堵住的问题,避免秸秆物料在进料口和推料柱的侧壁之间发生堆积,避免秸秆物料堵塞住进料口。

作为优选,所述推料部朝向筛筒的一侧沿推料部的轴向延伸有固定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推料部向前移动的过程中,通过伸出的固定柱将凝固在一起的秸秆物料插碎,避免秸秆物料被凝结在一起,使得推料部推动的过程更加平滑,同时使得压料装置压制的秸秆物料更加分散,加强压制的秸秆物料的质量。

作为优选,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推料部转动连接,所述进料通道的内壁上设置有螺纹导槽,所述推料部的侧壁上设置有与螺纹导槽配合的螺纹块,所述气缸驱动推料部在进料通道内轴向移动时产生圆周方向的旋转。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导槽和螺纹块配合,在活塞杆推动推料部向前动移动的过程中,推料部会发生旋转,从而将进料通道内已经凝结的秸秆物料转碎,从而加快了秸秆物料的下料过程,同时使得进入压料装置内的秸秆物料更加破碎,提高下料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此过程中,通过推料部与进料通道之间的滑移,即推料部与进料通道的侧壁之间发生了抵接,将粘附在进料通道表面的秸秆物料刮除且推动至筛筒内,避免了半潮湿状的秸秆、树枝、稻谷、木屑等生物质能源粘附在进料通道的粘附,加强下料的效率,使得压块机能够适用于秸秆物料湿度更高的使用情况;同时推料部在移动过程中会经过推进料口,可以有效避免进料口位置的秸秆物料的粘附堆积,避免秸秆物料浪费,更加环保。

2、在罩体外滑移连接有导向套,在筛筒上设置有导向块,然后在导向套上设置有与导向块配合的导向槽,在筛筒转动的过程中,由于导向槽是沿着推料部的移动方向起伏设置在,导向套又与罩体滑移连接,通过导向块和导向槽的配合,将导向套的转动转化为导向套在罩体上发生沿着筛筒轴向的前后移动,减少了能源的浪费,同时还能起到良好的下料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A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B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C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2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D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机架;2、压料装置;21、筛筒;22、进料通道;23、进料口;24、转动部;25、导向块;3、罩体;4、推料部;5、驱动部;51、导向套;52、导向槽;53、第一导向套;54、第二导向套;55、加强罩;56、连接杆;57、直线轴承;6、导轨;61、底座;71、气缸;72、推料柱;73、进料槽;74、固定柱;75、螺纹导槽;76、螺纹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生物质能源压块机,包括机架1,机架1可以连接有下料设备等等,在机架1上设置有压料装置2,压料装置2包括筛筒21和在筛筒21内进行滚动的滚动碾压轮,同时在机架1上设置有驱动筛筒21转动的转动部24,转动部24采用电机,电机设置在机架1内,电机的主轴与筛筒21连接,电机驱动筛筒21进行转动;

如图1所示,压料装置2的筛筒21上转动连接有且可套设在筛筒21上的罩体3,罩体3的上方设置有进料口23,如图2所示,罩体3内设置有轴线与水平面平行的进料通道22,进料通道22呈现贯通设置,筛筒21的圆周端面上设置有与进料通道22连通的开口,进料口23与进料通道22的圆周侧壁的上方连通。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使秸秆物料进入筛筒21内,在进料通道22内设置有与推料部4,推料部4为一个与进料通道22的纵截面形状相配合的实体块,推料部4上连接有驱动推料部4向筛筒21方向移动的驱动部5,驱动部5包括与推料部4连接且滑移连接在罩体3外的导向套51,该实体块后方延伸出与进料通道22的内壁贴合的连接杆56,连接杆56与导向罩51的内壁固定连接,如图4所示,连接杆56的侧壁与进料通道22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直线轴承57。

如图1所示,导向套51为一圆柱桶形结构,其套设在罩体3上,同时在罩体3与导向套51连接的位置,设置有沿着导向套51和进料通道2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导轨6,同时在导向套51上设置有与导轨6配合的底座61,通过导轨6方便导向套51在罩体3上的移动;

如图1所示,为了使得推料部4可以自动移动,筛筒21的侧壁凸出与罩体3外,筛筒21的圆周侧面设置有导向块25,导向套51上设置有与导向块25滑移配合的导向槽52,导向槽52沿推料部4的移动方向起伏设置,起伏设置即是波浪状设置,波峰和波谷之间的距离即是推动部的行程,所以说在筛筒21转动时,导向槽52驱动推料部4在进料通道22内滑动,将秸秆物料推动至筛筒21内;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导向槽52即是环绕着导向套51的周向设置的,同时为了方便导向套51的拆卸,特别是在罩体3还能发生旋转的情况下,导向套51由第一导向套53和第二导向套54组成,导向槽52设置在第一导向套53和第二导向套54的连接位置上,连接位置的上方还设置有覆盖于导向槽52的加强罩55,加强罩55可以与第一或者第二导向套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加强罩55通过螺栓与第一导向套53固定连接。

实施例1的工作原理为,压块机压料装置2上的转动部24驱动筛筒21进行转动,从而将秸秆物料从筛筒21的筛孔内压出及切断;为了节约驱动推动部移动的能源成本和制造成本,在罩体3外滑移连接有导向套51,在筛筒21上设置有导向块25,然后在导向套51上设置有与导向块25配合的导向槽52,在筛筒21转动的过程中,由于导向槽52是沿着推料部4的移动方向起伏设置在,导向套51又与罩体3滑移连接,通过导向块25和导向槽52的配合,将导向套的转动转化为导向套51在罩体3上发生沿着筛筒21轴向的前后移动;同时导向套51与推料部4连接,故导向套51在前后移动的过程中,推料部4也会在进料通道22内发生前后的移动,起到了推动秸秆物料的作用。

实施例2:如图5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驱动部5的不同,实施例2中,驱动部5包括气缸71,气缸71连接在罩体3上,气缸71的活塞杆与推料部4连接,推料部4为推料柱72,推料柱72与进料通道22的侧壁抵接;

如图7和图8所示,推料柱72上设置有与进料口23相配合的进料槽73,进料槽73延伸至与进料通道22连通,同时如图6所示,推料部4朝向筛筒21的一侧沿推料部4的轴向延伸有固定柱74,固定柱74可以是多根,气缸71的活塞杆与推料柱7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使推料柱72可以在周向发生旋转,进料通道22的内壁上设置有螺纹导槽75,推料部4的侧壁上设置有与螺纹导槽75配合的螺纹块76,气缸71驱动推料部4在进料通道22内轴向移动时产生圆周方向的旋转。

实施例2的工作原理为,通过气缸71活塞杆的往复的推料作用,使得推料部4在进料通道22内移动,从而实现了对秸秆物料的推移,推料部4向前移动的过程中,通过伸出的固定柱74将凝固在一起的秸秆物料插碎,避免秸秆物料被凝结在一起,使得推料部4推动的过程更加平滑,同时在移动的过程中,螺纹导槽75和螺纹块76配合,在活塞杆推动推料部4向前动移动的过程中,推料部4会发生旋转,从而将进料通道22内已经凝结的秸秆物料转碎,从而加快了秸秆物料的下料过程,同时使得进入压料装置2内的秸秆物料更加破碎,提高下料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